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权利和义务同行
对应的课标内容标准
◎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考什么——知识点详解
●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利;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赔偿权;社会经济权利;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正确行使公民的权利
公民行使权利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第二,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第三,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第四,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忠实履行公民义务
广义的义务,既包括法定义务,又包括道德等义务。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具体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等等。
忠实履行义务要求我们: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不可分离。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既要求公民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又要求公民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我们只有做到正确地行使权利,忠实地履行义务,才是一个具有高度法制观念和高尚道德的合格公民。
怎样学——学习方法点拨
●学习本部分内容的起点是了解法律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知道公民应该享有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进而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最后落脚点在于: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对于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重点掌握的是“课标”和教材上要求的,对此要全面理解。对于“课标”和教材没有单独提出的其他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我们能与相应的具体行为对应起来即可。
怎么考——典型题例分析
【题例1】下列选项对右边这组漫画认识错误的是( )
A.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B.权利与义务密不可分,不能人为地将它们割裂
C.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享受权利的同时,应该自觉履行义务
D.漫画中人物的权利意识较强,义务意识淡薄
——泰安市2009年中考题
权利和义务面前
〖解题指导〗由漫画中“权利是自己的”“义务是别人的”等信息,可知图中人物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选项B、C都是对权利义务关系正确的认识,选项D是对画中人物的正确评价。
〖答案〗A
【题例2】在一列火车上,李某以查票是对自己不信任、有辱自己人格为由,拒绝乘务员查票。李某的行为是( )
A.合法行为,应该支持 B.犯罪行为,应受到刑罚处罚
C.维权行为,应该鼓励 D.违法行为,危害公共生活
——南京市2006年中考题
〖解题指导〗此题具有很强的迷惑性。迷惑性主要来自李某的行为是正当合法的,还是违法的。从表面上看李某似乎有很强的维权意识,他不让乘务员查票是在维护自己的权利。但从另一个方面考虑,乘务员查票是一种履行职责的行为,目的是为了维护铁路正常的秩序,是有法律依据的。作为乘客来讲,应该积极配合乘务员的工作,否则,就会危害公共秩序。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的问题。
〖答案〗D
【题例3】简要评析。
小军和校外网友聊天时,在同学小丽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她的住址、电话、QQ号等信息告诉了对方。小丽为此多次遭到对方骚扰,学习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小丽得知此事因小军而起,便找小军评理,要求小军赔礼道歉,并制止其网友的行为。小军却说,公民有言论自由,任何人无权干涉。小丽一怒之下,找了一帮朋友,把小军痛打了一顿。
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别对小军和小丽的言行进行评析。
〖解题指导〗对人物的言行进行评析,主要是判断人物言行的对错,并说明对与错的原因。小军将同学小丽的个人信息告诉了网友,侵犯了小丽的隐私权;“公民有言论自由,任何人无权干涉”是错误的,因为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能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小丽找小军评理,要求小军赔礼道歉是采取正当方式维护自己权利的表现,是正确的;找朋友痛打小军侵犯了小军的生命健康权,是错误的。
〖答案〗小军未经小丽同意,将小丽的个人信息透露是错误的,因为他侵犯了小丽的隐私权。小军说公民有言论自由,任何人无权干涉,也是错误的,因为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答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也可)小丽找小军,要求小军赔礼道歉,并制止其网友骚扰的评理方式是正确的,因为她有权用正当。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小丽找朋友痛打小军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她没有以合法方式维护自己的权利,侵犯了小军的生命健康权。
练哪些——中考真题及模拟题精练
一、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我国,公民的权利是由( )
A.中国共产党给予的 B.各级人民政府赋予的
C.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的 D.党和国家领导人确认并赋予的
2.我国公民享有权利最重要、最有效的保障是( )
A.政治保障 B.社会保障 C.制度保障 D.法律保障
3.近来,艺人以及普通人被偷拍有越发猖獗之势。面对这种情况,越来越多的受害者选择对簿公堂。这表明( )
A.尊重隐私仅仅是道德的期盼 B.人们的依法维权意识在不断增强
C.对违法行为的纵容是一种犯罪 D.对簿公堂的受害者小题大做
4.下列属于公民既享受权利又履行义务的行为是( )
A.小刚同学不顾父亲的反对坚持读高中并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B.玲玲与商家协商退回了质量低劣的鞋子
C.年满18岁的宁远同学参与选举镇人民代表
D.农民郑益向县政府检举乡政府截留土地征用补偿费
5.“乱放鞭炮”被列为2008年过年最不雅行为,因为它影响了别人正常的生活,这告诉我们( )
A.我们在行使自己权利的时候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
B.乱放鞭炮是违法犯罪行为,我们不要做法律禁止的事
C.我们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D.放鞭炮影响了他人正常的生活,应当给予取缔
6.2008年CCTV的“3·15”晚会披露了围绕垃圾短信息的黑幕。一家垃圾短信发送者不仅有全国2亿多用户的姓名、手机号,而且还进一步掌握了手机用户的职业、住址、收入甚至消费取向等等,对个人信息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大量的垃圾短信、不良信息会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学习
②这些垃圾短信侵犯了公民的权利,扰乱了社会秩序
③多发送手机短信息,可以有利于增进感情,带动经济的发展
④应该依法规范短信市场,打击、制止不良信息的传播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7.下列言行中能反映公民自觉履行义务的是( )
A.“初中学习太没劲了,我还不如去打工赚钱。”
B.“一次性筷子方便又卫生,我喜欢用!”
C.“丢了这么多钱,失主一定很焦急,我要想方设法交还他。”
D.“又要交税了,让我想想逃税的方法。”
8.班长小晶总能尽职尽责做好班级工作。他尊敬老师,关心同学,带领同学们积极创建优秀班集体,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生干部”。以上材料说明了( )
A.我们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 B.我们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义务
C.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D.只要履行义务,就能获得荣誉
9.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不仅享有广泛的权利,还要积极履行法定义务。下列属于公民法定义务的是( )
A.在网络上必须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
B.王经理年收入达到20万,他自觉到税务局申报缴纳个人所有税
C.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小明主动将座位让给老人
D.东东拿出自己的压岁钱捐给灾区小朋友
10.对法律所禁止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
①对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我们坚决不做
②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就是犯法
③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只是违反道德义务的行为
④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小马常在晚上约一帮朋友到家里打麻将,麻将的碰击声和麻友们的叫骂声,影响了邻居们的休息。在多次劝阻无效的情况下,无法入睡的邻居们拨打了“110”报警,警察依法对小马进行了处罚。下列对这件事的看法正确的是( )
A.小马在自己家里打麻将对社会没有危害,不会构成违法
B.小马和朋友打麻将是在行使自己的权利,邻居无权干涉
C.小马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要尊重邻居休息的权利
D.警察对小马进行处罚,说明小马的行为已经构成了犯罪
12.公民在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是由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 )
A.特殊性决定的 B.平等性决定的 C.双重性决定的 D.一致性决定的
1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共享共建”从法律上讲体现了( )
A.公民权利与义务具有强制性 B.公民权利与义务是分离的
C.公民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D.公民权利与义务是对立的
14.中学生有使用计算机网络的权利,同时必须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和其他有关网络的规定。这表明( )
A.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B.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
C.公民先享有权利,后履行义务 D.权利是科技进步带来的,义务是国家规定的
15.“人肉搜索”的特点是网民通过各种途径对同一个人进行地毯式搜索,被搜索人的个人信息如肖像、家庭住址、电话号码、银行账号、工作单位、家庭成员情况等很快在网上一览无遗。“人肉搜索”中随意搜索、公布他人信息的做法( )
①违背了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 ②违反了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
③体现了公民的言论自由 ④别人无权干涉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
16.简要回答。
小胡非常喜欢听音乐,常常深夜了还把音响开到最大声,邻居纷纷向他提意见。小胡认为在家里听音乐是自己的权利,邻居无权干涉。小胡的看法对吗?为什么?
17.简要回答。
某企业连年亏损,该企业职工王某怀疑是因厂长贪污导致企业面临困境,为让上级有关部门来厂里调查,他编造事实向有关部门举报厂长。
据此,有人认为“公民可以自由地行使监督权”,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18.结合情景,简要回答。
19.分析说明。
纷繁的世界,多彩的舞台,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公民”。下列选自一位普通公民的一段人生经历,分析其经历,用所学法律知识回答问题。
小赵,18岁时应征入伍,在某海岛驻防。每当人们合家团聚的时候,他总是默默地坚守岗哨,时刻待命。服役期间,他苦练军事技术,积极参加部队举办的文化夜校。退役后,他开了一家小餐馆。他诚信经营,每月主动到税务部门缴纳各种税款。他童叟无欺,深得顾客信赖。他为人正直,针对有些工商管理人员在维持市场秩序时的粗暴行为,写信给工商局,建议文明执法。他深得当地群众信任,在镇人民代表选举中,光荣当选为镇人大代表。
(1)小赵的经历中,他依法行使了公民的哪些基本权利?履行了哪些基本义务?
(2)在社会生活的大舞台上,每个公民都可能“扮演”各种角色。结合小赵的经历谈谈怎样才能扮演好“公民”这一角色?
20.关注社会,探究实践。
某单元楼住户李某养了一条凶猛的狼狗,夜晚一有动静就大声号叫,搅得四邻不得安宁。李某还经常将狗放出来,吓得附近小区的居民不敢出门。大伙多次找李某理论,但他态度非常蛮横:“狗是我养的,别人管不着!”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75条明确规定: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或者放任动物恐吓他人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1)能力拓展:从法律的角度,你怎样说服李某?
(2)尝试践行:如果要寻找制止李某行为的法律依据,你认为有哪几种可行的方法?
(3)出谋划策:该小区的居民应怎样维护自己的权益?
21.实践与探究题。
2009年6月5日是第38个“世界环境日”。无锡市某中学部分学生就一年前国务院颁布的《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简称“限塑令”,2008年6月1日起生效)实施情况进行调查。他们了解到,“限塑令”的实施带来了经济和环境“双赢”。一年以来,仅大型超市免费塑料袋使用率就下降70%以上,但是一些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特别是一些农贸市场和小型超市免费塑料袋明显回潮。
下面是同学们走访学校附近的农贸市场、小型超市时同小商贩、部分消费者的一段对话。
同学:“不是‘限塑令’不允许使用免费塑料袋了吗?”
小商贩:“我这也是方便老百姓啊。再说,谁来管这个事啊。”
消费者:“出来买东西,有塑料袋多方便呀,何况又不是我主动索取的。”
同学们在调查结束后,进行了专题讨论。假如你也是其中的一员,请你参与以下的讨论,并回答问题。
(1)有同学认为,小商贩们提供免费塑料袋的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你认为呢?
(2)也有同学认为,免费塑料袋明显回潮与部分公民的义务意识不强有关。请问,公民的义务从广义上来说主要包括哪两类?作为一个公民,为什么要自觉履行义务?
(3)同学们一致认为“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家园”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同学们就如何解决“免费塑料袋明显回潮”的问题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那么,你有哪些合理化建议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