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农村中学生爱母亲的心理和行为习惯初探
刘才容[1]
摘 要:母亲爱孩子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而农村中学生爱母亲的心理和行为习惯迫切需要心理辅导者循序渐进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与此相关的系列心理辅导活动是培养农村中学生爱母亲习惯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学生;爱母亲;心理;行为
一、研究背景
(一)农村中学生爱母亲的心理和行为习惯的现状
有一句歌词是这样唱的:“我们的妈妈都是一样的!我们的妈妈都是一样的!”是的,世界上的每一位母亲对孩子的爱都是无私、伟大的。然而,孩子们对母亲的爱呢?
现实有多种情况存在。第一种情况是母亲常年在外打工,为生活而奔波、劳累,这些孩子只能周末与母亲在电话上交流和沟通一两次。这些孩子有爱母亲的心理,但是爱母亲的直接行为很少,甚至没有。第二种情况是有一些孩子很幸运,他们能每天见到母亲,但由于生活的琐碎和大多数母亲不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很多母子或母女间的关系处于一般、漠视或不融洽的状态,孩子爱母亲的心理和行为是少之又少。第三种情况是有些中学生是周末才能和母亲相处两天,孩子们爱母亲的心理和行为处于平和、漠不关心或者水火不容的状态。
以上三种情况是普遍存在的,以下的四种情况在学生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但应该特别关注。第一类是母亲已经离开人世,孩子与继母一起生活。这些孩子生活在爱母亲的心理和行为的矛盾状态中,原因是丧母的心伤没有得到良好的慰藉,而与继母的相处又很难找到好的切合点,所以爱母亲的心结一直是他们心中不可触摸的痛。第二类是有一个亲妈,也有一个继母。这是父母离异后,父亲再婚造成的局面。农村中学生很难找到爱两位母亲的心理和行为的平衡点,在徘徊之际,很多孩子放弃了爱母亲的想法,更别说行动了。第三类是母亲早已离家出走,常年寄养在姨妈或姑妈家里。这些孩子爱母亲的心门习惯性地关闭,这将不利于他们成长为身心健康的人。第四类是母亲已故,父亲一直未娶。这种孩子特别需要把对母亲的爱和思念通过恰到好处的方式表达出来,否则,他们的心中始终会有一块关于母爱的伤疤。
总之,农村中学生爱母亲的想法和行为是少之又少。有时,孩子们想表达对母亲的理解、关爱和支持,又羞于启齿;有的孩子想表达对母亲的体贴,但话到嘴边,却被母亲吼回去了;偶尔,有些孩子鼓起勇气想在电话中说出自己的关爱,但听着母亲疲惫的声音,把想说的话又咽了回去。农村中学生正处于叛逆期,冲动和固执己见是他们的显著特征。强烈的自尊心,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使得他们的情绪变化急剧而强烈,为一点小事可能和母亲闹很多别扭天。不少人往往不能正确处理好自己与母亲的关系,更别说养成爱母亲的心理和行为习惯了。有时,他们甚至会因为一些小问题和母亲的关系发展到水火不相容的境地。
(二)培养农村中学生爱母亲的心理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农村中学生是热情和向上的,他们一方面渴望与母亲沟通,想拥有相亲相爱相知的家庭幸福;另一方面,孩子们有时又会陷入极端悲观的情感状态而泄气、绝望。他们不知道怎样理解、支持和关爱母亲。如果不采用适当的方法来培养他们爱母亲的心理意识和行为习惯,那么母子或母女情就会疏远,中学生学习、生活的信心和乐趣就会日趋减少。长此以往,农村中学生就会习惯性地不关心母亲,不会关爱亲人或朋友,甚至是自己。那将是一种很悲惨的局面。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那么,培养农村中学生爱母亲的心理和行为习惯,将会使更多的母亲和家庭幸福;与此同时,养成爱母亲的心理和行为习惯的中学生们也会幸福一生!
总之,培养农村中学生爱母亲的心理意识和行为习惯,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培养农村中学生爱母亲的心理和行为习惯的系列心理辅导活动
培养农村中学生爱母亲的心理和行为习惯的系列心理辅导活动分两个单元进行:
(一)爱母亲的心理意识培养
爱母亲的心理意识培养活动分四个步骤进行,主题分别如下:第一步是母亲对我的爱,第二步是母亲最害怕的情景,第三步是母亲怀孕和生产的过程,第四步是怎样爱母亲。
1.母亲对我的爱
爱母亲的心理意识的培养,需要激活中学生心中潜藏或者沉睡的爱母亲的强烈意识。可以让学生回忆母亲爱自己的事件,从而体会母亲的良苦用心。在进行此次班级心理辅导时,首先让中学生以日记的形式写出与此主题相关的心语,再让学生在班级心理辅导中,讲述自己的心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但了解到彼此的母子或母女深情,同时还能深深体会到天下母爱的伟大。心理辅导者应该特别关注有特殊情况的孩子,在课后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最后,辅导者向全班发出倡议,给自己的母亲颁发一个自己亲手制作的“伟大母亲”的荣誉证书。
2.母亲最害怕的情景
在中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或许是生病,或许是发生意外事件等,每一个母亲都经历过最害怕的情景,但是孩子们有可能一无所知。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情景,再以日记的形式写出过程,从而深刻体会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母亲所经历的担惊受怕。在班级心理集体辅导时,学生一个接一个地倾诉,既增加了学生间的相互了解,又体味了天下母爱的艰辛和伟大。对于有特殊情况的学生,辅导者应该在课后一对一地进行心理辅导,疏通他们关于母爱的心结。
3.母亲怀孕和生产自己的过程
每一个生命的孕育和生产都是一个艰辛和甜蜜的过程,很多母亲对此刻骨铭心,然而中学生却知之甚少。
新生命来到了世界的那一天是母亲最痛苦的一天。她忍着疼痛,用尽了所有的力量,冒着生命危险,让孩子平安出生。每一名中学生都应该清楚:自己的生日其实也是母亲的受难日。
当中学生亲自向自己的母亲了解他们被孕育的过程时,他们会更加理解和珍惜母爱,从而激发他们心中强烈的爱母之情。知道了母亲孕育和生产自己的过程后,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书写出来。在班级集体心理辅导时,中学生的心语末尾,不约而同地都在感谢母亲给了他们生命。对于母亲已逝或者与继母不和的学生,辅导者要一对一地进行心理辅导,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建立健康的爱母心态。
4.怎样爱母亲
母亲给予了每个孩子生命,还用青春、热情和艰辛抚育着每个孩子成长。那么,中学生们应该以怎样的实际行动去爱母亲呢?母亲并不需要孩子做惊天动地的事,一个甜甜的微笑,一顿用心烹饪的饭菜,一句亲切的问候,母亲就心满意足了。
作为中学生,虽然没有足够的金钱和能力给母亲物质上的享受,但可以尽其所能给母亲精神上的满足。当母亲为生活中的事情烦恼时,中学生应该主动和母亲谈谈心,了解母亲的不易和艰辛,并予以安慰。在母亲节或母亲生日那天,送上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那礼物足以让母亲开心好几天。在母亲工作劳累时,送上一杯水,或者给她讲讲自己学校的趣事或讲讲笑话,为她捶捶背,这些小小的举动将会让母亲心里感到无比的幸福和喜悦。
每周末按时打电话和母亲聊天,不是三言两语讲完就挂电话,而是努力倾听,寻找妈妈真正感兴趣的话题;购物的时候,不再只关注自己的需要,而是时刻留意着能为妈妈添置一些东西;不再把大部分时间用于玩耍,而是筹划着怎样多挤出一些时间,在家陪伴妈妈。
爱母亲的实际行动有千千万万种具体方法。中学生在了解了很多方法后,在生活中结合自己母亲的实际情况,灵活使用即可。辅导者应该特别关注在此次讨论时一言不发的学生,他们爱母亲的心理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沟通和协助。
此心理辅导活动的前三步,都要求学生周末回家向母亲一一了解,然后在班上轮流叙述。这样将会让中学生们走进母亲的内心世界,深刻体味母亲对孩子的不同形式的爱,和母亲拉近心的距离,从而激发和培养他们体贴、关心和爱母亲的心理意识习惯。第四步的讨论活动,将会启发中学生们时时、处处用心和行动去关爱母亲,从而让爱母亲的行为逐渐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发自心底的习惯。
(二)爱母亲的行为习惯培养
意识的培养是行为习惯的前提,行为的实现是教育的最好回馈。在爱母亲的意识下,孩子们实现的爱母亲的行为,将会培养融洽的母子或母女情,让每个家庭幸福。
爱母亲的行为习惯培养活动分五次进行。第一次是学习歌颂母爱的歌《母亲》和《妈妈,我爱你!》,第二次是演讲心语“谢谢您——母亲”,第三次是爱母亲的“三个一行动”,第四次是和父亲约定——好好爱母亲,第五次是和朋友牵手爱母亲。
1.学唱歌曲《母亲》和《妈妈,我爱你!》
有一首歌里有这样一句歌词“爱要说,爱要做……”是的,农村中学生对母亲的爱也应该大声地说出来和大胆地做出来。而歌曲将会激励中学生们升华自己对母亲的爱,从而驱使他们实践爱母亲的行为。学生们学会《母亲》和《妈妈,我爱你!》这两首歌时,辅导者可以送给学生们两句名言:“子欲养而亲不待!”“人生短暂,及时行孝!”激励他们抓紧时间和机遇爱母亲,否则,后悔莫及。
2.演讲心语“谢谢您——母亲”
爱母亲的方式很多,而将心底里对母亲的感谢大声地说出来,那也是爱母亲的一种行为表达。在此次班级辅导活动的前一个周末,每位学生写好自己对母亲的感谢心语。活动时,学生和自己的母亲挨着坐,然后在班长的主持下,学生一一诉说心语。每位学生完成后,都回到座位和母亲拥抱一下。辅导者在整个过程中,观察是否有异常情况的母女或母子。若有,辅导者与他们进行单独交流,从而让辅导活动取得实效。
3.爱母亲的“三个一行动”
“光说不做”是指那种有计划、没行动的情况。中学生爱母亲应该是“要说要做”,才不枉母亲对他们的无私关心、支持和爱护。辅导者可以引导中学生爱母亲的行动从一点一滴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而“三个一行动”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即说一句爱母亲的话,给母亲一个拥抱,亲手为母亲制作一件小礼物。毫无疑问,母亲们为孩子们做过无数次这样的事。那么,中学生们为自己的母亲做过几次呢?答案让人伤怀。但是从现在起,这群孩子必须行动起来,以“三个一行动”为开端,将爱母亲的行动一一记在日记本上,督促他们自己“终其一生爱母亲”。
4.和父亲约定——好好爱母亲
每一个家庭的顶梁柱是母亲和父亲。有的妇女很幸运,他们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和懂得怎样关爱她们的丈夫;有的妇女却过着丈夫不爱、儿女不疼的生活。无论是哪位妇女,都希望过着和谐、美满的生活。作为中学生,在理解母亲艰辛的同时,应该和父亲约定——好好关爱母亲。特别是有家庭暴力的家庭,孩子们更应该从多个角度说服自己的父亲,和他达成爱母亲的共识。
5.和朋友牵手爱母亲
世界上的母爱是永恒的。中学生在学会了爱母亲之后,也应该勉励自己:在未来的人生路上,对母亲的爱永恒!而行动的坚持,是需要有人支持、帮助和监督的。针对中学生的行为自控能力不是很强的特点,辅导者可以倡导中学生在同学中确定一位朋友,激励自己在人生的任何时候都要爱母亲,帮助解决在爱母亲时遇到的不愉快或者难题。和朋友牵手,相约一辈子践行爱母亲的美好决心,这会让更多家庭幸福、美满。
三、小结
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中写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美国“9·11”灾难中一名美国公民的生命留言:“妈妈,我爱你!”……多少个事实证明母爱无价!母亲们不管做什么,总是条件反射似的想到子女。她们永远在筹划着怎样做能给自己的孩子带来最大的便利,疼爱孩子,就是她们最大的习惯。那么,让更多的农村中学生养成爱妈妈的习惯,用一生践行——妈妈,我爱你!
【注释】
[1]刘才容,重庆市永川区仙龙初级中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