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五言诗的起源与魏晋南北朝诗歌

五言诗的起源与魏晋南北朝诗歌

时间:2023-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东汉五言诗诞生以来,因为五言诗的优点明显,也引起文人的重视,不断有文人创作五言诗,但在当时代表五言诗最高艺术成就的,还当属于《古诗十九首》。可以说他是整个魏晋南北朝最有成就的诗人。总之,在诗歌形式方面,魏晋南北朝是五言古诗的兴盛时期。又是七言诗的确立时期。齐梁时期,沈约等人开创的“永明体”为律诗的形成作了铺垫,南北朝乐府民歌里的五言小诗,为绝句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第六章 五言诗的起源与魏晋南北朝诗歌

一、五言诗的起源

当汉代封建文人正在模拟《诗经》、《楚辞》,和埋头写汉赋时,生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从现实生活出发,继承诗歌优秀传统,创造出从内容到形式都以崭新姿态出现的新民歌。在文学史上,民间文学常常是新的文学,以及新形式的源泉。新颖、完整的五言诗,首先是在汉代民歌中出现的。从现在的西汉乐府民歌来看,杂言体的多出西汉,五言多是东汉作品。

五言相对四言,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还是表现手法都丰富多了,也是时代的进步。如《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此诗通俗流畅,朗朗上口,非常好懂,可见是来自民歌。

二、《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和艺术

从东汉五言诗诞生以来,因为五言诗的优点明显,也引起文人的重视,不断有文人创作五言诗,但在当时代表五言诗最高艺术成就的,还当属于《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的名称最早见于梁代萧统的《文选》,是将无作者的十九首五言诗选编在一起,题作《古诗十九首》,以后就成为这组诗的专有名称。

《古诗十九首》的内容主要反映的是当时中下层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感情,概括地说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写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二是写求官不遂、仕途失意的苦闷和悲哀。下面欣赏两首代表作:

《行行重行行》

行行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千万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动蔽白日,浪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行行复行行”,指走了又走,不停地走。“胡马依北风”,指北方的马虽到南方,依然依恋北风。“越鸟巢南枝”,南方的鸟到了北方,依然把窝做在向南的树枝上,衣带已缓,是指妇人思夫而体瘦。这首诗写思妇对丈夫久别不归的思念和怨情,比喻贴切,形态逼真。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这首诗形象地描写了一个在外边漂泊的男子,久客思家的游子夜不能寐的情境。诗中写出了他的孤独、无奈、彷徨、忧愁。这首诗写游子心理,写浪子的愁思之深和他们在一夜之中的心理活动是非常逼真。

总的说来,《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是很突出的。主要的艺术特色是长于抒情。它的风格平易淡远,语言浅近自然,没有刻意雕饰的痕迹,却往往表达出十分复杂曲折的思想感情。它对人的内心世界刻画得很深,而语言表达方面却是浅近晓畅,明白易懂;篇幅很短,但意味情味却十分悠长。这组诗数量虽然不多,但对后代影响很大。是我国文学史上早期文人五言诗的典范,为五言诗体的发展起了奠基的作用。所以刘勰曾称誉它为“五言之冠冕”。也是当之无愧的。

三、魏晋南北朝诗歌发展

建安时期,在曹氏父子的周围聚集了许多优秀的诗人。他们一方面学习汉乐府,描写社会动乱和民生疾苦;一方面歌唱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理想,形成一种悲凉慷慨、刚健有力的风格,后人把这种风格叫做“建安风骨”或“建安风力”。这是建安时期中下层地主阶层精神风貌的体现。魏末有两个著名作家:嵇康和阮籍。他们揭露司马氏的残暴统治,反抗虚伪的礼教,其作品虽失去了建安文学那种积极进取的精神,但是表现了在世族压抑之下的苦闷和抗议,和“建安风骨”是一脉相承的。

西晋以后,世族大地主确立了统治,垄断了文坛,把诗歌引向脱离人民,脱离现实的形式主义的道路,使之成为粉饰太平,娱乐自己的工具。

此后,文学以及诗歌基本上就是沿着这条道路发展。到西晋末年,在世族清谈玄理的风气影响下,出现了玄言诗。到东晋时,玄学和佛学合流,更助长了它的发展,以致玄言诗统治了东晋诗坛百年之久。

玄言诗的内容是抽象枯燥的玄理,只不过具有诗的形式而已。这种远离现实的玄言诗,对于苟且偷生的士族来说,的确是很好的麻醉剂。

到南北朝的宋代初年,就由玄言诗转向了山水诗。谢灵运是第一个大力写作山水诗的人。山水诗的出现,扩大了诗歌的题材,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技巧,比玄言诗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可是谢灵运的山水诗仍然反映着世族贵族的思想和生活情趣。当时除了谢灵运以外,还有齐代的谢月兆,文学史上把他们称为“大谢”、“小谢”。

齐梁时代是我国诗体重大变革时期。我国诗歌从建安以后就渐重辞藻、对偶、用典以及声音的和谐。到了这时,声韵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周颙发现了汉语的四声,沈约把四声的知识运用到诗歌的声律上,提出“八病”说。沈约和其他诗人共同创造了“永明体”,这样就为律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开创了我国近体诗发展的时代。可是沈约等人的创作社会内容比较贫乏,思想性也不强。到梁陈两代,帝王和贵族的生活更加腐朽,精神也更加空虚。整天声色犬马,傅粉施朱,醉生梦死。他们不再满足于山水诗的清音,而要寻求更强烈的声色刺激。于是产生了宫体诗。而宫体诗主要是以艳丽的诗句来表现色情的内容,或者美化宫廷的享乐生活,也有一些类似文字游戏的咏物诗。当时《梁书·简文帝记》和《南史·陈后主本纪》中,都记载了君王与御用文人一起在宫廷中作诗的情况。

当时在北朝以前几乎没有作家诗人。到了北朝才出现少数诗人,如北魏、北齐时的温学升、邢邵、魏收,但是他们诗只不过是南朝梁、陈诗歌的仿制品,梁末,诗人庾信由南入北,才给北朝诗坛打开了新的局面。庾信原来是梁代宫体诗人,经历了梁末的战乱,到了北方以后,常常感受到国破家亡的痛苦。在后期诗作中,反映了一定的社会政治内容。

然而,建安文学的传统并没有间断。西晋诗人左思在诗里抨击门阀制度,喊出了中下层知识分子的不平,是建安文学的继承人。那么东晋以后诗坛怎样?在东晋的末年出现了杰出的诗人陶渊明,他的作品表现出不和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以及遗世独立的生活态度。他抛弃官场,鄙弃荣华富贵,赞美田园生活,诗风朴素自然。他的一些诗文肯定生产劳动,并反映了一些农民的愿望,尤其难能可贵。可以说他是整个魏晋南北朝最有成就的诗人。被号称真正的田园诗人,给以后的田园诗派深远的影响。

到宋代出现了一位诗人叫鲍照,他出身寒门,他的诗也表示了对世族的不满和他个人在世族制度下怀才不遇的苦闷。这些诗人的作品都是和建安文学的精神一脉相承的。

总之,在诗歌形式方面,魏晋南北朝是五言古诗的兴盛时期。又是七言诗的确立时期。齐梁时期,沈约等人开创的“永明体”为律诗的形成作了铺垫,南北朝乐府民歌里的五言小诗,为绝句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南北朝乐府民歌,继承了《诗经》国风和汉乐府民歌的传统,表现着人民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爱憎。南朝民歌清丽宛转,更多反映了人民的真挚纯洁的爱情生活。北朝民歌粗犷刚健,广泛地反映了北方动乱不安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深重苦难。在北朝民歌里,《木兰诗》是一首杰出的女英雄的赞歌。与《孔雀东南飞》一起称为南北双珠。

四、建安诗歌的“三曹七子”

(一)建安文学中的三曹就是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

曹操不但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个杰出的诗人,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

曹操(字孟德)的诗保存到现在的有二十几首,都是乐府诗。其中一部分描写汉末的战乱和人民的苦难。如《蒿露行》:“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还有表现他的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充满了积极进取的精神。如《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凋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是曹操的第一首《短歌行》,一千七百多年来,这首脍炙人口的诗,被认为是最能代表建安文学诗歌风格的作品之一。

这首诗的主题不是及时行乐,而是感叹流光易逝,想得贤才早建王业,表达了作者思贤若渴和对人才的尊重。

第一节诗人就由眼前的酒宴和歌舞场面说开去,慨叹人生的短促和年华的消逝。

第二节前半写他求贤不得时的日夜思慕;后半写他求得人才后的竭诚欢迎。

第三节还是和上面一样紧扣人才的思路,前四句又回过来写没有得到贤才时的忧虑,后四句再写得到贤才时的喜悦。

第四节是全诗最精彩的,“乌鹊”是比喻贤才。“周公吐哺”的典故,是相传周公礼贤纳士,他吃饭时,有人来拜访他,他马上吐掉嘴里的食物迎接客人,有时“一饭三吐哺”,一餐饭吐三次。这里曹操以周公为榜样,虚心接纳人才,这样就可以天下归心了。这首诗表达了曹操求贤若渴的心情和平定天下的壮志。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沧海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图画。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沧海的形象,同时也写出了它的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不仅写了沧海的性格,也写了诗人自己的胸怀。这首诗是曹操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一定会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把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合在诗里,借着大海的形象来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建安诗歌的典范之一。

曹丕,字子桓,曹操大儿子。建安二十五年登基,做了七年皇帝。他的诗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特点:一是描写男女爱情和游子思妇题材很多,而且写得较好;一个是形式多种多样,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无所不有。但成就较高的是五言、七言诗。他的二首七言诗《燕歌行》,第一首尤为出色:

《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牵出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这首诗关于气氛烘托,秋风萧瑟心情肯定不好,又借燕和雁的归去,联想夫君的归家,再借琴弦、明月、牛郎、织女来表达内心对夫君的思念,把她的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委婉地表现出来,语言浅显清丽,很能表现曹丕诗歌的风格。

曹植,字子建,曹丕之弟。他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诗品》称为“建安之杰”。号称“才高八斗”,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曾说:“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同用一斗。”

曹植前期才华显露,深得曹操赏识,几乎被立为太子,这个阶段的诗歌主要是表达他的理想和抱负,“戮力上国,流惠下民”的雄心壮志贯穿在前期的诗之中。

曹操死后,曹丕称帝,曹丕与曹植曾为争太子之位有深刻的矛盾。此后曹植不断受到压抑和迫害,虽然身为王侯,实则囚徒。壮志难酬,愤懑而逝,只活了四十一岁。

曹植后期诗歌主要是表达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先看《杂诗》其五:

仆夫早严驾,吾行将远游。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将骋万里途,东路安足由?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愿欲一轻济,异哉无方舟!闲吾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这首诗共十二句。前六句用问答方式表明自己不愿东归封国,而要远征吴国。中间四句说道途险阻,惋惜自己不被朝廷任用,不能率师南渡。末两句点明了渴求报国立功不愿虚度岁月的壮志。全诗语言明白自然,风格俊爽豪健。

《野田黄雀行》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交何须多?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见雀喜,少年见雀悲。拔剑捎(xiao除去的意思)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诗的内容是写一个侠义少年斩断罗网,拯救黄雀的故事。鹞和罗网代表强大的势力,黄雀象征受害者,少年则是曹植的理想,他年轻有力,富于正义感和同情心。他手挥利剑斩断罗网,解救了受害的黄雀。这首诗借少年的形象表现了曹植反抗迫害的精神。整首诗言浅意深,构思新颖。

曹植的诗歌在艺术上有很大的独创性。首先他是第一个大力写五言诗的人,他共存九十多首,其中五言诗有六十多首。他继承和发展了汉乐府,他的诗有鲜明的个性,很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

其次,曹植改变了汉乐府古朴的语言风格,他的诗用词丰富华美,所以《诗品》说他“骨气奇高,词采华茂。”他是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

(二)建安七子与蔡琰

建安“七子”的称呼,见于曹丕的《典论·论文》,指明“七子”是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这七人均是当时的才子。孔融的年辈较高,与曹操政治上有矛盾,被曹所杀。其余六人都依附于曹氏,是曹操特意招揽的一批人才。建安七子的诗歌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苦难。王粲的《七哀》诗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七哀诗·西京乱无象》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注]①遘:遘患就是作乱。②中国:中原地区。

这是其中的第一首,也是其代表作。这首诗写王粲在兵乱中离开长安向荆州的流亡情景。作者按照事态发生的经过和自己切身的感受,给作品作了相应的安排,做到情景交融,布局自然。

二是抒写个人的抱负和遭遇。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是刘桢的《赠从弟》三首,最好的是第二首。

《赠从弟》(其二)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松柏比喻坚贞高洁的性格,既是对从弟的赞美,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这首诗刻画了松柏的端正挺拔,遭受冰霜严寒袭击,同样本性坚贞、坚不可摧。表现了松柏的高风亮节。

建安文学除了“三曹七子”之外,出名的还有一位女诗人蔡琰,字文姬,说蔡琰平常人知道不多,说蔡文姬那就知者众多了。她是蔡邕的女儿,小时受到良好的教育。在东汉军阀混战中被董卓部下掳去,后流落南匈奴,嫁给南匈奴的左贤王,建安十二年,曹操将她赎回,再嫁董祀。她留下的诗歌只有三首,两篇《悲愤诗》,一是五言,二是骚体,还有一首,《胡笳十八拍》,三首诗的内容大致相同。

五言《悲愤诗》是一篇杰出的作品,长达五百四十字。虽然诗里写的是诗人自身的遭遇,可是通过自己的遭遇反映了汉末战乱中广大人民特别是妇女的共同命运,同时也控诉了军阀混战的罪恶。这首《悲愤诗》一共分三大段,第一段写董卓作乱,自己被俘,以及俘虏们受到的虐待。以叙事为主,夹以抒情。其中精彩的句子:“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十个字概括了当时人民遭受的灾难。第二段写她到南匈奴以后的生活,以及被赎回时与儿子分别的情形。第三段写回乡以后的生活。第二段、第三段这两段是以抒情为主,夹以叙事。特别是与儿子分别的那个片断,写得淋漓酣畅,是全诗的高潮。片断如下:“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人家告诉我,母亲您要走了,您还有回来的时候吗?“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平常您那么仁慈,为何现在就忍心离开呢?“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我们还小啊!还没有成人啊!“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兼有同时辈,相送告别离。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不但儿子不忍心放她走,和她一起被俘之人,看她一个人活着回去,也感非常悲痛,“哀叫声摧裂”。“马为主踟蹰,车为不转辙。”马都受到感动,都在徘徊,走不动了。车也受到感动,轮子都不转了。“观者皆歔欷,行路亦呜咽。”连旁观的人都哭了。她忍受极大悲痛回到家乡,可是家乡已经面目全非了。第三段就是写她回到家乡以后看到的情景:

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城廓为山林,庭宇生荆艾。

白骨不知谁,从横莫覆盖。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

这一片断写了她回到家乡以后亲人均已死亡,庭院长满杂草,城廓变成山林,到处白骨丛生,尸骸相撑。把战后的荒凉,通过阴森的气氛渲染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诗有鲜明的特点,一是将叙事与抒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二是真实感人,注重细节描写。三是语言浑朴,具有明白晓畅的特点。

五、西晋诗坛

西晋太康(公元265-307年)时代,虽说还有汉、魏的遗风余绪,然而内容毕竟趋于空洞,片面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已经抬头。驰骋在当时诗坛上的,有所谓三张(张华、张载、张协),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尽管这些诗人都曾在诗赋上进行过苦心探索,掌握了各自擅长的技巧,表现了他们的独特风格,并获得诗坛“中兴”的美誉;然而,他们的生活视野毕竟欠广阔,思想襟抱毕竟不够高。不是偏于华词丽采的堆砌,就是耽于琐细摹古的刻画。在这样一个寂寞诗坛上,纵横驰骋,独树异帜,歌唱出当时反对腐朽门阀制度的巨声的,只有名列以上八人之末,出身寒门的左思。

正由于左思出身寒微,流传下来的生平资料也就少之又少。所能知道的就是,他父亲左熹累官至侍御史,他妹妹左芬被选入宫。特别是大家熟知的“洛阳纸贵”的典故,就是指他的名作《三都赋》深受读者欢迎,多次加印加抄,从而引起纸价抬高的佳话。

但是,他的真正传世名篇并不是《三都赋》,而是由八首五古组成的组诗《咏史》,其主要思想内容是借历史人物作为比拟,以抒发怀才不遇和憎恶丑恶现实的内心之感。

《咏史》(其二)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这首诗可分三层。第一层使用了对比与比兴的手法,百尺苍松,处于涧底,径寸小苗,高踞山上,茂盛非凡。形成一高一低,一贱一贵的鲜明对比。第二层做了更深的发掘。对社会上不合理的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第三层更进一步,由虚到实,列举实例。汉代有个姓金的叫金日磾(mìdí),还有个姓张的叫张汤,这两家子弟凭借祖先的功业,可以承袭爵位,坐等升为朝廷高官。冯唐是汉代朝中一小吏,满腹经纶,一生不得重用,九十多岁还是一个小官,《滕王阁序》中:“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也就是同一个冯唐。更深刻地揭示了人才受压抑的根源,强烈鞭挞了当时腐朽的门阀制度。艺术上善用对比和比兴手法,风格以沉着顿挫见长。

六、南北朝的诗坛

(一)陶渊明及田园诗

陶渊明(公元365-427年),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江西九江)。曾祖陶侃曾官至大司马,祖父和父亲也做过太守、县令等,到了他家境已经没落。陶渊明二十九岁才出仕,以后十多年里,几次做官。

都不过是祭酒、参军等职,不仅济世抱负无从施展,且要降志辱身和官场人物周旋,使他感到无奈与屈辱,最终走上了归隐之路。由此二十多年的田园生活,也使他的诗形成独有的特色,下面读他的《归园田居》(其一)。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马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是陶渊明弃官回乡的第二年所写的一组诗中的第一首。在经过战乱动乱后,回归园田,内心感到很愉快和安慰的心情。这首诗可分前后两段。前段是写他回归园田的原因,从小就喜欢山水,后来误入“尘网”(官场),而奔波宦海的生活,就让自己变成了“羁鸟”、“池鱼”,再无个人自由了,始终思慕回归园田,寻归自由之身。

这首诗的后段,才是正面写自己回到田园,重温田园的自然景物和生活气氛,抒发了出自内心的欣慰之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有榆有柳,有桃有李,鸡鸣狗吠,一派乡村风光。情感淡然,写景自然朴实,充分表现了他平静温和的内心世界,这也是他田园诗的特色。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词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他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诗的诗人就多得数不胜数了。

(二)谢灵运和山水诗

宋齐时代的山水诗代替东晋以来的玄言诗,是南朝诗歌发展上第一个重要变化,而谢灵运就是扭转玄言诗风,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个诗人。

谢灵运(公元385-433年),祖父是谢玄,他十八岁就袭封康乐公。他热衷于政治权势,到了刘宋时代,感到自己的特权地位受到威胁,政治欲望不能满足,心怀愤慨,在任永嘉太守以后,就肆意纵情山水,后来干脆辞官回家,后因参与谋反被杀。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可归。

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芰荷选映蔚,蒲稗相因依。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

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这是诗人写他从石壁精舍回来,傍晚经湖中泛舟的景色。全诗以“还”为线索,渐次铺叙了一天的行踪及傍晚归来的情景。诗人用纯熟的笔法调度时空的同时,还采用了虚实、详略相间的手法。如泛舟湖上的景色及高卧东扉之下的情景,都写得很细致、具体,这是实写、详写,扣准了“还湖中作”诗题。而从“出谷”到入舟,从早到晚,从石壁到湖畔,则是虚写、略写。剪裁得体。另外此诗还有融情景理于一炉的特点。如“游子憺忘归”,“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等诗句。

真挚的情感,精美的景致,深奥的哲理,这三者在诗人的笔端相互渗透,相互发明,从而使这首诗具有一种独特风格。李白也对此诗很赞赏,曾直接引用“襟前林壑敛暝色,袖上云霞收夕霏”。(见《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

(三)鲍照和七言诗

鲍照(公元414-466年),字明远,东海人,出身寒庶,少有文学才情,因献诗临川王刘义庆,得到赏识,不断得到升官,后涉嫌谋反,死于乱军之中。

他现存诗二百多首,其中乐府诗占八十多首,并以“文甚遒丽”的乐府闻名于诗坛。但最能显示鲍照反抗现实精神和艺术上的独创性的,还是他的七言和杂言的乐府诗,而《拟行路难》十八首,尤其是他的代表作。

《拟行路难》(其六)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这首诗主要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慨心情,爆发出悲愤不平之气,也将他内心焦虑不安生动地表现出来。而他的辞官归隐也是无奈之举,毫无陶渊明的欣喜重获自由之感。特别是最后两句,将诗人的怅恨、沉痛、悲愤、愁苦的心声表露无遗。

李白和杜甫都对鲍照及这首诗很欣赏,李白曾在《行路难》中袭用此诗意,杜甫用“俊逸鲍参军”来称赞李白。

(四)谢脁和山水诗

谢月兆(公元464-499年),字玄晖,陈郡阳夏人(河南太康),出身贵族。他的出身经历,和谢灵运有些类似,他的诗受谢灵运影响较大,现存优秀诗篇大多是山水诗。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带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诗人登高远望,建业城中宫室巍峨,高耸入云,九重交错,建业城外金色的夕阳和澄静的春江美不胜收,斜照依山,彩霞万道,化为无数美丽锦缎。清澈如镜,浪静风恬,宛如铺上一幅白绸,一望无边。岸边金乌西坠,归鸟投林,一时喧声四起,忽若盖地铺天。环境如此迷人,诗人却必得离去,不得不遗憾满怀。而“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尤其精明工丽,得到李白的赞美,成为千古名句。

(五)庾信及北朝诗人

南北朝时期,传说文学的中心在南朝,北朝除乐府民歌外,文人诗坛一直比较荒凉。到北齐时,出现了号称北朝三才的温子升、邢邵、魏收,也没有什么特色,庾信由南入北,才给北朝诗坛带来了转机。他将南北诗歌的精华很好地集于一身,创造了新的风格,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南北文学合流的新趋势。

庾信(公元513-581年),字子山,南阳新野人。自幼聪敏,博览群书。父子同得萧纲宠信,是萧纲所倡导的宫体诗的重要作家。后来奉命出使西魏,被留长安,屈仕敌国,后又仕北周,内心常思故国。

《拟咏怀》(其二十六)

萧条亭障远,凄惨风尘多。关门临白狄,城影入黄河。

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

诗的前四句描写塞外凄凉景色。前两句写塞上景物。后二句写塞外景物。到处寂寞冷落,满目萧条荒凉,再加尘沙飞扬,更加凄惨。后四句抒发羁留异域的感慨。先用李陵别苏武的故事,苏武出使被扣,李陵被降,苏南归,李相送,感慨地说:“异域之人,一别长绝。”再用荆轲之事,荆轲刺秦王,一去不复还。后两句再用项羽事,兵困陔下,四面楚歌。

这首诗通过描写边塞景象所引起的羁留异国的感慨,抒发了诗人与家国隔绝、屈身异地的悲凉沉痛的心情。

艺术上一是善于借景抒怀,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二是善于用典。这也是庾信诗歌的重要特点。后四句连用了三个典故,非常自然贴切,而且有力地表现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杜甫也十分赞赏庾信诗,“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这几句就是最好的注解与赞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