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孩心理出现了问题父母该怎么办

小孩心理出现了问题父母该怎么办

时间:2023-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智力发育正常是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心理健康的孩子,其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是和谐、统一的。有的专家认为,身心健康的核心是情绪的愉快。因此,心理健康是相对的,不能要求过高。据调查发现,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小学生约为13%,初中生约占15%,高中生约为19%,大学生有25%,随年级升高呈递增趋势。

第八章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明显增加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 2020年以前,全球儿童精神障碍会增长50%,成为最主要的5个致病、致死和致残原因。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卫生状况也不容乐观,据估计在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1]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不单是家庭成员身体的住所,更是心灵的寄托处,对社会成员心理的影响与维护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为此,学习家庭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了解家庭成员的主要心理障碍,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掌握家庭成员心理障碍疏导的基本方法是每一个家长的重要职责。

第一节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

心理健康指的是一种持续的积极心理状态,是个体的一种主观和谐感,能使自我得到安定感和满足感,同时还能自我实现,具有为他人贡献、服务的能力,维持自我与他人之间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

家庭心理健康如同家庭生理健康一样,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它对家庭成员尤其是对子女的心理健康会产生长远且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也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与社会的发展。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

对于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判断,迄今尚无一致的公认的理想标准。比较常见的标准如下:

(一)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健康的标志[2]

(1)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论事情大小都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应变能力强;

(5)能够抵抗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

(7)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齿龈颜色正常;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匀称。

这十条健康标准中包含有心理健康的标准。

(二)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罗(Maslow)和迈特尔曼(Mittelman)关于心理健康的十项标准[3]

(1)有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估计自己的能力;

(3)生活目标、理想切合实际;

(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

(5)能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发泄与控制;

(9)在不违背集体意志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情况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三)我国《黄帝内经》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4]

(1)经常保持乐观的心境;

(2)热爱生活,热爱劳动;

(3)不为物欲所累;

(4)不妄想妄为;

(5)保持心神宁静;

(6)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等。

(四)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

北京医科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所长叶广俊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总结了前人的一些观点和看法,认为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应该包括以下五个方面:[5]

第一,智力发育正常。智力发育正常是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智力水平主要用智商来表示,智商指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的比值。一般认为,智力在70以上为正常范围。如果一个孩子的智商明显低于同龄人,属于智力发育不正常,心理健康也会受其影响。

第二,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心理适应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的问题上。不少心理不健康的孩子常常通过人际关系的失调表现出来,如心胸狭隘、妒忌、猜疑、冷漠、性情孤僻、敌视、不善合作等。而心理健康的孩子一般都能正确处理同家庭成员、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如乐于交往、善解人意、宽容大度、乐观豁达等。

第三,心理特点与年龄相符。孩子的心理发展有其特定的规律,一般来说,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表现出不一样的心理特点。如果孩子心理发展异常,成人往往可以从他的行为表现是否符合年龄特点来发现。例如,如果一个中学孩子整天老气横秋、暮气沉沉,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父母的高期望值,学习、升学压力等均可能给儿童带来不同程度的紧张刺激和心理压力,这些都是导致儿童心理异常的诱因。

第四,行为协调,反应适度。心理健康的孩子,其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是和谐、统一的。例如,上课时应该集中注意力听讲,如果孩子经常注意力不集中,老是不能自控,就应该考虑这个孩子心理是否健康。不过对这种情况不能乱下结论,注意力不集中和好动在正常儿童身上也常见。

第五,良好的情绪。有的专家认为,身心健康的核心是情绪的愉快。如果能保持稳定的情绪、愉快的心情,生活有规律,学习效率高,说明心理比较健康。相反,如果情绪忽高忽低,经常苦闷、焦虑或者抑郁,就可能是出现了心理障碍。孩子情绪愉快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相反,在恐惧、焦虑的心理压力下,不但影响心理健康,还会影响其身体健康。

当然,心理健康的标准不是绝对的,在健康与不健康之间,有时很难划出一个明显的度,也没有哪一个人在所有的时候都具备完全健康的心理特征。因此,心理健康是相对的,不能要求过高。一般来讲,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不应根据偶然发生的一时现象妄下结论,而应根据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的心理状态判断。同时,如果说一个人的心理不健康,也并不一定在每一个方面都有表现,而往往在一个、两个或某几个方面表现出失调。

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

关于心理卫生运动的开展,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1908年5月,由贝尔斯发起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卫生运动很快波及整个美国;随后,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也宣告成立,这个委员会的宗旨是,保持和增进各国人民的心理健康,研究、治疗和防止心理疾患和心理缺陷,增进人类的幸福。今天,心理卫生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越来越得到广泛、一致的认可。

(一)现代健康概念的内涵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

194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制订了关于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有健全的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有良好的社会活动能力。”[6]

(二)身心健康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是健康的心理与健康的生理的必备条件

长期心理不调、心绪不佳往往会导致生理上的异常,甚至病变。心理健康对防治、缓解身体疾病也有一定的作用,除了某些特殊的情况之外,心理健康的人在生了某些疾病之后,往往比较容易治疗。我国古代就有“养生五难”的说法: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精神虚散为五难。说明声色利欲、喜怒无常、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精神空虚等心理状态,对人身体健康都有很大的损害。[7]

(三)心理健康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儿童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健康对人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如果儿童青少年时期心理发展出现了偏差,在长大成人后,性格上也会留下深深的烙印。青少年时期,是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健康的心理是良好品德形成的基础条件。有人研究了在情绪方面适应与不适应的两组学生,发现他们在道德判断上有明显差异,说明青少年的情绪适应与道德观念起交互作用,也说明他们在良好的情绪适应状态下,更利于做出理性的思维与判断。[8]健康的心理也是影响孩子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处于愉快、轻松情绪下的儿童,将提高智力活动的效率,有益于记忆、想象、创造等能力的发挥。相反,儿童若处于焦虑、烦躁、恐惧的环境之中,将降低智力活动的效率,阻碍智力的发展。

(四)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现实提出的要求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际关系纵横交错,对人的心理耐受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庭作为孩子生存、发展的重要场所,应加强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然而,这却往往被我国许多家庭所忽视。由于父母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起码的心理知识,使得许多孩子心理发展与其他方面的发展严重失衡。据调查发现,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小学生约为13%,初中生约占15%,高中生约为19%,大学生有25%,随年级升高呈递增趋势。在被调查的3000名大中学生中,有42.73%的学生“做事情容易紧张”,55.92%的学生“对一些小事情过分担忧”,47.41%的学生“感觉人与人之间关系太冷漠”,67.26%的学生“在心情不畅时找不到朋友倾诉”,48.63%的学生“对考试过分紧张,感到有些吃不消”。[9]儿童青少年心理素质发展的现状不容乐观,心理教育工作亟须加强。

第二节 家庭成员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家庭生活中,由于内部和外部的种种原因,常常使家长与子女出现一些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表现,影响家庭成员的健康生活和儿童的健康成长,必须及时加以矫正。

一、家长的心理障碍及其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

心理障碍是指由于精神功能紊乱,并达到影响个体的正常社会功能或使自我感到痛苦的心理异常状态。心理障碍不等同于精神疾病,心理障碍概念的外延较大。在家庭生活中,一些家长教育观念存在偏差,忽视儿童的权利与地位。在教育方式上,一些家长或抱着“树大自然直”的想法,或认为“棍棒之下出孝子”,抑或视孩子为自己的希望,“恨铁不成钢”,采取放任、严教、溺爱、自相矛盾等不恰当的教养方式。在情感的处理上,对孩子情感或热或冷,缺乏理智。这些都不利于家庭的和谐发展及其成员的健康成长。

(一)教育观念障碍

1.错位的儿童观

家长的儿童观是对儿童的权利、地位、发展规律等的基本观点。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理应像成人一样受到尊重并具有独立的人格和自主权,但许多父母对养育子女的动机是盲目、自私的,将子女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子女的一切都由父母来决定,子女应该无条件接受家长的安排,不论是学习、生活还是人生规划。通常,抱有此种儿童观的父母将教育的过程视为控制的过程,要求子女的想法、看法和做法必须与自己一致;缺乏“角色换位”,较少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孩子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对孩子的态度及其教育注重成人的“形塑”,视子女为实现自己未完成心愿的“替代品”,自己留下的遗憾要由子女来完成。

2.偏误的教育观

教育观是家长对自身、子女发展的影响力和本身能力的认识,它直接支配着家长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目标、方向、手段、行为及方式方法。受中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家长在教育行为上表现出强加自己意志于子女身上,忽视子女的感受,一味地追求所谓的早期教育、智力开发,把孩子当成了超容量的容器,忽视“教孩子做人”,影响孩子身心和谐及全面的发展。

3.对人才观的认识偏差

人才观是家长对人才价值的理解,直接影响到孩子对自我的评价和观察社会的视野。目前,许多家长对“人才观”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只有专家、学者等高学历者才是人才,片面地看待孩子的成长;也有家长把“成才”直接与智力开发挂钩,用各种学习任务剥夺了孩子童年的快乐。家长的人才观,集中体现于对孩子的期望上,不同的期望会产生不同的教育行为。期望过高(如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恨铁不成钢等)和期望过低(如溺爱、过度保护、盲目称赞等)是目前我国家长对孩子期望的两种典型错误倾向。

(二)教养方式障碍

1.盲目攀比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很多家长尽管深谙此道,却控制不住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别的孩子做比较。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不少要强的家长抱着“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心态。别人家的娃娃学了什么,得到了怎样的教育条件,我家孩子也应该有———谁比谁差呀!这种心理是造成家长相互攀比的根源所在,以为是在给孩子争取条件、创造条件,实则陷入了教育的误区。

盲目攀比不仅会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还会使家长长期被挫败感包围,给家庭教育蒙上一层厚厚的阴影,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距离也会慢慢拉大,注定家庭教育以失败告终。

2.借孩子之手,圆自己未圆之梦

俗话说,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所有父母都会对孩子的成长寄予厚望,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但是,对于孩子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很多父母都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孩子的成长联系起来,希望孩子能圆自己心中未能实现的梦想,却往往忽略了孩子的意愿。家长仅为能圆自己儿时之梦给孩子施加学习压力,使其被动学习而难以承受,产生心理抵触和强烈的焦虑感,孩子如长期处于这种焦虑状态则会诱发种种不良反应。美国幼儿心理学博士梅尔梅德曾说过:“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看,如此很可能会造成儿童的内向型性格,身体方面也会产生萎缩。”

“天才”的失败[10]

徐露露的父亲是一位小学校长,年轻时曾有过“痛失去北京深造”的遗憾,为了把这种遗憾从独生女儿身上弥补回来,他决心“要在我们家制造一个神童”。徐露露在父亲的苦心训练下,7岁时学完了小学六年所有的课程;8岁入初中;10岁入高中;13岁以优异成绩考入南京某综合大学生物系,成为该校历史上最年轻的大学生;17岁直升为该校生物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在徐父为自己成功的教育案例欣喜不已时,却没有注意到,徐露露智力不凡,生活能力却非常低下。最突出的表现是,徐露露根本不懂如何同身边的人交往。有一次,老师指出她实验操作的错误,她当场不服,还狡辩,半夜十二点多,又愤然敲开老师的家门,要求老师在全班面前向她赔礼道歉。她读研究生时成绩落居榜尾,不是设法迎头赶上,而是经常将成绩比她好的同学的课本、笔记本偷偷扔进垃圾箱里……

在畸形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徐露露没有一个知心朋友,两次恋爱失败后,她的精神彻底崩溃,于是在宿舍点火自焚,结束了自己18岁的生命。

3.要求时高时低,宽严不一致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以及父母和祖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的不一致,对孩子的要求时高时低、前后矛盾、宽严不一致,很容易置孩子于“两难境地”,无所适从;使孩子感到迷惑和茫然,不知道到底什么是对的,该何去何从。这非常不利于孩子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还会对孩子的身心发育造成严重的伤害。

4.关注物质,忽视心理需求

“我给他吃好的,买好看的衣服和有趣的玩具,我经常和他交流,不让他受一点委屈,这些难道不够吗?”当前不少家长认为自己能够提供优质的物质生活,关心孩子的物质需求就足够了;但事实上,孩子成长过程中不仅仅是物质的需求,更多时候心理上的一些需求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的长期研究结果表明,儿童时期是培养一个人健康心理的黄金时期,各种良好的习惯和行为模式,都是在这一阶段奠定的。如果家长能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积极地满足孩子各种心理成长过程中的需求,对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大有裨益。反之,如果家长仅仅关注孩子的物质需求,忽略孩子心理健康,孩子成人后要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将相当困难。

5.高期待与现实矛盾交集的教育方式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家长无不期望孩子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他们为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倾其所有,无私奉献。但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的家长一边给孩子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大道理,用孩子难以达到的高标准要求孩子,一边自己却一年也不摸书本,甚至整日沉溺于麻将桌上。诸如此类的充满矛盾的家庭教育,让不明世事的小孩感到很为难,正面教育的效果也将大打折扣。正确的做法应是家长身教在先,言教在后;对孩子合理期望,合理要求。

(三)对待子女情感的偏离,缺乏理智

1.对子女情感过热

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爱,但真正能做到理智、无私的爱却并不容易。面对孩子,父母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全部心思、时间、精力都用在孩子身上,希望能尽自己的能力为孩子铺平人生道路。所以不少父母会为孩子打点学习、生活中的一切,尽量减轻孩子的负担。殊不知,过分的包办非但不能真正帮助孩子成长,反而会使孩子出现心理脆弱、缺乏自信、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差、怕困难等心理疾病。

2.对孩子情感淡漠

与前一种截然不同的是,不少家长对孩子缺乏关心,没有尽到做父母的责任。父母有养育、关心孩子的责任和义务,但却有少数父母认为孩子是一种累赘、麻烦、负担,孩子的出现妨碍了自己以前轻松自由的生活,增加了生活和经济上的负担。出于好逸恶劳,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出现漠不关心、疏远、冷漠无情、缺乏耐心,甚至虐待孩子的情况。对于生活在这种家庭环境中的孩子而言,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他们会逐渐出现自闭、厌世、冷漠、孤僻等消极情绪,极大地影响了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

二、孩子的心理障碍及其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

心理健康问题在国内外都是一个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的问题。近年来,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般来说,有心理健康问题的男孩子多于女孩子,青春期多于童年、婴儿期,城市多于城镇、农村。[11]

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是指其心理发育偏离了正常的范围,这类儿童、青少年表面看起来是正常的,而在性格、脾气、情绪行为等方面与正常儿童、青少年相比却存在不同。心理障碍是儿童、青少年较为常见的问题。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近10%的儿童患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大约20%的儿童患有情绪、心理或行为异常。[12]下面几种心理障碍是儿童、青少年期较为常见的:

(一)学习障碍

学习障碍多见于学龄期的儿童。一般是指智力正常的学龄期儿童,由于环境、心理和自身素质等方面原因,在阅读、书写、拼字、表达、计算等方面的基本心理过程存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特殊障碍。

近年来,国内学习障碍儿童的检出率在7.4%~15.71%,男女比例约为2.1~2.79∶1。[13]通常,学习障碍儿童存在额叶执行功能障碍,有认识功能缺陷[14],其认知障碍在语言能力上表现突出,表象能力及注意能力存在缺陷。[15]这类儿童个性多趋于内向,情绪稳定性差,部分儿童还存在精神质倾向和心理发育不成熟等。学习障碍的儿童语言智商、操作智商和全量表智商均低于正常儿童,并且语言智商和操作智商分离现象普遍。[16]

(二)情绪障碍

情绪障碍发生在少年时期,主要表现为焦虑、恐惧、抑郁。患情绪障碍的儿童在智力和成就、人际关系、言语表达、日常生活、生理机能、社会适应及兴趣和注意力等方面都和正常儿童存在显著差异。[17]国内报道儿童情绪障碍的发病率在10.5%~21%之间,女性高于男性,城市高于农村。在儿科门诊中,心理障碍的三分之二属于情绪障碍,其次为情绪、行为混合障碍。[18]情绪障碍常常未能引起父母、老师们的重视,而未能进行早期干预。当情绪障碍严重时,就需要进行系统专业的心理和药物治疗。

1.焦虑症

焦虑症是儿童较为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主要表现为过分敏感、多虑,常因小事烦躁不安。焦虑症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与本身的气质有关,儿童从早年就出现焦虑、敏感等反应特征,这被称为素质性焦虑;一种是因为生活中出现重大刺激而导致焦虑过度,形成情绪障碍,这被称为境遇性焦虑。

患焦虑症的儿童会表现出过分的或不切实际的担心,并且在很长时间总是如此。表现为:[19](1)总担心会发生什么事情,整日为此忧心忡忡;(2)对自己做过的事情是否适当,总感觉不放心;(3)对自己在学习、体育或社交等某方面的能力表现出过分担心,生怕不如别人;(4)经常感到头痛或胃病,但并没有实际的身体疾病;(5)有明显的紧张感,不能放松自己;(6)自我意识强烈,不断考虑自己的问题,而难以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

2.恐惧症

儿童恐惧症指儿童不同生长阶段对一些特定的情景或事物恐惧的特定恐惧情绪。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儿童可以有不同的恐惧对象,但都是暂时性的,如恐惧某种动物、坐船、上桥、吃药、打针、鲜血、黑暗、上幼儿园等。面对恐惧对象时,儿童会出现焦虑不安、过分恐惧、哭闹、发脾气、黏人、回避等行为。但如果和恐惧对象少接触,就不会对日常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只有恐惧程度达到一定的强度时,才会使儿童形成恐惧症。

3.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负性情感,表现为较长久的、忧伤的情绪体验,并伴有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等问题。对大多数人而言,抑郁只是偶尔的、暂时的,有少数人会长期处于抑郁状态。儿童期真正患抑郁症的并不多,只是在有其他躯体或精神问题时,儿童才会伴有抑郁情绪。抑郁在8岁以下儿童中很少见,多发生在青少年期,一般女孩多于男孩。国外的调查资料表明,青春期前的儿童中,抑郁症的患病率为1.8%,学前儿童只有0.3%,而14~16岁少年则升为4.7%。[20]

(三)品行障碍

品行障碍是指在儿童青少年期反复、持续出现的攻击性和反社会性行为,这些行为违反了与年龄相应的社会行为规范和准则,影响儿童青少年本身的学习和社会化功能,损害他人或公共利益。[21]品行障碍发展至青少年期,可转化为青少年违法。

品行方面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偷盗、打架斗殴、骂人、说谎、逃学、离家出走、恶作剧、攻击性行为、破坏性行为等。男孩在这方面的问题要多于女孩。

1.攻击

由于某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或受到他人的压制产生不满、愤怒等情绪时出现的打骂等行为,通常表现为躯体攻击或语言攻击。2~3岁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主要表现为暴怒发作、屏气发作、吵闹,以后逐渐变为执拗和拒绝服从,在幼儿园推拉或动手打其他小朋友。小学儿童的攻击通常表现为两种情况:[22]一种是因为不能控制自己的怒气和沮丧而产生的攻击行为;另一种是恶意的,带有挑衅性的攻击行为,故意地侵犯和伤害别人,其行为具有恶作剧或专横特点。虽然这两类行为的个性基础不一样,应该区别对待,但由于他们都造成了事实上对他人的侵犯,所以都被看作是品行障碍。到了青春期,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在更大程度上向各种形式的犯罪行为靠拢。

2.撒谎

撒谎表现为经常有意无意地说假话。究其原因,是儿童由于希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表扬,为避免做错事受到惩罚,或为寻求他人关注而虚构或捏造事实的行为。由于这种行为具有欺骗的性质,因此,常常为老师、同学、家长看作一种不能容忍的品行问题。不过,对一些儿童来说,尤其是学龄前儿童,由于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常常会混淆想象与现实,对这种情况成人不要盲目指责儿童撒谎。

3.离家出走

这类儿童可能是因为对外界生活的好奇与社会团伙的诱惑而选择离家;也可能是因为家庭中父母的“放任自流”或争吵打骂,使自己缺少关爱,内心受到伤害不愿回家;或者是由于受到父母、老师的严厉惩罚,因内心恐惧、压力过大而拒绝家庭和学校生活。这种行为带来的社会影响较为严重,常常让老师和父母感到“头疼”。

4.偷盗

由于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和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等原因,儿童出现“偷盗”行为的情况时有发生。父母未能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或没承担起教养的责任,容易导致孩子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受到不良事物和人的影响,沾染上偷盗的毛病。

(四)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又称儿童多动症,指儿童活动过度、注意力不集中、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易分心等异常行为现象。多动综合征在小学生中最为常见,尤其以男孩居多。它影响到儿童的正常学习和交往活动,因而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普通关注。具有多动症的儿童,往往在很小的时候就会表现出一些症状,到6~7岁逐渐明显,高峰就诊年龄为8~ 10岁。[23]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有以下四个主要特点:[24]

1.过度活动

活动过度大都开始于幼儿早期,进入小学后因受到各种限制,表现得更为显著。与年龄不相称的活动水平过高是其特征表现之一。

2.注意集中困难

这种儿童的注意力很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分散,因而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暂。

3.情绪不稳,冲动任性

多动症儿童由于缺乏克制能力,常对一些不愉快的刺激做出过分反应,以至在冲动之下伤人或破坏东西。

4.学习困难

多动症儿童的智力水平大都正常或接近正常,智力偏低与测查时注意力不集中有关,部分多动症儿童存在知觉活动障碍。另外,多动症儿童会伴有品行障碍、焦虑障碍和学习技能障碍。

(五)性心理障碍

儿童进入青春发育期后,由于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等方面发展的不平衡,容易出现心理矛盾,产生心理问题,常见的问题有:

1.性困惑

指对性生理变化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而产生的不适现象。青少年对生殖器官的发育、阴毛的生长、乳房增大、月经、遗精现象的出现,感到紧张、焦虑、困惑不安,甚至产生恐惧和自卑。这些问题多数是认知偏差造成的,通过性知识的学习、掌握,完全可以克服。

2.性敏感

有些青少年对报刊书籍和影视作品中有关性的描述,表现出一种极强的好奇心与追求,甚至达到迷恋的程度,此类现象的产生与性意识压抑有关。

3.性压抑

是指人们在社会规范的约束之下,运用理智和意志的力量对原始性本能的一种控制和约束。适当压抑是个体适应社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也是一种基本能力。但是错误观念的误导可使青少年把正常的性心理和性自慰当成罪恶,导致过度性压抑。

4.性幻想

性幻想也称性想象。从青春期开始到结婚后的任何年龄的个体都可能有性幻想,只是青少年期出现性幻想的几率可能会大一些。性幻想实质上是清醒状态下的性梦,是一个人私下自编、自导、自演的,带有性色彩的故事式的连续梦幻活动。性幻想并不是精神上的病态反映,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想象力特别丰富的青春期男女容易出现性幻想,偶尔为之,不会影响健康。但如果整天沉湎于性幻想,做白日梦,就有可能发展成病态。

5.性梦

指男女在梦中出现的各种带有性色彩的情景,各种年龄都可出现,青春期的男女更常见。性梦最大的特点就是梦中总有异性做伴,内容均与性有关。性梦中的异性可以是知心人、朋友、陌生人,甚至是自己一向尊崇的异性长辈或老师。性梦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可顺其自然,不必大惊小怪,也不要为此背上思想包袱,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六)未成年人犯罪

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通常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危害社会、违反刑法,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处罚的行为。家庭的负面影响是造成未成年人犯罪最主要的原因。

1.残缺家庭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

残缺家庭由于各种原因失去夫妻的一方或双方时,家庭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结构遭到破坏,使家庭在培养孩子方面面临巨大挑战,孩子的心理品质和性情得到和谐发展的难度很大。大量的事实表明,残缺家庭的孩子比生活在“完整型”家庭中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性格扭曲或个性畸形。

2.家庭教育不当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

家庭教育不当是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的原因。有关研究表明,在道德判断和价值取向方面,父母与子女的相关系数为60%,而学校和社会影响的相关系数仅为35%。[25]父母的道德素质对子女有着深刻的影响,如果父母道德素质低下,品行不端,子女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父母不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对子女放任自流。这种教育方式容易使家庭成员之间亲情疏远,关系淡漠,容易使孩子形成扭曲的心态,性格内向、怪癖、冷酷、自私,一旦受到外界刺激,易产生偏激行为而导致违法犯罪。

父母对子女“关注过度”,让子女在家庭中处于优越地位,一味满足子女在物质、精神、生活上的任何需求。过分的溺爱使子女养成骄横、任性、贪图享乐、唯我至上等不良习性。娇纵溺爱所形成的不良习性,一旦恶性膨胀,遇到外界不良的诱因,便会导致违法犯罪。

有的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但又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当子女达不到自己的期望时,往往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子女,很容易使他们形成残忍、粗暴、好斗的性格,从而激发子女的逆反心理,造成子女与父母感情对立,互不信任的局面。这样容易导致孩子接触到社会后,很容易在外界的引诱、教唆下堕落。

3.家庭关系和家庭气氛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

在家庭中,如果父母婚姻不和谐,经常发生冲突,容易导致子女有越轨行为。不好的家庭气氛对未成年人个体人格的发展产生着严重影响,容易造成其人格缺陷,对未成年人犯罪有着严重影响。

第三节 家庭成员常见心理障碍的疏导

在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中,家长起着主导性的作用,承担着首要的责任与义务。要搞好家庭心理卫生,家长的自我心理疏导及其对子女的心理疏导必不可少。

一、家长心理障碍的自我疏导

心理疏导属心理治疗的范畴,指运用心理治疗的各种方式对心理问题和心理疾患进行干预和疏导,使其恢复正常。[26]家长要做好自我心理障碍疏导工作,首先需提高自身素养,树立正确的育儿观与教养方式;其二,学会处理好家庭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其三,努力保持平稳、乐观的情绪。

(一)提高自身素养,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念

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起决定性作用,而家长自身的素质则对整个家庭教育起决定作用。要保证家庭教育的成功,家长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崇高的品德素质、良好的知识文化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以及较强的应变能力等。

作为家长,面对家庭教育中的成败得失,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教养观念,保持一颗平常心,方能正确面对家庭教育中的种种困境。

(二)恰当处理家庭人际关系

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它是由复杂的“关系链”组成的小环境。处理好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是每一个家庭成员必须面临的问题,这尤其体现在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的处理上。把握以下原则将有利于我们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1.平等尊重

平等是家庭成员心理相容的基础。在家庭中,每一个家庭成员具有同等的地位,切忌独断专行,不尊重他人。家庭成员间应欣赏彼此的劳动成果,尊重对方的人格、兴趣、爱好、人际交往,承认彼此为家庭所做出的贡献,互相信任,共同商量,解决家庭面临的问题。

2.同中存异

没有一个人和他人是完全相同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兴趣、习惯。在共同的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只有秉承“同中存异”,尊重个体的原则才能使家庭和睦,感情融洽。夫妻双方要承认各自的性格、价值,彼此宽容,努力寻找既能达到共同要求又能保持个性要求的距离。

3.关心信任

在一个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心、信任将会不断增强彼此间的感情,提高心理融洽度。夫妻之间相互关心、信任,会增强感情,提高婚姻稳定度;亲子之间互信互爱,有利于消除代际沟痕,促进感情融洽。

(三)保持平稳、乐观的情绪

情绪和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人在适度稳定的环境中通常能正常地生活、工作和学习,并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豁达开朗能延年益寿,沉重的心理负担和苦闷的情绪,则会损害健康,催人衰老和早亡。传说中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愁白头,就是典型的例子。我们要努力保持家庭良好的气氛,时常保持心情豁达、开朗、乐观;遇到不开心的事情,选择有理智地控制,防止自己的感情激化矛盾;在烦恼的情绪不可抑制时,有意识地转移一下,使烦躁的情绪得以稳定;遇到难办的事情,不要急躁,要保持头脑清醒,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

二、家长对孩子心理障碍的疏导

(一)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

家庭心理环境是指在一定的家庭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下,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感受、情绪和态度等心理状态的总和。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有利于亲子之间沟通,有利于儿童获得安全感、发展独立性,有利于儿童的社会交往。良好家庭心理环境的创建和以下要素密不可分:

1.家庭心理环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人际关系

在平等尊重、关心信任基础上创设民主、平等、和睦的家庭关系,有利于孩子情绪稳定,形成热情、活泼、乐于交往的性格特点。而专断、冲突型的家庭关系将会使孩子心灵受到创伤,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与快乐,变得冷酷、暴躁、缺乏同情心。

2.家长给孩子的期望目标要合适

“期望过高”是现代家长常犯的错误。过高的期望会使孩子难堪重负,造成心理上的沉重负担。因此,家长对孩子应该持有一颗“平常心”,可以对孩子提出一定的要求和希望,但不要过高,也不宜过低。目标过高,会让人觉得遥不可及,失去动力;目标过低,孩子轻易达到了又觉得不过如此,容易丧失上进心;帮助孩子树立一个“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目标是最合适的。

3.家长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了解孩子对父母、家庭的需求

孩子对父母具体有哪些要求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将使我们的父母创设更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生活环境,采取更有效的教养方式。为了探知儿童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对自己的父母和家庭究竟有哪些最迫切的要求,一位美国学者对10000多名肤色不同、经济条件各异的学龄儿童进行了一次大规模调查。结果显示:孩子们对父母和家庭的要求放在首位的并非是经济、物质条件。他们对吃的、穿的、用的和玩的东西似乎都不大在意,相反,却很关注自己的家庭精神生活。儿童对父母的最重要的10条要求是:[27]

(1)孩子在场时,父母不要吵架;

(2)如有两个以上的孩子,父母对每个孩子应一视同仁;

(3)不能对孩子失信或撒谎,说话要算数;

(4)父母要相互谦让,不可互相责备;

(5)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亲密无间;

(6)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要表示欢迎;

(7)对孩子不能忽冷忽热,更不能动不动就发脾气;

(8)家里应尊老爱幼,决定全家的事应该征求全家人的意见;

(9)家庭要重视文体活动,节假日或星期天要到户外游玩;

(10)父母有缺点时孩子也可以提出批评,应该欢迎孩子提不同意见。

从这10条要求不难看出,孩子最关心的是家庭气氛和对他们采取的态度。他们心目中的好父母、好家庭,应该有友爱、轻松、宽容、民主和活泼的气氛。相反,他们最头痛的是气氛冷淡、紧张、沉闷、专横、毫无生气的家庭。

(二)以情激情,以理引导,化解心灵坚冰

融洽的家庭情感氛围是家庭成员各种心理障碍得以化解的最有效手段。对于孩子可能患有的各种心理障碍,作为家长,不仅仅需要从物质上关心孩子,更应该从心灵和情感上给予孩子更多的呵护。

真情是通向人心灵的桥梁,有各种心理障碍的孩子通常更需要得到父母的真切关爱,父母亲切的眼神、温馨的口吻、轻轻的抚摸、耐心的启发,都能给孩子传达一个讯息,那就是父母对子女的在乎,这种亲情的力量能融化心理障碍儿童心灵的冰雪。

对于心理障碍儿童的疏导,用情方能用理,用理方能入心。有心理障碍的孩子本身就会因为各种障碍对自身的身心发展带来诸多不便,人生路是曲折而漫长的,可能会遇到各种坎坷和挫折,而家庭就像是一个避风港,能为心理障碍儿童提供心灵的依托。

(三)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特点进行针对性教育

孩子在成长的不同阶段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家长必须端正心态,关注孩子在成长的不同时期心理发育的特殊需求,针对孩子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合理疏导,防微杜渐,避免孩子出现任何严重的行为问题。

1.对儿童学习障碍的疏导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学习任务的不断加重、心理情感的成熟、人际交往的扩展,不少孩子的学习会在一定的时期出现偏差和滑坡现象,并表现出学习方面的各种障碍。面对孩子的学习障碍,家长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要随时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对于他们在学习当中的各种困境给予及时的帮助,如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寻找和改进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克服贪玩、生活懒散、学习马虎、粗心大意等缺点。同时,家长要注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注意从正面疏导孩子的不良情绪,学会采用多种途径对孩子的学习进行不断激励,达到有效疏导孩子的学习心理障碍。

2.对儿童情绪障碍的疏导

当今社会,面对激烈的竞争、繁重的学业负担、复杂的人际关系,孩子可能会出现各种情绪问题。当他们的情绪超出了正常的心理承受点,就容易变得悲观、失望,或者急躁,常为一点小事发脾气,甚至会有攻击性行为且难以自制。作为家长,首先必须善于观察,悉心洞察孩子心灵,要善于从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的点滴体察孩子情绪的波动以及造成波动的原因;其次,加强与孩子的沟通,提升亲和力,让孩子愿意倾吐心声;最后,家长要经常规范和约束孩子的不合理行为,通过文娱、体育等引导孩子善于排遣消极情绪,培养积极情绪。

3.对儿童品行障碍及犯罪的疏导

古人云:“蒙以养正。”意思是说,一个人良好的品德习惯大多是在幼年时期培养起来的。家长作为“人之初”的启蒙教育者,不仅担负着开启智力蒙昧的任务,同时也担负着培养孩子品德启蒙的重任。作为孩子,强烈好奇心的驱使可能使他们遭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如果孩子出现了品德问题,家长必须及时进行教育疏导,以免最终酿成孩子犯罪的恶果。具体而言,面对孩子微小的品德问题,家长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采用温和的说服教育方法,杜绝这些品德问题的进一步发展。面对严重的品德问题,家长应该充分重视,取得教师和社区力量的支持,采用各种途径给予教育和疏导。

如果孩子的品德和行为已经涉嫌犯罪,家长所要做的就是绝不姑息、包庇孩子,一定要端正思想,配合公安机关或是相关部门,彻底根除孩子的犯罪隐患。

4.对儿童注意缺陷的疏导

注意缺陷是儿童多动症的三大症状之一,多动症的孩子表现出的主要症状就是注意力的缺陷,这种注意缺陷不仅会对孩子本身的学业造成极大的影响,而且还会从各个方面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不少家长认为,注意缺陷的主要原因是孩子还小,随着年龄的增长通常会自动消失。但心理学家和医学家的多年研究成果表明,三分之二的患儿其症状可延续至成年。

作为家长,发现孩子如果存在注意缺陷的症状,应该进行早期干预,及早治疗,采取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教育引导和饮食治疗相结合的综合疗法。假以时日,方可根治孩子注意缺陷的症状。对注意缺陷和多动障碍儿童的教育方法要切合实际,不应苛求其过分安静,家长不要制订繁琐的条律,对他们的各种问题行为尽量好言相告,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尽可能多的户外活动时间,释放过剩的精力,做到动静结合。

5.对孩子进行及时的性教育

性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儿童时期不恰当的性教育将影响成年期的心理健康。良好的性教育应该从小开始,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内容与方法:[28]

对婴幼儿,主要是结合日常家庭生活和儿童活动,让他们形成正确而恰当的“性别自认”和“性别角色”,懂得一些初步的生理知识,防止形成“性神秘”和“性抑制”;还要正确地解答他们提出的涉及“性”的各种问题,以保护他们的求知欲,消除他们的性神秘感。

对少年期的性教育,主要是让他们知道青春发育期出现的各种变化及出现的大体时间,对性器官和性机能的发育有心理准备;知道月经初潮、遗精都是正常生理现象,并懂得有关的卫生知识;教育男女少年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友好相处,既有正常交往,又能防止“早恋”;按社会规范、家庭期望和本人的倾向,使他们的性角色更鲜明地发展、成长得富有个性和魅力;加强他们在性问题上的社会道德观念,要求他们做一个性道德高尚的人。对少年的性教育,家长要主动进行,但应采取慎重和严肃的态度,平心静气,和风细雨,切忌简单粗暴,以消除少年对“性”的不洁感、神秘感、压抑感,预防性功能障碍。

(四)合理利用社会资源疏导孩子的各种心理问题

1.发挥玩具、游戏的心理调适功能

玩具是儿童的重要生活伙伴,游戏是儿童的主要活动方式之一,同时还能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根据孩子性格特点,有目的地选择玩具与游戏方式将能对孩子的心理起到积极的调适作用。例如,对过于好动的孩子,要注意选择积木、拼图之类的玩具,以培养其耐心、安静做事的习惯;对粗心大意、性情急躁的孩子,选择制作性的玩具来进行转化;对于胆小的孩子,则要选择能与人合作的玩具与引发社会性的游戏,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来提高儿童的移情能力等。

2.鼓励参与团体活动

同伴,是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他人。与人交往,被一个或几个人接纳是儿童青少年发展的普遍需要。因此,家长要有意识地鼓励孩子参与团体活动,与人交往,让孩子在交往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如何化解矛盾、冲突,如何待人接物,如何用社会赞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体验合作、共享的快乐,不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此外,家长还可以教给孩子自我心理障碍疏导的有效方法。在家庭心理辅导中,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教给孩子一些排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自我疏导主要有以下方法:[29]

(1)隐抑法:把一些不愉快的念头,暂时放在潜意识中,力求使自己的心境保持平衡;

(2)解脱法:当理想不能实现时,可用象征性的事情和行为来抵消不愉快的事,使情绪平稳;

(3)宣泄法:心中有郁闷情绪,不妨找几个知心朋友倾吐;

(4)合理法:把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在想象中使它合理化;

(5)转移法:将消极的情绪转移到积极的工作、学习中去;

(6)冷却法:在情感冲动时,不急于解决矛盾,可拖段时间解决;

(7)移情法:用转移外部情境的方法来解除烦闷和苦恼;

(8)克制法:用理智来克制;

(9)榜样法:有针对性地以别人为榜样,矫正自己的问题;

(10)相容法:把自己置于集体之中,与集体协调融合。

【思考与运用】

1.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2.家长和孩子各有哪些一般的心理障碍?

3.家长应如何判断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

4.家长如何做好自我心理障碍的疏导工作?

5.家长如何做好子女心理障碍的疏导工作?

6.请你举一个生活中家庭成员心理障碍的实例,并运用本章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家庭疏导策略。

【本章相关学习资源】

1.云晓.爸爸妈妈不可不知的家庭教育心理学[M].北京:朝华出版社,2009.

2.申宜真.申宜真幼儿心理百科:0~6岁幼儿父母育儿必备[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社,2009.

3.朱海英.走进孩子的心灵:小学生家庭心理教育方略[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4.傅安球,史莉芳.儿童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注释】

[1]徐勇.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J].中国学校卫生,2006(5):458

[2]孙昌龄.青年心理健康顾问[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7.20

[3]杨仲年.家庭心理卫生———漫谈家庭成员的融洽关系[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1.4~5

[4]杨仲年.家庭心理卫生———漫谈家庭成员的融洽关系[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1.5~6

[5]王希永,瑞博.家庭心理教育艺术[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0.7

[6]杨文群.学校心理卫生[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8.2

[7]孙俊三等.家庭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244

[8]彭德华.家庭教育新概念[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179

[9]郑日昌.中学生心理卫生[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1

[10]冷颖.影响家长的101个经典家教案例[M].北京: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7.73

[11]吴奇程,袁元.家庭教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33

[12]张宁.儿童时期常见心理障碍表现[J].内蒙古中医药,2008(18).70

[13]王忠,静进.国内儿童学习障碍的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教育,2008(8):638~640

[14]张纪水,苏林雁,李雪荣等.学习障碍儿童认知功能的某些特点[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4):239~241

[15]静进,黄旭,陈学彬等.学习障碍儿童认知特征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0(5):385~386

[16]季卫东,李宁,杨闯等.学习困难儿童认知功能和自我意识关系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4): 375~376

[17]王辉.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及诊断与评估[J].现代特殊教育,2008(2):35~37

[18]张宁.儿童时期常见心理障碍表现[J].内蒙古中医药,2008(18):70

[19]袁良玉.现代家庭教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214

[20]徐勇.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J].中国学校卫生,2006(5):458

[21]静进.儿童心理行为及其发育障碍第10讲儿童品行障碍[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0):635~638

[22]袁良玉.现代家庭教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217

[23]袁良玉.现代家庭教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220

[24]徐勇.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J].中国学校卫生,2006(5):458

[25]徐秉政.浅探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原因及预防对策[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77~79

[26]谭百庆.部队心理疏导浅谈[J].政工学刊,2001(8):22

[27]郑莉君.中国家庭教育的关键是什么———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71

[28]吴奇程,袁元.家庭教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48~149

[29]罗恒星等.家庭教育心理学[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250~25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