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代乐府民歌

汉代乐府民歌

时间:2023-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代最初发展起来的是辞赋和散文,诗坛较为冷落,及至“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汉乐府民歌的出现,才让沉寂已久的诗坛又突焕异彩,并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崭新的形式,为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二是丰富乐府的乐章,供宫廷各种典礼以至娱乐时使用。它们是流传民间的无名之作,这部分后世就称它为乐府民间歌辞,而正是这部分是乐府诗中的精华,是最有价值的诗歌作品。汉乐府民歌的历史始于武帝时期。

第五章 汉代乐府民歌

一、汉乐府来源

汉代最初发展起来的是辞赋和散文,诗坛较为冷落,及至“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汉乐府民歌的出现,才让沉寂已久的诗坛又突焕异彩,并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崭新的形式,为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在我国诗歌史上,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出现的第三个重要发展阶段。

“乐府”是官设的音乐机构,从西汉武帝开始,大规模搜集民间歌辞。至于采诗的目的,一是为了考察民情。二是丰富乐府的乐章,供宫廷各种典礼以至娱乐时使用。这样使当时四散于民间的,仅靠口耳相传的民间作品得以保存下来,这在文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从当时乐府所掌握的诗歌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专供朝廷祀祖宴享使用的郊庙歌辞,性质犹如《诗经》中的“颂”。这是典型的庙堂诗歌,形式华丽典雅,内容歌功颂德;如司马相如等人作的《郊祀歌》。二是从全国各地采集来的所谓“俗乐”。它们是流传民间的无名之作,这部分后世就称它为乐府民间歌辞,而正是这部分是乐府诗中的精华,是最有价值的诗歌作品。

二、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现存的汉乐府民歌大约有四十多首,按其反映的社会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反映劳动人民穷困生活和受压迫、受迫害的作品。汉乐府民歌的历史始于武帝时期。汉武帝时期是两汉的鼎盛时期,社会在各方面都得到高度发展,但繁荣的背后,却隐伏着千百万劳动人民的深重灾难。因长期对外用兵,消耗了国家大量的物力财力,贵族的骄奢淫逸,都给人民增加了深重的负担,看《东门行》一诗:

出东门,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饣甫糜。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

这首诗的总的大意,是写一家男主人从外边回来,看到家的妻子孩子无食无衣,挨饿受冻,简直无法存活,在悲愤下就要“出东门”铤而走险。可是妻子却非常担心,不肯让他冒险犯法,就对他进行哭劝,害怕他给家庭带来更大的灾难。妻子的话充满了夫妻情义,充满了对更大灾祸的担心,哀伤、无奈、眷恋之情令人闻之落泪。但丈夫义无反顾,为了一家人活命,竟然走上反抗的道路。这正是当时社会无数家庭的缩影。

乐府民歌第二类作品,是揭露战争和徭役带给人民的灾难和痛苦。

《战城南》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忠臣安可得?思子诚良臣,良臣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注]①乌:乌鸦。②激激:形容水声。③冥冥:形容幽暗。④枭骑:善战的骏马。⑤驽马:劣马。⑥梁:桥梁。

这首诗通过凄惨荒凉的战场描写,揭露了战争的残酷和当时统治阶级穷兵黩武的罪恶。诗的开关就写陈尸荒野,无人收葬,任乌鸦啄食,这本是触目惊心的。而诗人又假托死者与乌鸦的对话,“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意思乞求乌鸦下嘴前先不要忙,先给我招一下魂再吃吧。古代风俗,人死后要由亲人举行招魂仪式,来安慰魂灵。现战死沙场无人收葬,竟然乞求啄食的乌鸦来为自己招魂,这种构思非常的奇特,凄惨悲凉之情令人慨叹!诗中多处竭力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也是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不满。诗的后半篇还对统治者发动战争,把大批劳力驱上战场,因而荒废的耕作,破坏了生产表示不满。

第三类型的诗歌,就是反映男女爱情和被压迫妇女的诗篇。因为汉“独尊儒术”,封建礼教的压迫加强了,妇女的命运则更可悲了,所以没有男女之间的自由恋爱、情绪欢快的诗了。著名的有《有所思》等: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豨!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

这首诗写出一个失恋的女子复杂而强烈的感情。首先写她真心实意地想念远方的爱人,所谓“有所思,乃在大海南。”本来还打算送他最珍贵的礼物,来表达自己的心意,自己的感情。但是男子却变了心,当她听到这个消息后愤慨不已,一举就烧掉了礼物,以表决绝。但是当她想到过去与男子在一起时的甜蜜情景,便又觉得难以舍去,不忍一刀两断。结果使她心烦意乱,不知如何是好。正表现出爱之深,恨之烈,断之也难。诗歌以朴素的语言,直白的写法,表现出一个性格爽直而又多情的女子在爱情遭受挫折时的那种典型的复杂心理。

第四类诗歌,就是揭露上层社会残暴和腐败。如顺帝时有《京都歌谣》:

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说一个人的人品行事如弓弦一样正直,可是却死于非命,死于道边。“曲如钩”说一个人的心地非常的邪曲,人品非常的圆滑、低下,但他却可以享受富贵做高官,被封侯。

《童谣》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黾。

意思说推举的秀才无才学,推举的孝廉,却把父亲赶走。标榜寒素清白的人,实际上人品却很肮脏;住在高门大院内的良将武官,却胆小如同青蛙一样。上两首民谣是对当时是非颠倒的官场的讽刺,而且讽刺的十分辛辣。

第五《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

《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中最有名的佳作。

《陌上桑》一名《艳歌罗敷行》,又名《日出东南隅行》。记得是一个带喜剧色彩的民间故事。它描写了一个叫罗敷的年轻貌美的女子到城南去采桑,就在她劳动时碰到一个声势显赫的“使君”(太守),想把她占为己有。罗敷长得非常漂亮,而且是一个坚贞而机智的女子,她严词拒绝了使君的要求,并用夸说自己夫婿的地位、人品、才貌的方法对使君进行了讽刺,使他自我无趣,扫兴而去。这首诗作为西汉乐府的名篇,受到历代人们的喜爱,并非偶然。这首诗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有不少独到的特点。诗歌将民间普通女子作为整个故事的主人公,刻画和歌颂了她的形象,写她的美丽、机智,不畏权势,不贪富贵的高贵品质。艺术也多处采用夸张、衬托的手法。

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则是以悲剧的形式描写一对青年男女在婚姻问题上对封建家长制的抗争。斗争虽然以叛逆者的牺牲而告终,但它却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的罪恶。

这个故事的主题思想是很明确的。诗中造成焦仲卿、刘兰芝婚姻悲剧的主要原因就是封建家长制。封建社会中的婚姻不是以男女双方的爱情为基础的,而是以家庭利益、家长意志为决定条件的。强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后仍然要受封建家长的支配,严格要求女子遵从“三从四德”,成为封建家长的奴仆。诗中写焦母指责兰芝的唯一罪名,就是“举动自专由”,在封建家长看来,这就是“不顺父母”,“无礼节”,冒犯家长权威和尊严。

刘兰芝一不容于婆母,被遣回娘家后又不容于自己的兄长,所以说她是死在专横的封建家长制压迫之下的。《孔雀东南飞》这首诗深刻而巨大的社会意义和思想意义,就在于它通过焦、刘的婚姻悲剧,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的罪恶,同时热烈歌颂了刘兰芝夫妇为了忠于爱情宁死不屈的叛逆精神,最后表达了广大人民争取婚姻自由的必胜信念。

《孔雀东南飞》最突出的艺术成就,一是通过诗的形式、诗的语言,成功塑造了几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他们既有鲜明的个性,又具有高度的典型意义。二是善于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与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如写到仲卿不愿顺从母亲的意愿赶走兰芝时,诗中写到“阿母得闻之,槌(捶)床便大怒:‘小子无所谓,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槌床的动作,泼辣的语言,活画出一个专横的封建家长老太婆的面目。三是作品在结构布局方面也是很成功的。其故事情节的发展是环环相扣,波澜起伏,逐渐推向高潮,很有戏剧性。诗的结尾写兰芝和仲卿死后合葬,而后化为双飞鸟,鸳鸯和鸣。

总之,《孔雀东南飞》无论在思想上,艺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思想和艺术二者是高度和谐统一,使它具有永恒的艺术生命力。同时标志着我国古代长篇叙事诗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我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和影响

汉乐府民歌不仅具有广泛、深刻的思想内容,同时也具有新颖独特的艺术特色。是继《诗经》、《楚辞》之后,我国诗歌发展史上又一个重要阶段。它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及在诗歌形式方面。影响都是非常深远的,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其艺术成就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乐府民歌和《诗经》一样,都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的作品。真实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弥漫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跃动着时代的脉搏。

第二、从诗歌体裁上来说,乐府民歌大部分是叙诗。有时是生活片断。有些是完整故事。如《陌上桑》、《妇病行》、《孔雀东南飞》等。

第三、汉乐府民歌的形式是自由多样的,打破了《诗经》以来的四言格式,而以杂言为主,并且逐渐趋向五言。为诗歌的下一步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