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原始劳动诗歌

原始劳动诗歌

时间:2023-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蜡,是古代祭祀典礼名称,是周代在十二月举行祭祀百神的典礼,这个典礼就称为蜡礼,在这次典礼上所用的祈祷词就称为“蜡辞”。前面说过,原始的诗歌和乐舞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总的说来,这八阕反映的是生产劳动和原始宗教信仰。但从这仅存的极少数劳动诗歌作品中,也还是可以看出我们的原始时代的先人们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他们在劳动中初步形成的健康的审美观点,以及他们可贵的艺术创造力。

第二章 原始劳动诗歌

原始时代的文学作品,由于年代久远,当时又没有文字可以记录,因此保存下来的少之又少。我国古籍中记载了一些所谓尧、舜传说时代的歌谣,如《土壤歌》、《卿云歌》、《南风歌》等等。《土壤歌》相传是帝尧时代的一个奇人唱的,《卿云歌》传说是帝舜把王位禅让给夏禹时唱的,《南风歌》据说是舜弹着五弦琴唱的一首歌。但经过后代人的研究,这些都是伪托的作品,不是真正产生这么早的,也都是不可信的。倒是在某些古籍中偶尔保存下来的一些质朴的歌谣,从它们的思想和形式上看,是比较接近原始的形态。如《吴越春秋》中记载的一首《弹歌》:

断竹,续竹,

飞土,逐宍。

“断竹”,就是切断竹子。“续竹”,就是把竹子连接起来。“飞土”,土是指弹丸,就是做成弹丸用弓箭把它射出去。“逐宍”(“宍”,古“肉”字),“肉”在这里指禽兽之类。这首八个字的短歌,相传为黄帝时的作品,当然也没有很可靠的根据。但是就其内容和形式来看,无疑是一首比较原始的歌谣,而且是一首原始猎歌。它反映了渔猎时代我国人民的劳动生活,描写了他们砍竹、接竹、制出狩猎工具,然后用弹丸去捕猎物的整个劳动过程。流露出原始人对自己学会制造灵巧猎具的自豪感和喜悦的心情,也表现出他们获取更多猎物的无限渴望,原始诗歌都很短,但淳朴、自然,有很强的概括力,应当说这是一首原始型的优秀歌谣。

另外,在《礼记·郊特牲》中(儒家经典古书),记载了一篇相传为伊耆氏时代的祈祷性的《蜡辞》。伊耆氏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神农氏,一说是帝尧。蜡,是古代祭祀典礼名称,是周代在十二月举行祭祀百神的典礼,这个典礼就称为蜡礼,在这次典礼上所用的祈祷词就称为“蜡辞”。这个《蜡辞》有这样几句很简短的辞: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意思是:土应当反(反通返),就是说从哪里来还要回到哪里去。“壑”就是山谷,水归其壑,水应当回到山谷去,不要到处泛滥。“昆虫”指的是害虫,“毋作”就是说你不要猖獗起来。“泽”指的是沼泽地,“草木,归其泽”,草木你不要乱长,要回到你原来的沼泽地带。这首短歌据说是一首祝祷词,但从它明显的命令口吻上看,实际是对自然界的“咒语”。大水泛滥,土地被淹,虫灾猖獗,草木衰败,眼看今年丰收无望。在原始宗教意识的支配下,原始人妄图依靠这种有韵律的语言来指挥自然、改造自然,使它服从自己的愿望。

与此性质相同的,在《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还记载着一篇命令魃(古代称旱神为魃神)北行,(就是驱除它往北方去)的一首诗:

神,北行!

先除水道,

决通沟渎!

这个“神”就是指旱神。“北行”就是让它离开此地到北方去,不要在这个地方再称霸了。“先除水道”就是清除水道。“渎”就是小的沟溪,“决通沟渎”就是再把小的沟溪都畅通了。它的意思是说:不要让旱神在这个地方肆虐了,使水流能畅通。古人总认为旱灾是因为旱神魃肆虐的结果,于是便幻想通过这诗歌形成命令式口吻,驱除旱神,以维护生存,为劳动生产创造好的条件。

前面说过,原始的诗歌和乐舞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在《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还保留着一段关于原始时代歌舞情况的记载。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

“操牛尾”,是指描写他们歌舞时手拿牛尾做道具。“投足”,是说歌舞时用踏脚来打拍子。所歌的八阕,“载民”、“玄鸟”,大约是歌咏祖先的由来和他们的原始部落的图腾。“载民”的载字就是生的意思,“载民”就是生民,人民最初产生的情况。“玄鸟”就是燕子,大约就是指部落的图腾了。什么叫图腾?图腾就是原始时代的一种宗教信仰,他们相信每个氏族都和某种自然物(动物或植物)有所谓的亲族关系,这种自然物一般是动物居多,就称为该氏族的图腾。作为图腾的动物要加以保护,而且整个氏族对它是很崇拜的。可以说图腾在今天也还存在,“龙”就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我们也号称“龙的子孙”。我们也不允许外部对龙的亵渎和污辱。“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遂”就是顺遂之意,“奋”就是长得很茂盛的意思,分别歌咏草木和五谷的生长。所谓“敬天常”、“依地德”,大约是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与生产有关的气候、土地的重视。总的说来,这八阕反映的是生产劳动和原始宗教信仰。它有歌有舞,还可以设想是有歌词的,只是未能流传下来。

另外,在我国古代巫书《易经》中,也保存下来一些古老歌谣,从思想形式上看,有的也是比较接近原始的形态。如《周易》中的《归妹》上六曾经记载着这样一首歌谣:

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

“承”就是举筐的意思,“无实”就是没有什么重量,“士”是指男子,“刲”是宰割,在那里宰割羊,但是没有任何血迹。这是一首牧歌。在牧场上,男男女女在剪羊毛,拾羊毛。男的看起来好像是在宰羊,但是不见有血;女的在装筐,但没有重量。这可能是男女双方在一起劳动,一边互相戏谑地对唱出来的。这首短歌有情有景,形象生动有趣,洋溢着劳动快乐之情。

原始氏族社会,是一个漫长的时期。那里的氏族部落成员为了生存,初步结合劳动集体,用集体的力量与大自然进行艰苦不懈的斗争。他们劳动着,奋斗着,创造着,同时也歌唱着的。就以当时口头创作的诗歌作品来说,其数量一定不会少的,只可惜因为年代久远,湮没于时间的海洋,仅存的只不过几例而已。但从这仅存的极少数劳动诗歌作品中,也还是可以看出我们的原始时代的先人们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他们在劳动中初步形成的健康的审美观点,以及他们可贵的艺术创造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