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汗水洒绿了校园
每年金秋,新考上合作民族师专的莘莘学子,还有护送他们来上学的家人,一跨入学校大门,映入眼帘的一幢幢造型新颖的教学大楼、一株株挺拔清脆的云杉、冷杉,清澈小河中的潺潺流水,都会带给大家一份惊喜,也会被这高原森林公园般美丽的校园环境所陶醉。为了在亘古荒滩上换来四季常青、树木清香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的教职工们曾洒下过许多的汗水,付出了不少辛劳。
1983年春寒料峭的初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来甘南州视察。他乘坐的直升机降落在合作市南郊一片荒滩上,不久,这里便被确定为即将诞生的合作民族师专的新校区。当时这里除了稀疏的荒草,几乎没有一棵树木,没有一栋建筑,春天一刮风,满天尽是尘土。学校的开拓者们怀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既要树人,也要树木,要让不畏风雪严寒的青松伴随着学校一起成长的理念,在进行教学生活设施建设的同时,以栽种树木,绿化校园为主的环境建设也开始进行。先后在新修的主干道两边、在新建的第一栋教学楼前、在学校围墙的内侧都及时地栽上了松树、耐寒的杨树,在流经校园的小溪边栽上了灌木,冬天冻死的,来年再补栽,年复一年的坚持,小树栽活了,校园也呈现出勃勃生机。
时间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第一代校领导陆续卸任休息,接替他们的同志抓校园绿化一如既往、坚持不辍,每年有安排、有部署,而且带头,紧抓落实。挤出经费,从隆哇林场苗圃,从大夏河岸边的农村买来落叶松、马尾松、高原柳等,想尽办法改变树种单一状况,组织机关单位的教职工轮流参加劳动,从田径操场南边的土坎上拉运活土,填平坑坑洼洼。在拉土劳动中,年轻同志拉车搡车(架子车),中年人挖土装车,年过六旬的党委副书记杨镇西、年逾半百的图书馆支书贡保等同志挥锹平整场地,运来活土上千立方,图书馆楼前的大坑填平了,办公楼后边的大坑也被填平了、道路边的绿化带也平整好了。然后陆续栽上树苗,经过几年的努力,校园内所有的道路边、楼房前后、所有的空闲地上都栽上了树木,修剪枝条、防治病虫害等管护工作也没放松。在大家的努力下,小树越栽越多,越长越高,校园环境越来越美。如今,合作师专已成为镶嵌在高原新城合作市的一颗耀眼的明珠。
(胡克勤,原合作民族师专副校长,河西学院党委书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