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幼儿结构游戏
一、积木是幼儿最常见和熟悉的玩具。玩玩下面的积木游戏,感受一下:怎样制定游戏目标,使看似无目的的搭建成为有教育价值的活动?
案例
假日酒店(中班)
[游戏目标]
幼儿能利用常见图形,大胆想象,进行构建;形成观察和欣赏周围环境和艺术作品的初步意识。
[材料投放]
大量的几何形状的积木、度假酒店图片。
[游戏玩法]
1.谈话:你们愿意旅行吗?去过哪里旅行?入住的酒店什么样?
2.欣赏图片:外观不同的度假酒店。(引导幼儿观察酒店外观造型,并讨论它是由哪些形状构成的。)
3.引导: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形状特别的度假酒店?如果让你设计酒店,你会设计什么样的度假酒店?
4.幼儿自主探索,利用各种形状的积木,设计并搭建自己的心中的假日酒店。(教师参与其中共同搭建。)
5.请幼儿将自己设计的酒店介绍给朋友,说一说酒店是由哪些形状组成的。
图2-1 假日酒店
[游戏提示]
1.在游戏前,我们需要引导孩子进行大量的经验准备,比如观察了解周围的房子、讨论房子的外形与结构、寻找房子的异同、探究房子的重要作用等,在幼儿丰富了对房子的认知的基础上,再进行“度假酒店”的建构,这样就避免了幼儿盲目乱搭、随意建构的行为。
2.在搭建“酒店”时,幼儿都有自己的想法,可以说外形独特的“酒店”处处林立,但如何让“酒店”坚固,是本次游戏活动中的难点。我们可以将老师建的“高楼”拆开,请幼儿观察、探索“高楼”不倒的秘密(如地基要结实而稳固、主要支撑的“承重墙”要坚固并相互支撑等),之后请幼儿再次尝试,建的高楼就又高又稳啦。
3.在搭建酒店的过程中,幼儿会有很多分工合作的机会,也容易发生争执。这时,我们应当适时地介入,因为合作是游戏成功的阶梯。让幼儿学会商量,充分体验独自玩、合作玩的不同感受。
4.有时幼儿在描述自己设想的酒店时,都能说得很好,但因为操作能力的制约而无法完成,需要教师帮助才行。也有幼儿在表述时,不知道自己具体要进行什么样的搭建,但在动手建构时,却有意想不到的结果。所以在游戏中,我们应允许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来确定主题,协调分配建构内容,教会幼儿建构的技能技巧,引导幼儿合理布局。
(活动设计:哈尔滨市南岗区第二幼儿园 于宏静)
桥梁建设(大班)
[游戏目标]
幼儿能在自由搭建的基础上,尝试有目的地搭建;在设计与实践中,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
[材料投放]
1.物质准备:大量的几何形状的积木、各种桥梁的视频。
2.经验准备:参观哈尔滨的公路大桥和斜拉桥。
[游戏玩法]
1.谈话:你们喜欢大桥吗?城市中为什么要建大桥?你还在哪里见过桥?
2.欣赏各种桥梁的视频(引导幼儿观察桥梁的构造)。
3.想一想:如果请你来做桥梁设计师,你准备设计一座什么样的大桥?
4.幼儿小组合作做游戏,设计搭建自己的“大桥”。
5.尝试解决幼儿遇到的共性问题:“为什么搭的桥总会倒,怎样才能更稳固呢?”
6.再次设计补充,改进本组搭建的“大桥”。
7.交流分享。请每组派一名幼儿代表到前面介绍自己组设计的“大桥”。
(活动设计:哈尔滨市政府机关第一幼儿园 林艳 韩智慧)
图2-2 桥梁建设
小贴士
积木的多变性满足了幼儿自由想象与创造的需要。幼儿在搭积木时,往往出现过度自由、无目的性和遭遇挑战放弃的状况,这些状况不仅无益于幼儿有意想象的建立,而且也易使幼儿形成遇到困难便放弃的习惯。我们应当最大限度地挖掘游戏背后所隐含的教育功能和价值,提高幼儿搭积木的兴趣和质量,促进他们与材料的有效互动。
二、积木游戏除了搭建,有没有其他玩法?看看下面的案例,想想还可以利用积木玩些什么?
案例
叠叠乐(大班)
[游戏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搭建“城墙”的方法,并能够正确判断可以抽取的“砖块”。
2.幼儿在游戏中学会有耐心、控制手部力量。
[材料投放]
相同大小的长方体积木。
[游戏玩法]
1.幼儿搭建城墙,方法如图2-3。先整齐摆好第一层“砖块”后,上面的每一块“砖”都要摆在下面两块“砖”的中间位置上。(提示:“城墙”可以呈梯形、三角形或其他形状。)
图2-3 叠叠乐
2.让幼儿带着问题探索游戏:谁能抽出“城墙”中的“砖块”?小心不要弄倒城墙啊!(幼儿一个一个探索抽出“砖块”的方法。)
3.请失败的幼儿查找失败原因。教师小结:在抽出“砖块”的同时,要看好这块“砖”左右两边的“砖块”是否晃动,必要时另一只手可以帮它起到稳固的作用。同时在抽取“砖块”时要考虑这块“砖”抽出后,其他“砖”能否失去重心,导致“城墙”倒塌。另外还要控制手的力度,避免力度太大,推倒“城墙”。
4.幼儿分组游戏,每组幼儿2~3人,轮流抽取“砖块”,谁在抽取时使“城墙”倒塌即为失败者,其他幼儿为胜利者。
[指导建议]
1.在幼儿游戏动作熟练后,可以将抽取出来的“砖块”继续垒高在城墙的上方,让城墙越变越高。
2.对于经常失败的幼儿,可帮助其判断抽取哪一块“砖”不会使“城墙”失去重心,如抽取的“砖块”两侧都要有“砖块”,否则上面的“砖块”没有支撑必然会倒塌。鼓励幼儿要有耐心,不要急躁。
(活动设计:哈尔滨市南岗区第二幼儿园 徐维莹)
三、幼儿玩积塑游戏经常停留在简单的形状上,并习惯相互模仿,我们该如何组织才能使幼儿有所提高呢?
案例
小小建筑师(大班)
[游戏目标]
幼儿能尝试参照图纸,拼搭出相应的建筑物;能情绪愉快地与同伴合作,体验拼搭游戏的乐趣。
[材料投放]
插塑若干,插塑建筑图纸和代表性建筑物视频。
[游戏玩法]
1.视频欣赏:观看中外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视频。(引导幼儿观看并初步认识有代表性的建筑物,激发幼儿兴趣。)
2.讨论:这些建筑物中你认识哪个?你能说说它的特点吗?(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说出建筑物的特点。)
3.看图纸,拼搭建筑物。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插塑建筑物图纸,进行拼搭练习。
4.幼儿自主结伴为小组,选择喜欢的操作材料进行创意拼搭。(教师为每组幼儿提供适宜的场地和充足的操作材料,使幼儿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给予个别指导。)
5.请每组幼儿互相参观拼搭完成的建筑物,并介绍自己组的建筑物名称及作用。
图2-4 小小建筑师
[指导建议]
1.为了解决幼儿在游戏中遇到的常见问题,我们可以根据他们的已有经验,结合多元操作材料的运用和环境空间的开放性,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进行创意拼搭。对孩子的作品,我们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个别引导,帮助幼儿更好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2.在此次游戏中,如果出现了在自由选择图纸进行拼搭练习的环节里个别幼儿拼搭的作品与图纸不符的现象,我们要认真观察。如果问题出现在拼搭建筑的层数上,就是观察不细致导致的,在进行个别指导时,应请幼儿将拼搭好的建筑物与相同比例的图纸重叠,进行对比,这样就能很直观地使幼儿找出问题并及时解决。
(活动设计:哈尔滨市政府机关第一幼儿园 于丹)
四、积塑游戏常常与主题活动相整合,利用游戏可加深幼儿对主题内容的理解、想象和再造。玩一玩下面的游戏,感受一下。
案例
马路上(大班)
[游戏目的]
幼儿通过合作,共同建构,完成主题;尝试使用多种材料进行建构,合理布局。
[材料投放]
建构草图,各种建构材料(如雪花片、多孔插塑等),一些辅助材料(如花、树、牛奶盒等)。
[游戏玩法]
1.提出问题,引起幼儿回忆,引出建构主题。
2.请幼儿讨论:说说马路上都有什么?(各种车辆及红绿灯等。)马路旁边又有什么建筑物?(超市、房子、幼儿园、游乐场、公园等。)根据回答的情况设计出马路上的草图。
3.出示一些辅助材料,让幼儿说说这些辅助材料可以用来做什么。
4.鼓励幼儿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构建主题。
5.幼儿间互相欣赏作品,相互评价。
美丽的公园(大班)
[游戏目标]
幼儿能够选择恰当的结构材料,合作建构公园;体会制作成功后的快乐。
[材料投放]
雪花片、积木、大块石子、废旧地板条、长条纸壳板、竹丝、用纸卷成的又细又长的纸卷、矿泉水瓶、牛奶罐、卷纸芯、奶粉桶、贝壳等。
[游戏玩法]
1.提出问题:“公园里都有什么呢?”引导幼儿回忆公园景色。
2.引导幼儿想象公园景色,引发兴趣:“如果我们来建一个公园,请你想象都有什么呢?用什么来搭建呢?”
例如:小桥——废旧地板条/长条纸壳板。为了更坚固,桥下可用奶粉筒做桥墩。
喷泉——竹丝/用纸卷成的又细又长的纸卷,插在矿泉水瓶或牛奶罐上。
假山——大块石子堆积。
小路——开心果、贝壳或雪花片等排列铺成小路。
栅栏——雪花片插接围成或卷纸筒直立围成。
摩天轮——塑料积木插接而成。
3.幼儿分组,确定小组要构建的内容与公园的具体位置。
4.幼儿搭建成功后完整欣赏。
(活动设计:哈尔滨市南岗区第二幼儿园 徐维莹)
五、金属结构材料游戏在幼儿园中比较少见,在组织时应该注意什么?感受一下吧!
案例
小小设计师(大班)
[游戏目标]
幼儿能按图纸组装金属结构模型;通过观察,能细心地运用工具组装创意作品。
[材料投放]
彩色的金属小棒若干,磁力小球若干。
[游戏玩法]
1.作品展示。老师以设计师的身份展示组装好的模型,吸引幼儿。问题:“在这个组装模型中,老师都用了哪些材料?每个能活动的地方用什么连接的?”
2.共同讨论每个材料用什么样的符号表示,同时出示图纸作参照。
3.小小设计师。根据图纸,幼儿自主探索,寻找相应的材料。利用已有的图纸,认真观察,进行组装。
提示:老师要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给予相应的指导与帮助。
4.我有我创意。幼儿在前面组装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创意组装,完成一个与众不同的作品。
图2-5 小小设计师
[指导建议]
1.在活动前,我们可以在活动区中充实拼搭组装类的玩具和拼搭组装的图纸。可以有计划地从单个物体着手,并有意识地搭些物体放在室内供孩子们观察、玩,激发他们想学的愿望,然后从易到难,从分解到组合,从单一主题到复杂主题,引导孩子们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结构活动。
2.在游戏之初,幼儿容易出现只将金属条首尾相连组装成蛇的样子,缺乏新意的情况。我们要及时以游戏角色的身份介入游戏,展示出与众不同的作品,激起幼儿的兴趣,使游戏有新的进展。
3.为了使游戏更进一步深入下去,可以组织不同形式的活动,如平时班中相互参观学习、交流。慢慢地,几个小朋友会结成团队共同组装模型,使游戏得到深化、发展。
(活动设计:哈尔滨市政府机关第一幼儿园 王辉 李晓冬)
我的小家具(大班)
[游戏目标]
引导幼儿学习使用单曲接头和平接头进行连接的方法;幼儿乐于尝试,能大胆探索。
[投放材料]
金属结构螺旋玩具。
[游戏玩法]
1.游戏任务:用螺丝结构玩具制作桌、椅。
2.了解构造:
(1)向幼儿介绍结构元件平接头、单曲接头,它们可以通过曲折使结构改变方向,从而将金属长条、板从不同方向与位置进行连接。
(2)引导幼儿观看椅子、椅角与椅面连接中的单曲接头。单曲接头的功能是连接垂直的结构件,它的使用范围很广,如动物模型的身体与脚相互垂直,车辆模型的车身为长方形、有四个直角,都需要用单曲接头进行连接。应教会孩子举一反三,掌握它的使用范围。结构椅子时要使用螺丝刀、扳手。
图2-6 我的小家具
[指导建议]
1.要注意检查结构的牢固性。
2.可以利用小桌子、小椅子开展桌面游戏。
(活动设计:南岗区第二幼儿园 高晓辉 乔凤英)
六、快来玩一玩这些有趣的拼图游戏吧!试着拼一拼。想一想:同样的拼图游戏在三个不同年龄段的班级中开展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案例
有趣的七巧板(大班)
[设计意图]
七巧板是民间的一种游戏材料。七巧板可以组成各种各样形象有趣的造型,表达无尽的含义。本游戏设计整合了多领域活动内容,由浅入深地帮助幼儿掌握七巧板的初步玩法,引导他们初步树立创新意识。
[游戏目标]
引导幼儿了解七巧板的组成,尝试用几何图形进行不同的组合,创造出各种有趣造型;通过操作、探索和合作,体验玩七巧板的快乐。
[材料投放]
人手一套七巧板;另准备大七巧板一套(用于演示)。
[游戏玩法]
1.认识七巧板。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叫七巧板”,请幼儿通过颜色、形状、大小来说出它们的不同。(七巧板是由七种颜色、七个形状和大小不同的木块组成的。)
2.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及重点:玩七巧板的时候,七块拼板都要用上。七块拼板之间可以“角边相接”,或“边边相接”,但相互不能重叠。
3.引导幼儿进行探索和操作。告诉幼儿:七块拼板生活在一个家里不能分开,当它们团结在一起的时候,就可以变出各种各样的图形(动物、建筑、生活用品等)。幼儿初步尝试玩七巧板。
4.鼓励幼儿完成构思,并探索出不同的造型。(提示:老师应适时恰当地进行分层指导,并注重个别交流。)
5.引导幼儿与同伴表达和交流,说出自己用七巧板创作的造型的名称、操作步骤和内容。
图2-7 有趣的七巧板
[指导建议]
1.鼓励幼儿尝试合作,树立合作意识,体验合作的快乐。
2.可用照相机记录幼儿的拼摆作品,在区域环境中进行展示。
3.在幼儿交流时,提醒其注意语言表达的完整性。
(活动设计:哈尔滨市南岗区第二幼儿园 杜鹃)
神奇的三角形(中班)
[游戏目标]
幼儿能利用三角形拼出长方形、正方形、大三角形、梯形,并用组合后的图形组画;体验拼图游戏成功后的喜悦心情。
[材料投放]
磁性三角形,玩具小兔一只,大小不一的三角形若干。
[游戏玩法]
1.出示玩具小兔,激发幼儿的兴趣。幼儿尝试拼摆图形。
2.让幼儿说一说:你用三角形都拼出了哪些图形?每种图形用了几个三角形?
3.请幼儿再次操作,尝试拼摆第一次没有摆出的图形。(引导幼儿用三角形拼摆更多的图形,为后面的拼图组画做铺垫。)
4.幼儿自由操作,利用自己摆出的图形组画。
5.展示作品: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在作品中三角形都组成了哪些图形。
图2-8 神奇的三角形
[游戏提示]
我们可以看到,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在不断的拼摆中,经验得到了提升,知道了原来三角形可以拼出很多的图形,这无形中使幼儿了解了图形的组成结构以及图形的分割方式。要注意的是我们要积极鼓励幼儿拼摆出更多的图形,一般幼儿在拼摆出一个较简单的图形后便东张西望或停止拼摆,这时候我们要及时鼓励他们完成更多的组合图形,为后面进行图形组画做准备。
(活动设计:哈尔滨市南岗区第二幼儿园 张倩)
小动物找家(小班)
[游戏目标]
幼儿能根据动物的形状特征练习拼图,发展图形聚敛能力;初步了解动物的生活环境和习性,萌发帮助小动物的愿望。
[材料投放]
各种不同形状的彩色纸卡。
[玩法总结]
1.出示五张动物卡片,请幼儿观察并说说每个动物的名称和主要特征。
2.小动物照相:请幼儿找出相应的卡片,拼摆出完整的动物图案。
3.讨论:小动物的家在什么地方?它们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有什么生活习性?
4.小动物找家:幼儿根据小动物的生活环境和习性,自主探索,利用各种不同大小、形状的纸卡,为小动物拼摆出不同的“家”。
5.请幼儿介绍自己为小动物设计的“家”。
[游戏总结]
1.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是喜欢小动物、喜欢色彩鲜艳的操作材料,因此本游戏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
2.在活动中,我们为幼儿设计了大量颜色、大小、形状各异的纸卡,让幼儿在“小动物照相”的游戏中,用颜色、大小、形状不同的纸卡拼摆出各种小动物。幼儿在拼拼、摆摆、玩玩、找找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判断、探索,了解图形的不同特征,理解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提高细致观察能力、判断能力。
3.游戏采用的是循序渐进的方式——先模仿、再创造。在“小动物照相”的游戏环节中,让幼儿先观察,再根据出示的图片,找出纸卡进行拼摆。在“小动物找家”的游戏环节中,幼儿根据小动物的生活环境和习性,自主为它们拼摆出不同的“家”,获得了自主学习、自由探索的满足。
(活动设计:哈尔滨市政府机关第一幼儿园 李)
图2-9 小动物找家
七、别小看了随手可得的水、沙子!快来玩玩这些好玩的游戏吧,感受一下:在玩沙、玩水游戏中需要如何投放材料,才能有效地实现目标,达成效果?
案例
运水(小班)
[游戏目标]
引导幼儿了解水是流动的,并探索哪些物品可以运水。
[材料投放]
红色和绿色脸盆,其中红色的脸盆中装满水;小筐、矿泉水瓶、小碗、橡皮泥、针管、塑料布、眼药水瓶、纱布、毛巾等各若干。
[游戏玩法]
幼儿要想办法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将水从红盆中运到绿盆中,看谁的办法最多,运时不要将水撒到地上。
[指导建议]
幼儿在操作时教师可引导幼儿看哪样材料不漏水,也可鼓励幼儿尝试两样物品配合使用运水,并鼓励他们尝试运用其他物品运水。
[游戏思考]
同学们发现了吗?为了实现“探索哪些物品可以运水”的目标,活动中投放了各种各样的运水工具。除了这些,你还能想到哪些呢?
(活动设计:哈尔滨市南岗区第二幼儿园 王晓霞)
装沙(小班)
引导幼儿练习装沙的精细动作;对装沙的工具、容器及沙子之间的关系形成初步的理解。
[材料投放]
沙子;装沙工具铲子、勺子、扑克牌等;装沙容器小桶、瓶子等。
[游戏玩法]
1.教师提供装沙容器,幼儿自选装沙容器,用小手将沙子装入容器内。
2.出示装沙工具,激发幼儿想出装沙的新方法,并尝试用工具装沙。
3.教幼儿装沙的基本动作,如:用小铲子(装沙工具)把沙铲起,再倒入小桶(装沙容器)内。
4.幼儿装沙,教师巡回指导。
[指导建议]
1.鼓励幼儿尝试用多种工具向不同的容器内装沙。
2.扑克牌对折后,即可作为装沙工具。
(活动设计:哈尔滨市南岗区第二幼儿园 徐维莹)
建山洞(大班)
[游戏目标]
幼儿能够用不同方法构建山洞,并善于利用身边的材料解决遇到的困难;体验玩沙游戏的快乐。
[游戏材料]
沙子、水、卷纸筒、玩沙塑料小锹、冰棒杆、薯片筒与长方体药盒(均去掉上下两个面)等等。
[游戏玩法]
1.激发兴趣,大胆想象。“小朋友,今天我们来用沙子搭建山洞,你会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搭建山洞呢?”(提示:引导幼儿猜测可以借助哪些材料搭建山洞。可以直接用手挖山洞,也可以借助工具等。)
2.出示辅助材料,引导幼儿探索建山洞的方法。
图2-10 建山洞
[游戏提示]
1.较干的沙子会比较散,不适合建山洞。幼儿在失败后会找到原因,知道加水后会更牢固、易成型。
2.用手直接挖洞的幼儿或借助工具挖山洞的幼儿,在挖一侧难以打通山洞时,我们可引导其在另一侧继续挖洞,最终山洞会打通。
3.借助材料搭建山洞的幼儿,应先选择辅助材料摆好,再向上面垒沙。山洞搭建成功后,可以不撤出辅助材料,也可让幼儿尝试将辅助材料撤出,搭建的山洞也会成功。
(活动设计:哈尔滨市南岗区第二幼儿园 徐维莹)
给小动物做饭(小班)
[游戏目标]
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沙的特性,体验事物简单的量的特征。
[材料投放]
沙子、各种形状的模具、小扫帚、小簸箕。
[游戏玩法]
1.用小漏斗玩沙子,感受沙子的流动性。(可边玩边说:“沙子沙子真有趣,小小漏斗来装你,呲溜一下滑进来,沙沙沙沙漏下去。”)
2.鼓励幼儿往沙子里面添加适当的水,感受湿沙与干沙的不同。
3.出示各种形状模具,给幼儿充分的时间,用不同的模具在沙子上印出模型,或扣出立体物。(幼儿也可用手做出简单的造型,如小馒头、三明治等。)
4.让幼儿将制作好的各种“食物”展示给同伴,并让他们说一说,是给哪个小动物做饭,做的是什么。
5.游戏结束后,用小扫帚、小簸箕把沙子清扫干净。
[游戏提示]
玩沙,对于小班孩子来说可谓开心至极,但之前的准备工作是大量的。如果幼儿园没有沙坑或沙室,那么就准备大一些的水槽,装满细腻的沙子,每个水槽大概可供3~4个幼儿游戏,教师可根据班级人数及水槽的大小确定准备的材料。此外玩沙活动适宜于夏季,一是便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二是便于课后的收拾整理与孩子的清洗工作。
(活动设计:哈尔滨市南岗区第二幼儿园 于宏静)
图2-11 给小动物做饭
八、你用火柴棍拼摆过好玩的造型吗?看看下面的游戏,试着拼拼其他图案。
案例
火柴奥运会(中班)
[游戏目标]
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几种体育运动的姿势;体验拼摆火柴棍带来的快乐。
[材料投放]
大量的火柴棍、用火柴棍拼摆出的运动图片。
[游戏玩法]
1.谈话:你们看过奥运会吗?都有什么运动项目呢?能用动作表演一下吗?
2.欣赏图片:用火柴棍拼摆出的运动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火柴拼摆方位与运动动作之间的关系。)
3.请幼儿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运动姿势?如果让你为火柴棍开奥运会,你想让火柴棍参加哪项运动呢?
4.幼儿自主探索,利用火柴棍设计并拼摆运动姿势。(教师参与其中,共同拼摆。)
5.请幼儿将自己拼摆的运动姿势介绍给朋友,并表演相应运动。
(活动设计:哈尔滨市南岗区第二幼儿园 吴迪)
图2-12 火柴奥运会
小贴士
同学们看到了,案例中火柴杆经过弯曲、造型,能拼摆出各种人物动态造型。我们在开始的时候,可以从简单的图形组合拼摆开始,逐步过渡到复杂些的动态造型。
九、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常常能成为结构游戏的材料。看看下面的游戏,想想身边还有什么可以利用的废旧材料,设计一些结构游戏吧!
案例
神奇的扑克牌(大班)
[游戏目标]
引导幼儿探索使扑克牌“站立”的方法;用简单的语言介绍自己的作品。
[材料投放]
扑克牌、胶带、剪刀等。
[游戏玩法]
1.请幼儿充分想象:扑克牌可以用来做些什么?
2.幼儿自主探索:利用扑克牌进行自由拼搭。
3.师生探讨:扑克牌拼搭时不容易站立,怎么办?(可以利用胶带粘贴、剪刀剪出豁口、对折、卷曲等方法立住扑克牌。)
4.幼儿自由拼搭(植物、房屋、桥梁等)并介绍自己的作品。
图2-13 神奇的扑克牌
[指导建议]
1.可根据幼儿的操作情况不断调整拼搭的难度。
2.在游戏中扑克牌的数量是人数的2倍。(扑克牌以盒为单位。)
3.为幼儿提供建筑的图片或者拼搭完成的扑克牌作品的照片。
(活动设计:哈尔滨工业大学幼儿园 黄思琦)
有趣的筷子游戏(大班)
[游戏目标]
幼儿能在筷子上作画并进行拼图;体验拼图成功后的喜悦。
[材料投放]
颜料、水粉笔,一次性筷子若干。
[游戏玩法]
1.猜谜语激发幼儿兴趣:“身体细长,兄弟成双,只会吃菜,不会喝汤。”
2.说一说筷子的作用,激发幼儿用筷子拼图的愿望。
3.请幼儿用筷子来拼图:幼儿动手设计制作拼图,练习在筷子上创作画。
4.让幼儿将画好的筷子拆开,请同伴尝试拼图。
图2-14 有趣的筷子游戏
[指导建议]
1.在幼儿进行创作画时,我们可帮忙先将筷子粘在一起,等画好后再拆开。
2.在游戏进行过程中,我们可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让幼儿作画。能力弱的幼儿,可以为筷子涂色,然后用涂色后的筷子拼图组画;能力强的孩子还可以把画面连续起来,编成故事,然后来拼图。
(活动设计:哈尔滨市南岗区第二幼儿园 张倩)
小木棒大变化(大班)
[游戏目标]
让幼儿拼摆牙签,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差异;尝试进行立体图形的二次建构组合,有进一步探索的愿望。
[材料投放]
大量的牙签、有胶粘性的拼摆板、泡过的黄豆、常见平面图形及立体图形图片。
[游戏玩法]
1.幼儿根据图片提示拼摆平面图形,教师引导幼儿注意观察。
2,鼓励幼儿尝试创造不同的平面图形、平面图形组合,并进行作品展示。
3.一段时间后,教师投放立体图形、泡过的黄豆,鼓励幼儿通过将牙签插在豆子上的方法尝试立体建构。
4.幼儿自主探索,利用已有经验进行立体建构游戏,展示作品并尝试介绍。
5.幼儿相互欣赏作品,评价分享。
图2-15 小木棒大变化
[指导建议]
1.最先进行的平面图形拼摆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比较简单,我们要把握好提升幼儿兴趣点的时机,适时地投放组合图形图片。当我们把幼儿刚刚拼摆好的图形组合照成照片时,幼儿的满足感获得升华,这将对下一步立体建构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
2.在进行立体建构时,幼儿有可能会遇到困难,即对立体图片琢磨不透,容易产生挫折感,甚至放弃。我们要适时捕捉幼儿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指导,帮助幼儿在探索中获得成功。立体建构最好由师生组成小组共同进行,才会获得成功。
(活动设计:哈尔滨工业大学幼儿园教师 唐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