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教育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大学教育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时间:2023-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生应熟悉大学校园的生活方式,了解大学教育的规律,把握大学人际关系的要求,尽快适应新的环境。从我国的教育现状来看,可以说中学教育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而大学教育则是以专业素质教育为主。为此,中学教育以严格著称,大学教育相对宽松自由。中学教育包办一切,而大学教育则放开手脚,给学生以更多的自由和选择。以上情况,导致一些大学生学习压力增大,有的甚至因成绩下降而退学。

第三节 大学教育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环境的改变与适应

1.积极适应新的环境

大学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温馨如三月的春风,绚丽如夏日的花朵。新入学的大学生,刚刚脱离温暖的家庭和高考前紧张的中学生活,带着无限的憧憬和美好的向往步入大学的校门。从中学到大学,生活环境、学习状况、人际关系等都发生了变化。大学生应熟悉大学校园的生活方式,了解大学教育的规律,把握大学人际关系的要求,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当代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优良学风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优化知识结构,强化创新意识,为承担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任务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和科学文化基础。

大学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发展的产物。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国就确立了科举制度,设立了具有高等教育和研究色彩的“翰林院”。近代的大学出现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后,是以科学文化教育为主的,如1638年英国的伦敦大学和1694年德国的哈雷大学。University一词即“无所不包、广博”之意。

从我国的教育现状来看,可以说中学教育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而大学教育则是以专业素质教育为主。为此,中学教育以严格著称,大学教育相对宽松自由。中学教育包办一切,而大学教育则放开手脚,给学生以更多的自由和选择。这体现在教育活动及相关的各个方面。

(1)大学环境的新变化

生活环境的变化 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生活范围等方面。从生活方式看,中学生大多住在家里,不少人拥有自己的独立生活空间,饮食起居由父母安排,而大学是集体生活,凡事全靠自己处理,这种变化对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同学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从生活习惯看,气候环境的变迁、饮食方面的差异、语言交流的不适、作息制度的不同、卫生习惯的改变,都可能造成适应不良。从生活范围看,中学生活领域较窄,基本上是“两点一线式”,从家门到校门,生活的中心内容是学习,课余时间很少,校园生活单一,而进入大学就如从“小天地”来到“大世界”,生活领域大为拓宽。

学习环境的变化 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学习任务、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①从学习任务看,中学生的学习任务主要是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为升学或就业做准备。大学则是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标,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培养各部门各行业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②从学习内容看,中学教育是多科性、全面性、不定向的。大学则是一种定向的专业教育,教学内容较专、较深,且与各专业学科领域发展前沿接近。③从学习方式看,中学阶段的学习,一般以课堂讲授为主,由教师“领着走”,学生对教师依赖性较大。而大学学习强调启发式,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学生可以通过专业实验、社会实践、毕业设计或论文等形式独立研究问题,开展科学研究,这就要求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人际环境的变化 人际环境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的对象、人际交往的方式和人际交往的要求等方面。①从人际交往的对象看,中学时代交往的对象主要是同窗好友、父母师长,尤其是班主任天天与同学见面,生活学习样样关心,父母关怀细致入微。但到了大学,各地来的同学素昧平生,重新组成新的集体,大家生活在同一宿舍,性格习惯各不相同,常常难以适应;师生关系也不像中学那样密切,而且远离父母,难诉衷肠。②从人际交往的方式看,中学时人际交往较为单一,主要限于学习交往。大学生之间除了学习交往之外,还有生活交往、思想交往、情感交往,与此相应的形式有语言交往、活动交往、网络交往,等等。大学生人际交往既是行为互动也是思想互动,各种形式的交往对于实现人的社会化、发挥人的才能、促进身心健康,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③从人际交往的要求看,中学时大多依赖性强,不善人际交往,再加上有父母的照顾和学习的压力,对友谊的渴望不那么强烈。进入大学后,客观上要求大学生独立主动地与各种陌生人交往,主观上随着成人意识的飞跃,对友谊的渴望增强,也促使大学生对交往的社会化需求急速提高。

管理环境的变化 管理环境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教学管理、管理方法、管理系统等方面。①从教学管理看,中学基本实行学年制,学生必须读满规定的学年,修完所有的课程,考试合格后才能毕业。大学大多实行学分制,学分是衡量学生是否完成教学要求的标准,学生不受学年限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修满学分后提前毕业,也可延长学习时间推迟毕业。②从管理方法看,中学时代,学校和老师对学生采取直接管理,很多事情都由老师安排。大学则更多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③从管理系统看,中学的管理都是通过班主任实施,而大学的管理则属于“全面管理”、“网络管理”,学校各个职能部门都要参与,如思想教育管理、学籍管理、公寓管理、社团管理、课外活动管理等。

(2)环境变化中的新问题

环境地位改变,导致自我评价失调 大学生中的多数人是中学时期的学习尖子、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老师的称赞、家长的夸奖、同学的羡慕,使其自我感觉良好。进入大学后,新环境中人才荟萃、群星灿烂,使不少人在学习上乃至多方面的优势会削弱甚至丧失,从“鹤立鸡群”一下子变成了“平庸之辈”。这种地位的变化和心理落差,会导致自我评价失调。

专业学习不适导致学习压力增大 有些大学生经过紧张的高考进入大学后极易产生一种满足感,成天心浮气躁,无所事事,或沉湎于网吧玩耍,出现心理上的“无目的状态”。也有些大学生入学后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常常被气馁、自卑、抱怨、后悔等消极情绪所拖累,学习十分被动,耽误了大好时光。还有些大学生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中同中学相比往往产生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以上情况,导致一些大学生学习压力增大,有的甚至因成绩下降而退学。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异导致失望、迷惘 进入大学前,许多同学对现实社会以及大学生活了解甚少,对大学过于理想化或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和过高的期望。一旦进入大学,就会发现许多不完善和不尽如人意之处。特别是近几年高校扩招,不少同学在生活、学习、就业等方面与期望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而感到困惑、迷惘,容易产生失望感。

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导致孤独、压抑 中学生与人相处和交往的机会较少,经验也相对较少。进入大学后,马上面临结识他人、确立新的人际关系的过程。事实上,刚入学的大学生对新的人际环境的适应远比对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的适应困难,特别是在与周围同学的交往中,常常因缺乏经验而不善交往,因担心别人轻视自己而不愿交往,因和异性相处而不敢交往,因性格孤僻内向而不会交往,等等,由此造成与他人难以沟通,感到孤独压抑,或发生与他人之间的冲突。

(3)积极适应新环境

为了尽快适应新环境,缩短适应期,掌握大学生活的主动权,青年大学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客观全面认识自我 入学之初,由于环境和社会角色的改变,对大学生的评价标准也发生了变化,由过去单一的以学习成绩评价人,变成了以学习能力、交往能力、组织能力、活动能力、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和素质评价人,这就对过去一些只埋头读书而没有其他兴趣及特长的同学形成了挑战。因此,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就成为环境适应中的关键一环。客观全面认识自我,需要正确地同他人比较和正确地对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只有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才能心平气和地对待自我,以树立对自己的信心,找准前进的基点和努力的方向。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大学生应该看到,自身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不足是由过去的环境和依赖心理造成的。上大学后,应从头做起,重新谋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要大胆实践、不怕失败、积累生活经验,自觉主动地参与集体生活,学会独立处理生活与学习中的各种问题。还可以在辅导员、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处理一些具体问题的正确方法和技巧。要坚持从小事做起,在实践中成长。另外,还要注意向高年级优秀生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和体会。

摸索大学学习方法 首先,要认识到大学生学习和接受的是比较高深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本学科的前沿理论知识,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独立地学习,并掌握专业理论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在承传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对新知识新方法的探求创新,是学生将高度抽象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于具体实践的过程,因而大学学习具有专业性、独立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其次,要从个人实际出发,逐步摸索与自己水平和基础相适应的学习方法,把掌握知识与积极思考结合起来,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再次,应注意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学会合理支配时间,养成预习和复习的习惯,善于抓住学习中的难点和重点,学会利用工具书、图书馆和网络资源等条件。

2.科学确立新的目标

要迈好大学生活第一步,大学生就应当确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和具体的学习生活目标,并为实现新的目标而努力。

(1)确立新目标的重要性

大学生活是人生道路的新起点,在新起点必须确立新的奋斗目标。高考的压力可能使大多数中学生只考虑近期目标,不考虑长远目标。上大学后,一些同学认为大功告成,该松口气了,产生了一种满足感。他们学习缺乏动力,前进缺乏目标,或沉溺于爱河,或迷恋于网吧。这种缺乏目标和动力的空虚感,对大学生成才极为不利。我们应当懂得,人生道路就像在山路上攀登,在到达顶峰前的任何一个小山头上都有两种可能,或是继续攀登,或是顺坡下滑。上大学只不过是登上了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小山头,切不可在此久久停留,而应克服满足感,瞄准新目标,以旺盛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心继续前进。

目标是人的活动所追求的预期结果,是激发人的积极性并使之产生自觉行为的必要前提。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没有力量,也就难以步入成功的殿堂。目标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维持作用。在人生征途上实现了一个奋斗目标后,必须及时确定下一个奋斗目标,才能使自己有新的前进动力。

目标有大小、长远和近期之分,“志不强者智不达”。一个人所确定的目标越远大、越崇高,就越能发挥出自己内在的智慧和行动潜力。理想与人生奋斗目标紧密相连: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希望之灯;理想是灯,照亮远行之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胜利的目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一个立志成才的大学生都应该树立远大理想,同时确定具体的奋斗目标。

(2)新目标的确立

目标既然如此重要,如何确立新的奋斗目标呢?

首先,个人的奋斗目标必须与社会需要相结合。我国要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包括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分目标,这为当代大学生成就事业提供了广阔舞台。确定目标必须从社会实际出发。青年大学生只有把自己的奋斗目标与我国社会的现实需要相结合才有意义,只有使个人的奋斗目标与国家的奋斗目标相一致,才会获得人生最大的成功,充分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

其次,个人的奋斗目标必须与自身特点相结合。人们的个体有差异,能力有高低,长短优劣各不相同。确定目标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青年大学生必须考虑自身条件,全面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充分扬其长而避其短,切不可人云亦云、毫无主见,也不可盲目从众、追逐潮流。个人奋斗目标只有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相符,才会产生强大的动力和持久的耐力;只有与自己的专业、能力、基础相关,才会具备坚实的基础和实现的可能。

再次,个人的奋斗目标必须与现实可能相结合。现实可能是指实现目标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反映了奋斗目标的必要性,但要把这种必要性转化为现实可能性,就要努力创造实现目标所应具备的基本的环境条件和途径条件,并且要把长远目标分解成若干阶段性目标,使长远目标在一系列近期目标实现的积累中逐步得以实现。环境条件可使目标真实,信心倍增;途径条件则使目标可行,结果可期。长远目标可使方向明确,动力持久;近期目标则使效益明显,效果直接。只有同现实可能相结合,奋斗目标才是真实的和可实现的。

(3)新目标的实现

大学生一旦确定了远大的人生目标和近期的学习生活目标,就应该锲而不舍地为之努力,全力以赴地为之奋斗。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既要做到今日事今日毕,“今日之事勿待明日”;还要做到自己事自己做,“一己之事莫待他人”;更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任何一个理想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自身脚踏实地的努力,也离不开平时点滴小事的积累。

第二,要调整目标,修正目标,不断实践。经过实践的检验,我们会发现原定目标不一定完全符合实际,它们或过高或过低或过时,故应果断调整,及时修订,不断完善。应该看到,随着时空的改变和人为的努力,某些条件发生变化也是常有的,这就使得目标的调整和修订成了十分必要和理所当然的事情。目标的调整、修订和实践,实际上是目标一步步获得实现的过程。

第三,要充满信心,矢志不渝,不懈追求。目标的确立和实现并非一个自然过程,它要通过主观的努力和艰辛的付出。实现理想目标的过程是没有平坦大道可走的,只有在那崎岖小路攀登的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3.逐步树立新的形象

大学生应在新环境中尽快找到自身位置,确立新的形象。应客观估价自我,正确认识和把握自我,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新时期合格的大学生。

(1)树立德才兼备的形象

厚德博学是传统教育思想的精神所在。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大学生应注重德、智、体、美的统一,提高综合素质,树立德才兼备的形象。在综合素质中,主要的素质有四个方面:一是思想道德素质,它是各种素质的灵魂核心;二是人文素质,它是各种素质的文化基础;三是业务素质,它是服务社会的工具本领;四是身心素质,它是各种素质的自我载体。大学生作为青年中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社会群体,作为社会的知识阶层,应该拥有星辰般永恒的高尚道德,大海般深广的学识才华,还要拥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便将来承担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做国家和社会的栋梁。

(2)树立实践创新的形象

实践创新是高等教育的根本要求。大学教育是学生将高度抽象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于具体实践,以发展自己应用学识技能与改造世界能力的过程。大学生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而这一目的只有实现了从理性认识向感性实践的回归才能达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力量源泉和不竭动力。国家和社会迫切需要大学生具有实践能力,进入社会后成为一支创新力量,这就决定了把科研引入大学教学不仅可能而且必须。教师的最新研究成果,国内外专业科学的最新研究动向,各种学术争论和有待深入探索的理论,这些都能激发起同学们高昂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创新冲动。我国正在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特别要求大学生具有实践创新的新形象。

(3)树立知行统一的形象

知行脱节是教育的一大弊端,也是人格异化的表现。行是知的开始,知是行的要求。知而不行,知就会丧失意义;行而不知,行就会变得盲目。所谓知,就是学习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包括生产斗争、科学实验的知识,亦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等知识。所谓行,就是人们的实践活动,特别是在一定思想理论指导下的各类实践活动。知行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大学生应在知行结合统一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包括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批判能力以及组织能力、分析能力、创造能力等。荀子曾经说过:“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现代社会真切呼唤大学生具有知行统一的新形象。

二、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与成才目标

1.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马克思曾说过:“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里,确定的、现实的人的“规定”、“使命”和“任务”就指的是人生责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责任,而人生的社会责任是人生责任的核心和灵魂。在社会中,个人必须对社会承担一定的责任。一个缺乏责任感或责任感不强的人,是在思想政治品质上有缺陷的人。这种人往往意识不到自己做人的责任,也就不可能在责任面前发挥主观能动性。这必然造成人格上的缺陷,也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人。

社会的责任感就是一个人对祖国、对民族、对人类的繁荣和进步所承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由于人们所处的时代和社会地位不同,从属的阶级不同,人生的社会责任就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几百年来几代炎黄儿女的梦想。中华民族曾有过辉煌灿烂的过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一直以勤劳、勇敢、聪明、善良著称于世,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秀的民族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过突出的贡献,只是到近代才逐渐落后,备受凌辱。孙中山先生第一次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揭开了中华民族优秀儿女追求民族复兴的序幕。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开始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领导全国人民实行改革开放,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伟大构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进一步描绘了中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蓝图: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的一百年间,中国人民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实现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彻底结束民族屈辱的历史。这个历史伟业,我们已经完成了。从20世纪中叶到21世纪中叶的一百年间,中国人民的一切奋斗,则是为了实现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历史伟业,我们已经奋斗了50年,取得了伟大的进展,将它最终实现,则是当代大学生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到21世纪中叶,我国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需要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但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生产力还比较落后,人口众多而人均资源却较少,国民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2000年我国10万人口中的大学生人数为500人,毛入学率为8%左右。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加快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专业知识和良好素质的大学生。在新的世纪,我国面临着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重任,要完成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建设法治国家,提高全民素质,推进民主进程,就必须培养大批既掌握专业技能又具备较高素质的各类专门人才,而大学生恰恰是这方面的潜在人才。面对社会迅速发展的客观要求,越来越多的当代青年会加入大学生的行列,大学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的要求,使潜在人才成长为真正的对社会有意义的创新人才。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当代大学生所希望的那样,“从20世纪进入21世纪,你们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一代。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将在你们这一代手中实现。你们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学到什么样的知识,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对祖国和人民的未来关系重大”。

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及其实质,最集中地体现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经济全球化主要是指生产、贸易、金融和信息等方面的全球化,其意义在于,各国可能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实行本国资源的最优配置,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效果。对于发展中国家,包括社会主义国家,要实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不参与经济全球化是毫无希望的。所以,参与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一种理智选择,或者说是唯一的选择。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既是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又是扩大对外开放,这意味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世界多边贸易的体系中,在遵循共同的贸易准则和相关的法律条约的基础上,中国会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受到的冲击和挑战会更强。简言之,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步伐明显加快,国与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新科技革命是人才引发的革命,经济全球化是人才的全球化,综合国力的基础在于人才。一个国家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就必须把人才资源的开发提到非常突出的位置。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面临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这不仅对大学生的数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对大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具备的文化修养及道德品质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古今中外不同的社会和统治阶级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毛泽东同志曾经将我国的学校教育目标概括为: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毛泽东这一表述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的新情况,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教育全国人民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大学生,始终是时代的要求,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的要求。从历史的高度看,历史使命不是主观的,而是历史活动本质特征所决定的。它是历史的,继往开来的。中国百年来的历史主题是独立、统一、富强、发展,经过几代人不断的努力,才有了中国的今天。只有新一代的努力,才能有中国的未来。江泽民同志指出:“鸦片战争以来,救中国,救人民,实现国家的独立、统一、民主、富强,成为中国各族人民的不懈追求和共同理想。”为此,作为21世纪的中国大学生,必然要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但这个主题还得靠人类的聪明和智慧,靠正义的斗争和公平的竞争才能实现。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科技进步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关系到人们生活的改善,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及发展。

以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材料科学技术为先导的新科技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广度快速发展,并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世界;知识经济已见端倪,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形态正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这就决定了科技和教育越来越成为经济竞争中制胜和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可以预见,各国之间以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主要标志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在21世纪的人类社会历史舞台将全面展开。面临这样的时代,如何完成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重任,是新时代的大学生不能不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是不能不承担的社会责任。把握世界的大势、中国的大势,我们才能更加准确地为自己所承载的历史使命定位,也才能为自己的人生价值定位,进而与改革开放同行,与民族复兴的历史征程并进,创造灿烂的人生。

3.为完成历史重任立志成才

新世纪的宏伟事业呼唤人才。进入大学是不是意味着就已经成为人才了呢?其实大学生只能算未来事业的“潜人才”,而要使自己由“潜人才”变成“显人才”,就必须经过大学阶段刻苦努力的学习和磨炼。

早在1983年10月,邓小平在给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中就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就是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面向世界,就是要使教育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培养大批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人才;面向未来,就是要使教育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走向世界、参与21世纪国际竞争的新型人。1995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目标和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都表明当代大学生只有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中才能健康成才,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希望当代大学生成为有远大理想、热爱祖国的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视野开阔、胸襟宽广的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每一代青年都具有自身的历史使命。辛亥革命时期,青年的历史使命是唤起民众,推翻腐朽的封建帝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青年的历史使命是投身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青年的历史使命是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就是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当代大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要有为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和脚踏实地、百折不挠的精神。我国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任务十分艰巨。面对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学到什么样的知识,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对于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关系重大。大学生应该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坚定信念,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志存高远,胸怀宽广,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成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

三、健康的心理与成才

1.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大学生正处于个体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这一特点集中反映在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因此,大学生必须注意自身的心理特点,努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1)大学生所处的生理发展阶段

人的成熟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身体健康成长,以个体生理成熟特别是性成熟为标志;二是心理发展完善,以个性的成熟稳定,主要是自我意识的完善为标志;三是社会化程度提高,以个体对自己在社会中所处角色以及所担负的社会责任的正确认识为标志。在这里,生理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基础,而生理发展和心理成熟又是人的社会化的基础,是人生发展的先决条件和生命载体。

从出生到成熟,人的生长发育要经历两次高峰期。第一次是1岁左右,第二次是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之间。大学生正处在人的第二次生长发育高峰后期,其身体发育逐渐成熟,身体形态日趋稳定,器官机能日益完善。这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其一,体格发育日臻稳定。我国大学生入学年龄一般在20岁左右,基本处于青年中期,在这一时期,身高增长逐渐缓慢,身体各部分比例关系正常匀称,各方面接近成人水平。其二,内脏机能显著提高。大学时期人体内组织与器官机能逐渐成熟,脉搏稳定,血压正常,呼吸深沉舒缓,肠胃容量增加、活动增多、消化功能增强。其三,各个系统发育完善。大学时期,人的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日渐完善成熟。由于激素分泌旺盛,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和抑制机能都在发展。其四,性的机能更趋成熟。比较起青春前期,大学生的性机能和生殖系统更趋成熟,脑中枢会出现对性的关注,有较强烈的性冲动。其五,运动能力显著增强。由于身体各方面的发育,大学生的运动能力以及协调性、灵敏性和速度都有很大发展,耐力和爆发力达到了高峰,同时明显地显现出两性在运动能力上的差异。所有这一切,构成了大学生心理特点所依附的生理基础。

(2)大学生的一般心理特征

在生理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明显地表现出与生理发展不同步,即心理发展滞后于生理发展,处于走向成熟但又不完全成熟的阶段。其主要特征:一是智能发育趋于成熟。这个年龄段的大学生,由于知识的丰富、经验的积累,他们不再满足于现象的罗列,而主动地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他们一方面独立思考和理论思维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又容易主观片面、脱离客观实际。二是自我意识逐步增强。大学时期,由于脱离父母监护、生活空间扩大,大学生独立感、成人感增强,开始重新审视评估自己,并关注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他们一方面自我评价和自我期望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另一方面又容易出现自我扩张、自我中心等自我认识的偏颇。三是情感情绪日益丰富。随着大学生活各方面需要的日益增多,大学生的情感日益丰富而强烈。他们一方面对学习、对工作、对师长、对同学、对友谊、对爱情以及对周围事物充满积极情感,另一方面又容易走向极端,出现各种不良或消极情感。四是容易接受新的事物。大学生对校园和社会中出现的新事物、新观点、新理论表现出浓厚兴趣,容易受其影响。他们一方面喜欢求新求异求变,另一方面又容易真伪不辨,是非不清,产生偏激行为。五是性意识进一步发展。大学生性生理已发育成熟,性意识开始觉醒,感情欲望逐渐增强。许多同学一方面开始注重自我形象、关注异性、渴望与异性交往并希望获得爱情,另一方面又容易处事失当,能力较为欠缺。

(3)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矛盾

大学新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其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以及环境突变等因素决定了他们经常处于心理矛盾之中,这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许多大学生未上大学前,对大学的环境、条件、师生关系、人际氛围、未来前景都怀有一种美好的憧憬,入学后,发现理想与现实差距较大,因而感到十分苦闷。二是自豪与自卑的矛盾。大学生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脱颖而出,往往在一片赞扬声中产生自豪感。但在强手如林的新环境中,原有优势不复存在,困难问题倒是不少,这使得一些人极易产生自卑感。三是独立与依赖的矛盾。告别了中学时代,离开了父母亲友,大学新生进入较为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大大增强了独立意识,处处显示出个人主张,但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和经济自主,长期形成的依赖性仍难以摆脱。四是交往与孤独的矛盾。进入大学校园新环境,大学新生迫切希望了解他人并被他人理解和接纳,因而渴望进行人际交往,但由于自我保护和封闭心理等原因,同学之间不轻易吐露真情和交流思想,自然产生一种知音难觅的孤独感。

处于转变阶段的大学新生,出现以上心理矛盾是难以避免的,在这些矛盾中同时也蕴藏着促其转变的主客观要求和趋势。随着一些不切实际幻想的消失和情绪的调整,大多数同学均能顺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但如果这些矛盾冲突过于持久而又不能解决,则容易导致心理障碍,影响健康成长。

2.健康的心理是成才的必备条件

(1)健康的心理是健康素质的重要内容

心理健康有助于个体身体心理素质的强健。健康心理既是完善个体心理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提高个体身体素质的重要保证。人的身体与心理、精神与肉体是有机统一、互为前提的。疾病、生理缺陷等躯体疾患容易破坏人的情绪,影响个体正常的工作生活和人际交往,损害心理健康;而身体强健往往使人精力充沛、心情愉快、自信乐观,表现出良好的精神状态。另一方面,心理长期不健康,特别是情绪上过度焦虑、忧愁、烦恼、抑郁、不安和愤怒,也会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运转及器官功能的发挥,导致生理上的异常和病变;而心理健康则能促进身体机能的良性运转,提高人体自身的免疫力,不仅有利于健康长寿,促进身体素质的完善,还能起到治病、防病的特殊功效。在现实生活中,既有因心理不健康引发身体不适甚至严重疾病的情况,也有因心态乐观而战胜疾患甚至战胜不治之症的典型。因此,健康心理有助于个体身体心理素质的强健。

(2)健康的心理是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必备条件

心理健康有助于个体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与智力活动直接相关的心理因素我们常常称为智力因素,主要是指认识这一心理过程和要素,而除了认识以外的其他心理因素,我们通常称为非智力因素。虽然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与个体的智力水平及功能发挥直接相关,但非智力因素却通过影响智力的功能发挥和潜能开发,进而影响个体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形成与完善。而非智力因素恰恰是个体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和基本指标。具体来说,当心理处于不健康的状态时,个体情绪波动,意志力薄弱,生活态度消极,其智力操作的基本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和损伤,个体常常感到注意力涣散、记忆力下降,无心学习和研究,学习与工作成效也会明显下滑。而心理健康状况良好时,个体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对未来的目标清晰明确,思维敏捷,创造力活跃,十分有助于调节和推动个体的智力活动,促进知识的增长和才能的发挥。因此,我国著名心理卫生学家陈学诗教授说:“心理健康的学生学习成绩必优于心理不健康者;心理健康的成人,其工作效率必胜于心理不健康者。”据清华大学对1992年获得特等奖学金的学生的心理研究表明,他们具有情绪稳定、自律性强、有较高的社会理想、兴趣广泛、性格偏外向、人际关系协调等心理健康的共同特征。

(3)健康的心理是实现人生理想和成才目标的前提

心理健康有助于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的完善。心理健康与思想道德素质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性格、情感、意志、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信念、理想、世界观、价值观等心理因素同时也是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涵。因此,个体心理的成熟程度和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与完善。心理健康的人常常自信乐观、处世积极,人际关系协调,能正确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自觉自愿地承担社会义务和道德责任,在完善自我的同时为社会贡献力量,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水准。而那些违法乱纪、道德败坏的人,往往心理发展异常或人格存在缺陷。因此,有观点认为,心理问题不一定表现为道德问题,而道德问题一定表现为心理问题。可见,心理健康对思想道德素质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4)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及要求

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身体没有缺陷和疾病,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具有完满而良好的状态。由此可知,健康应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最后又都集中反映到社会适应能力方面。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积极而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生活的人,心情舒畅,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与他人、环境和社会协调一致,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身心潜能。

心理学家对心理健康标准的具体规定各有不同,但主要内容大致相似。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提出的十条标准,为许多人认同,可作参考。它包括:①有充分的安全感;②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③自己的生活理想和目标切合实际;④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⑤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和谐;⑥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⑦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⑧能够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⑨能够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⑩能够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此外,其他一些心理学家也曾提出过一些类似的心理健康标准,可以借鉴参考。

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大学生特定社会角色要求以及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①悦纳自我(能客观地认识自我);②接纳他人(人际关系和谐);③求知欲强(对学习有浓厚兴趣);④心境良好(拥有调控情绪的能力);⑤人格完整(构成人格的各要素连贯稳定);⑥人际和谐(乐于并善于与他人交往和共事);⑦适应环境(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环境的关系);⑧竞争拼搏(在选准目标后锲而不舍);⑨意志坚强(能经受各种挫折和磨炼);⑩同龄相应(心理健康符合相应年龄段的特征而不显得过于幼稚或老成)。简言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就是:能尽快适应和正常进行大学的生活学习和实践,能妥善处理各种问题和矛盾,并能开发自己的身心潜能。

3.思想道德修养与心理健康

(1)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培养健康心理

思想道德修养帮助人们健康地适应社会生活和在适应中获得满足与愉快,有益于我们人格的完善和心理的健康。

培育良好的情绪、塑造健全的人格、养成健康的心理,实际上也是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同时,心理素质培养作为思想道德修养的一个补充,既扩大了思想道德修养的范围,也强化了思想道德修养的功能。

我们可以从思想修养、道德修养、个性修养三个主要方面来认识思想道德修养对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

思想修养是修养的核心,它有助于我们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和提高,有助于我们更正确地认识世界、社会、人生和自己,有助于我们思想境界的提升并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待世界,因而,有助于人们更宽容、更豁达地认识和处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道德修养是修养的基础,它有助于我们升华境界、克服困难、战胜懦弱,有助于我们爱心的培养和情感的丰富,有助于我们热爱生活、扬善抑恶、自尊自强,有助于我们更合理地处理自己和他人、自己和社会、自己和自然界的关系和矛盾;个性修养是修养的落脚点,有助于我们对人生、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采取更加现实和真挚的态度,有助于我们明确生活的目的和追求以及自己的历史责任,有助于我们对自己性格的调适和规范以培养和塑造健全的人格。以上三个方面说到底,都与人们的道德人格和心理人格的完善联系在一起。由此可见,思想道德修养不仅能提高社会精神文明的整体水平,使我们在思想道德上日益完善,而且有益于我们人格的完善和心理的健康,使我们能以更加健康的心理投入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去。

(2)心理健康是思想道德修养的基础

心理健康是人们有效学习、积极工作、愉快生活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基础。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是在其心理调节的自觉参与下进行的,离开了人的心理活动,任何思想道德的教育和修养都是不可能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本身也是一种高层次的心理现象,而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则是人们心理活动的结果。例如,当一个人出现一定的个性倾向性,表现出个人的观点、态度、要求和评价时,他们或者是依据已掌握的道德原则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或者是在行动中逐步形成了一定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心理活动和个性特征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和发展自始至终受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的影响。没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个性,就没有社会所需要的思想道德;没有知、情、意、信,就不会有思想道德观念的产生和对真理信念的追求。因此,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往往是建立在健全的心理基础之上的。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更易接受社会的思想道德教育,并把它化为自己的信念及行为;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难以形成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显而易见,培养健康的心理是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基础。

4.心理调适与心理健康

(1)正确理解和运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前面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是一种相对衡量尺度,所以在理解和运用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偶发与持续 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与一个人是否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非完全是一回事。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能简单地根据一时一事下结论。心理健康是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的心理状态,一个人偶尔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非意味着这个人就是心理不健康。但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持续多久才是心理不健康(或心理变态),只能视具体情况而定。

程度的差异 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有一个从健康到不健康的发展过程,并且心理正常与异常并无确定的界限,只能说是程度的差异。

状态的变化 心理健康状态并非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着的。既可能从不健康转变到健康,也可能从健康变为不健康。因此,心理健康与否只能反映某一段时间内的状态,而非永远。所以,判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应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

理想的标准 上述心理健康标准仅仅反映了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所应有的心理状态,而不是最高的境界。每个大学生都应追求心理发展的更高层次,充分发挥自身潜能,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

(2)保持和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

要保持和维护心理健康,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有了科学的人生观,人就能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上的事物持正确的态度,就能正确地体察和分析事物,从而做到冷静而稳妥地处理事情;同时也能心胸开阔、保持乐观主义精神,提高对心理冲突和挫折的耐受能力。

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 一个人能对自己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做到自尊、自爱、自信、自强,有自知之明,才能保持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否则,会妨碍个人潜能的发挥,降低个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学会控制情绪 生活中人难免会遇到不良刺激而出现情绪反应。情绪反应强而失去理智,就会做出许多过激行动,甚至会带来难以弥补的诸多不良后果。所以,一个人应该在自己情绪剧烈中及时予以控制。具体方法有:及时告诫和提醒自己制怒;及时脱离现场,并接受他人劝解;找机会向好朋友、同学倾诉等。

改变人际交往理念 首先,不必刻意寻找知心朋友。在现实生活中应当认识到,每个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在行为习惯、价值观念和情绪状态等各个方面都可能会有优点或不足之处。所以,每个大学生都应当正确处理对他人的期望问题,以避免失望感的产生。其次,同学之间要正确对待竞争问题。应当既讲竞争又讲合作,在团结融洽的气氛中开展竞争,在相互竞争的过程中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业余爱好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每个大学生在大学阶段都有必要依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和条件,注意培养和发展一些业余兴趣和爱好,这对于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正确运用心理调适 ①自我激励法。主要是用生活中的哲理、榜样的事迹或明智的思想行为激励自己,以调整不良的心理。②词语暗示法。可以用不出声的语言进行,可以把思想活动写成文字,记在日记、练习簿的扉页上,也可以将一些语句写出贴在床头,以便经常看到并鞭策自己去做。③迁移法。把注意力从消极方面转移到积极的方面去,尽量避免或减轻精神创伤。④行为补偿法。在某一方面不能取得成功时,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其他方面发挥所长以取得成功。

求助于心理咨询机构 心理咨询对于维护和保持心理健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促进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自己和社会,用新的方式体验和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并可能产生全新的思维方式。

5.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

(1)开发智慧潜能

开发智慧潜能的重点在于为智力发展提供心理动力源泉和方法支持。例如:帮助大学生发现自身智慧潜能和树立信心,认识大脑的机能并科学使用大脑;通过训练提高大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思维、注意、创造等方面的能力;激发大学生培育学习的兴趣和爱好;改善大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排除阻碍其智力开发的心理障碍和不良学习习惯;帮助大学生明白自身智能优劣之处,而做到扬长避短,等等,从而使学生变自卑为自信、变盲目为科学、变低效为高效、变被动为主动、变厌学为乐学、变不善学为善学。同时,通过心理咨询,扫除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上的障碍,从而开拓出一条充分发展的坦途,为其注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2)增强心理能力

心理能力,是指智力以外的心理能量。心理能力类似于国外所说的情商能力,主要包括自我发展的能力和积极适应的能力。

自我发展能力 为实现主体自我发展的目的,需通过心理教育和辅导,使大学生能够自我认识,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使大学生能自我确立有价值的并有可能实现的追求目标,自我定位立志;在实现目标过程中注入所需的前进动力,进行自我激励;能够根据新的情况变化自我进行心理和行为的调适;能够战胜有悖于发展的不适心理和行为,实现自我约束和控制,从而使每个学生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积极进取、健康发展。

积极适应能力 积极适应能力,是指主体对客观要求积极的全面适应,包括适应社会、适应自我和适应环境。在适应社会方面,需要有自立和自理能力,善交往、会协调、愿合作;有适应复杂社会现象的能力,能科学分析和鉴别是非善恶,正确进行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能抗拒各方面的不良诱惑;具有适应各类竞争的能力,敢于竞争、善于竞争、合理竞争,从而能在竞争中争取胜利;具有承受挫折失败的能力,能顽强拼搏,理智应付、减少并战胜挫折。适应自我,主要是指能适应自我的身心变化,以悦纳自我。客观现实往往是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个体所处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家庭环境、人际环境等,随时都可能面临意想不到的变化,如意外事故、生活环境改变、自然灾害,等等,都可能成为外来的心理应激源。因而大学生需要具备相应的应变能力,从而避免在应激状态下心理失常和行为失态。

培育优良性格 个性心理品质,在人格完善、心理障碍预防、能力和行为养成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在个性教育中,个性倾向性的培养需要渗透到具体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活动之中。塑造良好的性格品质,与人的成功、发展和幸福息息相关,因而才有“人的性格决定命运”一说。另一方面,性格是一个人在现实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又有较大的可塑性。

促进行为的良好适应 行为的适应状况,既是心理素质的外在表现,也是检验一个人社会化程度高低的外在标志。行为适应与否,又反作用于心理健康和性格品质等方面。行为适应,一方面要符合个体所处的群体和环境的规范要求;另一方面要符合自身的角色、性别、年龄、地位等要求,使自觉的行为保持在适度的范围之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