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理想不是梦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理论的解读与启示
叶勇军
捧着教育家朱永新的“新教育实验”理论,一种莫名的情感涌上心头,使我久久不能平静。什么是“教育的理想”呢?什么样的教育才能算得上“理想的教育”呢?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我是一个教育理想者,从上师范那一刻起,我便对教育有着无限的憧憬与追求,只是对“理想”二字比较模糊。这些日子,当我拜读了朱永新教授的力作《新教育之梦》,如醍醐灌顶,特别是认真解读了“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后,使自己心中原先模糊的“教育的理想”概念渐渐明晰起来,朱永新以“当代中国先进教育理念的践行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绚丽的“教育的理想”画卷。宁夏长庆高级中学已走过10年的办学历程,正处于发展的最佳机遇期。此时此刻笔者愿将自己对朱永新的“新教育实验”理论的解读和学习该理论获得的一些粗浅体会奉献给大家,期待能与大家一起更新教育观念、遵从教育规律、优化教育行为,为提高育人的质量,促进学校的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朱永新“新教育实验”理论的核心教育理念如下。
一、五大核心理念
核心理念之一: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
朱永新对中国教育失误的总结,是站在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高度来针砭教育的时弊。实际上,这些教育弊端早已散见于各大媒体以及诸“子”百“家”的言论中,但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却是头一遭。他认为,教育目的本来就是为了人(学生)的发展,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教育的核心是“要关注学生和教师、校长、家长以及社会上所有人的发展规律”。
核心理念之二: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朱永新说,目前以分数论英雄、以金牌论英雄、以升学论英雄的观点是错误的。他的新教育实验的关键是:“教一些学生一辈子真正有用的东西”。我认为目前学校教育必须要从根本上解决:怎么样让学生不仅仅有一个辉煌的今天,而且有一个真正辉煌的明天。否则功利思想和应试教育会贻害无穷。
核心理念之三: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
朱永新对精神的作用高度重视,甚至有点儿夸大。他认为,死人与活人的最大区别就是死人的精神不再存在了。他说,有的人虽然活着,但精神不行,生不如死,与死人没有什么两样。这正应了诗人臧克家的一句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诗人虽然另有寓意,但教育家却借此说明精神的重要性。学校育人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精神的培育,让学生不断地相信自我,不断地挑战自我,不断地感受成功,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核心理念之四: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
朱永新说,特色并不意味着圆满,但特色就是卓越。学校一定要注重培养特色教育,使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没有自己的特色,就谈不上辉煌。
核心理念之五: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
朱永新认为,如果说当今的教育对人的问题已经开始关注的话,那么,真正对于人类的问题,对于人类的命运,对于人类文化的发展延续,对于文明的进程,却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文明有可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或者说在我们这一代教育者的手里走向衰落。这必须要引起我们深深地反思。要想让我们的孩子、教师拥有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拥有智慧。知识并不等于智慧。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知识是理念的外化,智慧是人生的反观;要实现这一核心理念就必须让他们真正地融入社会,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正义感、传承中华文明,就要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阅读中外名著是对话的最好途径之一。
二、六大行动
“新教育实验”理论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教师层面的六大行动即: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双语口才训练、建设数码社区和构筑理想课堂,通过六大行动助推教师成长。
我们应把教师的成长放在整个教育的核心地位,随时关注教师的情感,关注他们的成长,关注他们的职业幸福指数。试想如果教师没有积极性,不快乐,不能充分享受教育这个职业带给他的幸福,学生何谈快乐、幸福和发展。正如陶行知所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三、九大定律
态度决定一切——教育定律之一
“态度决定一切”让我想到《圣经》里的一句话:只要能相信,而且肯相信,就没有任何不可能的事。对于我们来说,坚定的信念就是一挂风帆,而良好的态度就是那风帆远征的推动力。有些看似“不可能”做到的事,只要保持一个良好的态度,不是想着“我能否办到”,而是想着“如何去做”,看似困难的事情也就可能办成了。其实教育,除了传授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力和崇高的思想品德。积极的心态创造人生,消极的心态消耗人生。“态度决定一切”,不仅是生活的定律,更是教育的定律。
说你行你就行——教育定律之二
如果我们仔细留意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就会发现一般是贬多褒少,教师似乎认为:学生做正确是应该的,出错是无法容忍的。就在这种不成比例的褒贬之间,有多少学生的信心被碾磨得粉碎!“感人心者莫先于情,促人行者莫过于导”,老师们,请不要吝啬你口中的“你行,你行,你真行!”因为真正懂得善待学生,会欣赏学生才是最好的老师。
体罚近乎无能——教育定律之三
从历史的意义来说,体罚是落后的、不文明的教育方式;从文化的角度来说,体罚是有辱斯文;从法律的意义来说,体罚是侵犯了学生人权,是违法;从感情的角度来说,体罚亵渎了师生间的爱。教育是一种文明,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爱;严而有格,严中有爱,严中有情,严中有疏,严中有导。请不要再用体罚这一粗鲁行为玷污教育这一神圣的事业。请放下,你扬起的巴掌。因为体罚是无能的表现。
读书改变人生——教育定律之四
朱永新说:读书就意味着教育。“学校里可能什么都足够多,但如果没有为人的全面发展及其丰富的精神生活所需要的书,或如果不热爱书和冷淡地对待书,这还不算是学校;相反,学校里可能许多东西都缺乏,许多方面都可能是不足的、简陋的,但如果有永远为我们打开世界之窗的书,这就是学校了”。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这一定律对我们今天创建“书香校园”无疑有很强的理论支持。
课堂属于学生——教育定律之五
400多年前,捷克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看到大部分穷人的孩子不能上学,发明了“班级授课制”,奠定了今天学校课堂教学的模式。构筑课堂的目的何在?当然是为了学生的增知长识,为了学生的成长进步。如果没有学生,课堂和教师就失去存在的必要和意义,学生才是课堂的终极目的对象,而教师只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和途径。因此,今天新课程改革也特别强调:课堂必须有学生高度的参与,而且要做到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课堂一定要属于、要归还学生。
性格主宰命运——教育定律之六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很早就已为我们形象的阐述了性格与命运的关系,他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乌申斯基也说“教育中的一切都应该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
新世纪教育的主题是创新。但就我了解的情况是多数教师甚至不知道如何才能使学生拥有创造性性格,其实创造性性格类型的人有着极其相似的特征,那就是勤奋努力、科学安排时间、虚心进取、有强烈的好奇心、具有怀疑精神、个体独立以及对错误容忍、观点灵活并且具有不寻常的价值观念等等。这些特征对于每个教师来说,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是否重要,当然不言而喻。
特色就是卓越——教育定律之七
朱永新讲了一个故事说,一位建筑公司的老总要从一班普通工人中物色一名管理人员,工地负责人和他在工地转了一圈,问他有没有合意的人选。老总说,我要那个穿红色工作服的人。他解释说,大家都穿蓝衣服,只有他例外……有特色的人往往有追求,有成就。后来的事实证明老板的想法是正确的。
学校特色包括:办学模式特色、课程教学特色、教育途径特色和学校管理特色。但时下真正经得起考验的“特色”实在太少,有些甚至是伪“特色”。
理想创造辉煌——教育定律之八
朱永新说:很多学生的作文都曾把理想、志向、抱负等比做航标、路灯、方向牌,说没有理想的人生是迷茫一片的,没有志向的人生是消极颓废的,没有抱负的人生是浑浑噩噩的。
大家都说这样比喻太落俗套。我倒以为,大俗乃大真,大俗乃大雅,看似很俗气的比喻却揭示了理想、志向、抱负等心理的本质特征,包容了最主要、最深刻的内涵。现在的问题不是比喻是否落俗,而是这样的道理有没有真正融化到学生生命的血液中,有没有沉积到他们意志品质的基因组织中。
爱心产生奇迹——教育定律之九
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朱永新讲了这样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25年前,有位教社会学的大学教授,曾叫班上学生到巴尔的摩的贫民窟调查200名男孩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并对他们未来的发展作一评估。调查评估的结论是每个学生“毫无出头的机会”。25年后,另一位教授发现了这份研究,他叫学生做后续调查,看昔日这些男孩今天是何状况。调查结果:除了有20名男孩搬离或过世,剩下的180名中有176名成就非凡,其中担任律师、医生或商人的比比皆是。
这位教授在惊讶之余,决定深入调查此事。他拜访了当年曾受评估的年轻人,跟他们请教同一个问题,“你今日会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什么?”结果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回答:“因为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师。”
这位老师目前仍健在,虽然年迈,但还是耳聪目明。教授找到她后,问她到底有何绝招,能让这些在贫民窟长大的孩子个个出人头地。
这位老太太眼中闪着慈祥的光芒,嘴角带着微笑回答道:“其实也没什么,我爱这些孩子。”
对教师来说,还有什么比爱心更重要的呢?对于爱心与教师、教育的关系教育家霍懋征概括最经典“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育学者杨东平说:“今天中国的教育最缺乏的已经不是钱,而是价值和理想,新教育实验的价值正在于此。”此评价,真是一语中的!正如朱永新教授自己所说,理想产生激情,激情使理想的主旋律铿锵有力;理想产生诗意,诗意使理想的调色板光彩照人;理想产生机智,机智使理想的追求充满智慧的美感;理想产生活力,活力使理想的实现拥有了源泉;理想产生恒心,恒心使理想的探索成为快乐的进程。试想,对理想失去兴趣的教育,还有希望吗?
愿激情、诗意、机智、活力、恒心使教育的理想变为美好的现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