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赏析
刘秋缘
原文: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赏析: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郁孤台下面的清江水,昼夜不停地向西北流去。日子随着流水一天天过去了,但中原仍陷于敌手,恢复无期。此一江流水,不知有多少爱国志士流下的伤心泪啊!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向北遥望故都,可惜被前面无数的青山遮挡住了。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青山”能遮住行人的望眼,使他望不到“长安”,但却阻挡不住江水向东北顽强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想着想着,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一抹斜阳,映照着白花花的流水,想到岁月无情,恢复祖国山河的夙愿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呢?这时从深山里传来一声一声的鹧鸪的啼叫。
辛弃疾的毕生志愿就是要北伐中原,恢复大宋的统一。他有将相之才而无从施展,不管何时何地,无论所见所闻,种种物象,都会激发他的报国之志和悲愤之情。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金兵南侵,直入江西,隆裕太后在造口弃船登陆,逃往赣州。47年后,辛弃疾途经造口,想起从前金兵肆虐、人民受苦的情景,不禁忧伤满怀。况且中原仍未收复,举头眺望,视线被青山遮断,只有浩浩荡荡的江水冲破重重阻碍,奔腾向前。这既是描写眼前实景,又暗喻词人自己百折不回的意志,同时也增强了他争取最后胜利的信心。但一想到南归后的遭遇,作者愁上心头,而那“行不得也哥哥”的鹧鸪啼声,更使他愁上加愁。全词一波三折,极尽回环宛曲之美。词人善于运用比兴手法,笔笔言山水,处处有兴寄。
点评与拓展: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秋缘的讲解正好为我们解答了明天将要学习的诗人郑愁予其笔名的由来之处。听了秋缘的介绍,请问,我们的诗人在愁什么呢?清江水似行人泪,他们只是因为分离而恨别吗?“西北望长安”,长安,那是我们的家乡更是我们的故国啊,可是无论我们怎样的登高远眺,也看不见长安城连绵的城墙,也看不见洛水河上的帆船。“可怜无数山”阻挡了我们的视线,阻拦了我们的家园。“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诗人满腔情感就如这滔滔江水。这江水不似李煜几多愁的一江东水,也不似苏轼浪淘尽的江水,它是含着金戈铁马的江水,是“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的江水,也是“旧恨春江流未断”的江水。夕阳西下,却又平添一份忧愁。
感悟语文
做中国人,说中国话,明中国事,道中国理。这就是伴随我一生的语文课。
——黄兴陶
与语文的每次相遇,都是华枝春满,天晴月圆。
——杨若璇
三年来,在我不知道的时候,那朵名为文学的花已在心中悄然绽放。
——杨若璇
初见时,和羞走,转身却把青梅嗅;离别时,曾记否,往昔峥嵘岁月稠。
——杨若璇
我觉得以后的生命中再也不会遇见这样的老师,感谢你钟老师,感谢你对我们的爱。
——覃思月
花一般的年龄,诗一般的朦胧,这个年龄的一切都很美好,而最美好的是我们遇见了你——钟老师。
——覃思月
每天最开心的事是上语文课,听钟老师的话。
——江 虹
钟老师,是你教会了我如何从文字中去领略人生的乐趣。
——江 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