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测试婴儿哭了电话响了

心理测试婴儿哭了电话响了

时间:2023-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相反,如果没有母亲的良好哺乳、精心照料和爱抚,幼儿在情感上就会失去归属感和亲切感。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很多家长很容易对幼儿过于溺爱、娇纵,要什么就给什么,舍不得让孩子受半点苦。所以,注重对幼儿进行心理卫生教育,特别是对独生子女的教育,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

四、幼儿心理卫生教育

改革开放的年代,为我们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带来了危机和压力;带来了繁荣,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离婚率与少年犯罪率逐年升高等,这就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辩证法。但现代社会发展带来更严峻的且一直令人疏忽的社会问题,是社会危机和压力所造成的心理健康问题。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精神疾病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据有关资料调查显示,精神病发生率在20世纪50年代只有2.8%~3%,70年代也仅有3.2%~7.3%,而80~90年代却高达12.6%。精神病发生率的增长速度是惊人的。因此必须重视幼儿的心理卫生教育。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并非是无缘无故突然产生的。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幼童时期。

(一)对幼儿进行心理卫生教育有助于幼儿的智力正常发展

幼儿从母体“呱呱”降生来到这个世界,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奇。随着与社会的多层次接触,幼儿的智商将飞快发展。特别是在3~6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对各种事物都很感兴趣,爱动、好问,这是幼儿的天性。在这段时期,我们应该对他们的这种天性给予保护、鼓励与指导。切忌粗暴对待或压制其行为。因为这段时期幼儿的心理是极其脆弱和纯洁无瑕的。如幼儿对镜子感到新奇,把它打破看里面的人;刚刚教会的一首儿歌,但一会儿孩子就忘记了等。对于幼儿的这种行为,有些家长动辄加以责骂,甚至体罚,结果只能导致幼儿大脑受到刺激,打击其积极性,甚至有的还会发生夜惊、恐惧等症状,使其本来纯洁无瑕的心灵画上了一道阴影。“粗暴型”的父母对幼儿时时处处吆三喝四,对幼儿管头管脚,从不肯接受孩子目前的行为和操作水平。结果是,这类幼儿在智力发展方面比较差,大脑发育较慢且怕羞、胆小怕事。而“温和型”的父母在幼儿发展过程中辅以心理教育,提供教育性体验。这类幼儿智力会相当发达,处理各方面问题的能力较强。

(二)良好的心理卫生教育对调节幼儿的情绪和树立坚强的意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情绪是人对观察事物是否符合或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体验,是心理变化的主体。如果需要得到了满足,人就会产生肯定性的积极的体验。如快乐、振奋等,反之会产生忧虑、痛苦等消极的情绪。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幼儿的情绪起着重要的作用。譬如:在和睦、民主、团结的家庭氛围中的幼儿大都活泼、天真、心情开朗。相反,如果没有母亲的良好哺乳、精心照料和爱抚,幼儿在情感上就会失去归属感和亲切感。导致幼儿情绪抑郁、感情淡漠,有敌意。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发展变得失去平衡。

由于现代社会的需要,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很多家长很容易对幼儿过于溺爱、娇纵,要什么就给什么,舍不得让孩子受半点苦。这样就养成了幼儿任性、意志力松懈等不良性格。意志是幼儿个性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缺乏坚强意志力的人,心理承受能力必定薄弱。所以,家长对“爱”的尺度上要把握准确。要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每天让幼儿完成少量的学习、劳动任务。譬如:扫地、倒垃圾、取书报、完成作业等。此外,家长还要对孩子完成任务的情况坚持检查、评价,反复指出不良后果和肯定孩子所取得的每一个小进步,从而养成幼儿稳定的责任感和坚强的意志力。

(三)心理卫生教育是促进幼儿人际关系和谐和人格完整的重要保证

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在与他人的交际中表现出来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人格完整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心理健康表现在,乐于与人交往,有知心朋友。在交际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心理教育要从婴幼儿期做起。

幼儿的各方面发展来源于社会,与社会的各个因素密切相关,特别是人际关系。自1979年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子女的政策以来,独生子女家庭与日俱增。独生子女与家长接触的机会远远多于和同龄儿童交往的机会,他们缺乏同兄弟姐妹以及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生活的经验,不懂得分享和交流。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出现了许多所谓“小皇帝”、“小公主”。

所以,注重对幼儿进行心理卫生教育,特别是对独生子女的教育,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不但是父母,更是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所要正确考虑和探讨的问题。

1岁以前的孩子不会说话,不能明确地表达,但是他们已经有很复杂的心理活动,如果父母在教养孩子时,能了解他的心理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那将会事半功倍,那么,怎样根据婴儿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养呢?

第一,父母可以通过哺乳,进行良好行为训练,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不要将喂奶与啼哭两个行为联系起来,即不能一哭就吃,以免日后不能形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可以在喂奶前唱同样的歌或听同样的音乐,这样孩子会形成条件反射,饿了时听到熟悉的声音就会安静下来。

第二,早期智力开发。可按照婴儿的月龄,准备色彩鲜艳的玩具、图画,促进其感官的发展。此外,动听的乐曲、歌曲,成人委婉生动的话语,均对婴儿心理发育有良好影响。

第三,母亲和家人应给予婴儿必要的爱抚、触摸和搂抱。美国心理学家施皮茨经过调查发现,如果育婴室不用保育员,仅采用机械化喂奶,使婴儿不与人接触,结果婴儿的生理与心理的发育都受到影响。后来增加了保育员,规定了每天抱起婴儿的时间和次数,从而使婴儿解决了皮肤饥饿的困扰,睡眠、吃奶都较前进步,患病率大大下降。

因此,培养婴儿健康的心理卫生,需要父母的精心呵护,需要一定的规律和秩序,只要父母能坚持,孩子一定会以良好的状态作为回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