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张世平
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有效地贯彻素质教育,其教学方法必须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政治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是贯彻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实可行的突破口。为了提高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实效性,笔者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一、正确认识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素质教育要求增强学生学习的发展性和创造性。教育的使命是使人学会学习,借以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所有潜力和才能。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引导进行“研究性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亲身探索、分析、总结来获得知识的方法,远胜于求得知识本身,“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具有接近生活、接近学生实际的特点,同时,当今学生具有“自我意识”、独立探索性、自我表现感强的特点。这两方面的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课教学不能采用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而必须采用新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和当今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
二、正确认识“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内涵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对学习对象的探索、体验、分析、提炼、总结来获得知识,并在获取知识过程中开发个体各种潜力和技能的一种学习。简单地说,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选择探究的问题和探究的手段,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发生过程,因而具有研究性;它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结论的得出,均由学生来做,因而具有自主创新性;它一般要通过调查、实验、专题讨论、社会实践等方式进行学习,因而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学习活动不再局限于学校课堂和已有教材,而是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开展社会调查、现象观察,广泛收集信息,去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与答案。
三、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原则和做法
第一,主要原则。(1)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相结合的原则。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他们是富于进取精神和创造潜能及知识探索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亲身的探索、分析、总结获得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材料,创设一定的情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再建者”和“发现者”,使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增长获取知识的能力。(2)全体性与个体相统一的原则。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有均等的权利和机会,在强调全体参与的基础上,要注意学生个体间的差异,针对各种差异,在方法的选择、目标的制定、内容的组织上,教师要灵活掌握,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使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得以提高。(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研究性学习”,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亲身的探索、提炼、总结来获得知识。这就需要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指导学生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的关系。指导实践,从实践中获得知识,再用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的认识、能力不断得到提高。(4)过程与方法指导相结合的原则。“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学会收集、分析、归纳、整理资料,学会处理、反馈信息,因而当前更加注重过程。与此相应,教学过程,通常不是提供一个概念或原理上学生理解,而是呈现一个需要学习探索的问题或提供材料,但这些材料不直接解决问题,可作为解决问题的某些依据,或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导,而且往往需要学生补充收集材料。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要把过程与方法指导结合起来。
第二,主要做法。(1)引导学生重走“创建”概念、原理之路。在教授思想政治教材中某个概念或原理时,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铺垫,提供一些资料,并让学生自己挖掘有针对性的素材,引导他们沿着自己的认识过程,重走“创建”这个概念或原理的过程,自己探索和“再建”概念和原理。(2)引导学生针对某个热点问题开展社会调查。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社会生活,接近学生的实际,因此,有些内容会引发学生的热烈讨论,成为教学中的“热点”问题。例如,“9·11事件”后,国际关系的态势,上海APEC会议说明了什么问题等,对此,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开展调查,并对调查中获得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处理,由此获得对“热点”问题的正确把握,锻炼培养学生的能力。(3)引导学生收集、分析国内外重大事件的资料。时政内容是政治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时政中的重大事件,如:台湾问题、价格联盟、中国加入WTO后西部大开发等问题,要引导学生上网、去图书馆查阅报刊等收集相关资料,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了解其来龙去脉。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形成对重大事件完整、正确的认识。(4)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获得答案。现在的学生思想十分活跃,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他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认真筛选确定带有普遍性学生通过自己努力能够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设想,广泛去收集材料、分析材料,从中获得正确的答案。
(载《宁夏教育科研》2002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