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比惩罚深刻的奖励

比惩罚深刻的奖励

时间:2023-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林肯于1865年4月15日遇刺身亡。由于林肯在美国历史上所起的进步作用,人们称赞他为“新时代国家统治者的楷模”。林肯的成功离不开良好家庭教育的影响。林肯有两位母亲,一位是他的生母,一位是他的继母。林肯不幸青少年失母,但又有幸得到一个深爱他并支持他的继母。在她的坚持下,林肯的父亲终于同意了。不可否认,这与他勤奋刻苦的精神、不屈的斗志及良好而珍贵的家教是密不可分的。林肯生活在一个拓荒者的家庭,可以说是不幸的。

附录一:案例及案例解读

1.台阶与总统———林肯的成长故事[1]

亚伯拉罕·林肯(1809—1865),是美国伟大的民主主义政治家。林肯出生于社会底层,具有勤劳、俭朴、谦虚和诚恳的品格。在任职期间,他能够顺应历史潮流,签署了著名的《解放宣言》,解决了当时美国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在四年国内战争中,他领导联邦政府同南部农场奴隶主进行了坚决斗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力地推动了美国社会的发展。

林肯于1865年4月15日遇刺身亡。由于林肯在美国历史上所起的进步作用,人们称赞他为“新时代国家统治者的楷模”。

一个一周岁左右的小男孩,被年轻的妈妈牵着小手来到公园的广场前,要上有十几个阶梯的台阶了。小男孩却挣脱妈妈的手,要自己爬上去。他用胖胖的小手向上爬,妈妈也没有抱他上去的意思。当爬上两个台阶时,他就感到台阶很高,回头瞅一眼妈妈,妈妈没有伸手去扶他的意思,只是眼睛里充满了慈爱和鼓励。小男孩又抬头向上瞅了瞅,他放弃了让妈妈抱的想法,还是手脚并用,小心地向上爬。他爬得很吃力,小屁股抬得老高,小脸蛋也累得通红,那身娃娃服也被弄得都是土,小手也脏乎乎的,但他最终爬上去了。年轻的妈妈这才上前拍拍儿子身上的土,在那通红的小脸蛋上亲了一口。

这个小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第16届总统的林肯。

林肯是美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总统,深受人们的爱戴。从平民到总统,林肯经历了常人不及的坎坷和曲折。

林肯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家庭,他断断续续地接受正规教育的时间加起来还不足一年。但是,林肯从小就养成了热爱知识、追求学问、善良正直和不畏艰难的好品质。他买不起纸和笔,就用木炭在木板上写字,用小木棍在地上练字。他抓紧一切时间看书学习,练习讲演。林肯失过业,做过工人,当过律师。他从29岁开始竞选议员和总统,前后尝试过11次,失败过9次。在他51岁那年,他终于问鼎白宫,并取得了辉煌的业绩,被马克思称为“全世界的一位英雄”。

林肯的成功离不开良好家庭教育的影响。林肯有两位母亲,一位是他的生母,一位是他的继母。林肯不幸青少年失母,但又有幸得到一个深爱他并支持他的继母。林肯的成功离不开他的两位伟大的母亲。

第一位母亲:品质的培养

林肯的母亲南希是位个性善良,甚至有些羞涩的妇女,在决定事情时由于胆子小,通常是不主动。但是,在林肯5岁时,她突然变得胆大起来。

“孩子必须上学。”她说。林肯的父亲托马斯开始反对:“读书对于像我们这样的人家是不要紧的。另外,你需要他们在家帮忙,他们很快就是个好帮手了。”但在母亲的坚持下,林肯和姐姐都进入了两英里外的一所学校。

“你们今天学了什么?”尽管很累,但南希还是常常问林肯。一次,林肯天真地问着他不知从哪儿听来的名词:“妈妈,什么是解放?”南希屏住了气,用目光注视着他:“解放,就是自由,就是属于自己而不像奴隶一样属于别人。这是每个人应当有的权利,不管是什么肤色,这一点一定不要忘了。”

小林肯严肃地点了点头。南希心里轻松了,虽然她无法确定这番话对这个幼稚的孩子所产生的影响,但后来的历史证明,她的这番话,影响了一个国家的进程。这番话对孩子心灵的震动是无法形容的。就是这位令人尊敬的母亲给予了自己的孩子以崇高的品质。

第二位母亲:伟大的爱与帮助

孩子的心灵向往爱,无私的爱。爱对于他的成长有莫大的作用,爱将促使他成为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但仅有爱还是不够的,孩子的心灵渴望知识,渴望理解,渴望尊重。林肯的继母萨利确实体会到了这一点,也切实做到了这一点。

自从萨利来后,家务事就不用林肯操心了。他又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来读书了。看到他如此爱读书,萨利就给他找来更多的书,生日时送给林肯一本他盼望很久的《英语缀字课本》。这些书可乐坏了林肯,他又可以重新徜徉在书的海洋中了。从这些书中,他获得了大量的知识。能在以后取得伟大的成就,他不能不感谢他的第二位母亲———萨利。

母子俩有了共同语言,孩子爱着继母,而继母也继续用无私的爱来关心他,帮助他。1823年秋末的一天,他装着一肚子新闻去见萨利:“妈,您猜怎么啦?人家说,阿泽尔·多西要办一所学校。我真希望也能去。”萨利很高兴,她决定支持儿子。在她的坚持下,林肯的父亲终于同意了。这对于林肯的影响是具有决定性的。

不管是在以后的生活中,还是在他走进社会,步入政坛后,萨利始终是林肯身后最强有力的支持者。

从一位平民到总统,可以说,林肯经历了许多令他难以忘怀的痛苦过程。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备受艰辛的人,改变了美国历史的进程。不可否认,这与他勤奋刻苦的精神、不屈的斗志及良好而珍贵的家教是密不可分的。

林肯生活在一个拓荒者的家庭,可以说是不幸的。但是,他又同时拥有两个伟大的母亲,他的母亲对他的教育与影响促成了他的成功。

林肯说过一句话:“我的一切,都源于我天使般的母亲。”有人问:“你指的是哪一个母亲?”“两个。”他肯定地回答。

案例解读:

不言而喻,人的一生有无数级台阶———生活、学习和工作。如何面对和攀登这些人生之阶?对于孩子,是牵着手、搀扶,还是抱着上?不同的父母会有不同的答案。显而易见,如果家长牵着、搀扶着孩子,就会使孩子产生依赖性,常常把父母当成拐棍而难以自立。如果家长抱着孩子上台阶,把孩子揽在襁褓里,那么孩子就会成为被“抱大的一代”,不经风雨,不见世面,更难立足于社会。平时,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上学接送,晚上陪读,甚至考上大学父母还要跟着做“保姆”。孩子大学毕业后找工作,又得父母跑单位,当“职介”……这样,孩子是很难自立成人,大有作为的。

再富也不能富孩子,不妨让孩子吃点苦,有“台阶”让他自己爬。这样,孩子也许能“一鼓作气”,攀上光辉的顶点。

2.爱心的重要支点就是理解孩子———达尔文所受的家庭教育[2]

查尔斯·达尔文(Darwin,1809—1882),是英国著名的博物学家,16岁时在苏格兰爱丁堡大学学医,19岁时到剑桥大学学习神学,22岁毕业。1831~1836年,他随贝格尔号舰做历时5年的环球考察,通过观察研究最终创立了生物进化论。达尔文著有《随贝格尔号考察各国地质和自然史的日记》(1839)及《物种起源》(1859)。他的进化论对生物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科学上完成了一个伟大的革命,结束了生物学领域中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统治时期,对近代生物科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恩格斯称达尔文的进化论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达尔文出生在英国什鲁斯伯里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祖父是英国著名的博物学家和医学家,父亲是知名学府爱丁堡大学医学院的毕业生,是当地著名的医学博士,很有名望。

父亲渴望达尔文好好学习,当一名优秀的医生。可是,达尔文从小就不是一个人见人爱的乖孩子,而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小家伙。他整天在外面撒野,要么跑到森林深处的池塘里抓蝌蚪,要么坐在小河边望着钓鱼的人们痴痴地发呆。

达尔文喜欢喂鸽子。鸽子的屎拉满了院子,有一次竟然拉到了老父亲的头顶上。诸如此类的事情令达尔文的父亲非常恼火,他多次训斥达尔文说:“瞧瞧你整天干了些什么?你除了打鸟、玩狗、挖地洞、抓老鼠之外,什么也不会干,简直是一无所为!”“你成天游手好闲,东游西逛,以后怎么办?你为什么不好好学习,把我这个事业继承下来呢?”

父子俩的矛盾越闹越大,简直势同水火,往往一见面就大吵一场。这样下去对谁都没有好处。爱子如命又恨铁不成钢的老达尔文向多年的好友、纺织商人赫德先生求教。

赫德先生知道老达尔文脾气过于倔强,也懒得同他长谈,从书架上抽出一本法国幻想小说《巨人传》给他看。老达尔文翻开书一瞧,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原来,题首的词语竟然是“随心所欲,各行其是”。赫德开导他说:“你不光要用你的手和嘴去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用你的心去接近孩子,聆听孩子灵魂深处的声音。我的老朋友,请忘掉你的年龄,同孩子交朋友吧。”

已经被孩子弄得焦头烂额的老达尔文恍然大悟,接受了老朋友的建议,决定彻底改变思路,同孩子好好交一次朋友。可是,当老达尔文希望辅导孩子做功课或朗诵《格林童话》的时候,孩子却一溜烟儿跑得无影无踪,竟然逃到屋檐底下掏麻雀蛋去了。这种无法无天的情景气得老达尔文一甩手,把《格林童话》扔出了窗外。

老达尔文又一次硬着头皮去找赫德先生。

望着老达尔文满脸恼怒的模样,赫德又开导说:“我们是做生意的,依照我们的规矩,只有倒霉的人,没有倒霉的货。教孩子也一样呀!没有糟糕的父母。朋友,喂一只小狗小猫都得有长期的耐心呢,何况是培养一个活蹦乱跳的孩子。所以,为人父母之道,一是有耐心,二是有灵感,你好好想一想吧。凭你的爱心找到孩子的兴趣,然后你才可能激发灵感。”

老达尔文茅塞顿开,他辞去了学校董事、医学公会秘书等待遇优厚的兼职工作,腾出大量时间,同孩子待在一起。孩子喜欢动物,老达尔文就带孩子上爱丁堡动物园游览;孩子喜欢野外生活,老达尔文就带着孩子到森林里野营,到河里捕鱼,甚至还同孩子一起兴致勃勃地养起了小动物。这种努力显然没有白费,孩子对父亲的抗拒心理和逆反心理逐渐淡化、消融了,他开始把父亲当成最可信赖的朋友。孩子的心情一天一天开朗,成绩也一天一天好了起来。

1825年,达尔文顺利完成了中学学业,并且听从父亲的忠告,子承父业,来到爱丁堡大学医学院学习。这是老达尔文一生最值得炫耀的胜利之一。

达尔文的天赋极不适合学医,他一看到病人流血就恶心呕吐,也特别畏惧解剖尸体,而解剖学是医学最基本的专业知识。他把自己的苦恼坦诚地告诉父亲以后,痛心疾首的父亲彻夜不眠,最后眼睛红红地告诉儿子说:“孩子,走你自己的路吧,我尊重你的选择。”老父亲以牺牲祖业为代价的开明感动了达尔文,他又一次听从了父亲的忠告,报考了剑桥大学神学院。老父亲的理由极其简单:孩子读书是为了谋职,而神学院的学生特别容易找到工作,尤其是剑桥一类的名牌大学学生。

达尔文在神学院的学业同样也不优秀,他的兴趣特别广泛,先是迷上了打猎,后来又迷上了地质学和植物学,并且经常逃学去听植物学教授亨斯洛的课程和地质学教授塞奇威克的课程。他本人也承认说:“在剑桥的三年是完全浪费了。”老父亲尽管对此特别恼火,但也对孩子的兴趣表示理解。

1831年8月,英国海军“贝格号”授命前往南美进行科学考察,主要任务是测量和绘制美洲海洋的水文地质海图。当时船上招聘一名博物学家,地质学教授亨斯洛得知这个消息以后,认为是一桩广开眼界的美差,立刻向海军部推荐了自己的得意门生达尔文,并且获得了海军部的批准。可是,老父亲根本就不同意孩子放弃牧师职业而去干不务正业的事情。然而,达尔文却像朋友一样推心置腹地对父亲说:“我的志向是探求大自然的秘密,我愿意过搏击风雨漂泊的人生,在同大自然的亲近中,我将找到终身的幸福。”父亲再一次违背自己的意愿投了儿子的赞成票,并且说:“我不同意你的职业,但是我愿意尊重你的选择。”同时父亲还拿出自己的行囊,亲自替孩子收拾行李。

在后来长达5年的探险生涯中,达尔文考察了美洲数以万计的动物和植物,并且收集了17000多种标本。他发现所有的物种都随着地域的变化而变化,并且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有亲缘关系的物种总是分布在邻近的领域;而地域距离越远,物种的差异也就越大,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生灵”。1859年,他终于写出划时代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提出物种的发展过程就是自然选择的过程,也是物种为了生存而适应自然的过程,只有在生存竞争中拥有适应能力的物种才得以保存下来。这个规律就是我们常说的“物竞天择,优胜劣汰”。

不幸的是,当达尔文完成了自己一生的伟业《物种起源》的时候,呵护他、亲近他并给了他一生最大激励和鼓舞的父亲却早已作古。然而老父亲对儿子人生选择的尊重和理解成就了儿子一生的伟业。1865年,达尔文获得皇家科普利奖的时候,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伏在父亲坟头上号啕大哭,因为他所感谢和永远怀念的第一位导师和朋友,正是他可敬可爱的慈祥父亲!

案例解读:

达尔文在自传中曾说:“就我记得的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产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趣味,沉溺于我感兴趣的事物,喜欢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

是的,达尔文青年时代的兴趣对他创立生物进化论起了重要的作用。达尔文的“不务正业”受到他就读的施鲁斯伯里学校校长巴特勒博士的训斥。他警告说:“如果还玩这些与学习不相干的玩意儿,就要把你从学校里赶走!”

可是,达尔文的父亲却支持孩子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他甚至把花园里的一间小棚子交给孩子,让他用来做化学实验。母亲去世后,父亲和舅舅韦奇伍德继续支持和培养他对生物的兴趣。达尔文的舅舅韦奇伍德鼓励达尔文把观察到的一切详细记录下来。达尔文对每一个标本都做了一些简单的记录,有时还画上一些插图,但舅舅的要求却更高。他对达尔文说:“把你自己当做一个画家,但是要使用文字而不是用画笔与颜色。当你描述一种花、一种蝴蝶甚至一种苔藓的时候,你必须使别人能够根据你的描述立刻辨认出这种东西来。”在父亲和舅舅的帮助下,达尔文从小养成了搜集动植物标本的爱好,并富有幻想,学会了做严格科学的记录,也学会了用优美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而这一切,正是他在日后做出成就所必需的东西。

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由于激烈的生存竞争,大多数家庭中的父亲都忙于工作,在职场上全力打拼,照顾家庭和教育孩子的重任落在了母亲一个人的肩上,致使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逐渐被弱化,甚至渐渐淡出,出现了“亲情关系向母性群体倾斜”的现象。这不仅有碍于良好家庭关系的建立,更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因而,近几年来在家庭教育研究领域,“父性教育”越来越受重视。父性教育即对孩子提供充满父亲角色特性的教育,由父亲来实施体现父亲人格特征的家庭教育。可以说,父性教育和母性教育结合起来的教育才是完整的家庭教育。爸爸要意识到自己在孩子成长中的特别意义。不少调查材料都证明了同一个事实:缺失父爱的孩子身体和智力发育比其他孩子要差。

爸爸对孩子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所包含的不仅仅是对孩子的抚养,更重要的是父亲对孩子性格和心理品质的培养。爸爸身上所具备的勇敢、坚强、博大等优秀品质都是孩子所要学习的。缺少爸爸的教育,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如果缺少爸爸的参与,男孩容易变得女性化,女孩容易依恋年长男性,或者惧怕、不信任男性。爸爸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角色。爸爸要意识到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意义。爸爸的责任不仅仅是要为孩子提供物质条件,还要加强和孩子的交流,重视辅导孩子的功课,参加孩子的家长会以及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

3.坏学生的天赋[3]

毕加索从小就很有艺术天赋,会做惟妙惟肖的剪纸,还创作了许多惊人的绘画作品。左邻右舍都称赞不已,称他为天才。然而,这个“天才”却不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上课对于他来讲简直就是折磨。听课时,他不是漫无边际地幻想,就是看着窗外的大树和鸟儿。而且,他似乎永远都学不会枯燥无味的算术。他无奈地对父亲说:“一加一等于二,二加一等于几,我脑子里根本就没去想。不是我不努力,我拼命想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可就是办不到。”为此,他成了同学们捉弄的对象。同学们喜欢跑到毕加索的课桌前,逗他玩:“毕加索,二加一等于几?”然后看着毕加索呆呆的样子哈哈大笑。就连老师也认为这孩子智力低下,根本没法教,他经常在毕加索父母面前,绘声绘色地描绘毕加索的“痴呆”症状。毕加索的母亲听了又羞又恼,觉得无脸见人。左邻右舍也不再为他的绘画天赋叫绝,而私下议论说:“瞧那呆头呆脑的样儿,只会画几幅画有什么用。”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毕加索是一个傻瓜。

面对风言风语,毕加索的父亲仍然坚定不移地相信:儿子虽然读书不行,但是绘画是极有天赋的。他对孩子有真正的理解和赏识,常对儿子说:“不会算术并不代表你一无是处,你依然是个绘画天才。”小毕加索看着父亲坚毅的面孔,找回了一些自信。果然,毕加索总是似乎毫不费力就能绘出才华横溢的图画,也渐渐忘记了自己功课方面的“无能”。但是,嘲讽却并没有就此停息,反而愈加猛烈。小毕加索脆弱的心灵蒙上了阴影,他变得不爱说话了,更不爱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这个时候,父亲每天坚持送儿子去上学。一到教室,父亲便把画笔和用作描摹的物件放在课桌上。父亲成了儿子强有力的心理依靠,似乎离开了父亲,毕加索根本没有勇气去面对生活。每天上学,必须得到父亲会来接他回家的承诺后,毕加索才会松开父亲那温暖的手。

作为“坏学生”,在学校关禁闭已成了毕加索的家常便饭。禁闭室里只有板凳和空空的墙壁,可是毕加索却很高兴,因为他可以带上一叠纸,在那里自由地绘画。有了父亲的支持,毕加索每天都沉浸在想象的天地里,虽然功课不好,但却在绘画的天地里找到了快乐。

案例解读:

“天生我才必有用。”是的,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不能因为某个方面不足就否定一切。毕加索的父亲是个很有教育智慧的人,面对周围人对毕加索的讽刺和嘲笑,并没有放弃他,而是很好地运用了“赏识教育法”,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坚定不移地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个很有才华的人,极力称赞毕加索在绘画方面表现出来的惊人才能,让他找到自信心和继续绘画的勇气,并为他指明发展方向。但是,父亲成了毕加索的精神依靠,甚至不能离开他。这使毕加索失去了一定的独立能力和社会交往的能力。

因此,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母要给予孩子在人生路上行走得强有力的支持和心理依靠(不是依赖),让其获得坚持自己美好追求的力量,让孩子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而且,促进孩子社会化素能的发展也显得尤为重要。最后,要塑造其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增强孩子的自我效能感,使孩子更客观地形成自我认识,构建起积极的自我态度。对于自身的优点和缺点,都应勇敢去面对,正视自己的缺点,弥补不足,悦纳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4.到海的彼岸去[4]

阿基米德,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静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

阿基米德的父亲费狄亚是天文学家兼数学家。为使儿子早日成材,费狄亚悉心教孩子学习语言与常识,并经常带他到植物园、动物园游玩,不断开拓孩子的视野,提高他学习科学文化的兴趣。随着儿子一天天长大,父亲不仅教他数学、几何、天文、哲学,还教他学习证题、推理和文学。父亲丰富的知识,使小阿基米德的聪颖才智得到了充分的开发。

阿基米德的父亲为人谦虚谨慎,对当时的天文和数学都有较深的造诣。阿基米德从小深受父亲的熏陶和影响。8岁那年,阿基米德开始投师学习。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在奴隶、仆人的陪伴下走很长的一段路到老师家中上课。尽管家中比较富有,但是阿基米德从未骑马或坐车,就像一般的孩子一样。

阿基米德不仅学习数学、几何、天文、哲学,还要学习证题、推理和文学。他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对什么都怀有浓厚的兴趣。他还常常到当地知名人士家中借阅图书,也常常浏览书摊,有时到书摊看书,直到天黑才恋恋不舍地回家。随着年龄的增长,阿基米德许多与众不同的地方开始显露出来。他把越来越多的时间用在思考、探讨、学习和写作上,极少想自己的事。为了研究一个问题,常常忘记吃饭、洗澡,连穿衣服、脱衣服这类的事情,都不得不由别人帮助。

公元前276年的一天,费狄亚带着阿基米德来到海边,指着远方问道:“孩子,你知道地中海的对岸是什么地方吗?”

阿基米德极目望去,除了湛蓝湛蓝的海水和翱翔着的点点海鸥,什么也望不见。但他不假思索地回答:“那里有一个名叫埃及的国家,爸爸。”

“对的。”费狄亚高兴地点点头,“在埃及,有一个港口叫做亚历山大里亚。在那里,聚集了很多著名的学者,还有藏书丰富的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和博物馆。亲爱的孩子,你愿意到那里去学习吗?”

阿基米德向往极了,他睁大了明亮的眼睛,肯定地点点头说:“要是能够到那里去学习,我真太高兴了,爸爸。”

海浪卷着白色的浪花,一浪推着一浪,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发出轻微的响声。费狄亚说:“孩子,大海现在很安静,可是有时候它会发怒的。你不怕航行中怒涛把你吞没吗?”

“怕。”

“你将离开家很远很远,不想念爸爸和你亲爱的妈妈吗?”费狄亚望着孩子稚气的眼睛,又试探地问。

“我当然会想念您和妈妈。等我学习完了,就回家来看望你们。”

“你不会感到孤单吗?亲爱的孩子,在亚历山大里亚,可只有你一个人啊!”费狄亚将手伸向年幼的阿基米德,轻轻地抚摸着他被海风吹乱了的蓬松卷发。

“怎么会呢,爸爸。您不是说过,在那儿有许多的学者和去求学的年轻人,还有藏着许多许多图书的图书馆吗?我可以在那儿认识新的老师和新的同学,我会有新的朋友,还可以看很多的书,我不会感到孤单的,您放心吧!”

费狄亚看到阿基米德有这样的决心和勇气,就决定想办法送他到亚历山大里亚去求学。可是,费狄亚并没有那么多钱送阿基米德到埃及去。幸好,叙拉古的国王希艾罗是费狄亚的亲戚。在希艾罗王的资助下,年仅11岁的阿基米德终于乘上了一艘三桅商船,勇敢地横渡波涛汹涌的地中海,向世界文明古国埃及,向闻名世界的学术中心亚历山大里亚进发了。

许多年后,阿基米德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终于成了名扬千秋的“想撬动地球的人”。

案例解读:

在这一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环境、教养方式、意志和习惯等对于培养人的重要性。首先,父亲悉心的教导、渊博的知识、谦虚谨慎的做人做事态度以及家庭宽松平等的氛围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阿基米德,让他学习知识,开拓视野,提高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兴趣,坚持对真理的无限追求,甚至废寝忘食。其次,父亲要送他去远处读书时,并没有武断地自己做决定,而是通过与他的沟通交流,让阿基米德详细了解送他去远方读书的原因,并清楚地知晓可能面临的困境,把主动权和决定权交给孩子,这体现了父亲民主的教养方式。最后,父亲不因家庭富裕而让阿基米德养尊处优,而是每天天未亮就起床,走路上课,锻炼了他强健的身体和坚强的意志,这也是阿基米德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5.与众不同的惩罚[5]

马克·吐温有3个女儿,他是一个非常慈祥的父亲,把女儿们当作掌上明珠。马克·吐温的家庭中常常充满了笑声,洋溢着温馨。从女儿开始懂事时,每当他写作累了,就叫来女儿,给她们讲故事。故事的题目由女儿选择,她们常不假思索地拿起画册,让父亲根据上面画的人或动物即兴编故事。马克·吐温虽然可以毫不费力地编出一段生动的故事来,但是每次都非常认真,从不敷衍。

在这个家庭里,父母和女儿之间始终保持着一种平等、民主和相互尊重的关系,洋溢着和睦融洽的气氛。父亲从来不摆出一副做长辈的架子,从不训斥女儿。孩子有了过失,马克·吐温也决不姑息,而是让她们记住教训,不再重犯。只是,马克·吐温惩罚女儿的方式与众不同。有一次,马克·吐温夫妇想带着孩子到农庄度假。一家人坐在堆满干草的大车上,颤悠悠地向郊外驶去,一路上饱览着美丽的田园风光,这是女儿们向往已久的事了。可是就在大车出发前,不知出了什么差错,大女儿苏西动手把妹妹克拉拉打得哇哇大哭。事后,苏西主动向母亲承认错误。但是,按照马克·吐温制订的家规,苏西必须受到惩罚。惩罚的方式还要女儿自己提出来,母亲同意后,就可以施行。苏西提出几种受惩的办法,包括她最不情愿受到的惩罚———不坐干草车旅行。犹豫了老半天,苏西终于下了决心对母亲说:“今天我不坐干草车了,它会让我永远记住,不再重犯今天的错误。”马克·吐温非常理解女儿为自己决定的受罚方式对她究竟有多大的分量,他后来在回忆这件事时说:“并不是我让苏西做这件事的,可想起可怜的苏西失去了坐干草车的机会,至今仍让我感到痛苦,在26年后的今天。”

有这样一个特别的父亲,有这样一个温馨、民主的家庭生活环境,马克·吐温的女儿们幸福地长大了。

案例解读:

马克·吐温是一位开明、民主的父亲,具有良好的价值观念。他给自己的女儿编故事时非常认真,从不敷衍,注重她们智力、兴趣和求知欲的培养。马克·吐温的教养方式是民主型的,对待孩子从来都不摆出一副长辈的架子。而且他对待孩子是“爱在细微处,严在当严时”。他从不训斥女儿,而是尊重、平等地对待她们。但是,一旦孩子有了过错,又绝不姑息,让她们记住教训,绝不重犯。他的惩罚方式很独特,惩罚方式是孩子自己提出来的,注重孩子的自我教育。像苏西打了自己的妹妹,主动提出接受惩罚,即不做最喜欢的事———坐干草车。这个惩罚对苏西有着巨大的分量,说明苏西能准确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及时地自我反省。对于批评惩罚,马克·吐温是以爱为基础,尊重为前提的,并且严格遵照之前的规定执行。马克·吐温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温馨民主的环境氛围、良好的心理环境、民主教养的教育氛围和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使孩子们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拥有安全感和幸福感,有利于孩子们全面和谐发展,塑造完善的人格和社会化素能。

6.书籍伴随着她长大[6]

徐功巧是我国首批自己培养的18位博士中唯一的一位女博士。徐功巧的父亲是个很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

“书籍是青年人的导师。”父亲一直把这句话视为人生格言。为了把孩子早日培养成才,父亲还在功巧牙牙学语的时候,就买了看图说话小卡片给她看。随后,又买了连环画、童话集、科普画册……应有尽有。单是《小学生百科全书》就有一百多本。琳琅满目的书,为孩子展示了一个新奇的世界。功巧和哥哥们在书的海洋里尽情遨游,从而丰富了想象力,培养了热爱科学的感情,萌发了探索科学奥秘的决心。功巧在小学读书时,家的小院里养了十多只小鸡,她天天对它们进行观察。后来,小鸡突然染上了疾病,一下子都死了。功巧缠着父亲问:“小鸡好好的,怎么一下子都死了?”父亲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特地又为她买了有关家禽饲养和疾病防治方面的书,让她自己从中寻找答案。

功巧在中学学的是俄语。进大学后,为了更广泛地掌握外国科技动态,开始下苦功自学英语。功巧的父亲精通英语,但他为了培养女儿的自学能力,并不特别加以辅导。他仍买来不少参考书,让功巧自己钻研,只是在关键之处稍加点拨。

十年动乱中,家里收藏的书籍都被抄走了。功巧要报考研究生,手头资料十分缺乏。当时,她父亲还未被落实政策,每月领取的生活费仅占原工资的三分之一。在这种情况下,要给功巧添置书籍是相当困难的。但父亲是个很坚强的人,他把家里每月订阅的报纸、杂志收集起来卖掉,用这些钱坚持给功巧买书。当徐功巧获得博士学位后,她自己感慨地说:“我是受父亲的培养,在书堆里成长起来的。”

案例解读:

书籍是知识的海洋,力量的源泉,也是孩子的老师和朋友。通过读书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开阔眼界,拓展思维,明白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父亲为功巧创设了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在书堆里成长”最终成就了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徐功巧父亲的教育理念与方法:

首先是父亲崇尚知识的价值观。功巧的父亲认为“书籍是青年人的导师”,读书是很有价值的,所以他竭尽所能为孩子创造读书的条件。

第二是注重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学习特点,为其提供适合其年龄的书籍和教育方法。比如,牙牙学语的孩子主要以形象记忆为主,看图说话小卡片能开发孩子的智能和培养读书的兴趣;小学阶段,注重培养问题解决能力,为她提供家禽饲养和疾病防治方面的书可以满足其求知欲望;中学阶段培养她的自学能力,找寻学习的恰当方法,获得成就感。

第三是鼓励从书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当功巧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学习中,父亲都不会直接告诉她答案,而是为其提供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即让功巧自己从书中寻找答案,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孩子读书的兴趣,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更为重要的是,在自信心得以增强的同时,更加引发孩子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

最后是父亲的一贯支持。即使是在十年动乱的年代,父亲依然想方设法坚持让功巧读书,从不停息,使其继续保持良好的读书习惯,持续徜徉在书堆里,更加明白读书的重要性,最终成为我国首批自己培养的18位博士中唯一的一位女博士。

7.再富也不能富孩子[7]

比尔·盖茨确实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单从他对待金钱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对他而言,创业是他人生的旅途,财富是他价值量化的标尺。“我只是这笔财富的看管人,我需要找到最合适的方式来使用它。”这就是比尔·盖茨对金钱最真实的看法。

比尔·盖茨很少关心钱的问题,也不在意自己股票的涨跌。钱既不会改变他的生活,也不会使他从工作上分心。他经常会告诉那些向他求经的朋友:“当你有了一亿美元的时候,你就会明白钱只不过是一种符号而已,简直毫无意义。”比尔·盖茨非常讨厌那些用钱摆阔气的人。

在生活中,比尔·盖茨也从不用钱来摆阔。一次,他与一位朋友前往希尔顿饭店开会。那次他们迟到了几分钟,所以没有停车位可容纳他们的汽车。他的朋友建议将车停在饭店的贵宾车位。比尔·盖茨不同意。他的朋友说:“钱可以由我来付。”比尔·盖茨还是不同意。原因非常简单,贵宾车位需要多付12美元。比尔·盖茨认为那是超值收费。

比尔·盖茨在生活中遵循他的那句话:“花钱如炒菜一样要恰到好处。盐放少了,菜就会淡而无味;盐多了,苦涩难咽。”所以即使是花几美元,比尔·盖茨也要让他们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对于自己的衣着,比尔·盖茨从不看中他们的牌子或者是价钱,只要穿起来感觉舒适,就会很喜欢。一次,比尔·盖茨应邀参加由世界32位顶级企业家举办的“夏日派对”,那次他穿了一身套装,这还是美琳达先前在泰国给他买的用来拍照时穿的衣服,样子还不错,只是价格还不到歌星、影星一次洗衣服的钱。他生活的教条就是:“个人只要用好了他的每一分钱,他才能做到事业有成,生活幸福。”

平日里,如果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会议,比尔·盖茨会选择休闲裤、开领衫以及他喜欢的运动鞋,但是这其中没有哪一件是名牌。

众所周知,比尔·盖茨与妻子都十分疼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在满足孩子的一些要求上,他们绝对是一对吝啬鬼。比尔·盖茨从不会给孩子一笔很可观的钱。当罗瑞还不会数钱,但珍妮弗已经可以拿着一些零用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罗瑞总是抱怨父母不给自己买他最想要的玩具车。比尔·盖茨有自己的说法,他认为,再富也不能富孩子。

8.再富也要穷孩子[8]

澳大利亚属于西方发达国家,人均收入2万澳元(约合人民币12万元),人民生活较为富裕。然而,富裕的澳洲人却信奉:“再富也要穷孩子!”他们的理由是,娇惯了的孩子缺乏自制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长大成人后难免要吃大亏。

美国西雅图的一些大富豪,他们完全可以随心所欲地让自己以及心爱的孩子过上奢侈的生活。但是,他们却以一种平民的生活方式,言传身教,让他们的孩子从小就领会到节俭的重要性。富豪们会安排自己的孩子去参加“饥饿体验”,让孩子了解这个世界的生存现状,还会带着孩子一起去非洲等贫穷地区或国家参观。至于日常生活中,美国家长领着孩子一起到社区或孤儿院去做义工的事情也十分普遍。5岁的艾琳与罗里是兄妹,体验饥饿以后告诉家中的保姆:“我现在才知道,原来在我们美国,有100多万人无家可归。在全世界,至少还有2亿人靠要饭才能活下去。他们平时吃的饭菜比我们饥饿时吃的还要差!原来爸爸说非洲贫困地区的孩子一年的生活费只有100美元的事是真的……”

一位中国人曾在悉尼一家妇产科医院看见这样一幕:一对外国夫妻来做第二胎产前检查,妻子进诊室面见医生去了,丈夫便带着两岁大的女儿在外面大厅等候。一会儿,女儿闹着要喝水,但是父亲没有在旁边的自动售货机给女儿买仅一元一杯的饮料,而是顺手取了一个免费纸杯,冲进厕所接了一杯自来水(经过净化可直接饮用)递给女儿。这位父亲不是买不起饮料,他是年薪15万澳元的一家体育用品的主管。

其实,这种“穷”待孩子的做法并非个别现象。我们在机场候机厅等地方经常见到这样的场景:家长将正在蹒跚学步的孩子放在地上,让其自己待着,即便是孩子哭闹、打滚也只是安慰一下,仅此而已。

7-8案例解读:

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由于我国绝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相对较好,父母凡事将孩子放在首位。我们一些家长生怕孩子受苦受穷,看到孩子吃了一点苦,受了一点累就心疼不已,甚至有的家长亲自给老师写请假条让孩子逃避学校的周末大扫除。长此以往,让孩子养成了诸如任性、撒谎、自私狭隘、意志薄弱、嫌贫爱富等不良品质。

因此,上面两个案例所揭示的深刻内涵值得广大家长深思和借鉴。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是爱的出发点及其实施却可以令孩子有完全不同的成长轨迹和发展。我们的家长应视苦难为磨炼孩子最好的学校,也不妨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多让孩子体验苦难、饥饿、贫穷,经受磨难,在唤起孩子善良及同情之心的同时,锻炼孩子吃苦耐劳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使其茁壮成长。

9.我想要红苹果[9]

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了50位成功人士,他们都在各自的行业中获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时又选出50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写信给他们,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有两封回信给他的印象最深。一封来自白宫一位著名人士,一封来自监狱一位服刑的犯人。他们谈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那位来自监狱的犯人在信中这样写道:

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各不同。我一眼就看见中间的一个又红又大的,十分喜欢,非常想要。这时,妈妈把苹果放在桌上,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我刚想说想要最大最红的一个,这时弟弟抢先说出了我想说的话。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把大的留给弟弟吧。”

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我的脸上亲了一下,并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奖励给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从此,我学会了说谎。以后,我又学会了打架、偷、抢。为了得到想要得到的东西,我不择手段,直到我被送进监狱。

那位来自白宫的著名人士是这样写的:

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各不同。我和弟弟们都争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举在手中,对我们说:“这个苹果最大最红最好吃,谁都想要得到它。很好,现在让我们来做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人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

我们三人比赛除草,结果我赢了那个最大的苹果。

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一个最简单也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她一直都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在我们家里,你想要什么好东西要通过比赛来赢得,这很公平。你想要什么,想要多少,必须为此付出努力和代价!

推动世界的手就是推动摇篮的手。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你可以教他说第一句谎言,也可以教他做一个诚实的永远努力争第一的人。

案例解读:

在一些细小的生活事件中,父母所持的态度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很深刻的印象。如果孩子从这些印象中提升出了一种规则或者价值取向,那么那些本来很小的事情就会长期地影响孩子的生活。这个关于苹果的故事很典型地说明了父母作为孩子行为的应答者所起的重要作用。但是,父母作为应答者所起的作用还远远不止于此。

孩子降生后,他的生理需求是否能够及时得到满足,是否能够得到充分的照料,他发出的蕴含有各种含义的信号是否能够得到父母尤其是妈妈的理解和回应,所有的一切都将影响到孩子对世界、对他人、对自己的信任感的建立。信任感是人格的基石。假如信任感能够较好地建立,孩子成年后就常常能够形成乐观、积极、好交往、心胸宽广的健康品质。假如不能够成功建立,这些孩子以后往往会终生处于多疑、缺乏安全感、忧郁、冷漠的阴影之中。

进入幼年期的孩子,自我意识还不够健全,他们没有自己的是非标准和价值观。这个时候,他们对是非的判断绝大部分是以父母的态度为标尺的。父母的笑脸和赞扬就是孩子的动力;父母的训斥、惩戒就是孩子的禁令;父母看待问题的态度、角度就是孩子的“标准答案”。这个时期,父母基本上完全掌控着孩子的成长方向。那些以孩子说脏话或者抓妈妈头发为乐的父母,将很快处于家庭教育的窘境之中。那些用拍打地面来安慰跌倒的孩子的祖母,直接破坏了孩子对自己行为的责任心,在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怨天尤人的种子。

然后,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逐渐发展,大人们开始觉得他们不像以前那么听话了。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布娃娃当然比真的娃娃好带;相反,父母这种期望孩子好管的心态,会成为家庭教育中明显的负担。

在很长时间里,孩子通过父母的要求来要求自己,通过父母的评价来自我认识,通过父母的允许来规划自己的生活,通过和父母互动,构建和发展与父母的关系。孩子在与父母的各种“互动”中,建立了最初的信任感、安全感、价值观,以及爱和归属感。同时,他们从父母的态度中,形成了对待自己的立场和方式,包括自我评价、自我安慰与调节、看待自己的方式,以及对待欲望、物质、压力等各种事物的态度等。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而言,这些都是十分关键的。

10.比惩罚深刻的奖励[10]

这件事发生在一个法国家庭。一天,孩子放学后,在客厅里玩篮球。忽然,篮球打落了书架上一个花瓶。“咚”的一声,花瓶重重地摔到地板上,瓶口摔掉了一大块。这不是摆饰品,而是祖上传下的波旁王朝时期的古董。孩子慌忙地把碎片用胶水粘起来,胆战心惊地放回原位。

当天晚上,母亲发现花瓶有些“变化”。吃晚餐时,她问孩子:“是不是你打碎了花瓶?”

孩子灵机一动,说:“一只野猫从窗外跳进来,怎么也赶不走,它在客厅里上蹿下跳,最后碰倒了架子上的花瓶。”母亲很清楚,孩子在撒谎。因为,每天上班前她把窗户一扇扇关好,下班回来再打开。母亲不动声色地说:“是我疏忽了,没有关好窗户。”

就寝前,孩子在床上发现了一张便条,母亲让他马上到书房去。

看到孩子忐忑不安地推门进来,母亲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盒子,把其中一块巧克力递给孩子:“这块巧克力奖给你,因为你运用神奇的想象力,杜撰出一只会开窗户的猫,以后你一定可以写出好看的侦探小说。”

接着,她又在孩子手里放了一块巧克力:“这块巧克力奖给你。因为你有杰出的修复能力,虽然用的是胶水,但是裂缝黏合得几乎完美无缺。不过,这是修复纸质物品的,修复花瓶不仅需要黏结力更强的胶水,而且需要更高的专业技术。明天,我们把花瓶拿到艺术家那里,看看他们是怎样使一件艺术品完好如初的。”

母亲又拿起第三块巧克力,说:“最后一块巧克力,代表我对你深深的歉意。作为母亲,我不应该把花瓶放在容易摔落的地方,尤其是家里有一个热衷体育的男孩子。希望你没有被砸到或者吓到。”

“妈妈,我……”

以后,孩子再也没有撒过一次谎。每当他想撒谎时,三块巧克力就会浮现在眼前。

案例解读:

汤姆不小心打碎了花瓶,为了逃避妈妈的责罚,用胶水把碎片粘在了一起。妈妈回来后看出了花瓶的异样,问汤姆是怎么回事。汤姆回答是一只从窗口偷溜进来的猫干的。妈妈很容易就看出汤姆撒了谎,可是她并没有直接批评汤姆,而是拿出了三块巧克力奖给了汤姆。理由一:汤姆展开了丰富的联想,想象出了一只猫打碎花瓶的场景,将来他一定能写出很棒的文章。理由二:汤姆自己动手把花瓶碎片粘了起来,说明他的动手能力很强。理由三:作为对妈妈的惩罚,妈妈应该把花瓶放在更安全的地方。故事的结尾是,汤姆再也没有说过谎话。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从中得到哪些启示呢?

家长教育孩子,有很多种方法。每个家长在对待孩子犯错时的反应是不同的,处理的方式也不同。处理得好,孩子可以健康地成长;处理得不好,孩子就会引起反叛心理,很容易在心里留下阴影。所以孩子的教育是很重要的,就像《三块巧克力》故事一样。这三块巧克力看似是母亲对孩子的奖励,其实这三块巧克力是母亲告诫孩子做人要诚实,它们时时刻刻都是孩子心灵上的警钟。母亲这样做,既让孩子认识到了错误,也维护了孩子的自尊心。为人父母者,只有给孩子坦诚、尊重、宽容,才能使孩子健康地成长,才是最正确的教育。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句并不高深的俗语告诉我们该怎么做。我们可以效仿那位聪明的汤姆妈妈,试着用“和风细雨”的讲解去代替“劈头盖脸”的训斥。“巧克力”必定会比“惩罚”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11.珍妮的圣诞节[11]

珍妮和琳达是表姐妹,珍妮的妈妈像爱自己女儿一样爱着琳达,姐妹两个人经常在一起玩。快到圣诞节了,学校刚一放假,琳达就到姨妈家找珍妮玩。

这天,姨妈和琳达在厨房里聊起考试成绩。琳达很骄傲地告诉姨妈,她除了科学是B之外,其余的科目都是A。“你真是个好孩子,总是学得那么好。咦,我还没看见珍妮的成绩单。珍妮,你来一下。”其实珍妮已在楼梯上听到了琳达和妈妈的对话,踌躇着不愿意出来。听到妈妈喊她,她干脆躲了起来。

吃过晚饭,妈妈又问起了这件事:“珍妮,这次考试考得怎么样?成绩单在哪里呢?”“我也不知道放在哪里了。”珍妮慢吞吞地回答。看着她无精打采的样子,妈妈开始有些生气了:“是不是又得了坏成绩?这次考得不好,下次考好一些不就行了,这有什么难为情的。珍妮,去把成绩单拿来,我要看一看。”

成绩单拿来了,没有一个A,大部分是C。“你真让我感到羞愧,珍妮。”妈妈忍不住大声训斥起来,“你的成绩为什么总这么糟?琳达总是得到好成绩,你为什么不能像她一样,你的学习环境哪一点比她差?你就是太懒,总是注意力不集中,不专心听讲,你是我们家的耻辱。回房间去好好想一想再来跟我谈谈。我不想看见你这个样子。”

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在琳达面前受训了,可珍妮还是下不了台。她发起了脾气:“看吧,我是处处不如琳达。我给你们带来了耻辱是不是?要是这样,我也不想上学了。我就是这么笨,你干脆拿琳达当自己的女儿好了。”说完珍妮转身回到自己房间。妈妈叹了口气:“怎么会这样,我又不是想指责她什么,我仍然像以前一样爱着她呀。”这一年的圣诞节,因为珍妮的不高兴,大家都过得很乏味。

案例解读:

在时代大踏步向前发展的今天,孩子每天都在成长。相对来说,父母却落后了。父母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力和接受力大大减弱,对焦点话题显得茫然,但却仍然在反复说教,絮絮叨叨,让孩子们觉得父母干预了自己的自由。父母的说教索然无味,两代人之间无话可说,这是所谓的“代沟”问题。

唠叨,会让孩子很受伤。孩子在不断的“唠叨式”的教育下,很容易养成“心理惰性”,不仅失去对父母的依赖感,而且还降低了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信”,最终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这种逆反心理又使他们将主动学习变成了被动接受,这又加大了两代之间的距离,使得“代沟”越变越深。正如案例中的珍妮,由于妈妈经常在琳达面前唠叨她的成绩总是那么差劲儿,使珍妮产生了逆反心理,最终向妈妈发起脾气来。这样既伤了母女感情,也使母女之间的沟通更加困难。

其实,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少犯错误。可是家长们没有意识到,当他们把这种迫切的心情转化为唠叨后,往往会适得其反。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家长终日不停地唠叨,会使孩子认为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进而出现叛逆心理或者养成懒惰的习惯。此后,当他们再次面对家长的唠叨时,他们要么不理不睬,要么开口顶撞。案例中珍妮的表现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12.看不见的爱[12]

夏季的一个傍晚,天色很好。我出去散步,在一片空地上,看见一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和一位妇女。那孩子正用一只做得很粗糙的弹弓打一只立在地上,离他有七八米远的玻璃瓶。

那孩子有时能把弹丸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我便站在他身后不远,看他打那瓶子,因为我还没有见过打弹弓这么差的孩子。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那孩子便把石子放在皮套里,打出去,然后再接过一颗。从那妇女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是那孩子的母亲。

那孩子很认真,屏住气,瞄很久才打出一弹。但我站在旁边都可以看出他这一弹一定打不中,可是他还在不停地打。

我走上前去,对那母亲说:“让我教他怎样打好吗?”

孩子停住了,但还是看着瓶子的方向。

他母亲对我笑了笑:“谢谢,不用!”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

我怔住了。

半晌,我喃喃地说:“噢……对不起!但为什么?”

“别的孩子都这么玩儿。”

“呃……”我说,“可是他……怎么能打中呢?”

“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

我沉默了。

过了很久,那男孩的频率逐渐慢下来,他已经累了。

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

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移一点;打一弹,再转点,然后再慢慢移回来。他只知道大致方向啊!

夜风轻轻袭来,蛐蛐在草丛中轻唱起来,天幕上已有了疏朗的星星。那由皮带发出的“噼噼”声和石子崩在地上的“砰砰”声仍在单调地重复着。对于那孩子来说,黑夜和白天并没有什么区别。

又过了很久,夜色笼罩下来,我已看不清那瓶子的轮廓了。

“看来今天他打不中了。”我犹豫了一下,对他们说声“再见”,便转身向回走去。

走出不远,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的碎裂声。

案例解读:

要让一个生理不健全的孩子健康成长,父母需要付出极大的心血。而作为残疾儿童的父母,最重要的是要拥有一颗平常心,要对孩子有耐心和信心。“别的孩子都这么玩儿。”故事中的母亲让自己双目失明的孩子玩正常孩子所玩的游戏,不厌其烦地为孩子递石子儿。面对孩子一次次的失败,母亲毫不气馁,坚信他一定能成功。孩子最后能够成功地击中玻璃瓶,离不开母亲的一颗平常心、耐心和信心,更离不开伟大的母爱。

作为家长,首先应该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种植希望,只有种植才能有收获。做父母的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孩子,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爱与耐心。上述案例中的母亲,不厌其烦,一次又一次地为失明的孩子捡石子儿,这需要极大的爱心与耐心。父母要学会等待,不能对孩子要求过急,尤其是对于残缺的孩子,父母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爱与信任。

如果生活给了你一种坎坷特殊的命运(比如故事中所描述的生理不健全的孩子),请不要放弃,你并不知道这其中蕴藏着什么样的能量,也不知道命运之轮将如何运转。因此,像故事中那位母亲一样正常待他吧,教给他应该懂得的道理,并相信他“只要做了,就有可能击中”。

你听到那一声清脆的碎裂声了吗?谁说奇迹不会发生?请相信爱的力量是伟大的。教育中需要有爱,需要有耐心与信心。

13.谁之过?[13]

王真(化名)是家里的独生子。王真的家庭不算富裕,但也过得去。因为只有王真这么一个儿子,父母对王真是宠爱有加,王真要什么父母都能尽量满足他。王真的父母从早到晚地忙碌,无暇管教。所以,王真特别贪玩,读完初中后,就离开了学校。脱离了学校的管理,加之没有来自家庭的管束,初涉社会的王真更是犹如脱缰的野马一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泡酒吧、网吧成了其生活的全部。在酒吧里,王真认识了一个名叫何英(化名)的女孩。两个稚气未脱的孩子一见如故,很快就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由于两个人都没有工作,整天泡吧、逛街,开销很大,王真没钱了就向父母要一些。

一个夏天的傍晚,两人在一个网吧里玩时,一个男青年不知有意还是无意,在经过何英面前时用手抓了她一下。这情况正好被王真看到。年轻气盛的王真认为那个男青年是故意欺负何英,不问青红皂白,冲上前去朝那人脸上就是一拳。哪知那人另外还有三四个同伴。男青年的同伙一拥而上,王真被他们打得鼻青脸肿。王真逃出网吧,打电话喊来了十多个平日里经常一起玩的“哥们儿”,并从路边西瓜摊上拿了两把西瓜刀藏在网吧边上的花坛里。等他的这些“哥们儿”到了后,王真便走到网吧里,报复刚才打他的那几个人。对方一出网吧,见王真他们人多,撒腿就跑。王真拿起准备好的西瓜刀便狂追上去。那人边跑边大喝王真住手。但此时的王真早已昏了头脑,哪里还管什么后果。追到离那人只有一步时,用西瓜刀猛地一捅!那人一声惨叫,跑了几步后便摔倒在地。王真见那人倒地后,心里发慌,也不知那人有没有事,偷偷地将西瓜刀扔在了路边的花坛里逃走了。那人被他的几个同伴扶起来后就送到了医院。几天后,派出所民警在网吧里将王真带到了派出所。由于那人的脾脏被刺破,住在医院里,王真要承担医疗费用,同时王真也被刑事拘留。因为伤者的脾脏破裂已构成重伤,依照我国刑法,故意致人重伤是要负刑事责任的。

王真的父母找到律师为王真辩护。当律师与王真的父母来到看守所见王真时,他的情绪很低落。他悔恨地说:“我对不起我的父母,他们养我这么大,我却这样不争气。可我又有些怨他们,如果小时候他们多管我一些,我现在也许会在大学里读书。如果他们能‘逼’我去做事,而不是不管我,让我放任自流,也许我也不会这样……”

在法院审判时,鉴于受害方也有重大过错,而且王真系初犯且认罪态度好,王真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案例解读:

从主观上来讲,未成年人犯罪主要是由于他们身心发展不成熟,辨别能力较弱,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念,盲从色彩浓厚,抗诱惑能力差,对犯罪后果考虑少,具有模仿、逞强、半成人化等个性特点,容易受外界影响。从客观因素来看,家庭、学校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监管不力也是促使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其中,家庭因素的影响更为明显。

一方面,由于家庭环境,父母从早到晚忙碌,无暇管教,使孩子缺乏必要的爱,影响孩子心理的正常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家庭教养方式不当。“养不教,父之过。”王真的父母虽然从心理上对其宠爱有加,但更多的是一种爱的放纵,只是物质上的满足,没有行为上的引导和教育,更缺乏束缚和管教。再加之后来脱离学校管理,初涉社会的王真更是像脱缰的野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对于王真结交的朋友以及泡吧、过度消费等行为,父母听之任之,不管不问,这也是王真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

14.诱惑儿子学电脑[14]

儿子今年10岁,我和丈夫开了个家庭会议,决定让儿子学习电脑。可怎样才能让他保持兴趣是最头疼的问题。

后来我想到一个办法———“诱惑”儿子。第一天给儿子上课,我取出儿子在北京旅游时的一张照片,扫入电脑,利用Photoshop软件将儿子照片上周围的景色擦得一干二净,选择了一幅法国图片,将儿子的照片贴进去,修改模糊像素,选择合适比例,再写上几个大字“帅帅到此一游”,保存后将计算机墙纸设为该图,电脑屏幕就改成了儿子站在埃菲尔铁塔前,笑容可掬地看着我们。

儿子果然上当,大声要求要把我和他爸也加进去。我教他边学边做,两个小时下来,儿子果然兴致盎然。虽然图片做得相当业余,但小家伙兴奋得两眼放光。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还得再教孩子学习输入汉字。

退出Photoshop程序,开始教儿子学五笔输入。对于五笔,我极有心得,而且自成一套,极为迅速。先跟孩子讲汉字如同堆积木,把一张字根表放在他面前说:“现在开始每天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唐诗。每个字的积木是怎么个堆法,我来教你,这个积木表不需要刻意背。”第一个晚上的教学效果斐然,儿子兴致勃勃地和我一起堆文字积木,还有点舍不得关机呢。

第二天晚上,又做另外一张照片,五笔学习依旧打那首唐诗。儿子的兴趣一天比一天高涨,把家中影集全部搬到了电脑旁。10天过后,儿子对图像处理技术已较为熟悉了,虽然他还搞不懂“滤境、通道、路径”等词语的概念,但已经知道怎么去用,那首唐诗他已经能闭着眼睛打下来了。

接下来的10天开始,我又深入一层地教儿子各种特技、多层图像叠合等。五笔练习换成另外一首唐诗,同样25个字,要他重复打10天。50天下来,儿子总共打了125个字,这基本上等于能熟练地打任何字了。因为精通这125个字,就等于全面掌握了字的构成原理,而且我不曾要求他去背什么字根表,但这个字根表已经通过这125个字牢牢地记在他的脑海里了。

怎么样,我这位妈妈是不是有点教子智慧呢?

案例解读:

从案例中孩子的整体表现来看,这位妈妈确实具有教子智慧。她采用“兴趣诱导法”,即家长通过各种机会了解孩子的特点,发现孩子的需要,捕捉孩子的兴趣,因势利导,使孩子的个性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的一种方法。她依据儿子求知欲强、好奇心重的心理特点,一步一步激发和诱导孩子对电脑产生兴趣。同时,她对任务难度进行了循序渐进的安排,符合孩子“最近发展区”的学习特点。孩子在具体的操作体验中获得点滴成功的喜悦,有助于其保持学习电脑的一贯热情,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

家长在使用“兴趣诱导法”的时候,需要注意了解孩子的兴趣点,积极支持引导孩子的探究活动,激发孩子的欲望,饶有兴趣地去施教,注重引入充满娱乐的愉悦式教学,做个智慧妈妈。

15.“花衣服”会惹出烦恼来[15]

前一段日子,孩子老缠着我要一块手表。她才7岁呀!认表都困难,买表干什么呢?

当然,我是不会武断地数落她的。因为我懂得教育的真谛是一个好家长必须具备优良的素质。

一天放学后,孩子又提起此事。我说:“孩子,妈妈给你讲个故事吧,听完了这个故事,你再决定要不要手表好不好?”孩子爽快地答应了。我便娓娓道来:

“在动物王国的幼儿园里,有很多的小动物。它们高高兴兴地在一起学习、玩耍,可痛快了。只有穿着花衣服的小狗菲菲独自一个人蜷缩在角落里,偷偷地抹着眼泪,为什么呢?因为小朋友都不愿意和它玩,都说它变了,变得光剩下漂亮的外表了。大家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菲菲曾经是一个学习成绩很好也乐于助人的好学生,当它看到姐姐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非常讨人喜欢,就每天缠着爸爸妈妈给它买漂亮的衣服和首饰,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上课时,老师在讲课,它却在聚精会神地欣赏自己漂亮的首饰。下课了,小伙伴们拉着它去玩耍,它却怕弄脏了自己的花衣服。慢慢地,菲菲的学习成绩不好了,小伙伴们也不喜欢它了。”讲完故事,我问到:“你能告诉我菲菲该怎么办吗?”

孩子听得很投入,她说:“菲菲不要只顾着打扮,只有好好学习了,大家就和它玩了,它就是个好孩子了。”看到孩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接着说:“你还不认识手表,买个表戴在手上,上课是不是会分散你的注意力?和小朋友玩耍时是不是会怕弄坏了?这样是不是就像菲菲一样会变成一个大家不喜欢的孩子了?将来你长大了,认识表了,妈妈一定给你买,好不好?”孩子高兴地说:“好!谢谢妈妈!”

案例解读:

值得称赞的是,母亲在面对孩子纠缠着买表的时候,并没有直接气愤地对孩子说不,一味地数落和责骂孩子,而是通过给孩子讲“小狗菲菲”的故事,帮助孩子明白在还不识表的时候买表是根本没有必要的,不能因为一时兴起或是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买一些对自己没用的东西。家长循循善诱,运用讲故事的方法,更能让孩子进行类比,从中得到启发。而且,在以后的生活中,孩子也会慢慢地学着权衡自己想要的事物到底对自己是否有用,而做出正确的选择。在一次次的取舍中,孩子会变得越来越有主见,从而做出未来人生中每一次的正确选择。

16.不妨做个笨妈妈[16]

故事一:

“妈妈,你好笨哦!我来教你。”9岁的女儿一本正经地拿着书本教我读英语。

女儿上三年级时,学习科目中加入了英语课程。刚开学没多久,女儿生病,住院治疗前后耽误了一个多月,课程落下了很多,尤其是英语。从此,只要一上英语课女儿就发愁。四年级时,我鼓励她报剑桥英语班,她皱着眉头:“妈妈,我不行,我的英语肯定完了。”“那就试一试吧,没准就行。”女儿拗不过我,无可奈何地答应了。

第一天学习回来,我问孩子学得怎么样。她说有一些已经忘了。我和女儿共同看书,同时告诉女儿:“妈妈觉得你读得特别好。妈妈初中时英语常不及格呢!”“真的吗?”女儿的眼睛一下亮了。“妈妈,我来教你学英语吧!”“好啊,小老师。”女儿用手指着英语单词教我读“red”,我跟着读。晚上,女儿拿着书本,问我“red”怎么读,我假装不会,皱着眉头做思索状,然后长叹一声:“唉,我忘了。”女儿满脸得意地笑:“好笨啊,妈妈,我教你读。”

从那以后,女儿每天都会教我这个“笨妈妈”读英语。渐渐地,孩子对英语感兴趣了,为了“鼓励”我,她努力地读,认真地听。如今,女儿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而且担任了班里的英语科代表,对我这个“笨妈妈”,她一如既往认真地教。看着自信的女儿,我好开心,愿意永远做女儿的“笨妈妈”。

故事二:

我的孩子不安分,粗心大意,作业错上天。我每天帮着检查,结果是当晚作业订正对了,但一到考试又错了。后来,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想了一个办法。

在这以后,我虽然天天检查孩子的作业,但发现错了之后,不再说错,也不再指导他订正,而是假装进行一番验算之后,抓耳挠腮说自己也不会做了,让儿子教教我。听说我向他求教,这可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孩子两眼放光,怎么也没想到,天天能检查出他作业一大堆错误的妈妈也有不会的时候。他给我讲解时,特别认真,还时不时地学老师的口吻,问我懂了没有。结果,次次都发现自己做错了,悄悄地自己拿回去重新订正去了。还有几次自己卡壳了,我就知道他自己上课也没听好,讲不明白了,就故意打岔,要赶紧做家务,明天再讲。第二天晚上回来,儿子就吵着要给我上课,他一定白天问老师或是同学了。

这样坚持了两个月,“笨妈妈”出成果了。我天天装笨,什么都不会,孩子则是越战越勇。一个学期过去后,我就再也找不出他作业中的错误了。教师反映他上课也认真听讲了,他的成绩也提高了许多。

案例解读:

“笨妈妈”其实是非常聪明的,面对孩子的问题,并没有采取强硬措施。相反地,适时在孩子面前示弱,激发孩子当“小老师”的欲望,在一次次的讲解过程中,让孩子发现自己的不足,矫枉过正,找到自信。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不能常因经验、年龄和经济上的优势,高高在上,应适时把主动权和主体地位交给孩子,自己还原到“配角”和“学生”位置,充分发挥孩子的积极性,可能会收获出乎意料的教育效果。

17.时间奖励表[17]

世上没有时间的收藏家,但每个人都可以做时间的主人。

记得女儿上幼儿园时,她做事的时间都由我来安排。日子久了,我发现女儿做什么事都不主动,并且拖拖拉拉。后来,我就让女儿自己来支配时间,让她自己制订一个时间表,将每天起床、洗漱、吃饭、写作业、看电视、看书、洗脚、睡觉的时间都安排好,并按时去做。而且我还告诉她,计划一旦定下来就要严格执行,没有特殊情况,决不可以改动。我认为这也是培养女儿意志力的保证。在一定的时间起床,是对意志的最根本的训练,可以改掉在被窝里赖床的习惯;吃饭的时候准时入座,是对爸爸妈妈以及其他人的一种尊敬。养成严守时间的习惯,不仅是一种道德行为,也是一种自尊的态度。

刚开始时,孩子做得总是时好时坏,我就试着出台了“时间奖励表”。此表主要是以奖励为主,每天一小结,每月一总结,每晚对照时间表逐项加以评价,表现好就奖一颗红星,每月根据红星颗数给予孩子适当的奖励,原则是先松后紧,有进步就加大奖励力度。实施后效果很不错。有时为了督促女儿,我还和她一起比赛,比如洗漱,看谁洗得又快又好。我还根据她作业量多少,与她口头约定,她写作业我做饭,看谁先完成任务。适当的时候我故意拖延时间,故意示弱。这样一来,她做事的积极性高了,效率也随之提高,不仅改掉了做事磨蹭拖拉的坏习惯,而且慢慢养成了分秒必争的好习惯。

案例解读:

这位家长针对孩子做事拖拉、不主动的情况,教孩子自己支配时间,制订生活时间表,将每天学习、生活的时间合理安排好,这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和独立性。在孩子缺乏执行力的时候,家长及时采用“代币制”,对孩子好的行为进行及时的强化和鼓励。代币其实是一种中介物,在行为改变的过程中,用一种本来不具有增强作用的物体为表征(如筹码、铜币、纸币等),让它与具有增强作用的其他刺激物(如食品、玩具等)相联结,让这一种表征物变成具有增强力量的东西。孩子慢慢养成独立勤劳的良好习惯,同时形成珍惜和利用时间的良好观念。

18.爷爷奶奶用心血哺育出的19岁博士[18]

他没上小学,6岁就直接上初中;12岁考入全国重点大学———中南大学;16岁以专业总分第一的成绩考上了中南大学研究生;2003年夏天,19岁的他又顺利考取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博士生。这个出色学子的成长经历,可谓隔代教育的典范。

听说我要采写肖从文的成长案例,中南大学材料学院的肖来荣书记建议说:“从文的成长最早得益于他爷爷奶奶的教育,是这两位老人适时启蒙和良好的家教使从文的智力得到了较早、较好的开发,为从文后来的成长奠定了基础。你应该采访肖家,了解一下他们的隔代教育的成功秘诀。”于是,我几经周折找到了肖家。可惜,肖老先生前年已经过世。因此,只能请肖从文的叔叔肖日新讲述他所目睹的一切。

1983年红梅傲雪的时节,肖从文出生在湖南郴州市永兴县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肖日明是郴州化工厂永兴分厂职工,母亲许小燕是湖南白沙煤电集团马田煤业公司职工。因父母分居两地,而且一直很忙,无法带孩子,所以肖从文只好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爷爷肖延年在永兴县太和中学工作,奶奶马良英是一位小学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两位老人深知家教的重要。同时,他们也清楚时下有些家庭隔代教育的失当之处:有不少爷爷奶奶总是疼多教少,甚至疼而不教。为了避免自己步入这种家教误区,他们从答应带孙子之后,就翻阅了不少家教和早教资料,然后定下了与众不同的12字家教原则:有疼有教、疼得适度、教得有方。

小时候,从文特爱听故事,他几乎每天晚上都是躺在爷爷或奶奶的怀抱里,听着故事进入梦乡的。有一天,小从文问爷爷:“为啥您和奶奶肚里有那么多好听的故事?”爷爷指着家里那成堆的书籍告诉他:“是从书上看来的!如果你和书交上了朋友,它不但能让你知道很多故事,还能教会你好多知识和本领。”

天真的小从文一听,来了兴致:“爷爷,就让我和书交朋友吧!”“好啊,不过现在你还小,不识字,先让爷爷奶奶教你识字,你字识多了就能和书交朋友了。”小从文记住了爷爷的话,也渴望着能尽早和书交上朋友。

没过几天,爷爷就买来一些图画版的儿童读物让他看,同时也教他少量的汉字。当从文一岁多的时候,奶奶就开始教他拼音,老人家自己动手制作拼音字母卡片,然后钉到墙上,天天教从文。等从文再大一点,奶奶又把他带到校园里。课间,他能同那些活泼可爱的小学生们一起玩耍。上课了,他常常从教室的后门将小脑袋探进教室,看老师讲课,听学生们读书。回到家里,小家伙就学着学生的样子,拿过爷爷奶奶的书咿咿呀呀地念个不停。不过,除了他自己之外,谁也听不懂他在念什么!那时,从文才刚刚两岁多。

“既然孩子的学习兴趣如此之浓,我们就因势利导,在他基本掌握拼音之后,开始教他认字识数吧!”爷爷奶奶这样商定。于是,爷爷专门买了一块小黑板,开始每天在黑板上写三五个汉字,出几道数学题,然后教读并讲解。从文边玩边学,不到一天,就滚瓜烂熟了。第二天爷爷测试一下,再教新的,而且增加数量。这样一环扣一环,小从文就是在爷爷奶奶这样的启蒙下,懂得了象形文字山、石、水、火……的具体含义,也学会了加减乘除运算。爷爷奶奶的简单而富有规律的教学,对幼小的肖从文颇有吸引力。从一开始,从文就对那些生字新词和数学题目极感兴趣。因此,爷爷奶奶教的东西他接受得很快,而且记得很牢。到4岁时,他不仅过了识字关,还学会了查字典和汉语词典,而且在爷爷奶奶的指导下,阅读了半文言文的古典名著《西游记》《粉庄楼》《红楼梦》和许多童话故事。

有一次,爷爷奶奶都得上课,小从文没有人看,就被奶奶带进了课堂里。小家伙像模像样地坐了一节课,也老老实实地听了一节课。奶奶发现他比较安静,而且挺守课堂纪律,就经常把他带到教室里。爷爷专门给他准备了一条小板凳,让他同那些比他大五六岁的孩子一起听课。于是,小从文便有了到小学“蹭课”的机会。这既帮助他复习了爷爷奶奶在家里教他的知识,又培养了他的兴趣。用他自己的话说:“那时在教室里听课,虽然并没有完全听懂,但是觉得有意思,所以愿意待在那里。也许,当年的听课在无意中使我自觉不自觉地适应了这样一种求学的环境。”

与其他孩子相比,肖从文从小就喜欢安静。三四岁的时候,别的孩子都喜欢捏泥巴、玩沙子、“过家家”,而他却迷着看书。

为了让小从文能找到更适合读的书,进一步激发读书兴趣,爷爷便将他送到一个在永兴新华书店做会计的朋友那里。对从文来说,那里不仅是他的乐园,也是知识的殿堂。于是,他天天想到那里看书。为了不影响人家的生意,他常常捧着书,蹲在柜台底下,专心致志地阅读。这样,成天“泡”在书店里,他不仅阅读了书店里的所有儿童读物,还“啃”完许多“大部头”。“那时候还真的看了很多书,包括一些古典名著。我当时最感兴趣的是科幻小说,有些书的内容到现在还记得很清楚。”回忆起这段往事,肖从文显出一副悠然神往的样子,同时还有点得意。

到1987年,从文4岁的时候,爷爷奶奶先后退休,这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来指导小从文的学习。此后的两年里,小从文不仅听遍了爷爷奶奶肚里的所有故事,而且在以前所学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学完了小学六年的全部课程。

1989年夏,6岁多的肖从文到了该正式入学的年龄。爷爷奶奶原打算让他从四年级插班。不料,爷爷带着他转遍了县城的几所小学后,得到的答复都是:“年纪太小,没有先例。”

虽然插班入学行不通,但是爷爷坚信,他和老伴多年的启蒙教育,肖从文已经完全具备了普通小学生的素质。他决定让从文直接去上初中!于是,老人家顶着骄阳,带领小从文来到永兴二中。祖孙俩被领到校长邓奕瑜的办公室,这位德高望重的校长对肖从文进行了一些简单测试,当即表态,让肖从文破格参加当年的小学升初中考试。

回来的路上,爷爷告诉从文:“邓校长很给面子,你要珍惜这个机会,认真考试。”小从文拉着爷爷的手,撒娇似地说:“您就放心吧,我一定能考好。”他果然一考就中。

入学前的那天晚上,爷爷把从文拉到跟前,鼓励他说:“能考上中学,说明你过去学得不错。从明天开始,你就走进课堂,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在学校里,要遵守纪律,好好学习。中学的课程较多、内容复杂、难度较大,决不能掉以轻心。只要你努力,我相信你将来一定会学得很出色。”此时此刻,小从文不知该对爷爷说什么好,只是一个劲儿地点头。

从文入学了,爷爷奶奶并没有就此轻松下来,两位老人经常到学校找老师了解情况,然后根据从文的实际,再给予指导。可是,刚进中学时,肖从文的学习并不理想:因为年纪太小,又没有真正接受过学校的正规教育,不能很快地适应严肃的教学和沉重的课业负担,显得有些闷闷不乐。爷爷见从文没有了往日的天真活泼,整天总是愁眉不展,深知他所面临的压力,便想方设法给从文一些鼓励,帮助他树立信心。“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爷爷总是给我鼓励,即使情况看起来显得十分糟糕的时候。他在教育我时也从不急躁,不给我施加任何压力。他总是对我说‘不要着急,慢慢来。’正是爷爷奶奶的循循善诱和宽松教育,以及学校老师的不断鼓励,使我在校学习逐渐走上正轨,成绩不断跃升,到初二时,就在同年级名列前茅了。”

中考之前,肖从文参加了省重点中学永兴一中组织的选拔考试,他再次如愿以偿。高中三年,肖从文学得很轻松。1996年要参加高考时,当时中央电视台正播放《三国演义》。“80多集,我每天都追着看,一集不落,爷爷奶奶也从不干涉我。”肖从文回忆说。

就是那一年,12岁的肖从文作为湖南省年纪最小的考生,以562分的优异成绩跨进全国重点大学中南工业大学,也就是后来的中南大学。从此,肖从文迈入了一个更加宽广的天地。

1996年9月,一个菊花飘香的日子,肖家的一些亲朋纷纷赶来送从文去长沙上大学。面对大家真诚的祝贺,肖延年老人语意深长地对从文说:“亲友们都对你寄托厚望,你要勤奋努力,一定要学有所成,不辜负大家的希望。”接着,老人家又指了指站在旁边的小孙子(肖从文叔叔的儿子),激将从文:“你弟弟才几岁,今天也来送你,你要为他做个榜样,弟弟将来还等你接他上大学呢!”从文明白爷爷的话意,更理解爷爷的良苦用心,总是不住地点头。

肖从文随着爷爷奶奶从永兴来到长沙,走进了中南大学幽雅美丽的校园。考虑到从文年龄太小,生活上还需要照料,学院腾出房子供肖从文的爷爷奶奶居住。就这样,肖从文开始了在爷爷奶奶“陪读”下的大学生活。他白天跟同学们一起上课,晚上跟同学们一起住在寝室,吃饭跟爷爷奶奶在一起。两位老人常常利用吃饭的时间询问从文的学习情况,观察他的心理动向,及时地进行点拨。为了警戒孙子骄傲,爷爷奶奶总喜欢以古代优秀少年、革命先辈中的少年英雄及古今中外的少年才子为楷模来教育从文,让他们的优秀品质如春风化雨,滋润着从文的心田,进而化作催人奋进的动力。此外,两位老人还告诉从文:“平时也要学周围的同学,因为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从他们每个人身上学一点,那你就会有更多的优点。”尤其令人感动的是,两位年过七旬的老人,每天还坚持看报读书,为的是以身作则,给孙子树立榜样。

那时,中南大学正在进行教改,每年从新生中挑选70人组成一个物理实验班和一个化学实验班。肖从文有幸走进了物理实验班。12岁就迈入大学,又进入了教改班,肖从文很有些得意和自豪,加上大学的管理方式跟高中比起来相对宽松,同学、老师又比较宠他,肖从文爱玩的天性在多彩的大学生活中被彻底诱发出来了。有一度因为玩,他的成绩竟排在班级最后,尤其是英语和数学。爷爷奶奶知道后,马上找到从文的老师、同学,了解原因,又协助老师,为从文指点迷津。在爷爷奶奶和老师们的督导之下,肖从文抓紧学习,渐渐赶了上来。到大二的时候,他不仅真正融入了大学生活中,还跃居班上第七名。

又有一段时间,肖从文迷上了电游,爷爷奶奶又是一番耐心教育。2000年春节,从文陪着爷爷奶奶回永兴过年。节后开学,爷爷奶奶由于年事已高,没有再陪从文返回中南大学。临走时,爷爷对他说:“你虽然只有15岁,但你已经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了,以后在学校里,要自己管理自己,照顾自己。时时处处高标准、严要求,完成学业,力争最优。”

从文将爷爷的话牢牢地记在心里。2000年,本科毕业时,他果然一鸣惊人———以专业年级第一的成绩成为本院研究生。读研阶段,肖从文在学习上已经显得游刃有余,他的优势也真正地凸显出来:阅读的广泛和过人的领悟力使他对于问题具备独特而深刻的见解。2003年,研究生毕业,通过GRE、托福考试的肖从文轻松赢得了国外某大学的奖学金。然而,他义无反顾地填报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博士招生考试报名表。对于他而言,考“G”考“托”只是检验和证明自己的实力,通过它们来给自己加压。“也许将来我也会去国外学习或深造,但是我的目标是世界一流的研究机构和实验室。”肖从文如是说。

案例解读:

肖从文的成长,无疑为隔代教育树立了榜样。

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都是宝贝,除了父母的疼爱之外,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娇宠。有关调查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的独生子女家庭中,有近四成的孩子或跟祖辈们生活在一起,或时不时地要接受祖辈们的教育。然而,这些多辈分家庭的隔代教育总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出现不尽如人意的结果。这些隔代家教的失败原因归纳起来大致有三个方面:

其一,无原则地满足。有些老人只是被动地承担起家庭保姆的义务,因而重“养”轻“教”,过分迁就孩子,保护孩子,而忽视了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对孩子的各种要求,不论正确与否,一概无条件地满足。要吃的买吃的,要穿的买穿的,要玩的买玩的,甚至连一些无理的要求也全部满足。结果使孩子自以为“小子天下第一”,不爱惜东西,不珍惜幸福生活。

其二,过分地代替、包办。另一种老人对孙辈养之过娇,爱之过度,缺乏教育和引导,他们对孩子生活上本来能自理的事和力所能及的劳动都包办,久而久之,养成了孩子的依赖性。结果使孩子们吃不得苦,受不得累,生活自理能力差,意志薄弱,害怕困难。

其三,盲目地干涉、袒护。有些老人对孩子的活动干涉、限制过多,不是嫌脏,就是怕“危险”,只让孩子斯斯文文地“玩”,影响了孩子的主动精神和探索精神。受此种思想左右的老人还容易阻挠、干涉和指责父辈对孙辈的教育。实践证明,如果爷爷奶奶充当了孙辈的“后台老板”,无疑阻碍了正常的家庭教育,对孩子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对孩子的缺点错误,父母如果批评指出,老人便出来干涉、包庇、袒护,做孩子的“保护伞”和“辩护律师”。其结果,一方面使父母的教育失去尊严,另一方面也使孩子养成只能听表扬而听不得批评的习惯。

鉴于此,隔代教育的问题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但愿这些家庭能从肖家的家教中得到启发。其实,老人们只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点,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就能支持和帮助年轻的父母教育好第三代。

【注释】

[1]案例源自:http://www.wngjzx.com/Blog/Item.aspx?Id=125&LogId=643

[2]案例源自:http://www.wngjzx.com/Blog/Item.aspx?Id=125&LogId=643

[3]案例源自:秦学科,柴林喜.成就英才———家庭教育100例[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6

[4]案例源自:http://bbs2.iyaya.com/talk/t-1-909166-0.html

[5]案例源自:http://bbs2.iyaya.com/talk/t-1-909166-0.html

[6]案例源自:http://gushi.yxi.cc/mingren/21119.html

[7]案例源自:冷颖.影响家长的101个经典家教案例[M].北京: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7.20

[8]案例源自:冷颖.影响家长的101个经典家教案例[M].北京: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7.20

[9]案例源自:http://www.jxteacher.com/360731100219230003/column29145/b7f8f6fa-e314-431b-bd89-45293e3a12c2.html.2013-10-17

[10]案例源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62db8c0100krxc.html.2013-10-20

[11]案例源自:冷颖.影响家长的101个经典家教案例[M].北京: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7.46

[12]案例源自:冷颖.影响家长的101个经典家教案例[M].北京: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7.63

[13]案例源自:路书红,乔资萍.中外家庭教育经典案例评析100篇[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8

[14]案例源自:秦学科,柴林喜.成就英才———家庭教育100例[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6

[15]案例源自:秦学科,柴林喜.成就英才———家庭教育100例[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6

[16]案例源自:http://www.jhedu.gov.cn/Item/6410.aspx

[17]案例源自:秦学科,柴林喜.成就英才———家庭教育100例[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6

[18]案例源自:http://blog.ci123.com/cgl2007/entry/27128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