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面了解和研究中师生,掌握当代中师生的特点

全面了解和研究中师生,掌握当代中师生的特点

时间:2023-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代中师生的思想观念不仅有其特定的年龄特征,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了解和研究中师生,其基本内容有:中师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及特点,政治、思想、道德水平,学业成绩,个人的性格及兴趣、爱好、特长、家庭成员及主要亲属情况,生活主要经历及周围环境等。由于具有“闭锁性”,中师生的心里话常常不愿对教师和长辈说,这给了解他们的思想带来了众多困难。

第一节 全面了解和研究中师生,掌握当代中师生的特点

要教育人首先必须了解人。了解和研究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条件,当前我国正处在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正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必然要在学生思想上有所反映。因而,需要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变化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一、了解和研究学生,掌握中师生特点的重要意义

认识教育对象,主要是认识他们的生理、心理和思想等方面的特点,这是提高教育效益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一)了解学生,掌握中师生特点是落实新教育观念和运用科学教育方法的需要。

陈旧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对我国教育影响极深。这种思想和方法指导下培养出的人,多具有僵化、保守、“唯书”、“唯上”缺乏创造性和进取精神的特征,这些人是无法适应新时代需要的。

陈旧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缺乏科学性,它不顾及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生理和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的禀赋、爱好、性格等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又随着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新的教育观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就是强调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因材施教。而了解学生正是摆脱传统旧教育观念束缚,高扬现代教育观念和科学方法的前提条件。中师阶段是学生智力结构、能力结构和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我们只有充分了解了中师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才能依据这些特点因材施教,才能把现代教育观念的新鲜空气吹进师范校园,才能培养出适应21世纪需要的,具有自主意识、创新意识的新型小学教师。

(二)了解学生,掌握中师生特点,是做好班级工作的需要。

学生的特点是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学生不同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稳定的特征。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又是相互联系,逐渐过渡和深化的。教师了解了学生的特征及其发展规律,既可不失时机地培养他们,使之达到一定阶段应达到的水平,同时又可预见未来的发展趋势,引导他们走向更高层次。

当代中师生的思想观念不仅有其特定的年龄特征,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中师班主任只有从本班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才能使工作具有针对性,避免盲目性;具有科学性,避免人为性;具有预见性,避免滞后性;具有灵活性,避免呆板性。而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就必须以了解学生为前提。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工作,班主任必须全方位了解本班学生。

二、了解和研究中师生的基本内容、要求和方法

了解和研究中师生,其基本内容有:中师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及特点,政治、思想、道德水平,学业成绩,个人的性格及兴趣、爱好、特长、家庭成员及主要亲属情况,生活主要经历及周围环境等。

了解和研究学生应持正确的态度,要积极、热情、诚恳。学生只有认识到班主任是满腔热情地关心、教育和帮助自己时,才会感到班主任可爱、可亲、可敬、可信,才愿意亲近班主任,才会在班主任面前敞开心灵的窗子,说真话、吐真情。班主任才能真正了解到学生。

了解和研究学生应坚持辩证的观点,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主要方法有:多亲近、勤观察、多调查、善分析。多亲近就是班主任要多接触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不要用遥控的办法做班主任工作。勤观察就是班主任要做有心人,随时随地观察学生的言谈举止及各种表现,从中悟出学生精神世界的奥妙。多调查就是要腿勤、口勤、多做调查研究,要调查社会新动向,调查影响学生思想最大的周围现实,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与学生经常来往的人等等。善分析,就是要动脑筋、想问题,把了解和调查的资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然后找出规律,确定正确的方法教育学生。

三、当代中师生的特点

(一)中师生生理发育趋于成熟

中师生年龄一般在15—22岁之间,正处于生长期的晚期,这时,他们已基本上渡过了第二次生长高峰,身体各方面发育都趋于成熟,基本上接近或达到了成人的水平。

他们的身高、体重、胸围等迅速增长,身体外形改变了。已接近成人。他们的内脏、神经系统、肌肉等基本成熟,机能健全,体质方面的速度、耐力、灵活性明显增强。他们的内分泌激素增加,生殖器官及性功能发育成熟。

中师生的生理发展是其心理、思想能力发展的物质基础。

(二)中师生心理发展的特征

中师生的生理发展趋于成熟,但由于他们的学识水平、社会阅历、生活经验还不丰富,所以表现出身体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其特征是:

1.过渡性

中师阶段是学生由少年晚期向青年初期过渡时期,前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和盲目性并存的充满矛盾的时期。后期主要体现为成熟后的独立性和自觉性。但他们刚刚接近成熟,其认识能力和水平还不高,他们的个性倾向性还不稳定,还需要师长对他们关怀和指导。

2.闭锁性

中师生的内心世界日趋复杂,开始不轻易将内心活动表露出来,显示出闭锁性。他们的认识能力迅速发展,抽象思维能力明显增强,并逐渐从“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智力活动的“内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这是导致闭锁性的认识基础。随着他们意志力的发展,情绪情感日趋稳定,即使情绪发生波动,也往往被控制而不表现出来。这是导致闭锁性的意志、情感基础。

由于具有“闭锁性”,中师生的心里话常常不愿对教师和长辈说,这给了解他们的思想带来了众多困难。如果只根据学生的一时一事或他们的某种表现就做出判断,是容易产生错误的。但是,中师生毕竟经历有限,还比较纯真、率真。所以,只要教师以真诚和爱心,多做细致的工作,他们一定会成为班主任的“知己”,向班主任表露心迹的。

3.社会性

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的成长发展都深深地印有他所处时代的影子,中师生亦然。当代中师生的心理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实社会环境的影响,带有明显的社会性。

中师阶段,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心理发展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社会现实对中师生心理发展的重要影响作用,努力开发社会积极因素,以更多的正面影响促进中师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4.波动性

中师生的思想比较敏感,对社会上的种种变化常常会作出迅速反应,心理起伏大,感情容易激动,也容易消退,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表现出极大的波动性和不稳定性。

中师生的心理发展过程是一个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相互消涨并以积极因素为主导的矛盾运动过程,他们希望受人重视,把他们看成“大人”,当成社会的一员,但他们实际上还缺乏独立性和自主能力。他们思想单纯,很少保守,敢想、敢做,但他们还缺乏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不断增强,争强好胜,但思维的片面成分较多,容易偏激,容易摇摆;他们热情,但感情易冲动,缺乏理智;他们的意志在发展,但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容易把坚定与执拗、勇敢与冒险混同;他们精力充沛,而性格尚未定型。总之这个阶段心理不稳定,易变化、可塑性大。

(三)中师生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身的认识和态度。人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仅认识了客观事物,同时也认识了自己,认识了自己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中师生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对自己的认识开始自觉、深刻,要求更加严格

这个时期,中师生感到困惑而极力想弄清的一个问题是:我到底是谁?同时他们迫切想形成一些自己的观念和看法,而不愿简单重复教师和父母教给的观点。他们乐于解读自己的内心世界,能有意识地关心和调控自己,并努力寻求锻炼和塑造自己的机会,很想得到社会对他们“成人化”的认可。由于自我发现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也由于两代人之间思维模式、思想观念等诸多差异,他们开始与师长保持距离,不愿与师长过多接触和经常交谈。但他们却渴望得到师长的理解。

2.义务感和责任感增强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中师生试图对自己负责,并有照顾伙伴、为集体和他人做好事的愿望;他们的视野开始越出自我、家庭、指向他人,指向社会。

3.独立性、自制力增强

随着知识不断丰富,中师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有了进一步发展。他们逐渐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世界,也开始比较自觉地对待自己的思维活动,从而在学习和生活上有了更大的独立性和自制力。他们已不满足教材中的现成知识,以及关于事物现象的一般性理解,他们要独立地寻求和自由地争论各种事物的现象及其真谛。他们希望教师和家长尊重他们,和他们平等交谈,倾听他们的意见。有时候,他们不假思索地怀疑一切,毫无根据地争论不休,并固执己见;有时候他们孤立偏激地看问题,好走极端,容易肯定和否定一切,往往把谦虚与拘谨等同,把粗暴和冒险当做勇敢而做不该做的事情。

4.产生了成人感

成人感是中师生自我意识的重要内容,它使中师生心理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一,成人感使中师生在行动中开始进入社会性角色,推动着学生逐渐向成人看齐,模仿成人,以成人为榜样,同时还力争取得成人所具有的权利。

第二,成人感使中师生具有强烈的自尊心,表现在他们自信自豪,争强好胜,不甘落后,希望自己在各方面都取得成功,喜欢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出自己的才能,以得到集体成员信任和尊重。

第三,成人感使中师生具有独立自主的要求。他们要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独立地学习生活,独立地与周围人交往。独立地处理个人一切问题。

但是从客观上讲,由于中师生缺乏社会经验,仍然存在着幼稚性,不成熟性,缺乏独立学习和独立工作的能力,还没有达到成人的正常水平,特别是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因而他们对自己的估计过高,常常夸大自己的能力。这就要求班主任了解和掌握中师生这时期“准成人化”的特点,教育和指导他们学会客观与理智地认识自己。

5.易产生抵触心理

中师生正处于精神上的“断乳期”,他们在心理上想摆脱对成人的依赖,愿以独立的思考、独特的个性去拥有世界,期望在社会生活中展现自己的价值,展示自己的能力。他们渴望独立自主、建功立业。一旦因某种原因,他们这种心理得不到满足,他们往往容易陷入以抵触、蛮横、见异思迁、冷漠等表现形式为特征的不安情绪之中,形成了抵触心理。家庭教育的缺失,社会不良影响的误导,以及学校教育的不得法或失误,也都会使学生产生厌恶、抵触情绪,形成抵触心理。预防中师生产生抵触心理以及及时消除中师生已产生的抵触心理,要求班主任晓之以理,帮助中师生分析愿望未能实现或陷于逆境的原因,引导他们找到新的出路,鼓励他们重新奋起。总之,只要我们引导得法,就可以把中师生消极的抵触心理转化为敢想敢为,勇于开拓的积极力量。当然,如果不及时矫正其不良情绪,久而久之,就会形成骄横偏执的不良个性。

(四)中师生思想的时代特点

人的心理和思想是社会关系的反映。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使中国和世界越来越近了,中师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意识到世界的存在,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源源不断地获得大量信息。目前,中国进入一个空前崭新的改革时代,我国正以跨越式的步伐迈进了实现现代化的新时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特别是青少年这个十分敏感的社会阶层,社会现实对他们的影响来得特别迅速和深刻,因此,当代中师生思想带有明显的时代特点,具体表现是:

1.热爱祖国,渴望祖国振兴富强,但对国情缺乏了解,爱国之情尚不深刻,报国信念尚不坚定。中师生是爱国的,都希望祖国富强,但由于他们对我国近、现代史了解不深,社会阅历尚浅,对现实国情知之亦不多,并缺乏辩证地、发展地看待国家的现实与发展,因此,易产生对外盲目崇拜,对己妄自菲薄的情绪,从而导致彷徨心态,尚需要加强革命史教育和国情教育。

2.思想要求进步,热爱中国共产党,有较强的入党愿望,但对党的认识尚不深刻,特别是当前的腐败现象,严重地损害了党在中师生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必须对中师生加强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和党史教育,使之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不能发展中国,学会从总体上把握党的正确性、伟大性。

3.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改革开放政策,也想积极投身改革,有所作为,但对改革开放的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足,缺乏代价意识,容易被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所囿。

4.道德意识增强,有加强自身品德修养的强烈愿望,能遵守校规校纪,但缺乏自控能力,对民主与法制、纪律与自由的辩证关系认识尚不深刻。

5.学习目的明确,乐于学习,勤于学习,并有追求高层次学历的需要与行动,重视将来做教师所必备的基本功,刻苦训练。但对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不满,乐于参加一些活动,希望生活丰富多彩,充满乐趣。

6.重视人际关系,追求平等、民主,乐于表现自己。在人际关系上,他们追求平等、民主,希望得到别人理解,并重视友谊。自己有了成绩,也愿意表现自己。

7.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但尚肤浅,不深刻,对竞争意识,平等公正意识,质量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等现代意识,欣然接受,并努力追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