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谧籍贯考
张有堂 徐银梅
皇甫谧,我国魏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和医学家。学识渊博,淡泊名利,名震京师,享誉全国。籍贯何地?《晋书》曰:“安定朝那”。在今何处?一说今宁夏彭阳,另一说今甘肃灵台。拙文略加考证,以供同仁参考。
一、皇甫谧生平
《献帝起居注》《后汉书》记,皇甫家族本凉州旧姓,聚居安定朝那。东汉初年,皇甫文名显高平(今宁夏固原);建初元年(公元76年),皇甫援游说于张掖、酒泉、敦煌三郡和鄯善国;皇甫祯任上邽(今甘肃天水)县令;皇甫俊任安定都尉,子皇甫棱任度辽将军,孙皇甫旗任扶风(今陕西兴平)太守,曾孙皇甫节任雁门(今山西代县)太守;东汉中后期,皇甫规、皇甫嵩、皇甫郦官位显赫、权倾朝野、誉满全国,皇甫家族崛起,遂成望族。
皇甫谧,出生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高祖父皇甫节,高祖叔父皇甫规,曾祖父皇甫嵩,祖叔父皇甫坚寿、皇甫郦;祖父皇甫叔献,霸陵(今陕西西安东北)县令;父亲皇甫叔侯,举孝廉;“谧族从皆累世富贵,独守寒素”。
皇甫谧自幼出继叔父,徙居新安(今河南渑池)。少年时,游荡而不好学,养母以孟母三迁故事教诲其修身笃学,皇甫谧彻然悔悟。魏青龙二年(公元234年)起,皇甫谧发愤读书,手不辍卷,通晓诸子百家典籍,以博学而闻名于当时。
魏嘉平元年(公元249年),不幸得风痹疾。魏正元元年(公元254年),因其叔父有子既冠,皇甫谧遂还本宗。魏甘露三年(公元258年),他又耳聋目眩。
个人疾患与济世救人的愿望,促使皇甫谧特别注重医道,他孜孜不倦,效法华佗存精于独识,追求仲景垂妙于定方,博采针灸学各家之长,在《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等医书基础之上,删繁存精,撮要纠舛,编著成《针灸甲乙经》(13卷)。此书循经络理论,明确了穴位名称、位置及取穴方法,为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不但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国际上也颇具影响。
皇甫谧潜心钻研学问,无意仕途。魏晋交替之际,朝廷“举辟”,邑人劝其“应命”,皇甫谧著《释劝论》以明示自己愿为“野美全志之士”。泰始三年(公元267年),晋武帝下诏征皇甫谧入朝为官。是时,皇甫谧病情严重,“躯半不仁,右脚偏小”,“浮气流肿,四肢酸重”。他以“窃闻同命之士,咸以毕至,唯臣疾疢,抱衅床蓐,虽贪明时,惧毙命路隅”为由,婉言上表,武帝甚为感动。泰始四年(公元268年)十一月,晋武帝下诏“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皇甫谧再次谢绝,自表就帝借书。晋武帝悯其才,送书一车与之。皇甫谧虽羸病,而披阅不怠。
咸宁二年(公元276年)十二月,晋武帝又发诏征皇甫谧为太子中庶子、议郎和著作郎。皇甫谧依旧不为所动,栖心蓬荜,闲居养疾,留情笔削,敦悦丘坟,轩冕未足为荣,贫贱不以为耻。
皇甫谧一生著述甚多。据《晋书》《隋书》《旧唐书》《新唐书》记,著作有《帝王世纪》(10卷)《年历》(6卷)《高士传》(6卷)《逸士传》(1卷)《列女传》(6卷)《玄晏春秋》(3卷)《韦氏家传》(3卷)《鬼谷子注》(3卷)《论寒食散方》(3卷)《依诸方撰》(1卷)和《皇甫谧集》(2卷)和《地书》等,涉及文学、史学、哲学、医学和地理诸领域,并重于世。其中《帝王世纪》为《史记》三家注频频引用,《高士传》《逸士传》和《列女传》为《三国志》注广引博摘。
皇甫谧不单著书立说,更热爱教育,设馆授徒,晋朝名臣京兆长安挚虞(生卒不详)、安定乌氏张轨(公元255年~公元314年)、牛综(生卒和籍贯不详)、安定席纯(生卒年不详)等均出于其门下。皇甫谧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对人生亦有独到的见解。他弘扬“仁者爱人”的价值观,践行节俭至上的人生准则,信奉神鬼皆无和人本自然的哲学理念。
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皇甫谧病逝家中,“时年六十八”。
皇甫谧有二子,即皇甫童灵、皇甫方回。皇甫童灵事迹不详。晋永嘉年间(公元307年~公元313年),朝廷征皇甫方回为博士,不就。后避乱荆州(今湖北荆州),闭门闲居,南土人士咸崇敬之。六世孙皇甫希之,东晋末年桓玄(公元403年~公元404年称帝)征为著作而不受,号曰“高士”。
皇甫谧族人,载入《晋书》的有皇甫陶、皇甫晏、皇甫申叔、皇甫重、皇甫商、皇甫阳、皇甫钊、皇甫贞、皇甫敷、皇甫澹、皇甫序、皇甫典、皇甫真、皇甫奋、皇甫覆、皇甫徽、皇甫岌等。
二、朝那县治变迁
《史记·匈奴列传》载: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匈奴重兵压境,“至朝那、肤施,遂侵燕代”。《史记·孝文帝本纪》曰:汉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大军“攻朝那塞”。这些至少可以证明,在汉武帝即位之前已有朝那县。《汉书·地理志》记: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析北地郡置安定郡(治在高平,今宁夏固原),领朝那等21县。
朝那县治地初置何处?1977年,今彭阳县古城镇出土一汉鼎,腹部阴刻三段铭文,曰:“第廿九,五年,朝那,容二斗二升,重十二斤四两”;“今二斗一升,乌氏”;“今二斗一升,十一斤十五两”。第一段为铸刻文字,而后两段为刀刻文字,故非一次所为;从铭文内容上判断,铭文应为三次刻成。其中,“第廿九,五年,朝那,容二斗二升,重十二斤四两”为第一次所刻,故学术界称之为“朝那鼎”。通过与全国各地同类鼎对比分析,专家一致认为朝那鼎为汉鼎。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正好是汉武帝即位第二十九年。两汉时期,其他帝王在位时间均未超过二十九年,故朝那鼎是元鼎五年十月汉武帝巡视西疆赠予朝那县的礼物。自夏商周以来,鼎一直作为政权的象征,且铸鼎大权在中央,故足以证明西汉朝那县治在今彭阳县古城镇(茹河上游)。该城遗址为长方形,东西长682米,南北宽480米,城墙残高13米,基宽14米。城墙四周挖有护城壕(深2米左右,宽约30米)。除汉鼎外,还出土了西汉错金铜羊、陶水管、秦汉砖瓦等。
《北征赋》载:更始年间(公元23年~公元25年),班彪避难离开长安,途经义渠旧城(今甘肃正宁西)、泥阳(今甘肃宁县)、彭阳(在茹河下游,今甘肃镇原东南)、安定县(在茹河中游,今甘肃镇原西北或宁夏彭阳县东)、朝那,至安定郡治地高平(今宁夏固原)。这充分说明西汉朝那县治地一直在茹河上游。
《后汉书》载:东汉永初五年(公元111年)三月,“安定郡徙美阳”;永建四年(公元129年)九月,“复安定、北地、上郡归旧土”;永和六年(公元141年)十月,“徙安定居扶风”;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分安定、扶风为新平郡”,这说明安定郡又回迁,治在临泾(今甘肃镇原)。安定郡向东南迁治后,高平、朝那、乌氏等县陷落。据朝那鼎铭文判断,边患解除后,东汉王朝先在朝那县旧址置乌氏县;后来朝那县复置原治,乌氏县便还原治(今宁夏泾源北)。
魏晋十六国北魏时期,朝那县位于何地?《晋书·孝武帝纪》《晋书·苻登载记》曰:东晋太元十六年(公元391年),前秦主苻登率众下陇山(今六盘山)入朝那,后秦主姚苌在安定(今甘肃泾川北)打败前秦军队。《晋书·姚兴载记》《资治通鉴》载:东晋太元十九年(公元394年),前秦主苻登犯陇东,后秦主姚兴率领大军从长安出发,经安定(今甘肃泾川北),入泾阳(今甘肃平凉西北),苻登兵败奔平凉(今彭阳县红河川)。东晋义熙五年(公元409年),夏国主赫连勃勃犯陇东,后秦主姚兴率部自平凉入朝那。《晋书·姚泓载记》云:后秦永和年间(公元416年~公元417年),夏国主赫连勃勃犯关中,兵败退保安定(今甘肃泾川北),姚绍进兵蹑之,战于马鞍坂(今地址待考),大败赫连勃勃,追至朝那,不及而还。这充分说明了朝那县在陇山之东和安定、平凉之北,即仍在原治地。据《太平寰宇记》载,北魏末年废朝那县。西魏大统元年(公元535年),在今甘肃灵台西复置朝那县,隋废。但后人称西魏朝那县为东朝那。
三、皇甫湾追溯
灵台县朝那镇南一村庄叫皇甫湾。该村庄依山坐落,南、西、北三面均为沟壑,山阳便是层层梯田,曲折便道向东连通什字塬。这就是灵台人传说中的皇甫谧出生地。奇怪的是灵台最权威的两部方志——清初《灵台县志》、民国《灵台县志》均无记载。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村民在皇甫湾平田整地时发现两座汉墓,陪葬品中有汉五铢、王莽大泉等,但无墓志铭,故无法得知墓主人是谁;是否为皇甫家族成员,亦无法知晓。
在皇甫谧诞辰1790年的今天,灵台方面依据历时数百年的传说,找到了皇甫谧出生的一座三孔窑洞庄院。该庄院三孔窑洞保存得相当完好,窑洞顶部稍有坍塌,内壁抹墁的草拌泥也未完全脱落。而距今1470年的西魏朝那城却为另一番景象——清《灵台县志》记朝那“城址不存,惟有朝那祠”。两地东西相距仅3公里,为何面貌截然不同?在整个黄土高原上,能保留200余年的窑洞至今寥寥无几,超过500年的庄院至今连基本轮廓都找不到,且窑洞早已塌陷。从保留的面貌来判断,皇甫湾这一座古庄院距今不会超过500年,故将皇甫湾确定为皇甫谧出生地则证据不足。
殊不知,彭阳县古城镇西南一村庄叫皇堡,便道向北连通中川村。山头城坞遗址中散布着汉代砖瓦、石柱等。“堡”、“甫”古读音接近,故“皇堡”可能是“皇甫”演化来的。古城镇北山坡上又分布着8座大坟冢,周围也散布着汉代砖瓦等。这些地方与皇甫家族之间是什么关系,有待于8座大坟冢考古挖掘来证明。
古城镇北一村庄叫黄家寺,镇东高庄村北部一村庄叫黄家湾,一条小河叫黄家河。但这些地方居民中无一家姓黄,且阡陌内外、庄院前后、沟边河岸,汉代砖瓦随处可见。这里面又蕴藏着什么?现在仍无法完全破解。20世纪50年代,今彭阳县古城镇高庄村出土一方石匾(长1米、宽约0.5米、厚约0.1米),正面阴刻“后汉皇甫祠”五个大字,下款落为“北至弄水泉三百零三步,西至东山寨五里四十八步”。故今“黄家寺”、“黄家湾”,可能是古“皇甫祠”、“皇甫湾”演化来的。
尤为奇怪的是,彭阳县境有高庄、沟口等地名,灵台县境亦有之。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因彭阳县境古朝那县设置在前,灵台县境古朝那县设置在后,故灵台县境的皇甫湾、高庄、沟口诸地名是随着皇甫家族南迁侨居而复置来的。
四、皇甫谧坟冢质疑
皇甫谧晚年撰《笃终》一文,告诫子孙——吾“气绝之后,便即时服,幅巾故衣,以籧篨裹尸,麻约二尺,……平生之物,皆无自随,唯赍《孝经》一卷,示不忘孝道。土与地平,还其故草,使生其上,不种树木,削除。”皇甫谧去世后,皇甫童灵、皇甫方回等“遵其遗命”。这说明了皇甫谧有墓无冢。
但北宋《元丰九域志》“泾州”条下却云:“灵台,古密须国之地,《汉书·地理志》云:密人之国,密康公墓,皇甫士安冢”。清《灵台县志》道:“皇甫谧墓,在县东北十里张敖家堡原上”。民国《灵台县志》曰:皇甫谧墓“周数丈,高丈余”。皇甫谧家族自皇甫嵩之后便家道衰落,家境贫寒,故不具备修建如此巨大的坟冢的经济条件。深受父亲礼义教化的皇甫童灵、皇甫方回二兄弟,不会也不敢违背封建礼制给其父修建如此巨大的坟冢。
若《元丰九域志》记载无误,则笔者认为“皇甫士安冢”应为纪念性的坟冢,可能是士族势力发展的产物。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笼罩政坛,把握朝政,标榜吹嘘,哄抬身价,尤为注重族源、谱系和门第。是时,皇甫谧族人遍布陇东各地,堪称望族,故其中必定有人愿为这位魏晋高士建造空冢,以表祭祀,以彰功绩,以此来抬高建冢人的身份和地位,以合时代的节拍。
至于《元丰九域志》“灵台”条下“皇甫士安冢”是否就是清《灵台县志》所说的张敖家堡原“皇甫谧墓”,有待于考古挖掘来证明。20世纪60年代,甘肃考古队对灵台张敖家堡原所谓的“皇甫谧墓”进行探测,发现有墓道,但未挖掘。除少数学者疑墓主人为皇甫谧外,多数学者则以为将此墓确定为皇甫谧墓为时尚早。尔后,甘肃便立碑“皇甫谧之墓”,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书台山辨析
清《灵台县志·方舆汇》载:“书台山,县东北五里,隋皇甫玄晏先生读书处也。”该书《重修志叙》落款“顺治十五年”。《后记》(1997年)云:“原志中有玄作元,祯作正,弘作宏,丘作邱等,这次都恢复了原字。”乾隆以前,避讳字均用别字替代;乾隆之后,则采用避讳字缺最后一笔,故清《灵台县志》最后应成书于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该书《人物汇》云“晋皇甫谧”;而《方舆汇》却曰“隋皇甫玄晏先生”。成书于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的《古今图书集成》“灵台”条下道:“书台山,县东北五里……隋皇甫元晏先生读书处。”二书均曰“隋皇甫元晏先生”。这里的“隋”是误写,还是皇甫元晏另有其人。《隋书·皇甫诞传》载:皇甫诞,字玄虑;而唐初于志宁《隋柱国弘义明公皇甫府君碑记》作“玄宪”。《清史稿》载:清圣祖(康熙),名玄烨,故避讳“玄”而作“元”;清世宗雍正元年,册封乌喇那拉氏为宪皇后,故避讳“宪”而作“晏”。由此推知,灵台书台山可能是隋皇甫诞读书处。
皇甫谧有无读书台?《晋书》无载。但北宋《元丰九域志》“泾州”条下云:“西王母宫。泾水,《周礼·职方氏》:川曰泾汭。皇甫士安读书台。灵台,古密须国之地,《汉书·地理志》云:密人之国。密康公墓。皇甫士安冢。”这说明了皇甫谧“读书台”在泾汭川,非在灵台。“泾”当指泾河,“汭”指什么?《周礼·夏官·职方氏》注曰“汭在豳”(今陕西旬邑西南)。《说文》曰“汭,水相入貌。小水入大水也”。《尚书·尧典》传曰“汭,水之内也。通作芮”。《诗经·大雅》笺曰“水内曰芮,水外曰鞠”。《尚书·禹贡》传曰“水北为汭”。由此推知:泾汭川指泾河北岸川地。而灵台在泾河之南,故若有皇甫谧读书台,则绝非在灵台。
皇甫谧自幼随叔父迁居新安(今河南渑池),“年四十丧所生后母,遂还本宗”。灵台方面认为皇甫谧回原籍。至于定居何地,又成为一个问题。皇甫湾距皇甫谧墓50公里,故灵台方面又在张敖家堡原寻觅答案。他们依据历时数百年的传说,判定皇甫谧定居张敖家堡原畔台地所谓的“皇甫藏书窑”。“皇甫藏书窑”与“皇甫谧之墓”相距不足200米。除了传说外,他们再找不到任何实物证据和文献记录。“皇甫藏书窑”距书台山足有3公里,两地被大沟隔断,无路径相通。即使一个身体健康的人,也没有必要从“皇甫藏书窑”去书台山读书。皇甫谧34岁患风痹疾,43岁左右又耳聋目眩,52岁已“躯半不仁,右脚偏小”,“浮气流肿,四肢酸重”。在疾病的折磨下,他极度痛苦,“叩刃欲自杀,叔母谏之而止”。故皇甫谧根本没有可能离开“皇甫藏书窑”去书台山读书。由此可知,灵台方面寻找到的“皇甫庄院”、“皇甫藏书窑”和书台山无法构成三位一体。清《崆峒山志》曰:皇甫谧“隐居崆峒,耽玩百家”,更是无稽之谈。
(载《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