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高小学生自我认识能力的心理剧干预实验研究

提高小学生自我认识能力的心理剧干预实验研究

时间:2023-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方法是采用《小学生自我认识问卷》对小学生自我认识进行调查研究,并选取部分自我认识能力较弱的学生进行为期5周的心理剧干预实验。研究发现,小学生自我认识能力的发展,是影响他们获得良好社会性发展的核心因素。《小学生自我认识问卷》是由美国小学教育协会组织编制的一套测量小学生自我认识能力的工具。本研究针对小学生中存在的自我认识问题,用心理剧的方式,以增强自我认识能力为焦点,进行心理剧干预试验。

提高小学生自我认识能力的心理剧干预实验研究

戴琳娜[1]

摘 要: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心理剧干预对小学生自我认识能力的影响,试图找到一条能够提高小学生自我认识的有效途径。方法是采用《小学生自我认识问卷》对小学生自我认识进行调查研究,并选取部分自我认识能力较弱的学生进行为期5周的心理剧干预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被试在心理剧干预后自我认识问卷得分显著提高;质性研究的结果佐证了实验结果,表明心理剧作为团体辅导形式对小学生自我认识能力有良性影响。结论是小学生自我认识水平不容乐观,存在发展性问题;心理剧是一种改善小学生自我认识能力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自我认识;心理剧;实验研究

一、问题提出

心理健康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大量研究表明,面对急剧变化和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再加上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现阶段我国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暴露出许多心理问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面临着许多困境。各级研究人员与教育工作者都在积极探索良好的解决方法与途径。儿童时期的心理健康状况将影响其一生,包括学习、工作、生活质量等许多方面。社会各界都纷纷采取行动、寻找方法去改善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

研究发现,小学生自我认识能力的发展,是影响他们获得良好社会性发展的核心因素。小学生的自我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自我认识能力的发展对生活的一切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所以我们希望以此作为切入点对小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干预。

现阶段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各地参差不齐师资力量不容乐观,因而团体辅导成为一种较好的方法。校园心理剧作为团体辅导的一种特殊形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心理剧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内心的感受力,国外几十年来的实践表明,心理剧是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角色承担能力,促进个体社会化,矫正人的行为缺陷的重要手段。[2]其对于学校团体心理咨询有着重要作用,具有其他团体心理咨询方式所不可替代的优势。

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对心理剧干预进行研究,研究心理剧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力图找到一条能够有效改善小学生尤其是自我认识能力不良的良好途径,为小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和实践做出相应的贡献。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法

1.问卷调查

在选定量表的基础上对小学生自我认识发展的现实状况进行调查,为实验设计及选择被试提供参考依据。实验干预研究中,采用的是前、后测实验设计。各组被试都进行了小学生自我认识量表的前测和后测,考察实验效应。

研究采用了由美国小学教育协会组织编制的《小学生自我认识问卷》[3]

2.访谈法

在实验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某个成员或者是某个问题进行访谈,及时了解小组成员的感受,为质性分析收集材料。

(二)实验法

将不同实验处理方式用于两个不同组别的小学生,观察并测量其实验前后的差异。将实验前后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的效应。

三、小学生自我认识状况调查

(一)研究目的

分析小学生自我认识能力现状,为进一步干预研究选择被试及分组做准备。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采取不记名的方式,随机选取重庆永川区望城路小学与重庆市梁平县聚宝完全小学中的3-6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三)研究工具

《小学生自我认识问卷》是由美国小学教育协会组织编制的一套测量小学生自我认识能力的工具。该问卷内容包括小学生的自我意识评价的一般状况、家庭人际关系、朋友人际关系、对学校的态度。适用于2-6年级学生。整个量表共52道测试题目,分为12个分量表,采用5级评分方法,其中1分表示完全不符合,5分表示完全符合。

(四)研究过程

随机选取重庆市永川区望城路小学、重庆市梁平县聚宝完全小学中的3-6年级小学生发放问卷260份,进行《小学生自我认识问卷》测量,收回问卷有效数据218份,并以此作为进一步实验研究选择被试分组的依据。

(五)研究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对年级、性别在小学生自我认识量表各维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各维度均存在主效应,男女学生在自我认识及其相关因素上有显著差异。

小学生的自我认识的发展是随着年龄增长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在整个小学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水平不断发展,但不是直线的、等速的,既有上升期又有平稳发展时期。随着其抽象逻思维的逐渐发展和辩证思维的初步发展,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加深刻。目前儿童入学过早,生理自我和心理自我之间有一定偏差,在一个阶段自我意识停止发展的情况或者过参加集体生活反而弱化自我意识等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

所以对小学生进行自我认识的教育十分重要,这为他们以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自我认识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小学生自我认识能力心理剧干预实验

(一)研究目的

探讨心理剧干预对小学生自我认识的影响。

(二)研究假设

本研究针对小学生中存在的自我认识问题,用心理剧的方式,以增强自我认识能力为焦点,进行心理剧干预试验。本研究对干预结果做如下假设:

实验前提条件:等组化设计 实验组(A组)=对照组(B组)

实验预期结果:利用协方差分析 自我认识A后>自我认识B后

(三)对象和方法

1.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测设计,筛选符合研究条件的被试,将被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实验前、后均接受同样的心理测验。在干预阶段,实验组(A)的被试参加校园心理剧工作坊的干预实验。对照组(B)的被试在干预阶段不做特殊处理,正常参加除校园心理剧工作坊的其他活动。在校园心理剧干预期间,被试的其他活动服从学校的统一安排。

2.研究被试

(1)被试者

重庆市永川区望城路小学3- 6年级学生。

(2)团体构建过程

①校园心理剧干预实验组成员的确定:

在全校范围内对3- 6年级小学生随机进行心理测试,对参加测验的人讲明测验是为了在了解小学生心理状况的基础上改进教学,即采用了单盲法,参加组员对本次测验的内在设计思路并不知晓。

具体入组选择过程是根据测验结果,将有效问卷总数的27%进行高低分组,从自我认识总分低于180分的58人中选出12人辅以少量的面谈,了解情况后,发放邀请函,签订团体公约书确定入组。

②对照组成员的确定:

与对照组一样,在自我认识总分低于180分的58人中将参加了实验组的成员去除掉,选出12人为对照组的入组成员。

(四)实施干预过程

如前所述,本研究的基本方案是实验组被试接受心理剧工作坊的干预活动课程,对照组在相同的时间里进行照常的其他学习活动。具体过程如下:

心理剧干预活动共进行5次,平均每周一次,每次2小时。这2个小时的活动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热身阶段;第二,演出阶段;第三,分享与讨论阶段。

(五)研究结果与分析

1.被试基本情况分析

心理剧干预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了心理测量,为确保实验组和对照组成员基本保持在同质水平,运用了非参数检验的方法对两组被试在人口学变量上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组被试基本匹配,不存在显著差异,所以可以认为两组成员基本是同质的。

2.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测得分比较

对实验组进行了校园心理剧干预后和无干预的对照组在同一时间段进行了心理测验,量表和前测的量表相同。见表1。

表1 不同组别干预前、后量表总分比较(x±s)

注:*P<0.05,**p<0.01,***p<0.001。

由表1可知,实验前,两组整体被试在自我认知状态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后经检验,横向上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后测比较,有极显著差异,纵向上实验组前后测比较,有显著差异。这说明,在整体上,心理剧的干预提高了实验组被试自我认识水平,达到了实验的目的。

本研究结果从总体上来看,与无干预的对照组相比,心理剧干预提高了小学生自我认识水平,符合本研究的设想。本次心理剧干预有明显的积极作用。校园心理剧重现现实情境,反映学生生活中人与人、人与事件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情境中如实地展现自己,用多种多样的肢体语言表演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内心情感和矛盾。它能够使整个团队的成员参与其中,使主角和小组其他成员都受到感染与震撼,从而对自己进行反思。

通过访谈发现,角色扮演的方式提高了团队成员的角色承担能力,促进了个体的社会化,矫正了人的行为缺陷等。角色扮演使个体设身处地地扮演某一特殊情境中的自己,真实、主动地表达自身的感受,学习和尝试过去没有考虑过的有效行为,培养对问题的洞察能力;角色扮演促进个人或集体的自我观察、人际关系技巧、价值判断、自发行为与想象力的发展,进而促进个体的成长[4]

四、校园心理剧干预的质性研究

(一)研究目的和假设

本研究希望通过“质的研究”和“定量研究”,对前、后测量的比较方法,对心理剧干预实验对小学生自我认知影响分析进行补充和延伸,进一步了解提高小学生自我认识能力及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方法。

(二)研究方法

1.观察法和调查法

在团体进行心理剧干预的过程中,导演以及助手对参与心理剧的成员进行观察,活动结束后会对一些成员进行口头调查,了解成员对活动的想法、建议。

2.讨论法与访谈法

每次活动结束前,团队中的领导组织小组所有成员对今天的活动内容做讨论,表达对本次活动的感想。如自己想从哪些方面了解自己,对于今天主角表达出来的内容你是否也有相同的感想和看法,这次活动对生活中的自己是否有影响等。

3.团体成员心得

“我感觉自己也挺好的,不比班级里的同学差。”

“以后真的应该多帮助一下同学,他们有的时候很需要我的帮忙。”

“爸爸妈妈经常不在家,我很想他们,但是他们很久才回来一次。”

“在这里的老师和新同学的帮助下,我很开心,我感觉我更了解自己了。我很喜欢这种表演活动。”

4.校园心理剧成果与体会

(1)有利于探索学生校园心理剧活动规律。

在整个心理剧活动中,采用的是“自主学习”的探索模式,学生学会自我调节、自我疏导、自我宣泄。

(2)有利于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校园心理剧是一种可以使学生的感情得以发泄从而达到心理辅导的效果。通过校园心理剧的实施,能够让学生实现三个层次的开放:一是对自我经验的开放,坦诚地接受自己的感受,客观地评价自己;二是对现实世界的开放,一方面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上,另一方面表现为对社会、世界的了解和关心;三是对未来开放,形成积极的理想自我,并据此进行目标导向的自我调节。

(3)校园心理剧优化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

校园心理剧的导演、排练和演出等活动,能让每一个参加该活动的中学生接受角色,塑造个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和身心素质,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研究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之处。第一,由于客观原因,本活动只进行了5周的训练,是同类研究常用的周期,但对于认识水平的改善来说,其干预效果并不能充分体现出来。第二,成员的自我认识能力改变是符合预期假设的,实验结果表明干预组成员自我认识能力有所提高,但是由于实验后测是在结束最后一次实验时进行的,这种改变是即时效应还是延时效应,不能严格地给出结论,可进行进一步的跟踪调查。第三,虽然本次研究取了不少的样本,但毕竟有限,样本的分布地区也不广。由于心理剧干预的学校是望城路小学,学生的性质比较特殊,大多数为留守儿童,对结果推广的可行性还应在今后的研究中继续进行。

六、结论

本研究以对小学生自我认识能力调查为依据,通过校园心理剧的干预得到以下结论: 1.男女小学生在自我认识及其相关因素上有显著差异。2.校园心理剧是一种有效地提高小学生自我认识的团体辅导方式,对提高小学生自我认识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凌.婴儿自我认识的微观发生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6.

[2]魏春光.澳门小学生自我认识与心理健康发展关系的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7.

[3]李淑臻.暴力攻击型未成年犯罪自我认识的团体训练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4]章志光,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注释】

[1]戴琳娜,重庆市永川区永川中学。

[2]庄建东.校园心理剧特征探析[J].文教资料,2010(36).

[3][美]劳拉·E·贝克.儿童发展[M].吴颖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4]庄建东.校园心理剧特征探析[J].文教资料,2010(3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