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赏识使人成功,抱怨使人失败
拿破仑·希尔从小曾经被认定是一个坏孩子。母牛走失了,树莫名其妙被砍倒了,每个人都认定是他做的。甚至父亲和哥哥都认为他很坏。人们都认为母亲死了,没有人管教是拿破仑·希尔变坏的主要原因。既然大家都这么认为,他也就无所谓了。
有一天,父亲说再婚。大家都担心新妈妈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希尔也打定主意,根本不把新妈妈放在眼里。陌生的女人终于走进家门,她走到每个房间,愉快地向每个人打招呼。当走到希尔面前时,希尔像枪杆一样站得笔直,双手交叉在胸前,冷漠地瞪着她,一丝欢迎的意思也没有。
“这就是拿破仑”,父亲介绍说,“全家最坏的孩子。”
令希尔永生难忘的是继母当时所说的话。她把手放在希尔肩上,看着他,眼里闪烁着光芒。“最坏的孩子?”她说,“一点也不,他是全家最聪明的孩子,我们要把他的本性诱导出来。”
继母造就了拿破仑·希尔,她相信他是个好孩子。对一个人有这种信心,他就会成功。
这个故事印证了周弘在赏识教育法中提出的一个观点: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
心理学家的千百次实验与观察发现:未成年的小孩子对自己的看法完全取决于周围人的评价,特别是父母的评价,哪怕是一句话,或者是一个眼神,都会对孩子产生终身的影响。小孩子在无意识中按照爸爸的评价调整自己的行为,达到父母赞扬或者抱怨中屡次提到的“期望”。
为了说明这一道理,周弘举了一个在奶奶和婆婆家判若两人的孩子的例子。
一个孩子在婆婆家和奶奶家判若两人。每次在婆婆家,婆婆都对他赞不绝口:“这么好的小孩子真是难得,小小年纪就懂礼貌,还知道吃东西的时候要分一份给婆婆!”
可到奶奶家却是另一番景象了。一进门奶奶就开始数落:“像你这么调皮的孩子真是天下难找,要多捣蛋有多捣蛋,还整天搞恶作剧。”再看看孩子,帽子歪戴着,鼻涕也不擦,一副毫不在乎的样子。
什么原因?婆婆总夸他,于是,越夸越好,在婆婆家,他就是好孩子;奶奶老是训斥他,越骂越糟,在奶奶家,他就是坏孩子。
周弘说:“小孩子学说话,不论说得多含糊,父母都报以热烈的赞扬,结果呢,绝大多数孩子都学会了世界上最难的口语。而现在,我们为什么不用赏识的目光凝视自己的孩子,却要抱怨呢?”抱怨教育不承认孩子间的差异,不允许失败,结果使孩子害怕失败,使差异扩大;赏识教育承认差异,肯定孩子的长处和点滴进步,结果使差异缩小、消失。
“你想让孩子聪明吗?那么找出孩子聪明的‘星星之火’,吹风鼓气,它就会成燎原之势。你嫌孩子写字慢吗?那么他哪天有进步,你就小题大做,无限夸大地表扬他,一定会有惊人的结果!”
与周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做父母的,根本不懂得自己的职责,“身在其位,不谋其政”。他们不是以孩子为镜子,从孩子的一言一行中寻找自己的素质与管教艺术问题,而是一味抱怨这不好那也不行,对子女进行百害而无一益的摧残,把一个个活泼可爱、朝气蓬勃的孩子,变成了没有志气、没有理想、自暴自弃、平平庸庸地度过一生的人。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20世纪初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路易·诺勒被人称为“20世纪初国际间惟一权威公判人”。他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亲的鼓励与期望。小诺勒早年丧父,母亲对小诺勒给予厚爱,同时也寄予厚望。她对孩子总是情深意切,循循善诱,利用一切机会,用孩子可以理解的语言启发他,教育他。
由于母亲的教育熏陶,诺勒自小就对社会不公正现象深恶痛绝。他考入大学法律系后,就决心做一个不畏强暴,不怕权势,宁死也要维护法律尊严,为人民伸张正义的律师。
与此相反,有一位父亲,大学毕业,还从事教育工作。孩子都非常聪明、可爱、活泼。可叹的是这位爸爸有个致命的弱点,怎么也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有潜在的能力,稍不遂他意,孩子就要经受打、骂、训。更要命的是没完没了的唠叨:“天生不是成才的料。”结果弄得孩子失去了信心,柔嫩的心灵抵不过世俗的“咒语”,最终成了一个庸才。
尔后,他更像个胜利的预言家,每日摇头晃脑,口中仍是振振有词:“说对了吧!我早就说过,你不行!”似乎,只要心安理得地认为“早有预见”,一切责任就都归于孩子了。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这类父亲之所以认为自己的孩子“不是那块料”,实际上是自己没有识才的眼光与水平。自卑的爸爸都望子成才,由于不懂,甚至不相信自己能育子成才,因此就用“不是那块料”的恶棒,把自己与子女都毁掉了。要知道,即使是荆山之玉,尽管很美,也需要识别、雕琢,否则也只是一块石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