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弟子规》中的幼儿教育内容及特点
安岳县永清镇中心幼儿园 唐 单 指导教师:张承宇
摘 要:《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弟子规》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和仄押韵,朗朗上口;全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作为针对年小幼儿的启蒙读物,《弟子规》也蕴含着丰富的幼儿道德教育思想,值得我们现在的教育所借鉴。
关键词:弟子规;幼儿教育;德育
钱文忠指出:“学习《弟子规》,将文化落地为文明。”《弟子规》的原名为《训蒙文》,作者是康熙年间的一位教书先生李毓秀,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为《弟子规》。《训蒙文》顾名思义,训就是告诫,蒙就是启发,是依据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的经典启蒙读物,是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相当于今天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或《小学生守则》。幼儿通过对《弟子规》的全面理解,就可以对日常生活中的正确的言语、行动、举止、待人、接物等有初步理解,对幼儿形成良好的德行有很大的作用,同时,《弟子规》中所渗透的幼儿教育思想也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发扬的。
一、《弟子规》中的幼儿教育内容及特点
《弟子规》不仅是儒家的基础,也是人性的基础。让孩子从小学习我国传统儒家文化的精髓,将对孩子的性格塑造和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幼儿教育从细节开始
俗话说得好,“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从《弟子规》中可以看出,对待幼儿的教育要从细节开始,不能忽视生活中的任何细节。对于孝道,“入则孝”第一句说道:“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由此可以看出,对于父母的孝首先在于细节,从每天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如父母的呼唤,应及时应答,不要拖延迟缓;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对于在外如何与人相处,“出则悌”中也进行了详细的解说。如“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这就详细地告诉孩子,在外遇到长辈该如何走路,怎么说话等。
“谨”是告诫小孩待人接物要礼让谦恭,要有严谨的处事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文中对人如何正确地待人接物进行了说明:“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这就告诉我们早上要比长辈起得早,晚上要比长辈睡得晚;人生易老,珍惜时光。
“信”是教育小孩对人要有诚信,做到“言必出,行必果”。教育孩子在说话时要“凡出言,信为先”,而讲话的内容要“惟其是,勿佞巧”,即说话实事求是,不要妄言取巧等。
“泛爱众”,教育小孩做人要有大爱,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教育我们对于大众有关怀爱护的心,如同苍天与大地,绝对没有私心,不论好人、坏人、聪明、愚笨、宝贵、贫贱、种族国界都一样给予保护和承载,纯粹是一片仁慈之心,不为名利、毫无虚假。正是“天同覆,地同载”的大同境界。
“亲仁”是教育小孩要亲近仁义,亲近有学识、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其原因是“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亲仁的结果“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而不亲仁的结果是“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从这里可以看出亲仁的重要性。
“余力学文”是说对于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应该努力实行的本分,却不肯力行,只在学问上研究探索,这样最容易养成虚幻浮华的习性,怎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呢?相对的,如果只重力行,对于学问却不肯研究,就容易执著自己的看法,而无法契合真理,这也不是我们所应有的态度。
《弟子规》的内容对孩子的言语、行动、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可见讲述的是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作者的初衷就是告诫小孩不能做什么,启发小孩要怎样做,教育从小孩子养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其教育理念正是孔夫子的儒学核心思想,即“孝”、“悌”、“仁”、“爱”。《弟子规》继承了“尊德性而道学问”的儒家教育传统,强调知识授受的道德化、生活化,从而使知识授受与道德教化合二为一,即“知行合一”:在教学中培养道德,在道德训练中学习经典。
(二)教育内容生动具体,操作性强
《弟子规》侧重于生活教育和家庭教育。教育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言行谨慎讲信用,对他人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和学习有仁德的人,多学习经典文化艺术知识。这对于塑造孩子聪慧乖巧、品行端正大有益处。《弟子规》在内容上十分具体,与幼儿的生活贴近,有利于幼儿对内容的全面理解。
在对待父母方面,首先从“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向孩子讲述了对待父母的呼唤、交代的事,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对于父母的教导,应该恭敬的聆听。孩子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接着引用“小黄香的故事”提出了“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的基本要求;紧接着指出为了不让父母难过、伤心,孩子应该做到“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等,到最后谈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指出对于父母生病及去世,作为子女该怎么做。从“父母呼,应勿缓”到“丧三年,常悲咽”,其实是告诉孩子,在生活中该如何孝顺父母的具体内容。
对待长辈及手足方面,首先指出家中兄弟相处之道,即“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以及如何和长辈在一起的规矩,即“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在这些规范中,主要是训练小孩谦恭有礼,懂得尊重别人,自然容易融入团体,为大家所接纳。
在日常起居中,从“朝起早,夜眠迟”到“冠必正,纽必结”、“对饮食,勿拣择”及“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等都是告诉孩子要养成合理的生活习惯。
在接人待物上,《弟子规》十分重视诚信教育,它专门将“信”列为一个主题,指出“凡出言,信为先”,指出无论是做事,还是说话都要讲“诚信”,从这一内容可见古代教育家对诚信的重视程度。
(三)教材的编写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弟子规》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文义,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弟子规》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和仄押韵,朗朗上口,反复咏唱,有助于幼儿的记忆。并且幼儿在背诵的过程中按照教材的押韵、平仄,抑扬顿挫的节奏、声韵之美体现出来,可以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心理环境中自然地获得了知识。
纵观整部《弟子规》,在编写时作者掌握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顺应幼儿的天性施教,使教学过程能宽严有节,配合了儿童学习的特点。儿童在学前阶段的思维发展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具体表现是儿童的思维主要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而进行的,这一时期儿童的思维也能借助表象认识个别对象。而从《弟子规》的内容上看,无论是在家孝敬父母,还是在外的接人待物,都十分的具体,编者将日常生活中每天的各项事务具体详细地写入教材,将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教育内容结合起来,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四)幼儿的学习观“有余力,则学文”
《弟子规》中开篇就说“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强调学习的前提是“有余力”,即在对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等力行之后还有多余的精力,就可以拿来学习,可见古代的儒家思想认为幼儿期应该重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从学习的内容及重要程度上进行了说明,首先是掌握如何对待长辈及兄弟姐妹,在掌握了这一点的基础上,培养幼儿在为人处世方面的能力,之后告诉孩子要“亲仁”,在这一系列要求之后,孩子还有“余力”,则学习简单的知识。
二、《弟子规》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弟子规》虽然是作为古代儿童的启蒙教材,其中部分内容与现代生活有一定的冲突,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其对现代教育的积极意义。对于现代让儿童学习《弟子规》,笔者也进行了一番思考。
首先,对于书中的内容,笔者认为要培养幼儿的德行最基础的是要培养孩子对父母的爱。要培养孩子对父母的爱,最重要的是父母要给予孩子充分的爱。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说:“爱是儿童成长的土壤,儿童只有得到了充分的关爱,才能够具备健全的人格、心智、道德。”只有父母爱孩子,孩子爱父母,让孩子体验到爱与被爱的快乐,才会激发幼儿去爱其他的人、事、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爱”,也才能达到德育的目标。可见,爱对孩子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其次,作为成人,无论是教师还是父母,都应该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正面的、积极的形象,在细微的生活中培养良好的德行。例如:妈妈在家里给5岁的小华制订了严格的作息制度:每天晚上8时准时睡觉,早上7时必须起床。刚开始,小华能按照妈妈的要求去做。可是每晚当小华睡觉的时候,客厅里还隐隐约约传来爸爸妈妈看电视的声音;有好多次小华早上近8时醒来时,妈妈还在睡懒觉……试问这样的教育如何可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德行呢?
最后,幼儿学习时,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教授方法要符合幼儿学习的年龄特点,切忌死记硬背或灌输教育。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幼儿学习时,要特别重视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主动学习,热爱学习。
三、总结
总的来说,《弟子规》作为我国古代优秀的蒙学教材,所讲的道理,都是圣人的训诲,从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着手,即从日常生活中的伦常做起,经家庭扩及学校、社会,最能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有其独特的教育和社会价值。这些内容对当今幼儿教育,尤其是幼儿德育有着非凡的启迪意义,但作为封建传统儒家思想的产物,其本身也存在一些与现实不符的内容。如“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的做法,与现在社会的基本礼仪不符;对待父母“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也不符合现实社会的规律等。因此,我们在积极倡导学习《弟子规》时,应该本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观点,对内容精心分析与辨别,以发挥其精华部分的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才俊.弟子规[M].北京:海潮出版社,2011.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钱文忠.钱文忠解读“弟子规”[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