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理论探究
吴灯[1]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是当前历史阶段的需要和必然,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包含教学性目标与表现性目标,其内容包括智能方面、情绪方面等六大板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对教师有独特的要求,其教学遵循着三条原则,其课程评价应注重过程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心理辅导
自教育部发出《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很多地市、学校也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10余年来,有些探索渐渐消逝,地方、学校、教师也开始充满各种困惑。其中最大的困惑之一就是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认识存在偏差,对其功能定位与体系构建把握不准。因此,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理论探究也就显得极其重要。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是当前历史阶段的必然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历史概念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理论概念,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要。教育,一直在追寻依照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展开,现代教育更是以心理学为重要理论支撑。因此,从学校教育一诞生,课堂教学就是渗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但在漫长的历史阶段中,并没有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概念。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面对社会情境复杂性的膨胀,心理压力开始急剧增加,心理问题开始普通化,同时,人们对生命质量提高的需求也不断发展,于是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要求就变得强烈起来。在这样的历史情境下,心理健康教育概念被提出并付诸实践。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是人类发展需要与现实情况冲突的产物
在实践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有多种,如渗透到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与思想品德课或思想政治课结合、心理咨询和专题心理辅导等。不过,在当前的历史阶段和现实情况下,课程化无疑是最适宜的选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具有三个优势:一是快速统一心理健康教育思想认识,保障整体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二是迅速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地位,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科研等相关工作;三是高效普及心理健康相关内容,满足大面积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进而满足社会需求。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是一个历史阶段的存在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是一个历史阶段的产物,它也有着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如过分统一化、割裂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育的天然联系等。因此,当其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任务后,又会渐渐地消失,心理健康教育去课程化将成为新的趋势。那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历史任务是什么?首先,是广泛传播与人类发展密切相关的心理学核心知识,提升心理知识在公众中的普及率、知晓率;其次,是养成心理调节与心理品性发展的良好技能与习惯,提升心理健康维护能力;最后,是掌握一些自身潜能开发的技术,促进自我成长与自我实现。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与内容体系的建构
(一)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功能取向的偏差
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一般划分为三级:一级目标是以预防教育为主,二级目标是以解决心理问题为主,三级目标是以治疗心理疾病为主。在此,心理健康教育发挥着治疗、矫正、预防的作用,预防也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这样,其课程取向是充满心理负性东西的,是负向的。这是一种认识的偏差,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性功能越来越突显,“正向发展”“正面成长”越来越成为心理健康教育趋势。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
既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是历史的存在,那么其课程目标就是完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历史任务。其总目标是提高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促进人格健全,成就心理健康的人,为幸福人生奠基。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二大类。第一大类是教学性目标,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情感目标,丰富心理体验,形成积极情绪,感受成长喜悦;二是行为目标,认识自我,提高心理素质,形成良好社会适应性;三是认知目标,了解心理知识技能,传播心理知识并为自身成长所用;第二大类是表现性目标,表现性目标不同于教学性目标,它强调个性化,它不是规定学生在完成学习活动所习得的东西,而是描述教育中的“际遇”,就是强调学习过程中反应的多样性和个体性。
(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体系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与构建应以课程目标为导向,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发展学生心理力量。具体来说,应包含六大板块内容:一是智能方面,如创造力培养、学习风格指导、灵性培养等;二是情绪方面,对过去的主观幸福感、对现在的心流体验和对未来的乐观希望;三是人际方面,人际和谐、人际交往能力(尤其是与健康成人及益友的联系);四是自我方面,自我效能感的提升、目标抉择与执行;五是心理弹性方面,心理韧性、抗逆能力;六是亲社会方面,如识别社会规范、识别处理反社会规范等。这六大板块内容在教学中的呈现是螺旋式的,即每个学段都要呈现这六个板块,只是不同的学段呈现的具体内容、呈现形式有所不同。
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师资
课程的具体实施者是教师,师资是影响课程实施成败的核心要素。因此,明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是极其必要的。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积极健康的心理。情绪、行为具有传播性,一个终日忧郁或喜怒无常、行为怪异、人际关系紧张的人是不可能胜任心理健康教育这一角色的。心理健康课的教师应该智力发达、情感丰富、意志顽强、人格完整,具有洞悉学生内心世界的观察能力、与学生密切沟通的交际能力、能随时调控自己和他人情绪的教育能力。二是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一个合格的心理健康教师,除了具有丰富的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学知识技能,还要掌握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各项咨询技能。三是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健康教育经常会涉及学生内心的秘密,保密性原则的遵守、保护学生心理的责任尤其重大,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保障。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资格呈现职业化、高学历化取向,这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殊性的要求,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发展趋势。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具体环节,是课程实施的灵魂。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中,应当遵循三条原则: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即教学主题针对全体学生、过程关注全体学生、坚持带领全体学生参与;二是一切都是资源,每一个学生的体验和经历都是健康教育的资源;三是积极取向,关注学生的成长力量、允许学生以自己的方式与速度成长、关注师生共同成长。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学生有其独特的心理成长机制,即情绪、情感有所体验,通过分享进而认知有所感悟,再通过分享讨论进而行动产生意向,之后通过练习,达到行为思想改善。因此,教学设计应注重引起情感的活动设计,这是心理成长的起点。对于结构性心理健康教育课,其至少需要四个环节:一是热身,二是引入辅导主题,三是主题探索与分享,四是整理结束,其中主题探索与分享是核心。
(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
课程评价是课程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引导着整个课程的实施过程。鉴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性,其课程评价应更多地使用以下评价方式:一是课程实施中使用过程性评价。心理健康教育课较少采用静态知识传授的方式,而更多是通过各种活动来实施教学。列昂捷夫说过:“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这由他们的活动来决定,而活动则由活动方式和活动组织形式的发展所达到的水平所制约。”因此对心理健康课的评价应更多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种种表现,即应更多关注过程本身。二是课程实施后使用发展性评价。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心理发展为目标,不带有选拔的性质。因而,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后的评价应弱化其甄别功能,强化其发展功能。为了使发展性评价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中应强调质性评价方法的应用,如行为观察、成长记录袋、情境性测验等,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内省材料,如通过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体会、周记、日记等材料分析其心理变化,还可以全面调查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区的表现,考查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前后的心理和行为变化。
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探究是一个无止境的工作,因为从课程架构到课程实施都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结构,包含着无数的因素与变数。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编写与完善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重要突破口,值得花更多的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1]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2]石丹理,马庆强.“共创成长路”青少年培育计划概念架构及课程设计手册[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3]丛立新.课程论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阳志平.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5]黄国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6.
【注释】
[1]吴灯,重庆市南岸区教师进修学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