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天空没边界
褚 沁:毕业于上海商业会计学校中澳合作国际商务专业,现为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的团委书记。
心 声:“目标是开始,恒心是经过,成功是结果。”
褚沁是上海商业会计学校中澳合作国际商务专业2004届毕业生。自2000年进入上海商业会计学校以来,她一直以严谨的作风和积极的态度投身于学习和工作中。在校期间,她曾担任班长、校学生会体育部副部长、校学生会外联部部长等职务,并以出色的表现荣获2003—2004学年度上海市优秀团干部、2003—2004学年度全国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在校学生党支部以及上级党委的批准下,各方面表现优异的她于2004年1月12日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不出国门 也可“留学”
在商业会计学校,褚沁所学的国际商务专业是一个与澳大利亚TAFE悉尼西南学院合作办学的专业,由十几名澳籍教师和中方教师合作教学,使用澳方教学计划和全新英语阶梯教学。这让褚沁不出国门,就能接受纯正的国外教育。她十分珍惜这样优越的学习环境,更明白作为一个学生,首要任务是学习,只有掌握好专业知识,才能在踏上社会后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国际商务专业设置的课程,包括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阅读与写作、英语翻译等,不仅采用了国外的教材,甚至连上课时所运用的语言也是英语,部分任课老师是外籍教师(以下简称“外教”),对学生而言,这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这种上课模式,无疑对褚沁的英语能力进行了强化,也为她打下了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通过不断努力,她的专业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多次获得校一、二、三等奖学金。
此外,成绩优异的她,始终不忘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学生时代的褚沁,一直担任学生干部。从学生工作中她体会到,这种岗位,既是服务的岗位,又是学习的岗位、锻炼的岗位。对于学生干部工作,她有极强的责任心和积极性,无论是在学生会还是在班级,总是尽最大的努力去完成各项任务,并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不少经验。她深知:学生会的工作体验对自己学会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有很大帮助。此外,一项具体任务的完成也是一个锻炼与完善自身的过程。褚沁从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并互相宽容和理解。平日里,她与许多同学都是知心朋友,以诚相待,互相帮助,把自己了解的经验教训尽可能地告诉其他同学。正是由于积极参加学校内的各项工作,培养了褚沁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为此,虽牺牲了不少的休息时间,但褚沁无怨无悔,因为她的工作得到了学校领导、老师以及同学们的赞赏和肯定。这是她辛勤劳动的最好回报。
踏上岗位 优势尽显
中专的四年学习生涯,使褚沁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当然,成绩只能证明过去,褚沁觉得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因为学校只是求学的一小步,社会才是一所真正的学校。
中专毕业后,褚沁进入了上海国际交流学院攻读工商管理学士学位。此外,她一直利用课余时间,到学校推荐的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宣传处实习。学校的老师给了褚沁很大的帮助,经常打电话关心她实习的情况。一年半的实习期间,褚沁参与了上海市庆祝第二十届、第二十一届教师节主题活动,上海师生歌咏大会,复旦·交大交响音乐会等各项活动的筹备工作和场记工作。实习经验给褚沁的成长带来了积极有益的帮助,让她提前踏入了工作环境。作为一名中澳班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褚沁除了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外,其最大优势是具有很强的英语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这种能力给了她充分的自信,更为她今后正式踏上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踏踏实实努力的褚沁已经顺利就业,并成为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的团委书记,她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也很感谢当初在母校学习的点点滴滴,“我会一步一个台阶,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创造自己的价值。”褚沁感慨地说。
【沃土孕育】
上海商业会计学校自1999年6月获得上海市教委的正式批准,与澳大利亚TAFE悉尼西南学院开展合作办学。澳大利亚TAFE职业教育闻名全球,悉尼西南学院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洲TAFE的第二大职业教育学院,并有丰富的海外办学经验。如今一批批毕业于上海商业会计学校中澳合作班的学生,由于学校教学管理得当,学习效果显著,就业出路良好。毕业于商业会计学校中澳合作国际商务专业的褚沁就是其中的一位幸运儿。在学校学习期间,她除了掌握良好的专业知识能力、拥有了较强的英语能力外,更重要的收获是学校为她提供的学生工作和机关实习机会,促使她的素质获得较全面的提升,这为她之后的学习和就业增添了有力的筹码。如今迈入职场的褚沁,已经在工作岗位上将自己的所学发挥得淋漓尽致,并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相关链接】
部分专业与国际接轨
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加快推进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在这样的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发展除了要重视人才培养的规模效应外,还要注重国际化的办学标准。通过中外合作办学的各种形式,迅速引进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将有助于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缩小我国职业教育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从1985年上海电子工业学校与德国慕尼黑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合作,引进德国“双元制”职业技术教育模式以来,上海中等职业学校中外合作办学已走过26个年头。在新形势下,各国和各地区的竞争,从表面上看是科学技术、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竞争,其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和教育的竞争,特别是技能型人才和职业教育及培训的竞争。在《2011年上海市职业教育工作要点》中,推动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和信息化进程占有重要的篇幅,比如,要推动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和信息化进程,促进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启动职业学校教师海外培训计划;选派一批中等职业学校校长、教师出国短期考察,了解国际先进的职教理念、管理模式、教学方法等;鼓励中等职业学校结合专业建设需要,引进国际认可的职业资格标准,借鉴国际行业标准,并将其融入相关专业教学;引进并增加外教比例,打造国际化教学团队;研究制订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海外游学计划,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早前,一些学校就通过以引进专业为突破口,探索与国际接轨的方法,借鉴国外的教学经验,以促进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如上海市商业学校的中澳合作文秘专业,学生毕业后可获中专文凭和澳大利亚BNIT学院专业证书和学分。此外,上海市商业学校拥有全国一流的美容美发实训中心,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规划“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课题组组长单位,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商业学校与韩国美容职业专门学校于2003年起联合办学,开设了《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韩国美容职业专门学校是专门培养美容美发专业人才的职业学校,是韩国规模较大、师资雄厚的美容学校,也是韩国教育部指定的示范教育学校。该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国外先进的美容美发技能的机会,学生可以不出国门而收到出国留学的相同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中等职业学校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课程体系,更新了办学观念,提高了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如上海信息技术学校的中澳合作项目,学生可获澳洲及英联邦国家都认可的TAFE商务四级证书。可以说,中外合作办学最直接的受益者是学生。国外原版英语教材及教学辅导教材的引进、外籍教师的教学,使学生外语应用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实训教材的引进,使学生对最新行业知识和生产技能进行接触、了解的机会增多,从而增强其专业技能;国外职业资格证书的引进,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又为学生的成功就业增加了砝码。
【思考与启示】
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在提升专业实力、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等切实有力的政策举措下,上海的中等职业教育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如今的中等职业学校在专业建设中主动适应,灵活设置,定期调整、优化结构,不断提高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在新形势下,坚持开放办学,时刻关注产业、行业、技术、管理对职业的新要求,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毕业生,适应新兴职业和人才市场的新需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这里,限于所掌握的案例,对于上海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在校本教材、科研成果等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没能一一罗列,对此我们深表遗憾。
从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良好的就业走势来看,专业建设无疑是中等职业学校建设的核心,是强化学校办学特色和优势的重要手段。如今,专业调整正在一些中等职业学校中进行,一些学校在巩固自身“拳头专业”的同时,不断开设新专业,以适应社会紧缺人才的专业需求。从这些优秀毕业生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如今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只有符合市场需求,才能为学生撑起未来的职场蓝天,才能为其良好的就业前景铺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