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保教实习的目标
保教实习的目标是指把学到的学前教育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技巧,在幼儿园实际工作中应用与检验,以锻炼实际工作能力所要达到的标准。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与职业道德,加快实现专业认同
在实习中,学生们深入学前教育的第一线,与幼儿一起生活、游戏与成长,亲身体验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的酸甜苦辣,他们“辛苦并快乐着”。实习有助于在较短的时间内进一步了解幼儿与幼儿教育,并在此基础上,端正自己的儿童观、教育观,进一步坚定职业信念,巩固专业思想,从而更快地实现专业认同。而在这一过程中所激发出的对儿童的热爱,将转化为对幼儿教育事业的热情,引导着他们积极投身于今后的专业学习与工作之中。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实习过程中了解职业工作规范,在职业道德的养成上学会自律。
2.丰富知识,深化理解,促进个人化知识的形成
知识分类学说认为:知识是指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它可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指有意识地提取线索,能直接陈述的知识,它主要回答世界是什么的,是一种静态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指无意识地提取线索,需借助于某种作业方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它主要是一套操作步骤,回答“怎么办”的问题,是一种动态的知识。完整知识的获得一般经历三个阶段,即新知识习得阶段、转化阶段和运用阶段。新知识习得阶段获得的都是陈述性知识;而转化阶段是在陈述性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程序性知识的过程;运用阶段是最高级阶段,这一阶段是对问题的解决阶段,主要是程序性知识。从学生的认识发展看,程序性知识是掌握原因、规律、原理方法及熟练运用的知识,是所学知识的重中之重。
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学习过程中,保教实习作为一门实践课程的主要目的与意义即在于促进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并在尝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以致用”。在实习中进一步深入理解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幼儿园活动设计等学科中所学到的诸多“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丰富所学知识,进一步形成“个人化的实践知识”,同时也产生了个人对学前教育的理论认识,形成“个人化的理论知识”。
3.锻炼技能,熟练专业基本功
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必须拥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学前教育的特点,幼儿教师必须掌握多种专业技能。例如:音乐技能、舞蹈技能、绘画技能、制作技能、操作技能、现代教育技术等。每一项技能的形成都要依托专业基本功的训练。在保教实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说、写、唱、弹、跳、画、手工制作、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等各种专业基本功将在完成保教实习任务中获得统一与提升。
4.培养能力,夯实专业发展基础
能力的培养比知识与技能的形成更具有长远意义。针对学前教育的工作特点,在保教实习中立足于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科研与创新能力等。
教育教学能力主要包括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活动设计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应变能力等。社会交往能力主要包括社会适应能力、人际沟通能力、非语言表达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科研与创新能力主要包括评价的能力、教育反思的能力、研究与创新的能力等。这些基本能力的养成将有利于学生未来的专业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