采一抹阳光——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班级辅导
班主任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但在过去的多年中,他们虽然在多方面进行了努力,但平时工作的繁忙和缺少相应的辅导技能使得他们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对班主任的调查显示,至今还有46.1%的班主任认为班级开展心理辅导“缺少时间与精力”,27.3%觉得“学生问题很复杂”,23.4%认为“缺乏相应的知识与技能”。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提出以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班级辅导来引领班主任的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从而提高辅导的有效性。
积极心理学提倡以一种开放和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人,强调重点研究每一个普通人具有的积极力量。这些正是“二期课改”倡导的教育理念,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引入学校教育特别是班级辅导,会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有益。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班级辅导是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指导,关注的对象是班级全体学生和与班级学生相关的全体教师,关注的目标是创设班级和谐、温馨的氛围,包括生生关系、师生关系、师师关系,寻找班级生长点,培养学生个体层面和集体层面的积极人格。学生个体层面的积极人格是指增强学生心理免疫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责任感、抗挫力与自我悦纳程度,发挥多元智能优势,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产生幸福感。学生集体层面的积极人格是指增强班级学生团队合作、自主管理的能力,建立温暖、快乐、向上的班集体,使班级学生产生归属感。
对学生而言,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班级辅导使学生产生积极乐观的情绪体验,学会克服自我方面的担心、羞涩、恐惧等情绪的干扰,冷静地分析挫折原因并坚强地对待挫折;拥有幸福快乐的生活态度,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自尊、自信的人格品质等;使学生要学、能学、学得快乐。对教师而言,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班级辅导使每位教师做一个爱生活、爱自己、爱学生、爱教育事业的人,以阳光心态与学生在平等基础上相互欣赏,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感受幸福,共同成长。对班集体而言,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班级辅导有利于创设和谐班集体氛围,增强学生归属感,使学生懂得分享、感恩、关爱、宽容,以乐观的态度看待一切,从而能够自觉、主动、自主地融入自己的班集体之中。
一、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班级辅导之操作
(一)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班级辅导在实施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1.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班级辅导强调探寻学生的优势和班级的生长点
以一种开放和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认为在每一位学生身上都具有积极的力量,每一个班级都有各自的特点,班级的发展在于寻找到生长点。以学生外显和潜在的积极品质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不是强调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足,而是寻找并研究学生的各种积极品质并在实践中对这些积极品质进行扩展和培育。
2.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班级辅导强调教师和学生的正向思维
以积极的、开放的、建设性的、导向成功的正向思维,有利于促进教师和学生接受变化、前进和发展。热爱生命,确信自己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增加人生幸福、快乐指数。相信自己与其他优秀人群一样有无穷无尽的潜力可以发掘,只要自己努力,就会变得更好。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即便遇到困难、挫折也能拥有聚焦正面解决问题的策略,采用利导思维,从不利中寻找到积极的力量,由此摈弃消极的、封闭的、破坏的、弊导的负向思维。
3.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班级辅导强调关注全体与班级有关的人员
班级中的全体学生以及与班级学生有关的全体教师、全体家长,都是班级辅导的主体。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心理辅导、同伴辅导是最有效、最受欢迎的形式之一,肯定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有影响他人和被他人影响的积极一面,有效地运用班级辅导中的传感效应,使师生、师师、生生、亲师关系达到和谐。
4.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班级辅导强调未来导向,注重发展性评价
查找原因,知道问题的根源或是影响因子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问题解决之后将是怎样的一番景象。要给予学生机会,不能只停留在问题上,以发展的眼光,采用“视角迁移”的技术,把学生放在更大更宽的成长范围中去评价学生目前的境地。我们就能心平气和地对待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5.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班级辅导强调教育的整合性
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资源,达成教育的一致性,创设温馨、和谐的教育大环境,争取所有的支持系统,是开展班级心理辅导的有效保障,可以设想,一个和睦、关系融洽的学校和家庭氛围必然有利于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从而使他们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
6.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班级辅导强调学生的积极体验
温馨的班集体,使学生产生归属感,学生热爱并自觉、主动、自主地融入这样的集体,整个过程能使学生产生快乐、愉悦的体验。
(二)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班级辅导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探寻潜质,发现优势。
探寻每一位学生以及每个班集体的优势与潜质。教师采用同感、倾听、欣赏的手段,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和支持。教师对学生的欣赏应该是具体的、真实的,具有描述性的,能使学生获得积极的自我认同,以此强化自尊和自我形象。第一阶段旨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应培养学生能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具有同理心、包容心,能接纳和被他人接纳。鼓励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积极向上。
第二阶段:提升品质,改善关系。
通过开展同伴辅导和团体辅导活动,更多的游戏、更多的情景、更多的体验、更多的互动被学生体验到,学生参与——感受——感悟——行动。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达到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积极的情感体验拓展而成积极人格品质,通过增强学生的心理弹性提高学生的耐挫力。班集体创设良好的氛围,使生生、师生、师师、亲子、亲师关系达到和谐发展,更能增强班级凝聚力。
第三阶段:有效反馈,转化行为。
鼓励学生从行动入手,由行动——小变化——大变化——小特色——突破、成长。在这个过程中,由外而内激发学生内驱力,令学生由内而外产生积极变化。有了好的变化,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强化、巩固行为,最终使学生产生对班集体的归属感和人生的幸福感。
第四阶段:实现突破,促进成长。
学生实现一个突破之后,有了成功的体验,就会产生新的追求。教师协助学生寻找新的生长点,学生的成长也就在一个个突破之中逐渐完成。
(三)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班级辅导在实施过程中可选取的途径
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班级辅导主要以团体辅导和同伴辅导为主,团体辅导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班主任在班集体的情境中为学生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同伴辅导是团体辅导中的一种;同伴辅导在学生间进行,可分为正式和非正式两种。正式的一般由接受过培训的小小学生辅导员担任主持。非正式的为班级学生中的小团体、学生间的相互感染和影响。
团体辅导是通过班集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进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班集体的团体辅导注重教师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相处,凸显教师引导作用;注重班集体的氛围创设,凸显学生体验与感悟;注重事情真相探讨,凸显教师入心教育,注重学生间的生生互动,凸显学生自助成长。
各类主题心理教育活动的开展则是班级辅导的又一重要途径,主题心理教育活动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班主任为主导,围绕某一个主题,运用心理学原理,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且情景化了的认知、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在活动体验中调整认知、情感和行为。促进学生人格完善的心理教育类集体活动。
班级环境渲染、氛围创设是开展班级辅导的前提,温馨的环境由外而内地感染着学生,使学生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调动社会支持系统是实施班级辅导的有效保障。
二、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班级辅导之流程
班级辅导过程遵循认知发展规律,从认知到情感再落实到行为。辅导内容丰富、手段具体、目标清晰。在整个辅导流程中需要有学校、家庭、社会的整合作为支持系统,来协同促进学生的成长。具体流程如下图。
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班级辅导之流程
三、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班级辅导之实践
班级辅导的主要实施者是班主任,班主任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提升以及心理辅导技巧的掌握,是开展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班级辅导的首要任务。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我们已有一批班主任能主动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开展班级辅导。艾老师的“一张选票的重量”站在未来的角度,相信“扬善”比“惩恶”的效果更积极、更明显。他提前预支给学生一个他最想得到的梦想,让他在感动中自动产生压力,而这种压力又是一种动力,促使他向目标迅速迈进。汪老师的“抱抱不哭的孩子”运用同感技术与学生真诚谈话,取得学生的信任,最终帮助学生从学习焦虑中解脱出来。老师们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与技巧于班级辅导中的例子还有很多。
采一抹阳光,沁人心脾,照亮班级,温暖满屋。当我们以开放、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潜能、动机和能力时,我们会发现很多过去从未发现的事实。因此,我们要让每一个情景都能使学生产生积极体验,让每一个氛围都能使学生受到感染、感动,让每一个教师拥有全新的聚焦学生的视角,让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健康发展,最终使班集体建设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倪京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