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维护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维护

时间:2023-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社会、学校、教师本人的认识存在许多观念上的误区,所以,维护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有必要首先从观念上来澄清认识。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开展教师心理教育,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

第四节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维护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国内外的诸多统计数据表明,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状况不容乐观。

美国教师协会在1981年对5150名教师调查研究发现:37.5%有严重焦虑和精神紧张的情形。斯坦福大学冯通教授实地考查了241名教师,其中187人(77.6%)被认为是心理健康或者至少对于教育这项工作能有良好的适应,而54人(22.4%)各方面调查均有问题,其中患有神经症等人格疾病的比较多。1996年9月,美国《教师》杂志进行了有关教师健康的30万份问卷调查,从收回的9000(大多数是小学教师)多份问卷中发现,84%的教师认为教学工作有危及健康的风险。研究表明,美国至少有6%~8%的教师有不同程度的不良适应。这个数字与其他行业中心理不健康的人数接近,但是由于教师人格对学生具有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美国教育界的重视。

日本的崛内敏夫教授曾调查东京市内50所小学的1140名教师,发现其中适应不佳的教师有109名,占总数的9.6%。1975年,加滕诚研究指出:教师要比一般劳动者患心理疾病的比例偏高,其中神经病高出9%,癫痫病高出4.9%,头痛高出1.9%,分裂病高出0.8%。

最近,中国人民大学的学者对国内8699名中小学教师调查发现,超过8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较大;近30%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近90%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近40%的被调查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佳;20%的被调查教师生理健康状况不佳;超过60%的被调查教师对工作不满意,部分甚至有跳槽的意向。

杭州市教育研究所对该市31所中学的调查显示,76%的教师感到职业压力太大,并已成为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个问题。相比较而言,高三老师的压力更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一位高三班主任称自己是“完全围着学生转”,一天到晚几乎没有一刻不想着学生,特别是临近高考,“神经根本放松不下来”。

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通过对14个城市的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的调查,结果产生了一个令人惊诧的现象:51.23%的中小学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心理问题的分布现状是:小学高于初中,初中高于高中,女教师高于男教师。因此,改善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对于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国外对这方面的研究很多。已取得的研究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从事教育的教师患心理病症并没有比从事其他职业者患心理病症的多;另一种观点认为教师在职业适应和生活适应方面,未必较社会上其他行业的人显得心理健康。

二、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形式

社会适应不良。主要表现在青年教师身上,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对教师角色、学校人际关系、工作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诸多不适应,从而产生压抑、偏激或悲观等不良情绪。

人际关系紧张。一些教师不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不能与学生、同事、领导融洽相处,不是与同行发生纷争,就是与学生产生对抗,甚至与领导发生冲突,久而久之形成孤独、无助、郁闷、焦虑、自卑等不良心态。

情绪不稳定。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一些教师常处于情绪低落、心境不佳的状态,不能调节和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甚至恣意发泄,借题发挥,造成人际环境恶化,这种恶化反过来又刺激不良情绪的滋生与蔓延,以至形成恶性循环,使他们长期处于紧张、焦虑、忧郁状态。

心理失衡。许多教师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不能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遇到挫折容易产生强烈的心理失衡,并诱发不良情绪,甚至形成灰暗情结。如嫉妒、自卑、妄想、愤懑、抑郁等情绪和攻击性行为等。有的还出现思维不灵活、反应迟钝、记忆力衰退等心理机能的失调。

不良的个性特征。某些不良的个性特征也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如心胸狭窄、意志脆弱、过于争强好胜、个人主义、自我封闭、过于敏感等。

三、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转变观念,达成教师心理也需要保健的共识。对于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社会、学校、教师本人的认识存在许多观念上的误区,所以,维护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有必要首先从观念上来澄清认识。

为中小学教师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学校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或寒暑假,利用继续教育的形式让教师接受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或在学校内引进专门人才进行授课。通过这种形式,帮助教师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还要对其进行心理上的调适和训练。

建立心理状况定期检查和心理素质考核制度。学校可成立专门机构,聘请专业人员,采用通用的检测量表或指标体系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测验,并依据保密原则建立档案,使教师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完善自我,在客观标准的形式下追求丰富多彩、健康活泼的精神世界。

建立心理咨询室,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的效果关键在于咨询教师的素质,因此必须由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担当此任,他们必须遵循聆听、保密、疏导、交友的原则,与咨询者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并依据问题的需要使用适当的心理治疗方法。此外,心理咨询室可以配备微机、专用程序、规范化的量表等软硬件设施,以提高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的效率。

设立电话热线、信箱或在网上开辟虚拟咨询室。鉴于有些教师碍于脸面或虚荣心等原因,羞于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减少他们的心理负担。

鼓励教师学会自我诊断、自我调节、自我保健。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开展教师心理教育,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需要从个人、学校和社会层面构建“三位一体”的模式,切实有效地维护和促进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