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化学生发展道路之探索
燕 青
在去年暑假班主任工作培训会议上,受年级部的委托,我做了题为《普通班里有作为》的专题讲座。说实在的,当时演讲时心里发虚,底气不足,不知道一年后班里学生究竟有多大作为,更不知道今后这些学生会有多大出息。但是经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2010年的高考让我积压在心中两年之久的一块石头落地了,我班文史类、艺术类、体育类的学生中,一本、二本比比皆是,其中名牌大学也为数不少。很多家长拉着我的手说,真没想到我的孩子能考上名牌大学,你们老师辛苦啦,谢谢,谢谢!
初接普通文科班,我是提心吊胆,忐忑不安,一来自己没带班经验,虽然我的教龄不短,但是带班时间有限;二是班上的生源素质让我惶恐不已,全班54人,中考最高分为618分,609分以上的定向生只有3人,500分以下的不在少数,大部分都是高一阶段荒废了学业,无奈转向学习文科的学生。面对这些情况,要完成学校定的指标,即4~5个二本,真是比登天还难!面对困境,我想哀怨、抱怨总不是个事,得寻求出路,走出困境。
一、树立信心,恢复自信
小学、初中未养好学习习惯,高一又没有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来到高二,同学中冷漠、茫然,甚至敌视的目光让我心忧,我想,当务之急是尽快帮助他们恢复久违的自信。在第一次的班会上,我就明确的告诉大家,我们班在两年以后有不少人会考上一本、二本,我以历年来数据为证,同时还将刚刚毕业的学兄学姐请到班上现场励志,并且告诫全班同学此时大家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最后谁先到达终点,就看个人的努力了。当然,仅仅靠一两次班会是不可能将全班同学的士气都鼓动起来,但是不断的励志、不停的鼓气,恢复自信的学生就会越来越多,到高考前,同学们都能畅谈理想,笑谈人生,不畏惧高考了。在30多名文史类的考生中,有近一半达到了三本分数线,但在两年前,不少同学是不敢想象自己能够上三本以上的大学的。
小君本是一个开朗的女孩,进校时成绩优异,但高一期间父母离异,结果少了一份约束,多了一份放纵,学习成绩由进校时的名列前茅慢慢跌为倒数,无奈之下只好读文科。进班第一天,冷漠敌视的目光,桀骜不驯的神态,很是特别。我悄悄地了解了她的姓名、家庭背景及学习状况。有一天,班上选举班干,大家的积极性挺高,不少同学踊跃参加提名、竞选,但在提名英语课代表时,全班顿时肃静,无一人敢挂帅,大家的英语普遍较差,是不敢上前揽瓷器活,我知道小君的英语很好,人缘也不错,我提议让小君担任英语课代表,同学们是热烈鼓掌,但小君却急得直摆手,连连说:“不行,不行。”我说,小君你能行,你中考是班上的探花,而且英语发音纯正,音质清脆,担任英语课代表,不仅能使自己的英语水平得到提高,还要带动全班同学学好英语。小君顿时无语,领命坐下。事后,小君在日记里写道:很久没有听到表扬了,我都忘了我的进校成绩了,我还能学好吗?我批阅:恢复自信,你行!期中考试成绩揭晓,小君的成绩有了明显进步。一次班会上,小君问我:“老师,我能考上二本吗?”我说:“树立信心,勤学苦练,一定能考上你理想中的大学。”果然,在2010年高考中,小君考出了493分的好成绩,超出二本线14分,英语单科成绩135分。
二、正确定位,合理分流
人的个体差异很大,智商、情商各不相同,如果动员普通班的学生都去走纯文史类高考之路,那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自高二分班以来,我多次在家长会上动员低分段学生的家长打破顾虑,根据自己小孩的实际情况,学学艺术、体育等特长,走走捷径。结果高考成绩揭晓后,不少同学考上了全国一流的名牌大学。如北京电影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等等。
低分段学生的学生走艺术、体育之路,一方面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同时也减少了对文史类同学的干扰,两类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各自在自己的领域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三、给予公平,享受公正
学生很关注公平、公正,尤其是普通班的学生。当同一个错误多次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时,无名的怒火不由而起,你可能要舞动拳头了,可能要提高嗓门了,甚至会歇斯底里了。这时你一定要冷静,千万别冲动,否则你就上当了,学生会说,你看,老师对我不公平,和我说话时态度很不好。他不会去分析你为何发怒,只会比较你和其他同学说话时的态度的不同。我很钦佩那些一生没和孩子们发过一次脾气的教师,不,应该称之为大师的人。面对淘气的学生,不要轻易发脾气,而对那些屡教不改的家伙,冷处理可能比热处理更好。如果有机会,可以给他们一些表现的机会,这比空洞的说教更好。
女生小玲唱歌很好听,但上课特别喜欢讲话,几次做她工作,效果不理想。一次班级联欢会上,小玲在独唱,我提议大家为她伴舞,首先我带头走到场地中央,像模像样的扭了两下,结果一群同学呼啦将小玲围在当中,扭腰的,尖叫的,打滚的,煞是疯狂,小玲也涨红了小脸,越唱越带劲。说也奇怪,打那以后,小玲上课再也不讲话了。后来我悟出了一个道理,你尊重了她,也得到了她的尊重。
高考不是教育唯一的目的,在一中他们学会了做人。我班的学生中,还有少数学生只能走专科学校,或选择复读,但是在一中学习、生活了三年,我班的学生没有一个是带着怨恨离开学校的,尽管平时有争吵、有愤怒、有埋怨,但在走出校园的那一刹那,所有的不快全部化为乌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