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忘带手机的一天坐立不安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 而是我在你面前,你在玩手机!
——网络热门语
心灵故事
小君平时喜欢有事没事就拿着手机按几下,玩游戏、看小说、听歌、刷微博。除了吃饭、睡觉时间外,一天要玩10多个小时的手机。要是出门忘带手机便惴惴不安,好像丢了魂一样;一天手机铃声没响,就感到异常失落,总以为手机出了毛病;有时听到钟表的声音就以为是自己的手机铃声响;而睡觉前一个小时手机刷微博、玩游戏是“必修课”;等车、吃饭、朋友聚会上,也总是低头玩手机,甚至走路时都不忘掏出手机聊QQ、看微博。
面临中考,他想好好学习,戒掉对手机的依赖。但是坐在教室里听课,总是开小差,注意力没有办法集中,想着手机里各种好玩的游戏和小说。甚至还忍不住偷偷地在课桌里玩手机。“我本来想着玩一会游戏就不玩了,但总是一玩就是一节课。”最近他又在课堂上玩手机,被班主任发现了,没收了他的手机,并让他好好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小君很苦恼,决定让老师代为保管他的手机,彻底戒掉对手机的依赖,认真学习。
心理解码
案例中的小君过度依赖手机,以至于影响了生活、交友、学习。手机功能层出不穷,人们和它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手机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但同时也埋下隐患,过度依赖手机,妨碍我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这样的案例在生活中并不少见,说不定正在阅读此书的你也是一个被手机控制的人。随着时代发展与科技进步,手机这种曾经的奢侈品也早已变成寻常的通信设备,学生中手机的持有率也相当高。在中学这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手机已经成为学生娱乐消遣的最佳工具,也消耗了学生们大部分的课余时间,有的学生甚至在自习及上课过程中也抵挡不住诱惑而悄悄地玩手机。学生对手机的依赖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相关专家指出,过度依赖手机,会带来以下危害。
1.影响睡眠
智能手机的功能丰富,原本应该是睡觉的时间,但很多人可能玩兴正浓,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规律,导致第二天精神萎靡。
2.形成“触屏手”
长时间过度使用触屏手机,会导致手部关节、肌腱损伤性症状群,包括手指、手腕关节疼痛无力,动作不灵活等,形成所谓的“触屏手”。
3.引发癌症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家癌症研究机构”认为,手机辐射可能会引发癌症,手机的使用和汽车尾气等一并被列为癌症诱发因素。
4.影响人际交往
过度依赖手机会削弱实际沟通与交流能力,经常利用电话沟通的人会渐渐地变得特别不愿意直接和人面对面讲话。
心灵魔法
手机是一个工具,它给我们带来太多的便利。但是,工具是为人服务的,永远记得不要成为它的奴隶。
1.要培养广泛的兴趣。 培养各种替代兴趣,用别的娱乐方式转移对手机的注意力。如郊游、健身、看书等。
2.要与同学、教师、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个在现实世界中被孤立的个体很容易被手机构建的虚拟世界所诱惑。因此要多利用课余闲暇时间参加一些社团活动,在生活中建立自己的交际圈。周末多与父母谈谈心,或者与家人一起做做家务。
3.对手机实行限时使用。 可设定每次使用时间不超过15分钟,如果超时,闹钟声就会大响。
4.独处会让心平静下来。 学会思考和欣赏,适当的时候把手机关闭,让自己的耳朵、心灵清闲一下,也许会发现,这个世界和你所想象的有太多的不一样。
5.让自己信任的人代为保管你的手机。 对于自制能力较差的青少年学生,这种方法是很有效果的,让朋友帮助你尽量远离手机。
心灵自助餐
小测试
经常使用手机的你是不是也担心自己是否得了“手机依赖症”了?那么就做个小测试吧!如果下列问题有一半以上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你很可能已经患上了“手机依赖症”,一定要小心对待。
1.你总是把手机放在身上,如果没有带,就会感到心烦意乱,无法做其他的事情,甚至还有些害怕,但自己也说不清楚怕什么。
2.如果你没带手机,被告知今天没有任何事情,就是出去玩,但是你也会觉得很不踏实,坐立不安。
3.总会有“我的手机铃声响了”这种错觉。听到钟表的声音,会当成自己手机的声音。
4.有时还会产生一些幻觉,比如长期对手机特别敏感,可能没有任何的声音刺激,却总会觉得耳边好像有手机的铃声,要不停地去看自己的手机。
5.经常下意识地找手机,不时地拿出手机来看看,有时候甚至将手机攥在手里头才踏实。
6.吃饭的时候要把它放在桌子上,总是怕漏过信息,或者漏接电话。
7.你晚上睡觉的时候,即便是没有什么事情也经常开着手机。
8.别人看自己的手机,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你都会非常反感,非常恼火。
9.你最近经常有那种手脚发麻、心悸、头昏、出汗、肠胃功能不好的现象。
10.在假期没有事情的时候,这时完全可以不用手机,但如果手机不在身上,就会不踏实,坐立不安,什么也做不下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