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刘麟轩[1]
摘 要:“皮格马利翁效应”是基于构建自我的爱的力量。这种爱不是单纯的感情,它帮助孩子发现自我,构建自我,内化各种外在的教育影响,从而呈现出符合教育者期待的健康个性、行为。这种教育是建立在对孩子的深入了解之上,它旨在形成自我教育,帮助孩子把自己的独特性和身份意识融入群体之中。
关键词:“皮格马利翁效应”;期待;构建自我的爱;自我教育
小学生心理的发展源于自我的建构,而自我不是个体固有的,必须通过教育,促使小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内化,从而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直至形成长期的心理行为模式,这将成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矢志追求的目标。鉴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教师在小学生的个性成长道路上充当了重要的角色。教师对小学生的期待将会成为孩子矫正不良行为、不断改进的功力,这样的动力将推动孩子在行为上努力符合教师的期望;同时,教师目睹小学生的发展,又给予小学生及时、积极的回馈,孩子将获得更多的自信和成就,由此,孩子和教师之间将产生良好的互动。由期待产生的师生良性互动,在教育学上有一个专业术语——皮格马利翁效应。
一、一个家庭教育案例引发的思考
据说有这样一个母亲,孩子上幼儿园时,老师告诉她,她的孩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是班上最差的学生。她强忍着泪水回家,对儿子却说:“老师表扬了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却能坐三分钟了。”
孩子上小学时,老师告诉她,全班50人,她的孩子排在40名,怀疑是智力上有问题。她流着泪走出教室,在家中对儿子却说:“老师对你充满了信心,说你只要细心些,就能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21名。”
孩子上初中时,老师告诉她,按照现在的成绩,她的孩子考重点高中会有点儿问题。她惊喜地走出校门,对正在等自己的孩子说:“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说你只要再努点力,就有可能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时,她的那个笨孩子被第一批重点大学录取了……
读完此案例,不难看出对于孩子的表现,老师和母亲看待的角度却不一样。这位老师将孩子的表现与班上的其他孩子进行比较,得出一个悲观的判断;而母亲则不同,她立足于孩子自身的变化、进步,给孩子一个可以企及的希望。这种根据孩子自身的实际,提出的奋斗目标就是苏联教育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孩子听到母亲所转告的教师鼓励之后,开始对自己进行自我评价,并且动用自己能利用的资源,不断地朝着“教师”的期望前进,从而最终实现了“笨鸟先飞”。
可以说,每个孩子都具备难以估量的巨大潜能,而这些潜能最终能否显现取决于孩子对自我的认知。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自我教育。这个自我可以分为“主体我”和“客体我”。在某种程度上,施加在孩子身上的教育影响如果不经过孩子的内化、吸收,那将是肤浅、不彻底的。而要实现孩子的内化,我们必须了解孩子的兴趣、学习动机、意志品质、知识背景。基于这些认识的教师期待才可能触动孩子,激发孩子自我评判、衡量、调整。
很难想象,如果孩子的母亲也如他的老师那样,只关注孩子的现状,而忽略孩子的点滴进步,孩子所接受到的将全是负面信息。在那些负面信息的刺激下,孩子很可能形成消极的自我认识——我不行,我不能干。这种负面的认识,很有可能会使孩子在挫折面前一而再再而三地加强心理暗示,进而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
案例中的教师对孩子的判断立足于横向比较,忽视孩子自身的努力;母亲的评价立足于纵向比较,重视孩子的自身的发展。教师的评价立足于静止的状态,母亲的评价立足于动态的发展。教师的评价立足于冷冰冰的现象,母亲的评价饱含深深的期望和浓浓的爱意。可以这样说,这个典型的案例再次证实了教育学上的一个基本规律——“皮格马利翁效应”。
二、从希腊神话到神奇的教育实验看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作“期待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这个术语源于希腊神话。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主人公的名字,相传他是塞浦路斯的国王,同时也是一位有名的雕塑家。他性情孤僻自闭,特别喜欢独居。他塑造了一位异常可爱的象牙少女雕像以至于爱上了它。每天他都给盖拉蒂(即画中的“加拉泰亚”)穿上金、紫色相间的长袍。盖拉蒂是他给心上人所起的名字。他拥抱它,亲吻它,但是它始终是一尊雕像。绝望中,他来到阿芙罗狄蒂的神殿寻求帮助。他献上丰盛的祭祀品,并且深情地祷告,祈求这位女神赐给他一位如同盖拉蒂一样举止优雅的妻子。回家后,他径直来到雕像旁,就在他凝视它的时候,雕像开始有了变化。它的脸颊开始呈现出微弱的血色,它的眼睛释放出光芒,它的唇轻轻开启,现出甜蜜的微笑。盖拉蒂走向他的时候,皮格马利翁站在那儿,说不出话来。她单纯,温柔,充满活力!不久屋子里响起她银铃般悦耳的声音。他的雕塑竟成为他的人生伴侣。
皮格马利翁的爱感化了一尊雕塑,这看来不可思议。但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Rosenthal)和雅各布森(L.Jacobson)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却证实了这个期待的神奇力量。
罗森塔尔和助手在一所小学里向教师们声称评估学生们的未来发展前景,并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学生的名单神神秘秘地交给教师,还要求严格保密。名单上并不全是老师熟悉的好学生,心理学家对此的解释是:评估的是发展前途如何,而不是目前的表现。戏剧性的事情发生在八个月之后,心理学家回到这所小学检查实验进展。当初名列“有发展前途”名单的学生果然成绩进步更快,性格更开朗活泼,跟老师的关系也更好。
当教师赞叹心理学家的评估惊人准确时,研究者揭开了谜底:其实那份名单是随机选出来的,跟所谓评估一点儿关系也没有。真正影响学生表现的,是教师相信他们有发展前景后,无意中流露出的对“天才学生”的关爱和期望。由于教师相信“权威的谎言”,认定这个学生是天才,因而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对该生寄予了更大的期望,在上课时给予他更多的关注,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传达“你很优秀,你完全有能力做成这件事”的信息。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各方面的心理暗示后,受到鼓舞,学习加倍努力,自然就取得了好成绩。这项测试的本质与皮格马利翁与象牙雕像美少女的爱情故事的实质是一致的,即积极期望对人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罗森塔尔(R.RosenthaI)就把这种现象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而在学术界则因为罗森塔尔对期待效应做出的实证性研究,也把“皮格马利翁效应”称作“罗森塔尔效应”。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也表明:就自我表征的前提而言,自我既是认知结构,又是社会结构。如果把自我当作一个社会结构,研究重点就要转向那些反映养育者如何对待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以及对自我表征的评价性内容产生重大影响的相互作用。成人的育儿行为的确会对常规发展变化产生影响,它还是导致自我判断是否积极的个体差异的主要原因。[2]
因此,实验中的教师深信专家的判断,将自己的爱灌溉到这些孩子身上,并对他们产生了深深的期待,期待着这些孩子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得更快,并且由此将教师传达给他们的信息“你很棒”,转化为学生自我认同“我很棒”。这种内心深处对自己的认同感,将促使学生对外界更加好奇,更加积极地挑战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困难。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个个胜利又得到了教师的肯定和支持,从此教育和自我教育形成了合力,期待对学生产生了良好的、巨大的推动力。而期待的最终源泉则是教师对学生深深的、真挚的爱。这种发自内心深处的爱,使得教师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尤其是面对后进生、反应迟钝的学生,教师相信不是学生不行,而是自己的教学方法出现了偏差。教师不断地自我反思,不断地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深入了解学生的长处和短处,寻找更为适当的方式方法来引导、启发学生,使学生最终学会某种技能,达成某种能力,最为关键的是,在此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教师反复细致耐心地讲解中,他们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宽容,他们的慢动作和迟钝的反应力,也在教师那里得到了认同。他们的一切缺点仿佛都得到了教师的积极看待。教师的积极期待和自己由一个个的小胜利所建立起来的自信开始影响他对自己的态度,由此产生了“自我意识”。“在心理学中,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是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人的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主体的我,即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比如自我的性格、能力和行为等;另一个是客体的我,即被觉察到的我。”[3]在个体形成客观的、积极的“自我意识”后,将不断推动个体社会化的进程。一旦个体形成良好和谐的自我与周围人的关系,个体将会更加深入地投入生活中,去全面认识自己和身边的这个世界。
因此,人们通常这样来形象地说明皮格马利翁效应:“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要想使一个学生发展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期望对于人的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积极的期望促使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学生向坏的方向发展。教师应相信每位学生都是千里马,并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有意无意地向每位学生传达这种积极的信息,教师的这种做法将对每位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积极的影响。教师期望的力量对每位学生来说都有非常大的作用,在这种效应的影响下,学生可能会给予教师积极的反馈,按照教师的期望行事并最终达到成功。
三、“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操作要领
从皮格马利翁对象牙雕像的痴爱,到罗森塔尔所做的实验中教师对孩子所投射的特殊的关爱,到现实中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成功转换的差生感受到的爱,都在平等、尊重中延伸、升华为期望。当这些充满浓烈的爱的气息的期望,长久地、深深地从教师身上传递出来,投射到小学生的心里时,小学生就开始质疑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判断。由于他们深信教师的权威,所以他们相信教师比他自己更有远见卓识,开始朝着教师的期待作出努力,这样的认知、行为转变将让他在同伴心里发生变化,同伴惊喜的目光、欣赏的语言将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同班的认可,他对教师的评价更加深信不疑,他对自己的心理发展变化产生情感上的肯定,从而对自己更有自信,和老师进行了积极、默契的互动。一旦教师的期待成为孩子的理想,孩子就获得了巨大的前进动力。兼之,他对教师的感恩心理使得他奋斗的欲望更加强烈,这样的心理最终促成了自我教育的诞生。“自我教育是个体作为教育主体,在自我意识支配下,把自我作为教育对象。按社会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发挥主体的能动性,主动求教,使自身在品德、才智、审美、体质等方面得到发展,从而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它是自教和自学的统一体,与他我教育相对应,互为依存。”[4]在自我教育中,他整合外界的一切教育资源,以及他以往的、潜在的教育资源,主动认识自我,建构自我,把自己的个性融入社会性之中,明确自己的身份,明晰自己的职责,进而逐渐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调整动力,可以说他成为一个具有不竭动力的小太阳。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知识更替的瞬息万变,自我教育显得更为重要。
从某种程度上说,“皮格马利翁效应”催生的只是学生积极的自我认同感,而学生真正的发展则有赖于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动力和实际行动。唯有产生自我教育的机制,一个人才可能获得长足、持续的发展。可以说,自我教育开启了个体心理健康发展的神奇大门。
由此可见,教师要想在自己的学生身上产生神奇的“期待效应”,教师必须在小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这样的教师他的期待才可能成为孩子发生心理变化的神奇催化剂;其次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孩子的自我认识所在的位置,根据孩子的心理发展现状设定一个通过努力能够企及的心理发展目标,这样才可能激发孩子内心深处的发展诉求,不至于为难而停滞不前;在小学生和教师发生心理变化互动时,教师必须给予及时、深入人心的反馈,同时在第一时间内向小学生所在的集体告知。只有教师关注了这几个操作要点,期待效应才能产生,使孩子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转变。
综上所述,“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核心理念是爱,但这种爱并不仅仅是单纯的感情,而是具有教育意蕴的真正的爱,这种爱是帮助学生发现真实的自我,构建自我,帮助他把自己的独特性和身份意识融入群体之中。
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尤其对正处在关键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影响作用更大。其原因是:期待的暗示作用可以影响儿童的自我意识,产生对教师期待的“自我认同”。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可以催生一个个后进生转化的奇迹。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需要一缕阳光照亮内心,一流清泉滋润心田,只要我们把阳光、清泉导入人们的心田,便会收获爱的果实,一种坚定的爱收获另一种对世界充满乐观态度的爱。
【注释】
[1]刘麟轩,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坪坝小学。
[2]林崇德,李其维.儿童心理学手册(第六版)(第三卷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08.
[3]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2.
[4]张晓静.自我教育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1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