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师班主任工作评价及其作用
一、中师班主任工作评价的涵义
班主任工作评价是教育评价中的一个方面,现代意义上的教育评价形成于本世纪初,它是对学校领域内教育效果的某些方面或影响教育效果的某些行为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描述的价值判断活动。广义的教育评价以整个教育领域为对象,它涉及教育活动的一切方面,包括教育体制、教育目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管理、教师活动、师生关系以及社会影响等。中师班主任工作评价是根据中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对班主任所实施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效果进行科学的评定。具体说,它主要考核和评定中师班主任是否切实有效地掌握了工作职责。包括:了解研究学生;培养班级积极分子,组建班集体的领导核心,尽快建成班集体;贯彻学生守则;制定班级工作计划和组织班级活动;建立正常稳定的教育教学秩序,培养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多种能力;协调任课教师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指导团支部活动;协调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教育的关系,组织教育合力等等。
二、中师班主任工作评价的作用
(一)导向作用
当前,我国中等师范学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专多能的、具有开放意识和创新意识的新型小学教师,但在教育工作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许多班主任有时偏离国家的培养目标,这表现在有些班主任只重视学生知识的获得、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的只抓少数学生,忽视多数学生;有的墨守陈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缺乏开拓创新;有的整齐划一,忽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等等。以上种种倾向会导致班主任工作出现明显失误,妨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科学有效地评价班主任工作,对实现教育目的具有明显导向作用。评价方案中建立的指标体系,是评价班主任工作的执行标准,被评价者只有按照评价标准去指导自己的工作,才有可能获得所期望的评价结果。所以,广大班主任教师应根据国家规定的培养目标,认真把握评价指标,找出并缩小与指标要求之间的差距,以避免人才培养上的偏差和获得不良评价结果。这样,通过评价就可倡导一种正确的教育思想,促使班主任把握整个班级的教育管理方向,促使班级工作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激励作用
激励,即激发人的动机,使人产生内在动力以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简单地说,激励也就是调动积极性。现代管理理论认为,正确使用评价是激发被管理者活动的动力因素之一。评价所得的结果,一方面为管理者提供信息;另一方面给评价对象反馈信息。这其中,评价对象是评价工作的直接受益者。因此,通过评价这个反馈环节,可以使中师班主任对自己的工作获得比较清晰完整的认识。在评价过程中,班主任可以对自己的工作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从而认清了自己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明确了自己在本系统、本校、本岗位的位置,从而激发起不甘落后、争先创优的内在需要和成就动机。可见,对班主任工作进行评价能把竞争机制引入班主任工作,这对班主任教师来说,既是压力,又是动力,能有效地推动班级管理工作向前发展。
(三)改进作用
教育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为提高教育质量,这个过程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教育评价本身就是改进教育活动的积极表现,同时,教育评价又是改进教育活动的重要手段。
对中师班主任工作进行评价的目的并不在于评价自身,而在于改进班主任工作质量,班主任工作评价的改进作用是班主任工作评价的主要功能之一。
中师班主任评价改进作用的发挥应建立在全面、准确、真实地了解班主任工作状况的基础上。在评价过程中,评价者按评价指标对班主任工作逐项进行检测,获得众多的反馈信息,如事实、资料、数据等,通过这些信息的鉴别、筛选、分析、综合、加工等环节,找出班主任工作的成功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和症结,指出努力方向,以此来实现指导、调节、控制班主任教师的工作,同时,班主任还可对照评价指标进行自我检查,并从评价者方面获得信息,明确自己工作的进展状况,找出差距,自行调节,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这样从两方面着手更有利于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