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故事今编】
晋平公问祁黄羊说:“南阳这个地方缺个长官,谁适合担任?”祁黄羊答道:“解狐适合补这个缺。”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谁适合,不是问我的仇人是谁。”平公称赞说:“好!”就任用了解狐。都城的人都称赞任命解狐好。过了一些时候,平公又问祁黄羊说:“国家少个掌管军事的官,谁担任合适?”祁黄羊答道:“祁午合适。”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谁适合,不是问我的儿子是谁。”平公又称赞说:“好!”,就又任用了祁午。都城的人又一致称赞任命祁午好。孔子听到了这件事,说:“祁黄羊的话,真好啊!他荐举外人,不感情用事排除自己的仇人,举荐自家的人,不怕嫌疑,避开自己的儿子,祁黄羊可以称得上是大公无私了。”
【原文精读】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①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②?”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③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韩非子·外储说》)
【字词注释】①祁黄羊:名奚,字黄羊,晋国大夫②其谁可而为之:哪一个是担任这官职的合适人选呢?其,语气词,无义。可,合适③外举:推荐外面的人。
【再读品味】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人不能从个人的好恶情感和私人利益出发来决定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否则就不能真正地做到唯才是举。这一点在故事中说得很鲜明,不多论。现谈谈与之有关的选拔人才问题。在选拔人才的时候,不能“以其短掩其长”。一个人往往在某一方面有突出的才干,而最适于某项特定的工作,扬其所长,用其所能,可成人才;抑其所长,用其所短,则成庸才。一个统帅倘若埋没了一个人最有价值的长处,就是对人才的摧残和毁灭,是最大的不仁、不道。由此可见,善于识才用才者,他本身就是一个大德大才者;反之,他就是一个缺德缺才者。在主事者的实际用人中,不能量才使用者除其品德素质因素之外,则常常因为在人才的效益思维上存在盲点。由于人的才能愈大,特长愈突出,其显露的缺点也往往越多、越明显,主事者常常对引人注目的缺点看得多,听得多,乃至将其缺点与优势的个数相加减,用他的缺点去打擅长点,结果得出人才价值的负值。殊不知,一个人的最大的长处在数量上可能只有一个,但其产生的价值效益却可大得无可估量。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曾选用过三四位将领,标准是无重大过错,结果都被南方将领击败。他接受这一教训后,决意起用嗜酒贪杯却能运筹帷幄的格兰特担任总司令,当时有人极力劝阻。林肯却说:“如果我知道他喜欢什么酒,我倒应该送他几桶,让大家共享。”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对格兰特的任命,使南北战争发生了根本的转折。管理学家杜拉克有一句名言:“人的长处,才是一种真正的机会。”大凡高明的主事者无不深明其意:要以人的长处的运用为机会,善于识察人的长处,择人任势,就能不失时机地赢得事业的成功。
【居要片言识记与书写】
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