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三位数乘两位数
数学故事
聪明猪、笨笨猪和菲菲公主在猪猪乐园的几何王国里学到了不少知识。他们三个真正地感觉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能获得不少数学知识。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他们三个好朋友相约去猪猪乐园的“速算城”看看,一路上,菲菲公主蹦蹦跳跳地哼着小曲,显得非常开心,不一会儿,就到了速算城,只见速算城里围满了观众,麦克风里传来一位主持人清脆的声音:“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们在这将举行一场隆重的速算比赛,希望同学们踊跃报名,积极参加,最后将评出一名速算神童。”
话音刚落,就有许多同学举手报名,比赛采取淘汰制。第一轮比赛是口算:
25×4= 15×4= 125×8=
160×4= 280×3= 36×3=
198+199+200+201+202=
口算比赛结束后,有几名同学被淘汰出局,第二轮比赛采取抽签制,抽到什么算式就做哪道题:
13×11= 14×55= 134×11=
66×82= 93×97= 48×68=
……
这一轮比赛又有一半的同学被淘汰了,聪明猪有些疑惑了,为什么这些同学能心算得这么快呢?难道有什么诀窍吗?我为什么不会呢?
最精彩的是最后一轮比赛,比赛题目由现场观众随意出。一位叫敏捷的小男孩,闯过重重难关,力挫群雄,获得了这次比赛的冠军,被誉为本次大赛的“速算神童”。
当主持人请敏捷同学介绍经验时,他感慨地说:“今天,我能有这样的成绩,得益于我两年前看到的一则新闻:1981年的一个夏日,在印度举行了一场心算比赛。表演者是印度的一位37岁的妇女,她的名字叫沙贡塔娜。当天,她要以惊人的心算能力,与一台先进的电子计算机展开竞赛。工作人员写出一个201位的大数,让求这个数的23次方根。运算结果,沙贡塔娜只用了50秒钟就向观众报出了正确的答案。而计算机为了得出同样的答数,必须输入两万条指令再进行计算,花费的时间比沙贡塔娜要多得多。这一奇闻,在国际上引起了轰动,沙贡塔娜被称为‘数学魔术家’。从此以后,我就爱上了心算,我查阅了许多有关速算方面的书籍,有《史丰收速算法》等,速算不仅要懂得方法,同时还要有惊人的记忆能力。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活动,爱上数学、爱上计算,我很愿意成为大家的朋友。”
聪明猪、笨笨猪和菲菲公主看到这样的场景,很受鼓舞,他们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计算学好,有朝一日,也能成为一名计算高手。
巧解趣题
聪明猪、笨笨猪和菲菲公主回到家里,立即行动起来,他们从最简单的乘法口算学起。
27×3= 150×6=
“这些口算你们都做得不错,那我来试试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吧。”聪明猪说。
137×24=?
“如果因数末尾有‘0’,可以先计算0前面的数,乘完之后,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得数末尾再添上几个‘0’。因数中间的‘0’可是要乘的哟!”聪明猪继续说到。
菲菲公主和笨笨猪点点头说:“哦,懂了,我们再一起来认识速度吧!”
“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速度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速度的大小也称为‘速率’。物理学中提到的‘速度’一般指瞬时速度,而通常所说的火车、飞机的速度都是指平均速度。在实际生活中,各种交通工具运动的快慢经常发生变化。一般的,人步行的速度是70米/分,小汽车的速度是100千米/时,动车的速度最高可达380千米/时。”聪明猪解释到。
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去时用了6小时,返回时少用1小时。
(1)去的时候这辆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2)返回时的速度是多少?
速度、时间和所行的路程之间有这样的关系:
速度×时间=路程
要求去时的速度必须知道去时的路程和时间,即:
300÷6=50(千米/时)
返回时的路程不变,时间缩短了1小时,只用了(6-1)小时,那么返回时的速度就是:
300÷(6-1)=60(千米/时)
在乘法里,知道积的变化规律,对我们提高计算的速度会有很大的帮助哦!
如:已知16×5=80,那么我们很快可以算出16×15= 240,16×30=480。因为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了几,积也要乘几;同样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要除以几。如果两个因数同时变化,我们也要能够发现其中的变化规律哟。
智力提升
聪明猪、笨笨猪和菲菲公主各自汇报了自己的自学情况,笨笨猪情绪高涨并提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小试牛刀吧?”聪明猪和菲菲公主立即响应。
1.妈妈带了100元,想买5本这样的笔记本,钱够吗?这道题可以进行估算:把19看作20,20×5=100(元)所以钱够。
试一试:
147+148+149+150+151+152+153=?
19元
2.用5、6、7、8、9五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和一个两位数,使它们的乘积最大,这个三位数和两位数各是多少?最大的积是多少?分析:要使他们的乘积最大,那么这个三位数的最高位就必须是这五个数中的最大数9,第二大的数8就应放在两位数的最高位,7是和900相乘的积大,还是和80相乘的积大呢?聪明的同学一定能分析的出来:965×87=83955试一试:你能填出下面的竖式吗?
3.一列火车长700米,以每分钟2000米的速度通过一座长3300米的隧道。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共需要多少分钟?
分析: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这列火车共行驶了(3300+700)米的路程。
(3300+700)÷2000=2(分钟)
试一试:
一座大桥长2500米,一列火车通过大桥时每分钟行960米,从火车头开上桥到车尾离开桥共需3分钟,这列火车车身长多少米?
4.学校有一块面积是252平方米的草坪,长是28米,现在要把长增加到56米,宽不变,扩大后的草坪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了2,积也要乘2。
252×2=504(平方米)
试一试:
48×16=768
(48×4)×(16÷4)=
(48÷8)×(16×8)=
我发现:( )。
5.某水果店8月1日的营业额是910元,请你估计一下,这个水果店8月份的营业额大约是多少?
分析:可以把八月份每天的营业额看作是900元,八月份有31天,可以看作是30天。
试一试: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篇课文,估计一下这篇课文的字数大约是( )字。再向同学或家长介绍一下你的估算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智慧阅读
古时候中国人做乘法
古时候中国人做乘法,有一种类似于竖式的方便算法,叫做“铺地锦”。
在中国古典文学长篇小说《镜花缘》第79回里,就有一段利用“铺地锦”求圆周长的故事。
在小说中,有几位小姐妹聚在一起谈论数学。其中一位名叫青钿的,指着面前的圆桌,问道:“请教姐姐,这桌周围几尺?”
被问的人叫做米兰芬,她向身边的宝云要过一把尺来,量出圆桌面的直径,是三尺二寸。然后取笔画了一个“铺地锦”,画完后,回答说:“此桌周围一丈零四分八。”(1米=3尺,1丈=10尺,1尺=10寸)
在图1里,左边是《镜花缘》书中画出的“铺地锦”,右边是我们把它改写成现代记号以后,得到的乘法竖式。
铺地锦
乘法竖式
从图中可以看出,“铺地锦”是在一个大的长方形里面,画了些纵横格子线,还画了连接方格对角的斜线,形状有点儿像铺在房间里的地毯,所以形象地叫做“铺地锦”。
通过将图中左边的“铺地锦”和右边的乘法竖式对照,可以看出,虽然它们一个是中装,一个是西装,形式不同,实际内容却几乎完全一致。
竖式中的被乘数和乘数,在“铺地锦”图里,分别写在大长方形边框的右边和上边。大长方形的4条边中,右边的和上面的两条,相当于乘法竖式里的第一道横线。
在竖式里,撇开小数点不管,用乘数的各位数字2和3分别去乘被乘数314,得到的628和942,各写一行,行自为战。所得的各行,顺次向左错开一位,然后上下对齐相加。
在“铺地锦”图中,大长方形里面竖的两排格子,自上而下,顺次写着用乘数的每一位去乘被乘数的每一位,得到的6、2、8和9、3、12,这些位与位的乘积,每个各占一格,各自为战。所得的这些格子,纵横对齐排列,沿对角斜线错位相加。
在竖式的第二道横线上面画了3个小圆圈,这是在运算过程中,进位时做的记号。这些小圆圈记号在“铺地锦”里也有反映,表现为左边竖排3格斜线上面的3个“一”。
竖式里的最后得数10.048,在“铺地锦”图里,是在大长方形边框的左边和下面,从左上往下,再往右,连起来读。大长方形的左面一条边和下面一条边,相当于竖式的第二条横线。
画完了“铺地锦”图,相当于写完了乘法竖式。所以,《镜花缘》里的米兰芬画完“铺地锦”后,就能说出圆桌的周长是1丈零4分8厘(约为3.35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