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成就人生
朱道明:毕业于上海市松江区新桥职业技术学校机械专业,现为该校实训指导教师。
心 声:“学技能最关键的是要持之以恒,不能因为困难而放弃。”
四年前,朱道明走进中职学校时,心情非常复杂。上高中、考大学,是年少的他为自己设定好的一条人生道路。当这个梦想破灭时,他在灰心丧气之余,对未来也感到了无比茫然,不知道自己要选什么专业,将来要往哪条路走。上海市松江区新桥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以机电专业为特色的学校,在那里,朱道明经过一年时间的理论学习,发现自己对机械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在选择专业时,便毫不犹豫地填报了机械专业。职业学校的学习生活,让他渐渐树立起了一个坚定的信念:拥有一技之长的中职生同样可以拥有美好的未来,同样可以找到理想的职业。
“工学”归来话收获
俗话说,有了目标,也就有了动力。刚念一年级的朱道明,课上认真听讲,课后不仅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且额外增加学习任务,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去请教老师。这样的努力,为他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到了二年级时,在学校“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帮助下,朱道明与同学们踏上了专业课的实习之旅,所有人都跃跃欲试,满怀着希望与憧憬。他们首先参加的是车工与钳工的实习,钳工是以手工操作为主,使用各种工具来完成零件的加工、装配和修理等工作。它可以完成机械加工不便或难以完成的工作,但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是一项又苦、又累、又脏的活,非常能锻炼人的动手能力。那时候,一天实习下来,朱道明的双手都磨出了水疱,浑身酸痛,可当他看着自己亲手做出的工件时,有一种难得的成就感,这种力量督促着他继续努力。半年的实习时光虽然辛苦,但很充实,也让他深深体会到了做工人的辛苦与伟大。
工学交替期间,朱道明切实感受到企业与学校的差别,特别是对产品的工艺、质量、产量等概念有了总体印象,更在沟通能力、观察能力、应变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方面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走出校园的小天地,来到社会大学堂,朱道明历练了身心,挑战了自我,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加深了自己对企业运作流程的认识和企业文化的了解,增强了企业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就业的压力和紧迫感。
重归课堂得心应手
结束了半年的学习实践,在二年级下半学期,朱道明和同学们又回到课堂,开始数控课程的学习。由于此前深入生产第一线,他发现原来课本上难懂的原理知识,不再那么难以理解了。在机械专业中,数控是比较难的一门课,经过几个月的学习,朱道明深深喜欢上了这个专业,并在学习上倾注了许多热情。有一天,老师告诉他,两年一次的上海市“星光计划”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大赛即将举行,这是一个让学生展示自身技能的舞台,也是一个锻炼自己的好机会。听到这个消息,他十分激动,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数控车床项目的比赛。然而,紧张的训练枯燥乏味,辛苦和劳累自然不言而喻,有很多同学都开始懈怠,慢慢放松了自己,但朱道明没有。理论知识的拓宽与技能水平的提高犹如兴奋剂,让他忘记了疲劳,始终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高强度的训练中,甚至在吃饭时,他还在想着图纸怎么加工,零件该怎样装配……对此朱道明感慨地说:“工学交替期间,到一线岗位实践的经历让我感悟到,一个人的成功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需要持之以恒的决心。这个信念一直激励着我。”
2009年3月20日,朱道明凭借着出众的技能在大赛中获得数控车床项目个人全能一等奖,并与队友摘得数控车工团体一等奖。
由于专业技能突出,毕业后他幸运地被留校,当起了一名助教。这对他来说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因为要使自己从一名学生转变为一位老师,谈何容易。比如怎么样与学生沟通、交流;怎么样才能摸索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怎么样才能让学生信服我……这些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学生而言都是难题。
为了让自己更快适应岗位,朱道明把从工学交替期间学会的“观察法则”用到了真正的工作中。每次在别的老师上课时,他会多加留意,看看别人是如何讲课的,如何调动学生热情的。渐渐地,在朱道明的努力下,讲台前的他从起初的“牙牙学语”到如今的滔滔不绝,并且思路清晰,应对自如。现在,他已能自信地站在讲台上,把自己在数控方面的技能以及掌握的一些小窍门很好地传授给他的学生。
【沃土孕育】
初中毕业后,朱道明进入了上海市松江区新桥职业技术学校。当时的他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能留校工作,当一名教师。回忆起当初入学的一幕,低落的心情依然记忆犹新,“那只是一个中专”,但是,上帝给他关了一扇门的同时,也为他开了一扇窗。入学后,在学校良好的学习氛围的影响下,他对机械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外,更在学校“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中学到了很多。
上海市松江区新桥职业技术学校坚持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机会,学生可充分利用“工学交替”的实习期从事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种,走出课本,获得最直接的职业体验。其间,学生可切实感受到企业与学校的差别。走出校园小天地,来到社会大学堂,真实的历练能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加深自己对企业运作流程的认识和企业文化的了解,从而增强就业意识。正是在学校“把学生变成学徒,把课堂变成车间,把作业变成产品”的工学交替办学模式下,朱道明在实习操作中逐步练就了过硬的技术本领,这为他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关链接】
“工学交替”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实用型技能人才。要想培养出适应企业要求的毕业生,就要根据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和用人条件来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和实习,而“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无疑是实现这一要求的有效途径之一。
所谓“工学交替”,一般把它理解为学校学习和生产岗位做工交替进行,即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学校学习和企业工作两个过程并交替进行。它是在校企双方联合办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其实质是产学结合、合作育人,即利用学校与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环境,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
近几年,尝试“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中等职业学校越来越多。它为学生打造了一把“金钥匙”,助力他们走出了就业缺少经验、上岗没有技能、目标好高骛远、遇事畏难退却的怪圈。
面对激烈竞争,来自上海商业会计学校国际金融专业的毕业生周清,在毕业实习前经学校推荐,来到中国人民银行实习。她从中不仅学会了如何提高处理业务的能力,还学会了待人接物方面的一些礼仪。如,进入室内之前应敲门;未请入,不可闯入;有人敲门,应回答“请进”或到门口相迎;送客应到大门外,走在长者后面;分手告别时,应招呼“再见”或“慢走”。“这些基本的礼仪和细节,平日在家或学校不一定会特别注意,一旦踏入社会,这种细节常会决定成败。我们必须要有耐心、要态度平和,而且服务要热情周到,只有这样才能营造成功的人际关系。在中国人民银行短短3个月的实习工作中,我受益匪浅。”周清感悟道。3个月的社会实践让她品尝了生活的苦辣酸甜,挑战了心理承受极限,懂得了一切都要从基层做起,知道了所谓文凭不过是一张凭据,真正的考验要靠技能和综合素质。有了这些,何愁找不到工作,何愁没有前途。临近毕业时,周清经学校推荐顺利进入工商银行实习。她坚持从每件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最终用辛勤和智慧为自己赢得了荣誉和领导、同事们的一致好评,最终成为一名正式员工。
“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有以下几个优点:一是使学生在真正进入企业之前,对企业有了感性认识,专业课教学的针对性加强,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教学相长;二是使学生了解了生产、经营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熟悉了所在岗位的工作流程,掌握了工艺、质量和产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明确了以后的学习方向,从而提高了综合素质和职业岗位技能;三是使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正确认识自己;四是使学生的沟通、团队协作、操作等能力得到提高,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弱势以及自己在未来就业市场上的位置,从而更加务实、勤奋,明确自己今后的目标。“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质,为其今后的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