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科学活动:甜甜的糖果
上海市空军蓝鸿幼儿园 徐 冰
活动来源 甜甜的糖果是幼儿园小朋友人人都喜欢的,尤其是小班年龄的幼儿,而数的知识是最为抽象的,对幼儿尤其是小年龄的孩子来说,是比较难以理解和感受的,是否可以利用糖果这个孩子们都喜欢的食物做个媒介,感知“1”和许多,同时发展幼儿观察、比较简单事物的能力呢?在主题活动“可爱的宝宝”的小分支“我喜欢吃的”中,我设计组织了“甜甜的糖果”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猜猜、抓抓、尝尝等游戏中,体验和感知糖果的不同(数量不同,形状不同,软硬不同,味道不同等),以发展幼儿观察,比较简单事物的能力。
2.通过抓糖果、数糖果,引起幼儿对抓握方法的关注及兴趣,同时引导幼儿感知手的大小与所抓糖果数量的关系。
活动准备 红、黄小罐各一对,分别标上记号;各种糖果若干(形状、颜色、味道等特性各不相同);两个透明塑料桶,代替糖果用来统计的纸条;敲碎的桉叶糖。
活动过程 一、回忆体验
看主题活动展示区域,引起幼儿对游戏活动“我的糖果”的回忆。
师:这上面有谁?这是什么意思?
师:××小朋友喜欢吃什么糖,还记得吗?
二、操作、游戏
(一)听声音,猜多少
1.先在红罐内放置各种形状的糖果,两个罐内分别放一颗糖果和许多糖果,突出“1”和“许多”的概念。
(教学过程中要抓住两点:一是听辨是否正确,可让幼儿通过数来验证;二是请幼儿猜猜糖纸里藏着什么形状的糖果,重点介绍新的图形概念——椭圆形。可以用“糖果是有各种形状的”进行总结和提升。
2.一个黄罐内放很多棉花糖,另一个黄罐内放5颗硬糖果,请幼儿猜哪个罐中的糖果多,哪个罐中的糖果少。
(请幼儿猜的时候要将糖罐靠近幼儿摇,多摇几遍,并关照幼儿要仔细听。结果揭晓后,可提示幼儿:“明明这个罐子轰隆隆的,怎么这个少,那个多呢?”幼儿讨论的时候要抓住两点:一是请他们验证;二是引导幼儿思考糖果的软硬差异,引导他们概括出“软的糖果发出的声音轻,硬的糖果发出的声音响”)
(二)抓糖果
1.教师出示装了很多糖果的透明大桶,并交代游戏规则:抓糖果时只能用一只手抓一次。
2.准备两个大桶(装红色的糖),让幼儿自己抓、数糖果。
(这个环节要抓住两点:一是确保每一个幼儿都在数;二是观察他们数得是否正确,以及能否说出总数。)
3.教师用事先准备好的糖果纸条与幼儿的名字相对应,统计谁抓的糖果最多,谁抓的糖果最少。
4.教师抓糖,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抓之前可先请幼儿猜猜教师一次能抓几颗糖,并请幼儿阐述理由。大部分幼儿可能会认为教师手大,可以抓比较多的糖果,所以第一次教师可以故意抓很少的糖,引发幼儿思考为什么大手抓的糖果很少。讨论后,教师根据幼儿建议的方法和要领再抓一次糖果)
5.让幼儿用刚才讨论过的方法尝试第二次抓糖,抓好后再请幼儿数数这次是否比第一次抓得多。
(这个环节教师要对抓的方法进行小结:抓的方法不一样,抓到的糖果也会不一样多。如果时间不允许的话,教师可建议幼儿下次到区域活动中继续抓糖果,玩一玩,比一比)
活动延伸 吃糖果。
1.教师请幼儿尝小小的桉叶糖,并请幼儿描述一下桉叶糖吃在嘴里是什么感觉,然后以提问“平时我们都吃甜甜的糖,辣辣的糖什么时候吃”引出关于桉叶糖的介绍,让幼儿知道桉叶糖是一种有药物治疗功能的糖。
2.提醒幼儿吃糖时别忘了保护牙齿。
活动反思 1.这个活动选择的材料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乐意接受,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糖果的运用非常巧妙,让幼儿获得快乐的同时习得知识。
2.整个活动的过程结合的比较成功,由简单到复杂,便于幼儿接受。
3.在活动中,充分考虑到了幼儿主体,让每个幼儿都有操作的机会,在动手中总结提高。
活动评析 教师遵循科学教育生活化的原则,选择儿童喜爱的糖果作为操作学习的材料,将数与形、点数与比较等科学教育内容渗透于猜、抓、听、比、尝等游戏活动中,激发了孩子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这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活动案例。
(点评:重庆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 夏 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