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孤独:幸福铸就的烦恼
随着我们年龄的不断增长,我们逐渐开始建立各种社会关系:与父母的亲子关系,与老师的师生关系,与同龄人的伙伴关系,与异性的两性关系,等等。这些主要的关系都开始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关系的出现一方面让我们体验到了成长带给我们的快乐,另一方面也带给了我们无尽的烦恼。
亲子关系
现在的社会美其名曰“信息社会、快节奏社会”,但在笔者看来,有时,这样的信息社会、快节奏社会却少了些父子的亲情和母子的亲密。为了在快节奏的社会里生存、发展,父母们不得不疲于应付,而年轻的我们却为此付出了代价。这个代价就是要见一见自己的父母这么天经地义的事情,似乎也变得困难,甚至成了奢求。取而代之的是电话、E-mail等信息时代标志性的东西。不变的是信息传递了,变的是亲情淡漠了。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遇到了越来越多成长的烦恼,环顾四周,我们却惊奇地发现,这些烦恼没有地方可以诉说。
以下是台湾学者蒋勋在他的《孤独六讲》中的一段叙述:
在十二岁以前,我听他们的语言,或是他们听我的语言,都没有问题。可是在发育之后,我会偷偷读一些书、听一些音乐、看一些电影,却不敢再跟他们说了。我好像忽然拥有了另外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私密的,我在这里可以触碰到生命的本质,但在父母的世界里,我找不到这些东西。
曾经试着去打破禁忌,在母亲忙着准备晚餐时,绕在她旁边问: “我们是从哪里来的?”那个年代的母亲当然不会正面回答问题,只会说:“捡来的。”多半得到的答案就是如此,如果再追问下去,母亲就会不耐烦地说:“胳肢窝里长出来的。” 其实,十三岁的我问的不是从身体何处来,而是“我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是关于生与死的问题,犹记得当时日记上,便是充满了此类胡思乱想的句子。有一天,母亲忽然听懂了,她板着脸严肃地说:“不要胡思乱想。”
这是生命最早最早对于孤独感的询问。我感觉到这种孤独感,所以发问,却立刻被切断了。因为在儒家文化里、在传统的亲子教养里,没有孤独感的立足之地。
我开始变得怪怪的,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来。母亲便会找机会来敲门:“喝杯热水。”或是“我炖了鸡汤,出来喝。”她永远不会觉得孤独是重要的,反而觉得孤独很危险,因为她不知道我在房间里做什么。
对青春期的我而言,孤独是一种渴望,可以让我与自己对话,或是从读一本小说中摸索自己的人生。但大人却在房外臆测着:这个小孩是不是生病了?他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为什么不出来?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逐渐地长大,也开始思考一些原来不曾涉及的问题,青春期的我们好奇心增强,对社会不了解但充满向往。此时的我们辨识能力和自控能力还有所欠缺,容易受外界事物的诱惑和欺骗,这些都会导致我们观点的偏执和行为的偏差,我们往往会我行我素,不听父母的劝告,选择一些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应该做的事情去做。
同时,父母固执地用原来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用原来的思维模式来打量我们。父母和我们之间又很少沟通,即使有沟通,很多时候也是停留在形式上,缺少感情和精神上的互动交流。父母只顾自己的说话方式和感受,只是片面地命令,缺乏对我们的理解和倾听。而我们很多时候也对父母的沟通意愿置若罔闻、不理不睬,不顾父母的良苦用心而对他们发脾气。这样的结果就是双方的想法得不到有效的沟通、交流,父母不明白我们在想什么,而我们也不对父母说明自己的想法,双方就会逐渐冷漠,甚至出现怨言和对立,这也导致了相互间的隔阂。如果不能很好地去打破这种隔阂,必将使我们与父母间产生一条很宽的鸿沟,让我们陷入孤独中。
师生关系
曾经,老师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是那么的高大,似乎老师说的一切都是正确的,老师叫我们往东,我们绝不会往西。为了能得到老师的关注,我们甚至会时常委屈自己,得到老师的青睐也似乎成了我们努力学习的动力。但这一切,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生了变化,我们和老师间开始出现了矛盾。
师生之间的矛盾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普遍,越来越明显,甚至会随着学生的知识、独立意识与自尊心理的进一步增长而增长。这种矛盾有的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失,有的可能越发展越严重,以致形成偏见或成见,引发学生的逆反情绪,出现对立、顶撞、僵持的局面。
师生之间出现矛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调查表明,以下六个方面是最常见、最主要的原因。
1.学生犯了错误或有了过失,受到老师的批评,而学生并未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对批评不服,当面顶撞老师,背后谩骂老师,更有甚者与老师动手。
2.对老师的决定、做法有不满,或者觉得过分严厉或者认为不够公平,特别是自认为自尊心受到伤害,自身利益未能得到维护的情况下,对老师有意见。
3.受同学的影响,对某些老师有看法甚至暗地形成了偏见,所以也常常流露出对个别老师的不满。
4.评价尺度的冲突,即师生对事物的是非、善恶、美丑、好坏等评价标准各异。一旦师生双方产生分歧甚至对立时,矛盾冲突就产生了。例如,一些学生喜欢把头发染成红色、棕色,在他们心目中此举是追求时尚,而在教师心目中此举却是不健康的,因而引发矛盾冲突。
5.对传统教师观的不满,即传统的师道尊严与学生渴望民主自由的愿望要求的冲突。传统的教育思想认为,学生应永远从属于教师,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传统的教师观中教师难以容忍来自学生的反对意见,一旦教师的权威与尊严遭到来自学生的挑战,那么冲突就在所难免了。
6.不正常情绪引起的师生冲突。人在不良情绪和不健康的心态下往往会把平时不值得追究的问题看得过重,把平时简单平和的问题看得极端复杂。例如,一个学生与班主任老师发生了口角,此时,另一个老师赶上了此事,上前劝导了该学生几句,这个学生误以为这个老师帮班主任的忙,与两个老师同时发生了冲突。
老师,一个曾经多么神圣的词语;老师,一个曾经多么伟岸的身躯。但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曾经的权威们也开始让我们质疑,与老师的矛盾也开始逐渐激化。不信任、冲突会不时地出现,相互之间也开始出现巨大的裂痕……孤独开始来袭!
伙伴关系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自我意识、独立欲望、自尊心逐渐增强,开始渴望与伙伴间的人际交往。同时,我们的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对事物的看法易产生偏激,对生活、学习中发生的冲突和矛盾不能恰当处理,存在许多有碍交往的心理问题。这些很容易导致我们的人际交往困难,进而让我们陷入孤独中。当前的我们在与朋友交往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错误的交友观念
(1)对友谊存在错误的认识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无原则、无理由地非常重视友谊,很渴望有一个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知己或手足。于是我们便在自己认定的知己标准之下,一厢情愿地在同学中找到那么一位,认定此人便是自己永久交往的知己。之后就尽可能地与之形影不离,而且无所不谈、情谊融融。
可是,终有一天会出现自己的看法不能被对方理解或对方对自己有所隐瞒的情形。此时,我们便很容易心灰意冷,出现心理失衡,觉得这个世界一个朋友也交不到,觉得自己很失败,失去了对人际交往的信心,甚至把自己封闭起来。我们不能用客观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不懂得求同存异,对友谊存在错误认知。对他人要求绝对化,是我们的错误所在。
这种想法的存在说明我们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友谊是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经过多次交往实践形成的志趣相投、性情融洽的人际关系;交往中出现挫折、摩擦和意见不一致是正常的,获得友谊的关键是懂得如何化解矛盾、相互谅解。
(2)对朋友盲目地讲义气
正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很多时候都很在乎哥们儿义气,为了表现义气,不分青红皂白两肋插刀,甚至“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例如,哥们儿逃课了,老师点名的时候帮助其蒙混过关;哥们儿被人欺负了,就会对人群起攻之,结果通常是害人又害己。
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能替人着想是件好事,但是如果我们太过于盲目,好事就可能变成坏事。我们需要学会辨别事件的性质,朋友确实有困难时,我们应该鼎力相助。但朋友干了坏事时,我们应摆正自己的位置,及时地制止,避免事情朝着更坏的方向发展。
(3)对朋友不必客气
我们中的许多人生活自理能力差,加之在离家较远的地方上学,各种困难会时常出现。比如,花钱如流水,生活费花光了就向自己的朋友借,以为“对朋友不必客气”,还钱的事根本不放在心上。一两次还行,朋友至少不会表现出不快,可时间长了,次数多了,朋友难免会撕破脸。
在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任何亲密的朋友间都应留有距离,各自有自己的私人空间,相互之间应尊重。“过多的不客气”会打破人际交往中的平衡,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空间受到了侵犯,没有被尊重,使友谊产生裂痕。
(4)只结交比自己强的人
在应试教育机制及许多社会不良价值观的影响下,有的同学特别看重他人学习成绩的好坏和家庭背景如何,崇拜、结交学习成绩好和家里有钱有势的同学,鄙视、冷淡学习差又没钱没势的同学。于是,对比自己强的同学想方设法地巴结,对不如自己的同学则冷眼相对。结果,班级中出现不同小群体互相排斥甚至攻击的情况,这些都会给我们的人际交往带来不好的影响。
人际交往是因朋友彼此的吸引而在一起,结交朋友不能太过于势力,让交友变得功利化。不同类型的朋友会让我们变得更加的成熟和富有魅力,相反的,交友时过于势利只会遭受他人的排斥,让我们周围的朋友越来越少。
不良个性的影响
(1)独立性差
受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为独生子女。作为家庭中唯一的年轻一代,我们承担着家长的全部期望。除了让我们学习以外,家长们什么事情都包办,使我们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这让我们很多时候独立性不够,遇事缺乏主见,不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不会料理自己的生活等。同时,在家庭中,家人能给我们提供必要的保护,避免遭受来自外界的危害,但过度的保护会让我们心灵脆弱,难以承受人际交往中的挫折,影响与他人间的交往。
(2)自私心重
作为家里唯一的后代,父母都把我们视作掌上明珠,对我们呵护有加,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更是把我们视若珍宝,家庭中所有人都围绕着我们转。这也让我们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很少能够去换位思考,替别人着想,自私心较重。
(3)容易冲动
正处在青春期的我们,很多时候情绪缺乏稳定性,遇事爱冲动,不能够冷静地处理、换位思考,常常为一点小事争得脸红脖子粗,甚至大打出手,这给我们的人际交往带来极大的损害,让我们落得个孤家寡人。
(4)嫉妒心重
受自身成长经历的影响,我们中的一些人嫉妒心重,对学习上、能力上优于自己的同学不能容忍,甚至进行人身攻击。强烈的嫉妒心使我们害怕有人超过自己,时刻对他人保持着极强的戒备心。偶尔有同学求教学习问题,我们也往往避而不谈。偶尔犯了错误,我们也可能选择让我们嫉妒的对象来承担我们所犯下的错误,以取得自己的心理平衡。在自己经过努力后仍然不及同学的情况下,便肆意地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到头来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但没有进步,而且会失去所有朋友。
(5)缺乏交往技能
要想有好的人际关系、获得真挚的友谊,首先要有坦诚的态度,其次必须掌握必要的交往技能,如礼貌待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等。我们却受制于生活经历尚浅,普遍缺乏交往技能,常常使人际关系受到无端的破坏。比如,有些时候我们本着“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益于病”的态度,对朋友说出尖酸刻薄之言,将朋友吓跑;有些时候我们爱玩小聪明,举止清高,动不动对同学或朋友报以藐视的微笑,这样朋友自然也不会多;有些时候我们认为朋友间可以无话不谈,于是说话不分场所、无所顾忌,经常说些脏话或不恰当的话,很容易使朋友感到尴尬;有些时候我们认为“打是亲骂是爱”,喜欢动手动脚,动不动就掐人一下、踢人一脚,导致朋友的反感。
总之,我们在交往中会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时刻威胁着我们与伙伴间的关系,一不小心就会让我们陷入人际交往困难的旋涡中,让我们难以自拔,失去朋友的同时,也让我们变得孤单。
两性关系
进入青春期,我们会普遍表现出一种特有的情感体验,那便是对异性的向往。和与同伴间的交往一样,青春期正常的异性交往也会对我们产生许多积极的影响。
两性交往的积极因素
智力、性格上取长补短。男女有别是千真万确的。除生理上的差异外,其他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性格与气质方面:男性粗心、果断、有独立性、大胆决断等;女性细心、敏捷、有耐性,易受暗示、缺乏决断等。
心情上愉悦,互相激励前进。我们在与异性交往中会对异性产生神秘、好奇、向往的心理感受,同时,也自然产生接近异性的心理倾向。因此满足这种心理,会使人建立愉快、轻松、美好、和谐的关系,使男女双方精神焕发,感受到激荡心灵的愉悦感,从而激发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有益于性格的培养与发展。生活中,既与同性交往,又与异性交往,我们的性格便会逐渐豁达开朗,情感体验较为丰富,个人意志也变得坚强。
增进性心理健康和日后处理婚恋问题的能力。男女生交往,可满足我们的心理需求,达到性心理平衡。在正常的交往中积累异性交往经验,便能较好地区分友谊与爱情,更稳妥地把握好自己的情感。
坦然面对异性交往
我们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产生接近和爱慕异性的心理需求是很自然的,但受制于自身心理的不成熟,我们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容易陷入以下误区。
1.从单纯、外露的情感转变为含蓄而内向的感觉。
2.从融洽的异性交往转变为敏感、多疑、微妙的“被爱的错觉”。
3.从直白的语言沟通变为书信传情或语言及表情暗示。
以上的误区让我们很多人都容易陷入暗恋中,对异性同学的爱慕与无奈的自我约束之间的矛盾,导致了暗恋中强烈的自责感,甚至罪恶感,并进一步给正常的异性交往蒙上了一层灰色的面纱。
因此,我们在与异性交往时,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端正态度,培养健康的交往意识,淡化对对方性别的意识。思无邪,交往自然就会落落大方。
第二,要广泛接触,避免个别接触,交往程度宜浅不宜深。广泛接触,利于我们认识、了解更好的异性,对异性总体把握,并学会辨别异性。
第三,交往关系要疏而不远,若即若离,把握两人交往的心理距离,排斥让彼此感到过于亲密和引起心绪波动的接触。
第四,要把握好“自然”与“适度”两个原则。所谓“自然”——在与异性交往过程中,言语、表情、举止、情感流露以及所思所想做到自然顺畅,既不盲目冲动,也不矫揉造作。所谓“适度”——与异性交往的程度和方式要恰到好处,应为大多数人接受。
异性交往的行为准则:男女之间的交往,要相互尊重,明确责任感,这是道德的基本规范,也是我们要遵循的行为准则。
青春期男女要正确认识:男女有别
处在青春期的我们如何培养自己适应社会对两性角色的要求,如何看待两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好好品味和思考的问题。
(1)发掘女性自身的优势
优势:女性有较强的语言能力,较强的交往能力,较强的管理能力,女性比男性更细致,遵规守纪方面做得更好等。
女性注意:转变依赖心理、娇气心理,要自尊、自爱,不断提高并充实自我,找准自己在社会中适宜的位置。
(2)正确认识男性的优势
优势:男性逻辑思维能力更强,做事更果断,交往面较广,承担更多的责任,心理抗压能力较强。
男性注意:克服“大男子主义”,不强求男性能做到的女性一定要做到,增强事业心、责任感,体贴别人,做生活中的强者。
(3)培养刚柔相济的人格
刚柔相济的人格,既不是要求女性“男性化”,也不是要求男性“女性化”,而是强调“弹性”和“整合性”,培养男女应该有的特质,建立平等的两性关系。培养独立自主,积极进取,有责任感,有爱心,乐于付出等健康人格。
避免陷入“早到的爱”
所谓“早到的爱”主要是指我们在没有任何心理与思想准备和接受爱的能力的情况下,便接到来自异性的爱的信息。
首先,青春期身体和心理的一系列变化,使我们渴望与异性交往。流行文化的不断轰炸,趁机充斥了我们的思维想象空间,对我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其次,青春期的我们自我克制能力、鉴别是非能力相对较弱,加之父母可能不合理的教养方式以及传统思想的束缚,自身价值感低,对家庭、学校失望,失落感增强,进取心下降,转而向异性寻求心理的安慰。
再次,家长不能正确对待异性交往,不经调查便盲目地怀疑,以简单、粗暴的行为加以制止,造成我们的逆反心理,加剧我们与异性交往的进程。
最后,升学压力大,思想孤独,两性间易产生相似的感受,认为“世界上只有你能理解我”,从而陷入情网,不能自拔。
我们应该明白,爱情绝不是简单的男女私情,它是人类最高级、最美好、最神圣、最纯洁的一种情感。它需要相爱的双方以无私的奉献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去培养它。它是成熟(包括生理和心理)的男女做出的严肃而负责的选择,如果没有一定的责任感和经济基础,是很难享受爱情的甜美的。
网络关系
网络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殊产物,从它出现的那一刻开始就让我们的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它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沟通和交往模式,我们即使足不出户也可以在网上通过E-mail、各种即时聊天工具与人进行交友、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多了许多的虚拟朋友——网友。但他们的出现似乎并没有减少我们的孤独感,相反的,让我们在网络的漫游中变得越来越孤独。
“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到底是谁”,这是我们在网络漫游的过程中常抱有的一种想法。正是这种在网上的“身份丧失”,使我们倍感网络的随意、自由。网上的相互攻击、谩骂,不受约束的“网恋”“网婚”,大量的色情刺激等都容易使我们对情绪的认识产生错位,严重的还会造成情绪障碍。
很多时候我们会将网络中培养出来的任性、放纵、撒谎、不负责任、不守规矩等习惯,迁移到现实社会中。网络的出现让我们中的很多人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出现网络成瘾、情感冷漠以及网上暴力等问题。网络成瘾者上网后精神极度亢奋并乐此不疲,长时间沉溺于网络,上网后行为不能自制,并时常出现焦虑、忧郁、人际关系淡漠、情绪波动、烦躁不安等现象,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对亲友冷淡,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面部表情呆板,内心情感缺乏,严重时对一切都漠不关心,认为暴力并非都是违法行为,甚至崇尚暴力。这一系列情况的出现会让我们越来越孤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