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第一年寒假

大学第一年寒假

时间:2023-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飞机楼教学楼与宿舍楼合一,没有围墙,也没有校门,被一片桑树林所包围。今日的任何一所中小学的建筑都比它美、比它好,不过飞机楼与之前的留下镇里洞坞相比要好得多了,因此大多数同学都知足。为了同学间保持零距离,在寒假期间一律不佩戴校徽,免谈大学生活。殊不知,不到三个月时间,是年5月1日,Y接到噩耗,母亲因“五一”前加班加点,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与世长辞。

大学第一年寒假

快近元旦的时候,位于文一路的学校新楼终于落成。数学系、中文系和历史系搬至新楼。该楼形如飞机,同学们称之为“飞机楼”。飞机楼教学楼与宿舍楼合一,没有围墙,也没有校门,被一片桑树林所包围。今日的任何一所中小学的建筑都比它美、比它好,不过飞机楼与之前的留下镇里洞坞相比要好得多了,因此大多数同学都知足。

其实,这样的教学环境与条件,根本无法与浙大、杭大相比,哪里可算得上大学?许多同学心里都不是很满意的。一名姓许的香港同学,寒假过后就留在香港了。Y的二中校友虞某,还在里洞坞时便称病退学,第二年重新高考,考入浙江大学,与教师行业彻底脱离关系,大学毕业后分配在宁波机床厂,从技术员做到科长、厂长,直至成为宁波市第一家上市公司———中原集团总裁。

话再说回来,经过搬校的折腾,转眼便要放寒假。只要学生愿意,寒假不回家,学校便免费提供食宿。在困难时期,有免费食宿是很有诱惑力的。父母希望Y留在学校,不要与两个弟弟争饭吃,Y犹豫了:究竟回家还是不回家?Y心里当然很想回家。这时候Y接到读小学的三弟来信,希望哥哥回家看看。Y毅然下决心回家。

杭州毕竟是天堂,困难时期物资要比宁波丰富得多。菜市场有5分钱一斤的地力(荸荠)供应,Y买了二十斤回家,回到家后,父母十分高兴,说是宁波无法买到这么便宜的好东西。他们舍不得全部留着自己吃,还作为过年的礼物分送给邻居和亲友,大家都非常高兴。

回宁波没几天,吕锦康等老同学来Y家商量,正月初二下午到母校聚会,先到每个同学家去讨一酒杯菜油,收半斤粮票和五角钱,聚会时吃一顿年糕汤。为了同学间保持零距离,在寒假期间一律不佩戴校徽,免谈大学生活。详情在此不再赘述,已记录于《我的母校,我的班级》一文,收于《杏坛杂说》和纪念母校百年华诞的集子《校友风采》里。

寒假本来就不长,而Y却提前一周返校,个中原因不言而喻。

Y乘的是早上六点开的一班慢车。那天早上天还墨黑,母亲便起来为Y烧早饭。她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Y吃完早饭,还不时地抚摸Y的头。Y出门后久久地望着母亲送行的身影,一种不良的预感在Y心中涌起,此情此景,Y永远不能忘怀。

火车咔嚓咔嚓在缓慢滚动,Y的心在咯噔咯噔地跳动,Y反复地回忆着吃早饭时的情景。Y母亲身患高血压多年,有时上压逾200,Y祈求上天保佑母亲平安健康。

殊不知,不到三个月时间,是年5月1日,Y接到噩耗,母亲因“五一”前加班加点,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与世长辞。Y连夜排队买火车票赶回家,父子相拥抱头大哭。

Y家本来就一贫如洗,母亲走后,靠父亲49元一月的工资,要养活Y和两个弟弟,其生活之艰难可想而知。班上同学都认为Y要辍学就业了,但Y父亲、阿姨和三叔都不同意,非要Y读到大学毕业。阿姨和三叔虽然也困难,但他们还是尽力接济Y,帮助Y的两个弟弟。更没有想到的是,Y母校的徐子祥老师也不知从何处得到Y母亲去世的消息,写信来责怪Y为何不告知,说是自己虽手头拮据,但还是有能力给予一点帮助。于第二天,Y便收到了他15元钱汇单,相当于一个职员的半个月工资。第二年,他寄上同样数字的钱。Y对他的感恩发表在《文汇报》上,题为“他引我走上讲台”,后来也收录于Y母校八十五周年校庆的文集中。

今天的Y,过上了幸福生活,无论事业,无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受到不少人羡慕。Y努力感恩和报答帮助过他的人,但终生遗憾的是,Y的母亲没有享受过Y半点福,Y母亲的在天之灵若能知晓Y和Y弟弟以及第三代今日的情况,足以欣慰了,至少在Y氏家族中Y的一家算得上日子过得最好的,母亲该为她的付出、为她的子孙而骄傲,而欣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