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宋前期诗词

北宋前期诗词

时间:2023-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个发展阶段分别是:(一)唐五代和北宋初期(二)北宋中叶到南渡(三)南宋前期的壮怀高唱;(四)晚宋的哀感低吟。可以说西蜀,南唐的词风同属花间一派,余风及于北宋初期,虽经改朝换代,也无多大改变。宋初令词作家,向来推重晏殊、晏几道父子及欧阳修。晏几道为晏殊幼子,行辈较晚,但所作仍继承花间词风,成为此派最后一位重要作家。词家向来以欧晏并称,也是指词方面说。

第十二章 北宋前期诗词

一、词的起源发展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三朵奇葩。唐诗,元曲均是当代的产物,而宋词却意味不同。

词,最初的全称是“曲子词”。“词曲本不相离,惟词以文言,曲以声言耳”(刘熙载《艺概》)。原是配合隋唐以来燕乐而创作的歌辞。后来逐渐脱离音乐关系,成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一直以格律形式流传至今。因它最早是由诗发展而来,又别称为“诗余”。

词的发展历程可总结为二条道路,四个阶段。一条是重视词与音乐的关系,尽量做到两不分离,融为一体;另一条是词不受或少受音乐的限制,最后摆脱音乐的限制,成为独立的文学体裁,唐诗宋词,在中国文化进程上并驾齐驱。而第一条发展道路的代表就是历史上称呼的“婉约派”,而第二条发展道路的代表就是历史上称呼的“豪放派”,今天看来,终究是豪放派取得最终胜利。

四个发展阶段分别是:(一)唐五代和北宋初期(二)北宋中叶到南渡(三)南宋前期的壮怀高唱;(四)晚宋的哀感低吟。

从唐五代到北宋初叶,跨越的时间很久,可以说是令词发展的极盛时期。词虽然起源于隋唐,但只是在民间流传,还没有广泛进入上流社会,温庭筠以前诗人存词甚少,相传李白作品有《菩萨蛮》、《忆秦娥》。刘禹锡有《忆江南》,可见文人接受民间词的形式,“依声填词”还不甚习惯。到温庭筠才“能逐管弦之音,为侧艳之词”(《旧唐书》)。温氏宦途失意,却在词的创作方面颇有成就,甚至掩其诗名。词的艺术造诣很高,后为西蜀所重视,赵崇祚辑《花间集》,以温词压卷,选录达六十六首之多,此集凡录作者十八人,其中与温并称的有韦庄。其他皇甫松属晚唐,张泌属南唐,和凝属后晋,孙光宪属荊南,余皆蜀人。他们词的风格都与温词相似。在五代战乱中,惟西蜀,南唐尚安定,社会经济有些发展,都市出现一定繁荣,促进了词的兴盛。

南唐词家以后主李煜和冯延已成就最大。李早年写过一些如“花明月暗笼轻雾”(《菩萨蛮》)等绮靡无聊之作,等到国破家亡,才意识到“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浪淘沙》),而发出“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相见欢》)的哀叹,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人间词话》)。”冯延已在五代词人中是重要一位。他的作品在五代与北宋之间,对于词的发展曾经产生过非常值得重视的影响。如《踏鹊枝》:

烦恼韶光能几许?肠断魂消,看却春还去。只喜墙头灵鹊语,不知青鸟全相误。心若垂杨千万缕,水阔花飞,梦断巫山路。开眼新愁无问处,珠帘锦帐相思否?

这首词长于以景托情,即物起兴,写情曲折,含蓄而富于层次。词中以韶光,花飞,垂杨千缕引发思妇独处深闺,惋惜青春流逝的哀怨心情和纷乱、绵长的情思。又以灵鹊、青鸟起兴,写出思妇盼夫归来,由期望到绝望的心理变化。这种侧面用笔的写法,显得委婉含蓄。整首词,思妇的心理,随景和物的展开、变化而层层深入。这种含而不露,重于刻画心理的写法,就是冯词的一个特色。

可以说西蜀,南唐的词风同属花间一派,余风及于北宋初期,虽经改朝换代,也无多大改变。宋初令词作家,向来推重晏殊、晏几道父子及欧阳修。宋刘攽说:“晏无献(殊)尤喜江南冯延巳歌词,其所自作亦不减延已。”(《贡父诗话》)。清刘熙载说:“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艺概》)。晏几道为晏殊幼子,行辈较晚,但所作仍继承花间词风,成为此派最后一位重要作家。因为父子所处时代不同,晏殊处于商业经济繁荣的盛世。晏几道处于农村经济渐濒崩溃时期,反映于其词作也就有闲雅和婉及感伤艳丽之别。

二、晏殊,欧阳修及其他词人

晏殊(991—1055),字同叔,江西临川人,少年时以“神童”被荐入朝,后履历显要,官至仁宗宰相,生平爱好文学,又喜荐拔人才。他的《珠玉词》大部分是在这种富贵优游的生活中产生的,因此流连诗酒,歌舞升平就成了这些词的内容。另一部分写离愁别恨之作,是受了晚唐五代传统词风影响。下面的《浣溪沙》可略见他的成就: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全词在亭台如旧,香径依然的情境之中,流露出春归花落,好景不长的轻愁。词句也清新宛转,玉润珠圆。它是比较投合那些承平时期士大夫胃口的。

张先(990-1078),字子野,浙江吴兴人。和晏殊同时代。他的词主要抒写当时文人诗酒交欢的生活,但已较多采用慢词形式,对后来豪放派词家在用调上有一定的影响。他曾以“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风絮无影”及“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等名句,被传为“三影郎中”或“桃杏嫁东风郎中”。这些清新明丽的词句,捕捉一时景物,表现了一定的艺术技巧。

晏几道(1030-1106),字叔原,是晏殊幼子,父子合称二晏。晏几道的词集《小山词》写男女悲欢离合,并没有超越前人的题材范围,但经历过由富到贫的生活,更体验生活的艰辛,富贫如流云,词风近似李煜,看看他的名作《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这是晏几道的代表作。写的是别后凄凉,体现深婉沉着的风格。可以说这首词代表了作者在词的艺术上的最高成就,堪称婉约词中的绝唱。

在结构上,本词也颇具特色。上篇写“春恨”,梦后酒醒,落花微雨,皆春恨来时的情境;下篇写“相思”,追忆“初见”及“出时”的情景,表现词人苦恋之情,孤寂之感。全词以虚笔作结,自有无穷感喟蕴蓄其中,情深意厚,耐人寻味。《白雨斋词话》评此词曰:“既闲雅,又沉稳,当时更无敌手。”其实何止当时,恐百世之后亦难以为继了。

较早为宋词开辟意境的是范仲淹和欧阳修。

范仲淹是怀有远大抱负的政治家,他并不以词知名,流传的也只有几首,但大都即景抒怀,表现了开阔而深沉的意境。如《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词上片所描绘的秋色,下片所抒发的乡愁,是向来词家多次重复过的内容,却依然能给人比较新鲜的感受。由于词人胸襟开朗和感情的真挚,可以直抒己见,直写所感,而不像有些婉约派词人的扭捏作态。

欧阳修词收在《六一词》和《醉翁琴趣外编》中的有二百多首,是当时写词较多的词家。欧词大部分是描写爱怜的作品,同他在诗文里所表现的庄重严肃的儒家面目太不相同。这部分词受冯延巳影响较深,同时也受当时民间俚曲的影响。词家向来以欧晏并称,也是指词方面说。试看《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这词在抒发游子思家之情的同时,联想到闺中的登高怀远,并改其劝慰之意,流露了词人对思妇心情的体贴。又通过离愁不断如春水的妙喻和行人更在春山外的设想,构成了清丽而芊绵的意境。此外如《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等首,也都色调鲜明,情思深远,成就在晏殊、张先之上。

欧词已开始突破了词的传统题材和表现手法,跟当时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取得某种程度的联系,为后来苏轼一派豪放词开先路。

三、柳永

柳永(987-1053)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是工部侍郎柳宜的少子。他少年时喜欢流连于楼台馆所,为歌妓填词作曲,表现浪子作风。有人在仁宗前推荐他,仁宗批了四字“且去填词”。柳永见仕途无望,自娱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后来厌倦烟花柳巷生活,改名柳永,考取进士,只做过一些小吏。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他的《乐章集》传词近二百首。其中部分诗词写出北宋汴京的繁荣,有元宵的千门灯火、九陌香风,有清明前后的斗草踏青、斗鸡走马,场景都十分热闹。他在杭州写的《望海楼》尤其著名: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词中词人的大开大阖,直起直落的笔法,描写杭州的繁华景象,仿佛在读者面前展开一幅宏伟壮丽的历史画卷。使人流连忘返,欣叹不已。相传金主完顔亮就是读了这首词,而起南下之意,“起投鞭渡江之志”(见《鹤林玉露》),虽不可靠,却可以想见它的社会影响。

在词史上,一般把柳永推为婉约派的正宗,有时与秦观合称“秦柳”,有时与周邦彦合称“周柳”,因为他“长于纤艳之词,然近俚俗”(《花庵词选》)。江湖流落的感受也是柳词的重要内容。他的《雨霖铃》是代表作: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首词离情别恨,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词中主人公的黯淡心情给天容水色涂上了阴影,“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写出他漂泊江湖的感受,“此去经年”以下各句,又传达出彼此关切的心情。自此以后,词坛难见有超越此词之作出现。

柳词在宋元时代流传最广,相传当时“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叶梦得《避暑录话》)之说,即说明柳词的表现形式更适合于市民阶层的需要,也说明柳词在当时社会影响之大之广。

四、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我国杰出的文学家,他诗、词,散文里所表现的豪迈气象,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欧阳修、梅尧臣等倡导的诗文革新运动进一步发展的成果,表现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

苏轼的为官经历跌宕起伏几起几落。开始由于反对新法实施,被贬杭州道判,又转知密、徐、湖三州。又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任黄州团练副使。哲宗即位,旧党执政,被召还朝,任翰林学士。当旧党废除全部新法时,苏轼提出保留已经证明实施有效的部分新法,又受到旧党攻击,再遭贬官,出知杭、颖、定三州。而新党再度执政,他再遭被贬,发配到岭南惠州,海南琼州。

苏轼的诗和词。他经历了从仁宗到徽宗的王朝,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见多识广。又注意多方面向前代诗人李白、杜甫、韩愈等学习,晚年更爱陶诗。比之散文和词,苏诗的题材更广泛,风格也更多样。

第一类是反映民间疾苦,谴责官吏贪鄙,关心国家命运的作品。在《许州西湖》中,他指责地方官不顾连年饥荒,还为春游发动民工开湖。在《元修菜》、《秧马歌》、《河复》等诗里表现他对人民生活和生产的关心。

第二类是关注边塞边防,在《和子由苦寒见寄》、《祭常山四小猎》、《阳光曲》等,表现诗人要求为国破敌的雄心。

第三类是数量最多对后人影响也最大的是许多抒发个人情感和歌咏自然景物的诗篇。欣赏几首,《有美堂暴雨》: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十分潋滟金尊凸,千杖敲铿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和子由中秋见月》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大风留金山两日》

塔上一铃独自语,明日颠风当断渡。朝来白浪打苍崖,倒射轩窗作飞雨。

诗人观察细致,想象独特,能够把寻常景物写得精警动人。

第四类就是苏诗中还有鉴赏评论文艺作品的诗,如《王维吴道子画》、《谈孟郊诗》、《书王主簿所画折枝》等,表现他的学问为诗、以议论为诗的特殊诗风,同时标志北宋时期社会文化达到新的高度。

苏诗各体皆工,七言各体尤其擅长。比之唐人,他的七律显得更为明快,动荡。也更为理性化一些。

苏轼的词有更大的艺术创造性,它进一步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专写男女恋情、离愁别绪的旧框子,扩大词的题材,提高词的意境,把诗文革新运动扩展到词的领域。举凡怀古、感旧、记游、说理等向来所惯用的题材,他都可用词来表达,这就使词摆脱了仅仅作为乐曲的歌词而存在的状态,成为可以独立发展的新诗体。

而因为词的题材内容发生变化,苏轼在语言上也一变花间词人镂金错彩的作风,多方面吸收陶潜、李白、杜甫、韩愈等人的诗句入词。也会运用当时的口语,给人一种清新朴素之感。为了表达意境,有时还会突破音律上的束缚。

苏轼改变了晚唐五代词家婉约的作风,成为后来豪放词派的开创者。这首先决定于宋代文人政治地位的改变和诗文革新运动的影响。范仲淹、欧阳修的词中已有一些风格豪放的作品。王安石更明确反对依声填词的做法。苏轼继承他们的文风,加以恢宏变化,从而开创了词坛一个重要流派——豪放派。其次,决定于苏轼一生丰富的经历,他在文坛上的领袖地位和诗文方面的杰出成就,使他不能满足于前代词人的成就,也反对曾风靡一时的柳永词风。相传苏轼官翰林学士时,曾问属下说:“我词何如柳七?”属下答:“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吹剑录》)。生动形象说明了柳词和苏词的不同风格。如《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词。上片出猎,千骑卷平冈,声势浩荡。下片请战,场面热烈,情豪志壮,大有“横槊赋诗”的气概,把词中历来香艳软媚的儿女之情,换成立功报国,刚强壮武的英雄豪情。这是对温柳的婉约词风的挑战。从此也树起了豪放派的大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