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直面挫折
画面定格
小君又一次在座位上默默流泪,班主任递上纸巾并询问原因。原来,她刚从外地学校转来,不同版本的教材一时适应不来,每次拿到测验成绩时总会感到灰心,班主任每每给她打气,给予鼓励。这个坚强的孩子也能重新带着勇气去面对下一阶段的学习任务。可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却换来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她说出了一句让人心疼的话:“老师,我真的没有办法了,真的读不下去了。”
有时候,付出的努力并不能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有时候,眼看就会成功的事情,也会功亏一篑,成长的过程如何重建信心,如何直面挫折不单单只是一句“努力”的口号,还要加强心理韧性的建设。
巧手支招
1.活动目标
通过小游戏让学生们体会成功的过程以及所需要面对失败的必然经验,加强学生心理韧性的建设。
2.活动准备
在教室内空开一定的活动区域。
3.活动过程
(1)教师宣布活动规则:请大家集中到教室中间。我们的游戏把成长阶段分成五步,第一步为婴儿阶段,学生蹲着,双手揉眼作哭泣状。第二阶段为幼儿阶段,学生蹲着,拇指作吮吸状。第三阶段为少年阶段,学生站立,作跳绳状。第四阶段为青年阶段,学生站立,作投篮状。第五阶段为成人阶段,返回讲台边用“V”字的手势表示成功高喊“我胜利了!”
(2)游戏开始,学生之间自由选择猜拳对象,获胜者上升一个阶段,只有同一阶段的学生才可以互相比试。
(3)不论是在哪个阶段,找到相同阶段的朋友猜拳之后,只要是输就一定要回到最初的哭泣状态。
(4)在近一半同学都走上讲台之后,游戏可以结束。
(5)结束时,找到处于各个阶段的同学代表:
顺利成功,第一个站在讲台上的同学;在游戏喊停时最后一个登上讲台的同学;屡次失败始终不能上升等级的同学;即将获得成功却又返回婴儿阶段的同学;站在角落不参与游戏的同学。
(6)游戏结束后教师针对不同阶段同学的各种提问:
1)在游戏过程中的心情?
2)看其他同学做游戏有什么感受?
3)游戏中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
4)回到初始状态有没有想过要放弃?
浪花朵朵
(1)第一名站上讲台的同学:“太容易得来的成功会让我感觉到兴奋和喜悦,但更多的是看着大家的游戏感到一点无聊。”
(2)在游戏喊停时最后一个登上讲台的同学:“我感觉到我很幸运,能够在结束的时候终于获得了成功,很不容易,需要珍惜。”
(教师点评:成功固然很重要,过程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享受努力的过程,会让获得成功时的快乐加倍。)
(3)整个游戏过程中一直在第一、第二阶段徘徊的同学:“我的运气很差,一直没有成功过,到最后我也基本就不抱什么希望了。”
(教师点评:“换一种心情看待生活,在游戏的过程中,你玩得很尽兴啊。”还可以和学生们一起讨论失败的态度。当你没有目标的时候,就会缺少努力的动力和信心,成功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试误的过程,只有不断的坚持才可以有收获。努力,就有50%的成功希望,不努力就是100%的失败。)
(4)游戏喊停时,又回到最初状态的同学:“太遗憾了,都快要成功了,却又……”(教师点评:面对学生的消极情绪,教师适时进行干预:“你看,游戏是结束了,可是人生还很长,既然有成功的机会,就不要轻易放弃。”其实很多时候拥有得越多越害怕失去,爬得越高摔得越痛,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说的都是一个道理。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如何用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失败?消极对待还是积极面对?对此的态度是决定以后是否成功的关键。要坚持自己的既定目标不断努力,积极进取。)
(5)站在角落不参与游戏的同学:“一开始觉得这个游戏挺小儿科的,不想玩,但是看看大家玩得那么开心,有点后悔。”
(教师点评:“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参与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收获。人生不搏不精彩。不要让自己留有生活的悔恨。”要做一个参与者才能去体会过程带给你的快乐。)
教海拾贝
现在的学生大多生活的道路较为平坦,阅历也比较简单,在遇到挫折时容易出现一些不良的行为表现。而不良的行为表现主要是源于错误的认知及脆弱的承受力。他们往往会认为挫折不应发生在自己身上,对于挫折,缺乏思想认识和心理准备。因此,一旦遭遇挫折就会出现不良的行为表现。当我们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如果能养成乐观的思维习惯,那么你就能长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了。积极心理学中将这一素养叫做心理弹性。心理弹性通过保护性因素,使有弹性的个体在面对逆境时积极应对。
团体心理辅导中,小小的游戏能带动学生多多的思考。人生的成功与失败,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复杂。用一颗平和的心去面对生活,争取过,努力过,失败过,成功过,会让我们的人生变得很精彩。学生小君,在这次活动之后,写下了这样一些感悟:“虽然我没有参与到游戏中去,但作为旁观者,我也有我的收获。如果下一次有机会,我一定会积极参与。”
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接受它,就是接受成长。所以,要认识到,孩子一生中不遇挫折是不可能的,要想让孩子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在适当的环境下放开手脚,留给孩子生活自理的空间,让他在摔倒中逐渐增强抗挫的能力,使孩子能始终保持积极心态,形成执著的品性。经过在逆境中千锤百炼成长起来的孩子才能更具生存竞争力。
(茹 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