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加选修 基础加特长——谈我校高中阶段的教学改革
载1993.1《江苏教育》
“综合素质加特长,基础教育个性化。”这是我们学习国家教委关于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后认真思考的抉择,也是我校正在逐步形成的一项新的办学特色。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始终不渝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致力于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战略方针和宏图大计。这就迫切要求我们民族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同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又要求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做到多样化、弹性化,以便造就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才。农村乡镇企业急速向外向型、高科技进军的新形势,也要求农村普通中学迅速改变过去单纯帮助农民致富的狭隘服务观。我校近年来在高中实施“必修加选修,基础加特长”的教改方案就是出于对上述大背景、新形势的迅速适应。
一、改革必修课,打好学习基础
“加强双基,注重两力”,这是作为对中学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提出来的。为便于操作,我们在借鉴兄弟学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课堂教学的“七字诀”。这七个字根据不同对象分三个层次分别要求:以“实”和“活”的辩证统一为初级层次,上岗一到三年的新教师都要朝这个方向努力;符合这一基本要求后,加上“精”和“深”为较高层次,凡上课按无锡县考核要求业务已达标过关的青年教师都要努力达到这个层次;在此基础上,再加“趣”、“新”、“美”,作为对中、高级教师的高层次教学要求。我们还对“七字诀”逐个规定了内涵,写入教学实施计划,使各科各层次教师都有奋斗目标。
在运用“七字诀”时,各学科都根据各自特点创造性地加以发挥,课堂教学气氛明显好转,学生学习兴趣日益浓厚,教学质量显著提高。政、史、地、语、美、音等学科更加注重在“德美渗透”上下工夫。数学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理化生学科注重通过探索型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外语教学在课型和教法的改革上,连续跨了三大步,实现了从“结构教学”到“整体教学”,又从“整体教学”到“电化视听说教学”的过渡。充分运用学校电教设备的优势,加强视听说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和强化训练,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8年来,已有192名学生进入北京外国语学院等高校深造。每年录取的外语类考生占全县同类录取人数的80%以上。高一、高二语文开设的“自读指导课”,也已初见成效,学生积累了不少自读卡片资料,自读名著的能力明显增强。
二、开设选修课,发展个性特长
我们正在培养的这一代青年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是实现未来十年、二十年的战略目标的主力军。未来社会愈来愈要求学校能培养出更多的全面发展而又有一技之长的各类人才和新型劳动者。国家教委《调整意见》所提出的目标,也正是要使学生在全面打好基础的同时,得以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增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我们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拟定了在高中开设选修课的改革方案。根据学校师资、设备的现有条件,考虑到苏南农村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的需要,从91届开始,高一开设了马列主义常识、语文写作、电脑、英语听力与会话、声乐、器乐、中国传统美术(剪纸)、篆刻等12门选修课。高二开设了英语听力与会话、电脑、环境保护、生物与环境、史籍选读等11门选修课。每门选修课每周各安排两教时,每门至少开足一学期,其中马列主义常识在高中三年每名学生必须修满一学期。为使学生能适应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92届高一起,三年中还要开设“农村经济管理”、“外向型经济基础知识”、“公共关系”、“法律咨询”、“英文打字”等职业选修课。为使学生在体育上一专多能,终身受益,并有利于体育特长项目冒尖,我们在高中开设了体育特长选修课。把国家规定的两节体育课和三节课外活动时间,调整为每周两节体育必修课(按原班级建制进行),两节特长选修课(打破原班级建制,按学生所选项目重新建选修班进行),再加一节课外活动。特长选修课开设男篮、男排、男足、男子武术、女篮、女排、女子艺术体操等七个项目。
为解决选修课开设后涉及的时间、场所、教学设施的组织安排问题,在实施中,我校确定每周三、六为选修日。这两天上午上必修课(在原班级),下午上选修课(由学校统一安排上课的时间、地点,学生到指定选修课教室上课)。为切实保证选修课质量,学校严格把好教学计划、教材选取、师资排选、课时安排、成绩考查及课堂考勤等环节,制订了相应的规章制度。由于这些选修课对生产实践和未来社会的适应性强,又能满足学生不同个性爱好的需要,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普遍欢迎。对老师来说,他们受到了新的挑战,原来驾轻就熟的单一教学方式不够了,逼着他们要一专多能,非得钻研苦练才能胜任,这又反过来拓宽了教师的教学视野,发掘了他们的教学潜能。
我们体会到,必修课重在全面打好基础,选修课重在发展个性特长,两者相得益彰。这是实现基础教育个性化,培养多种人才的必由之路。我们只有把教育的发展同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建设、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适应科教兴县的战略要求,学校教育才能显得生气勃勃,充满活力。面对上述这一新课题,我们已坚定地跨出了第一步,同时深信,以后的路将越走越宽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