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少年胃病悄然增多

青少年胃病悄然增多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临床上,青少年患胃病并不少见。他们走出家门进入校门,活动度与自立性增强,家长必须懂得不能用溺爱代替理智教育,应从心理上循循诱导孩子,使孩子从理性上认识到只有注意饮食卫生,才不至于患上消化道溃疡病,才能健康成长。

青少年胃病悄然增多

许多家长认为,胃病是成人得的疾病,青少年很少会得胃病,更不会得溃疡病。但临床上,青少年患胃病并不少见。据某省人民医院统计:近年来,青少年患胃病的人数正在逐年上升,就连一些乳牙还没长齐的幼儿也有不少胃病患者。作为家长应了解其发病原因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青少年为什么会患胃病呢?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

吃零食太多:如今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有些父母虽然收入不丰,但是,为了孩子不受“委屈”,宁可自己节衣缩食,也要满足孩子的需求。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就更不必说了。于是,孩子饭前饭后乱吃零食,等到吃正餐时反而没了胃口,这一饱一饿极易导致胃病。再者,无论是冷饮还是零食,一般都要使用添加剂,添加剂对孩子胃部的消化功能会起到干扰作用。

进食不定时:有的孩子为了赶做作业,或者专心看录像、玩电子游戏机,一入迷就忘了吃饭的时间。孩子坐久了,胃部血液自然减慢,影响食物的消化。另外,错过了正常进餐的时间,会影响食欲,反倒比平时吃得少。孩子学习紧张或一心贪玩,都会造成胃部神经性缺血和消化不良,有碍胃部健康。吃饭不定时也是导致孩子患胃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食冷饮过多:冷饮是孩子们爱吃的饮食,绝大多数孩子都有吃冷饮的习惯。在炎炎夏天,适量吃点冷饮也无大碍,可是,有的孩子却以冷饮当正餐,非要吃个痛快不可,家长也不加以限制。还有些任性的孩子,不但夏天吃,就连秋天甚至冬天也要吃冷饮。家长认为这些都是“小事”,任凭孩子“自由”,不加管束,其实,孩子吃多了冷饮,最容易损伤他们的胃部,引发胃溃疡等胃病。

学习过度紧张:目前,中小学生学习任务重,给青少年造成压力大、长期持续的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使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加,造成对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侵蚀作用,导致上消化道溃疡病的发生。有些青少年因学习紧张,饭吃得太快,这种紧张情绪使得未嚼烂的食物在胃内造成消化负担。

根据上述原因,我们家长要加强对孩子胃病的预防措施。

3~6岁的孩子模仿力强,易受他人的影响,是养成良好习惯的主要阶段。因此,家长的饮食起居行为要以身作则,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不睡懒觉;逐渐给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在进餐时闲谈和训斥孩子等。使孩子在安静、舒适的气氛中专心进餐。稍大的孩子应为其安排一个固定的用餐位置,在用餐时,家长不可追随孩子喂食。

7~15岁的少年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他们走出家门进入校门,活动度与自立性增强,家长必须懂得不能用溺爱代替理智教育,应从心理上循循诱导孩子,使孩子从理性上认识到只有注意饮食卫生,才不至于患上消化道溃疡病,才能健康成长。家长对此阶段青少年的饮食应注意调配得当,主食与副食、干与稀适当搭配,以促进孩子食欲,保证其营养,决不能迁就孩子想吃就吃,不能让其挑食、偏食,切忌边吃边玩。一定要让孩子吃早餐,且要吃饱吃好。特别要注意教育孩子,吃饭要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生凉食物不过量,饭后不马上做剧烈活动;纠正不良生活行为(酗酒、饮食不洁、起居无常等);养成科学饮食习惯,不暴饮暴食,加强自我心理调适,及早适应学校的紧张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