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白雪梅[1]
摘 要:为了提高小学生心理品质,丰富小学体育教学、训练的理论依据,课题针对小学生体育心理健康状况,采用心理测评、集体辅导、体育活动以及个体咨询等多种研究方法和策略,进行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问题个案研究,在田径训练中实施心理干预策略的研究,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心理训练方法研究,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案例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成效和理论成果。课题研究提炼出在体育教学中消除学生心理问题的4种手段,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13种方法,明确了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其娱乐性、竞争性、人际关系协调性以及注意力的分散性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心理健康;手段;方法;关系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日益受到中小学的重视。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主要是纳入德育范畴的,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探索了许多操作模式。这些模式有的是在德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的是从心理品质切入,有的是从心理发展方式上建构,这些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范例。然而,由于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和学科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目前重庆市内外的小学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心理训练研究的很少,网上有部分的经验总结,但还没有成功的范例。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还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启发、引导并帮助学生进行心理实践体验,有针对性地纠正学生的心理缺陷,提高心理素质,克服心理障碍。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同时,促进体育功能和谐健康的发展。
中国心理学会对22个省(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显示,中国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在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和业余田径队训练中,学生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逆反,克服困难、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薄弱等不健康心理问题特别突出;越是高年级的学生,在体育课中心理表现越差,懒惰、自由散漫、怕吃苦、缺乏自信心与进取心。心理健康是每一位学生在成长与发展中都必然会面临的挑战,包括那些学习优秀、被教师认为是“好”孩子的学生,在体育课上也同样表现出心理问题。这对体育教学和田径训练工作带来一些干扰,对体育教学目标和田径训练目标的达成造成了一些障碍。由于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如何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进行体育健康心理训练没有样本,因而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通过研究,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小学体育教师体育心理学的知识,而且有助于进一步充实体育心理学知识,丰富小学生体育教学、训练的理论依据,对解决学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田径队队员的心理训练出现的问题有重要意义,对全区乃至于全市小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田径队队员的心理训练有参考价值。
二、概念的界定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所谓健康就是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适应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人的精神、情绪和意识方面的良好状态,包括智力发育正常,情绪稳定乐观,意志坚强,行为规范协调,精力充沛,应变能力较强,能适应环境,能从容不迫地应对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经常保持充沛的精力,乐于承担责任,人际关系协调,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相一致,能面向未来。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
(一)研究视角
以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及“小学体育新课程心理健康目标”为指导,在专家的引领下,以课题研究为平台,培养一批“实践—研究—实践”型的体育教师队伍。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课题组为核心,兼职心理辅导教师、部分市(区)级骨干教师、全体体育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课题研究中采用个案研究法、实验研究法、行动法、调查法等方法;主要研究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田径训练中的学生心理问题,注意心理训练与心理指导紧密配合;整个研究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手段等进行课题资源的利用和资料的管理。为小学开展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途径、方法等,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二)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对于模式的理论建构,借助于有关文献,通过对国内外体育心理教育理论进行对比分析,在体育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以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为核心,建构小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调查研究法:对学生在体育课中表现出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调查分析,请有关专家协同编制小学体育课心理健康问卷调查表,对调查表进行整理、分析、统计。
个案研究法:针对心理问题比较突出的学生,采用个案研究的方式来寻找相应的对策。
行动研究法:完成模式的理论建构后,用行动研究法对模式的实效性和可行性进行实证研究。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和完善模式的要素和结构,积累模式操作的实践经验,总结出适应小学体育教学的心理训练方法。
经验总结法:边实验边总结,规范开展研究,及时总结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
(三)研究内容
(1)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问题个案研究。
(2)在田径训练中实施心理干预策略的研究。
(3)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心理训练方法研究。
(4)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案例研究。
四、研究的主要步骤
本课题的实施过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课题论证和申报立项阶段,主要是进行理论准备
组织体育组和相关的老师进行了集中和分散自学相结合的理论学习,学习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及学生心理健康》《小学体育课程目标》《国外体育课程发展的趋势及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体育与心理健康》《体育心理学》《学校心理教育全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老师们都做了大量的学习笔记。
(二)确立课题组成员,选定实验班,制定课题实施方案,举行开题会,开展培训学习
这一阶段,确立了校长担任课题组组长,科研室主任、体育组富有教学经验的四位教师以及主管体育的教导处副主任等为课题组成员。体育组教师选定了实验班级,共同制定了课题实施方案。
首先,确定了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1.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为学生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社会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础。
2.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以及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培养一支优秀的体育教师队伍。
3.在专家的指导下,通过一线教师的实践研究,提高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和田径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学校心理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师。教师同学生朝夕相处,在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组织各项活动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以其自身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教师的作用是无处不在、不可取代的。基于上述认识,课题组首先致力于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加强教师自身人格修养,提高教师实施心理教育的能力,丰富教师进行心理训练的方法。这也是课题组在这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之一。
第一,关心、支持教师的工作,组织有益于教师身心健康的活动:拓展训练,教师运动会,主题社团活动,年级组之间的篮球比赛,年级组之间的乒乓球比赛,和友好单位的篮球比赛等等。丰富的活动,增强了教师们的体质,提高了教师们的幸福指数,为教师身心的健康发展、学校凝聚力的增强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二,请重庆市教科院、重庆教育学院和重庆十八中的专家到校进行专题讲座,让全体教师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如何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如何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如何对学生进行一般性的心理辅导。
第三,对年级组长、班主任和体育教师进行心理教育培训,学习心理教育理论,研讨心理教育的具体操作方法,从理论上和方法上武装这支骨干队伍,使心理健康教育能普遍、深入地开展;为教师提供心理教育方面的学习材料,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心理教育动态和心理教育的成功经验。
第四,选送教师外出接受心理教育培训。近年来,选送教师外出接受专题培训达15人次之多,其中宋树慧老师在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所作出的探索和成绩比较突出,在全市都比较知名。
(三)课题组成员深入课堂,按实施计划操作研究,举行中期实验汇报,研究调整课题方案
1.课题组首先确定了研究的内容
各位主研老师根据自己的课堂教学选择了侧重点不一样的小课题。
2.进行心理测评,了解学生心理状况
在动态跟踪的过程中获得学生心理发展资料: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心理调查,在入学后的每个学期做跟踪测试,尽可能多地搜集整理学生个体心理咨询资料。我们在对学生的智力、情感、学习适应、个性特征等进行全面测试的基础上,对学生的素质做出总体评价,并相应建立起学生的心理档案。进行学生心理测试调查可以为我们选择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提供依据,还可以让教师较早地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对不同类别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心理辅导,另外还有助于课题组开展各种学生心理问题的调查和各类心理课题的研究。例如,课题组对低、中、高年级部分学生进行了一次心理健康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课题组作了详细的比较分析,并写出详细的调查报告:一是发现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为自信心不足,意志品质较差,合作与交往能力差,情绪起伏大等。二是分年级比较研究。如学习体育自信心方面,低年级学生平均得分比高年级学生平均得分高。低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对学习、生活充满希望,到了中、高年级时反而对自己的体育学习缺乏自信心。又如在进行“遇困难时是否愿意向他人求助及如何求助”的调查时,低年级学生中明显表现出对他人帮助的渴望及求助方法的简单明了。中高年级学生中希望得到他人帮助的渴望就没有低年级学生那么明显,反映出其内心复杂的一方面。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评后,课题组做出了分析,找到了应对的措施,教师做到了心中有数。
3.以体育课堂教学为心理训练的主渠道
体育课作为一种学生广泛参与的活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而且有助于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的意志。体育教育是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大胆改革,开拓创新,体现了课程的时代性。体育课要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获得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让学生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让学生增强他们的自尊、自信,培养其创新精神和能力。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体育课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的主体地位和重要性,采取各种方式方法,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自信心、和同学的交往能力、创新意识、意志品质以及公平竞争意识。有的教师针对高年级学生对体育课兴趣不浓厚、自信心不足、意志品质较差、合作与交往能力差、情绪起伏大等特点,在体育课中适当引入了难度较小的心理拓展训练的内容。
4.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和训练
心理训练尽管与体育锻炼有相关之处和相联系的一面,但其性质决定了它的特殊性。运动竞赛是在特定环境下的比赛,有其特点、任务、对手、环境和方法。就心理角度而言,由于外界刺激的增强,而导致较强的心理压力,并通过运动员的比赛行为表现出来,如畏惧心理、过分紧张心理、竞赛动机不端正、目的不明确、信心不足,甚至还有性格孤僻或情绪暴躁等现象。因此,调节和控制心理活动,克服心理障碍,实施心理训练成为广大体育教师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加强了以下几种心理训练:恢复体力和脑力的心理训练,消除紧张情绪的心理训练,情绪对比的心理训练,增强竞赛信心的心理训练。这些训练,让学生受益匪浅,不但克服了自己的不良情绪,有的学生还在市、区级运动会上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
5.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心理需要
学校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提高其锻炼身体的能力,引导学生体验体育活动中获得的愉快享受,激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愿望。通过体育锻炼促进学生表现自我,发展个性,提高社交能力,促进对人的理解和人际间的和谐。同时,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团队意识和竞争精神。这些仅靠每周有限的体育课远远不够的,创设校园体育活动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成为必然的要求。
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亲自挂帅的课外体育活动领导小组,以组织实施教育部开展的“阳光体育运动”为契机,推动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每年组织两次体育运动会,项目有长跑、短跑、拔河、跳绳、踢毽子等单项比赛,还利用课外活动组织小型的班级之间的友谊比赛。每年4月和10月为学校体育节,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趣味运动会、体育知识讲座、竞赛等。此外,保证学生每天至少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含体育课),积极组织学生课外、校外体育活动,并力求规范化、制度化。学校安排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下午开展35分钟的课外体育活动,并由体育教研组制订好活动内容、考核制度;在大课间活动中有晴天、雨天两套方案,并严格制订考核制度,真正地让学生每天坚持体育活动1小时。学校还建立体育运动课外兴趣小组,如田径队、篮球队、乒乓球队、羽毛球队等,并积极推荐优秀选手参加各级各类运动会,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为了全面增强学生体质,学校采用了既有锻炼意义,又具有竞争机制的锻炼活动,如冬季长跑、“2+2”项目活动等。学生在小学阶段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一项艺术特长和一项科技活动技能,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使学生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增强,从“要我锻炼”转变为“我要锻炼”。如今,孩子们走向运动场,走到阳光下,跑起来、跳起来、动起来,已经蔚然成风。热爱体育、参加锻炼、崇尚运动已经成为时尚,成为校园的亮丽风景。
6.重视个案的咨询与辅导工作
本学校是重庆市江北区小学中较早成立学生心理辅导室的学校。作为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的补充形式,心理辅导教师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对每一封学生来信、每一个学生电话、每次学生的咨询,都认真进行回复并按要求进行记录,对于个别特殊情况要及时与工作组进行联系并制订相关辅导计划。近年来共收到学生来信上百封,电话达500多人次,学生当面咨询300多人次。有针对性地举办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和进行团体辅导,如在高年级举办以耐受挫折为主题的心理辅导讲座,在低年级举办以培养良好意志品质为主题的心理辅导讲座。通过师生之间情感交流,耐心帮助、疏导,使许多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消除隐患,并对他们的心理状况、思想变化实行跟踪教育和服务,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
五、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教育成效
三年来,课题研究卓有成效。学生体育健康全部达标,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和能力极大地增强,体育特色班级优势明显,竞技体育硕果累累:学校参加区、市、国家级少儿体育比赛获得团体和个人奖项共40次,其中第一名共16次。教师专业成长非常迅速:教师改革、创新了课堂教学结构和评价体系;体育老师在市、区体育优质课竞赛、论文比赛等活动中共计获奖53人次, 5人被评为市、区级田径运动会“优秀教练员”或获得指导奖,3位教师具有全国或重庆市社会群体指导员资格,教师们编写的田径、篮球和体操的校本教材,获得区级一等奖。学校也获得了很多的荣誉,学校体育特色课程被推荐参加市教科院组织的“百佳特色课程”评选,学校“健康校园”宣传片在重庆电视台《巴渝视窗》栏目播出;学校先后获得“江北区少儿体育特色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特奥工作先进单位”“重庆市中小学体育教学常规先进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二)理论成果
1.体育教学中消除学生心理问题的手段
(1)放正位置,做好编导。
体育教学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就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为此,体育教师应首先要完成由“演员”到“编导”的角色转换,真正把学生作为主角推到前台,促使其敞开心扉,尽情发挥,将其所长、所求、所苦、所乐都毫无保留地表现出来;其次教师通过引导和培养,展其所长,补其所短,强其身体,满其情志,促使学生向着“完全的人”方向发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
(2)师生平等,课堂有声。
在体育教学中要实现由教向学,由被动学向主动学的转变,教师必须摈弃“师道尊严”那固守陈腐、脱离现实的老一套,应与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与学生实现平等对话,学生也有胆量、有勇气开展讨论、进行争议、提出质疑,才能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使得原先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使学生抑郁的心理获得充分的释放。
(3)开放管理,民主决策。
课题组让学生通过小组或集体商讨的形式确定自己必要的课堂行为准则和努力目标。由于是学生自己制订,容易实施,他们也愿意照做。期末,每位学生的平时表现成绩通过班集体民主测评来取得,并以满分10分计入期末总评,得分6分以下的同学,由班干部做思想工作或帮助其在下一学期中改进。这样做不仅学生意见少,同时也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民主氛围。
(4)提高认知水平,促进全面发展。
体育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奠定体质基础,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相互制约、密切联系的。作为一个身心统一的人,其身体素质健康与否,必然会对心理产生影响,包括其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一个人要维持正常的智力活动,就必须要有健康的神经系统和身体。作为以学习为主的学生,其学习的效率是由大脑高级神经系统所决定的。经常从事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可以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增强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功能,使大脑获氧充分,能量供应充足,进而使记忆力增强,思维反应更加敏捷灵活。另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陶冶情操、开阔心胸、激发自信心和进取心,形成豁达、乐观、开朗的良好心境等方面有较好作用;对挑战困难、坚持不懈、勇于拼搏等意志品质的培养,更是有着直截了当的作用。其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学生个性的形成也起着较大的促进作用。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让他们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自我接受能力,才能激发体育学习的原动力。
2.体育教学中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
(1)激趣法。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和爱好程度,让其从体育活动中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如果学生从事的不是自己感兴趣的活动,那就很难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运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体验到快乐,使他们爱上体育课,这对具有强迫症和抑郁症的学生,能起到较好的缓解与调节作用。
(2)沟通法。体育教师要深入学生中,尽可能地与学生一起参加各项活动,创造新颖、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充分信任体育老师,愿意与老师进行沟通。这有利于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
(3)互助法。实践证明,个体所以为群体所吸引,主要是群体认同、社会强化、竞赛刺激及参与活动等因素。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让学生相互交流,互帮互学,营造一个融洽的人际关系及良好的教学氛围,这对学生不良心理具有良好的教育治疗效果。
(4)疏导法。学生有了逆反心理,教师要主动与之接近,疏通感情,了解产生抵触的原因,然后因人施教,对症下药。
(5)竞赛法。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的能力适应挑战时,人的愉快就会产生。如果缺乏挑战,就会使人产生厌倦。相反如果太富有挑战性,也会导致个体焦虑,甚至产生挫折感。因此,人的能力能适应挑战性是人产生快乐并坚持活动的重要原因之一。有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的学生其运动能力也往往较差,教学中要注意调整形式,让活动的形式适应不同运动能力学生的心理需要,使有抑郁、焦虑心理的学生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6)冷却法。当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情绪波动强烈时,教师必须克制,保持常态心理,对事情做出清醒的分析和理智的判断,找出正确解决矛盾的途径。再把说服工作的重点放在平静学生的心情上,让其尽快恢复理智,切不可在学生有情绪时“针尖对麦芒”,使矛盾激化。
(7)温暖法。学生出现逆反心理,教师采取尊重、理解、关怀、鼓励和信任的态度,帮助其明辨是非,正确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对曾在体育运动中有过某种挫折、内心受过不良刺激的学生,教师要关心、爱护他们;同时,在全班创造相互关心、助人为乐的良好风气,使他们不断增强战胜困难、克服挫折的信心。
(8)鼓励表扬法。对于体育差生的微小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充分利用学习成绩的反馈作用去鼓励学生,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正确对待自身不足,从而消除自卑心理。对学生的练习要求要适当,教学内容和形式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定出不同的期望、目标,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9)规则法。体育教学中合理、及时运用竞赛这一形式,能激发学生的热情。使用此方法时应注意平衡竞争对手,可适当改变些条件,制定特殊细则,从而有效地增强竞争意识。
(10)诱导法。对于部分身体素质差、接受能力极慢的学生,教师要循循善诱,使之能正确对待自己,抛弃自暴自弃的不良观念。首先,使其懂得只要主观努力,方法得当,就能将自身的运动潜力挖掘出来。其次,对运动技术的要求可适当放宽,使得其不断尝到成功的喜悦,并引导他们在练习中扬长避短,逐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11)感染法。有一些技术动作,尽管教师做了示范,但有的学生心里还犯嘀咕,不相信自己也能完成这一技术动作,这是不好的自我暗示。教师除启发、鼓励学生外,还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同学带头去做练习,当他们成功完成这一技术练习时,能很快消除这部分学生的心理顾虑,增强其完成动作的自信心。
(12)磨炼法。结合运动项目的特点,教师设置有一定的难度的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意志品质进行培养。
(13)自我暗示法。教师要向学生传授有关的运动心理学知识,并结合练习进行心理训练。应培养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的能力,从而逐步消除其不良心理障碍。当学生面临某种情况感到信心不足时,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心理状态不同,引起的反应也不同,若不认真对待势必会影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及学习成绩的提高。
3.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通过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体育运动可以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其原因是:
(1)体育运动以其娱乐性缓解不良心绪。
中枢神经最佳唤醒水平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感到愉快舒服的中枢神经最佳唤醒水平,体育锻炼有助于达到这一水平,从而使人感到愉快。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体育锻炼都能让学生体验到积极的情绪,只有那些娱乐性较强的运动项目,比如舞蹈、游泳、篮球、排球、足球等,才能起到调节和改善情绪状态的作用。正是基于上述原因,课题组通过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以上5个项目和健身操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进行锻炼,这样能更好地调适学生的心理。
(2)体育运动以其竞争性缓解心理焦虑。
认知行为理论认为,体育锻炼可以诱发积极的思维和情感,这些积极的思维和情感对抑郁、焦虑和困惑等消极的心理状态具有抵抗作用。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积极参与竞争,接受挑战,从而体验到满足感,增强自信心。正如Sonstotm(1992)所说:“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自信心。降低焦虑水平的途径之一就是参与者能胜任某种任务。”这一观点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是一致的。班杜拉认为,人们完成了他们认为是较为困难的任务时,其自我效能水平就会提高。对于没有锻炼习惯的人来说,锻炼是一件困难的事。如果他们能养成锻炼习惯,就会体验到一种成功感,一种自我效能的提高感。这种感受将有助于打破抑郁、焦虑以及与其他消极心境状态相关联的恶性循环。
(3)体育运动以其人际关系协调性促进心理健康。
社会交往理论认为:体育运动中与同学、朋友等进行的社会交往是令人愉快的,具有改善心理健康的作用。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交流信息,沟通感情,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我国著名的医学心理学家丁肇教授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重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失调而来。”体育锻炼多以集体形式进行,人际关系呈集体多向性,这种集体多向性的人际交往和互动有利于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者更易与他人形成亲密关系,人际关系更和谐,更有助于产生亲近感,消除孤独、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
(4)体育运动以其注意力的分心性促进心理健康。
分散注意理论认为:体育运动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机会,使他们能够分散对自己的忧虑和挫折的注意。诺瑟夫等人的分析研究也表明,长期的体育运动在减少消极情绪方面比放松练习或其他分散注意而令人感到愉快的活动更有效。学生们在进行体育运动的时候,其注意力从枯燥的学习活动和日常琐事中分心出来,全身心投入到所进行的体育活动上去,摆脱暂时的烦恼和忧愁,从而起到缓解和改善学生心理的作用。同时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承受挫折和失败的能力得到锻炼,克服困难、不屈不挠的良好意志品质得到增强。体育运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纪律性与创造性,公平竞争与创新意识以及团结协作与开拓进取的精神。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
六、思考与展望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全员的参与;并且教师应在教学中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实验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教育者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状况,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发展;教师的素质会影响到实验的效果。我们的实验对教师自身的关注较少,在进一步的实验中应加大对教师的培训。
参考文献
[1]周宏,高长梅,白昆荣.学校心理教育全书[M].北京:九州图书出版社,1998.
[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丁雪琴,高潮.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J].体育科学,1998(3).
[5]杨勇,李翠霞.体育锻炼与学生心理健康[J].中国学校体育,2003(6).
【注释】
[1]白雪梅,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小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