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教育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述而》
我们之所以推崇孔子的教育思想,努力从《论语》中汲取教育智慧,是因为孔子推行的是一种以人为本,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进步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学有着指导和借鉴意义。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所谓“志于道”,可以理解为立志要高远,这是教育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目的——在人们心中点燃信念的火把;所谓“据于德”,就是为人处世必须以一定的操守德行为准绳、为依据,接受教育的人如果背离道德准绳,便与禽兽无异;所谓“依于仁”,用今天的标准来看,可以代表一颗博爱之心,是善良、慈爱、仁厚修养的体现,有了这种修养,才会爱人、爱物、爱社会、爱国家、爱世界,扩而充之爱全天下。至于“游于艺”中的“艺”,孔子本意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到了现代,“礼”则可以理解为包括哲学的、政治的、教育的、社会的所有文化。而现代艺术的舞蹈、影剧、音乐、美术等则属于乐。“射”可以理解为现代的射击、击技、体育,等等。“御”,驾车,以现代观点来说,当然也包括驾驶飞机和太空船。“书”泛指文学方面及历史方面。“数”则指科学方面的素养。凡是人才的培养,生活的充实,都要依六艺修养。
人生对于道、德、仁、艺这四种文化思想上的修养要点都要懂。这四个重点的前一半“志于道,据于德”包括精神思想,加上“依于仁,游于艺”作为生活处世的准绳,才能构成学问的主体,缺一不可。如无高远思想就未免太俗气,太现实的人生只有令自己厌烦。没有相当的德行为根据,人生是无根的,最后不能成熟。如果没有仁的内在修养,在心理上就没得安顿的地方。没有“游于艺”,知识学问不渊博,人生就枯燥了。在这里,我们发现孔子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其根本出发点就是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和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
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对学生在教学中的作用重视不够,实行“填鸭式”教学,以应试为指挥棒,只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应试能力,而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和个性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身潜能得不到发挥,个性特长得不到发展。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我们必须打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积极探索符合时代潮流的教学之路。
分析我国的教育现状,令人担忧。现在的应试教育只注重考试成绩,而考试成绩只反映以记忆力为主的考试能力,这种能力是机械式重复记忆的结果,根本不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对于我国的教育现状,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多一点危机感,不认识到这一点,我国教育还将与发达国家拉开更大距离。目前在欧美国家实行的启发式教育,注意学生的个性、思维、想象力的发挥,目的是培养综合能力,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激发和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启发学生能动地学知识,自主性地运用知识,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消极地存贮知识。因此,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除具备优秀的品格、过硬的业务水平和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外,更要端正教育观念,转化教育思想,正确认识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从教育形式方面来说,以人为本的教育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格局,对传统教育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是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挖掘人的内在潜能为宗旨,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说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从教育内容方面来说,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施教过程中,注意培养受教育者的主动意识、创新精神。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解决教育观念,其次教师必须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再次教师本身要有创造性的素质。创造型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往往喜欢使用灵活、更有实践性和创造性的方法,倾向于采取“建设性的行为”来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在各学科尤其是实验教学中,教师采取“建设性的行为”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其实施空间很大。有人说:“教无定法。”在课堂教学中,无论什么方法、什么形式,只要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就是好方法。我们大力倡导“动态分层教学法”,根据学生的实际,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引入过程教学管理,努力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动中求知,在动中求发展;努力使我们的校园形成人人愿学、人人求学、人人勤学、人人会学的良好学风。我们倡导每一位教师引导和培养学生热爱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爱学”“乐学”“善学”,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它要求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同时,素质教育的性质不是一种选择性、淘汰性的教育。它面向全体学生,是一种使每个人都能得到发展的教育。其根本任务是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而稳固的基础。然而学生是有个性的人,教师应树立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创造潜力都得以发展的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在教学工作中做到“目中有人”,高度注意学生的差异性。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教师和家长往往只凭语、数、外、理、化成绩来给孩子排队,搞得学生压力很大,也使他们在培养兴趣爱好、拓宽知识面、发展个性等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局限,这样就束缚了他们实际能力的发展。现代科学表明,人有巨大潜能,现已开发的只占它很小的一部分,这些潜能若能全部发挥出来,人类就可达到比现在高得多的水平。因此,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创设宽松的可表现自我的环境,挖掘出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潜能优势。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拉近师生距离,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能得到发挥,真正体现发挥潜能,全面育人的教育思想。
同时,教师应当注意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心理学家罗杰斯说:“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有效进行教学的主要条件,而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的创设又是以良好的教学气氛的人际关系为基础或前提的。”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教育的过程本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这种信息不仅有知识的内容,更有情感的蕴涵。我们常会发现学生因喜欢某一位教师而努力学习的情况,这说明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保证。教师关爱学生,满腔热忱,耐心细致地对待每个学生是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的关键,特别是对传统教育中被称作“后进生”的学生,教师更应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竭力地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加以表扬。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才会以更大的热情和信心投入学习,在课堂上也才能踊跃思考,勇于争辩,勤于动手。
教育者应当始终明确一点,教育的目的是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因此一定要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如职业教育,学校应坚持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并重的办学方针,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逐步构建起以旨在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积极尝试“周课程制”,大力推行“模块式教学”,逐步摆脱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同时,应采取多种措施,推进学校与企业的密切合作,开展工学结合,突出学生的技能教学。在专业课教学中,狠抓实践教学,切实从以专业学科为本位向职业岗位和以就业为本位转变,从传统的偏重学生知识的传授向注重就业能力提高和综合职业素质提高转变,积极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改革。尝试“两个半日制”,让学生半天学习知识和技能,半天下工厂、车间,实训基地学习锻炼,把知识、技能融入实践活动中去,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练思想、练意志、练体力、练技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自觉学习能力、生存发展能力。
此外,以人为本的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内涵发展和生涯发展。一个做到了全面发展的学生,还只能说是一个符合社会要求的一般意义上的公民,我们教育的目标还不止于此。我们还要求学生向着内涵式发展不断进步,它包括学生的修养、素质、形体礼仪等方面的发展,我们要求学生做一个有修养、有品位、有高尚品质的人。增强学生的修养,积极培养学生开阔的胸襟、长远的眼光、敏锐的分析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为人处世的技巧,较高的文化修养。提高学生的素质,我们应使学生习得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熟练的专业素质,即一般意义上所说的“通才”和“专才”。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形体和仪礼习惯,我们积极引导学生养成着装整洁、讲究仪表的习惯,养成待人接物彬彬有礼,为人处世文质彬彬,尊重他人、尊重长辈,同情弱小、爱护晚辈的习惯。努力使学生内涵更丰厚,更具有人性化,更善于与社会和谐相处。而学生的生涯发展就是要让学生产生职业生涯意识。这就要求教师自己首先必须具有职业生涯意识。我们不断激励教师热爱教育事业,激发终身从教的热情,树立积极投身职业教育的信心和勇气,坚定搞好职业教育的坚定信念,从而使之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意识,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运用良好的教育方法,热爱职校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自主择业、多渠道就业、多层次就业等新兴的就业观,成功地走上就业之路。职业学校可以开办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广开就业门路,推行学历证书和专业技能资格证书并重的“多证沟通”制度。搞好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积极开展校企、校校合作,设立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大力推进校企联合办学,疏通“出口”,学校与社会上的知名企业、效益优良的企业联合办学,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学校应时刻把学生的就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关注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积极开展创业教育,让学生学会择业和就业,并使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不断增强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总之,在新的历史时期,要促进素质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就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学生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建设“人口资源强国”,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二、早期教育原则
生子孩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颜氏家训·教子》
颜之推认为,对孩子的教育一定要尽早进行。孩子一生下来,就要给他规划好要对他进行哪些内容的教育,仁孝礼义都要进行。没有条件对孩子进行早教的,也要在孩子稍大一点儿,能够识别别人脸色的时候进行,允许他做的他才能做,不允许他做的他就不能做。而不是等问题出来了,才进行教育。他还引用了当时的谚语来论证,认为孩子要在幼儿时期就开始教育,媳妇要在刚进家门时教育。等到孩子长大以后,他就会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我们也不必费神去责罚孩子,因为他已经养成好的习惯了。正如孔子所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颜之推还以自己为例,对这种早期教育的原则进行了形象的论证:他自己在七岁的时候,背诵了《灵光殿赋》,直到年老,十年温习一次,也不会忘记。可是到了二十岁以后,所背诵的经书文章,只要一个月不再温习,就会忘记。
颜氏所论也为我们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所证明。经科学家研究表明,大脑的发育与年龄的增加呈反比,也就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大脑发育的速度会越来越慢。显然,幼儿时期,是学习的最好时机,这个时候孩子学东西是最快的,而且不容易忘记。因此,在人生的前几年——大脑发育的最佳时期,要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不要等孩子上学以后才考虑这个问题。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提出的早期教育原则,也正好验证了现代研究的结果。
林则徐是清代爱国政治家、思想家、诗人。他之所以能成为中国近代著名的民族英雄不是偶然的,而是与他从小受到的良好的家庭教育有直接的关系。
林则徐刚满四岁时,父亲就开始对他进行启蒙教育,而且他十分注意施教方法,从不压抑孩子的天性,总是让儿子在快乐的活动中享受读书的乐趣。平时,在授完课后,他会让孩子放任地玩耍一阵,然后把儿子抱在膝上。一字一句地教他诵读文章和诗词。
冬去春来,林则徐七岁时,就已经学习了三年的时间,这个时候,他已经能熟练地背诵许多文章和诗词了,而且懂得了不少做人的道理。于是,父亲便开始教他写文章。当时有人劝他父亲不要过早教儿子做文章,父亲却回答道:“此儿灵性,时有发现处,不引之则其机反窒。”在父亲的耐心教诲下,几个月后,林则徐的文章就写得很不错了,很快就闻名于乡里,被人们视为“神童”。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人品学问,需自幼奠基。”林则徐的父亲依据早期的教育原则以及采用恰当的方法对他进行非常早的智力开发,使之终于成为受后世景仰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
事实上,林则徐的智力得到较早的开发,正是林父适当实施早期教育的原则和方法的结果。诲人不倦,循循善诱,讲授义理时注意以具体可见的事情来举例说明,以直观形象的教育方法点燃孩子的学习热情,这样孩子的智力自然就与日俱增。
制造愉快的学习气氛和宽松的教育环境,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不过,这并不等于对孩子不加约束。林父要求林则徐读书要刻苦勤奋,规定每天读书到深夜,而且寒暑都坚持如一。每天晚上。林父便在一盏小油灯下亲自辅导儿子学习,家中其他人也在灯下忙碌做事。清苦家庭的勤奋作风,对林则徐道德品质的培养起了很大的作用。
三、平等教育原则
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
——《颜氏家训·教子》
这也就是说,作为家长,在爱子女的同时,如果给予个别的子女过多的爱即偏爱,会使受宠的子女养成极端的性格和心态,而为他们招来灾祸。就如颜之推所举的例子,北朝齐武成帝与皇后宠爱幼子琅玡王慕容俨,致使他骄横傲慢,贪得无厌,长大之后竟在宫廷里举兵,结果被悄悄地处死于幽巷之中。
颜之推所说的“爱不偏宠”指的是疼爱子女,要做到平等、公允。贤德有才的子女自然值得赞赏和喜爱,顽皮愚笨的子女也应当怜惜爱抚。爱的天平一旦向某一方倾斜,不仅被冷落的子女在心理上会受到伤害,而且受偏爱的子女也容易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偏宠极易导致“有爱无教”现象的产生,其结果是“宠子无成”。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子女,对所有孩子都要一视同仁,贯彻平等原则,避免搞特殊化。在《颜氏家训》中,颜之推所列举的关于“爱不偏宠”的例子便成功地证明了这一点。
春秋时期,郑武公的妻子武姜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是后来的郑庄公,小儿子就是公叔段。因为武姜生郑庄公的时候难产,所以,她就不喜欢大儿子,而特别宠爱公叔段。在郑武公死后,按照惯例大儿子庄公继位。武姜为了能让小儿子继位,就帮助小儿子发动叛乱,最终没有成功,导致公叔段流亡天涯,自己也被软禁的后果。
在我国现代家庭中,对子女偏宠的现象比较严重。首先,重男轻女的思想还存在,有些家长对男孩偏爱,对女孩冷淡。如果家庭条件比较困难,还存在不让女孩上学,只让男孩上学的现象。其次,对于聪慧乖巧与顽皮愚钝的子女,家长的感情大多会有所倾斜。这种现象的出现,一度成为社会上的焦点问题。这种畸形的爱,容易导致孩子个性的偏差,形成一切以我为中心的自私心理。长此以往,会形成不爱他人、唯我独尊的性格,这对他们以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这种平等的原则不只要求在子女之间要平等,就是在父母与子女之间也要坚持平等的原则。事实上,如果我们能用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孩子,虚心听取孩子的想法,既能密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增强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又能让孩子在受到尊重的同时学会尊重别人,也学会尊重自己,让孩子懂得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别人,同时应该正确地看待自己,还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与上进心。
徐光启是明代杰出的科学家。其父徐思诚是商人出身,后以农业为生,因此,他非常希望独子光启好好读书,将来做大官,为家族争光。
一天徐思诚发现光启蹲在棉花地里全神贯注地观察棉株上一根新生出来的枝条,只见他伸手就把棉株尖顶上的嫩芽摘掉了,不由喊道:“你为什么不在家好好读书,出来乱折我的棉花?”徐光启一听不觉好笑,说,“父亲,您误会了。现在快到立秋,新枝上是结不出蕾铃的,棉花已经两尺多高了,如果再让它往上分支生长,只是浪费养分。如果把它顶上的冲天心摘去,省下来的养分就可以供给下面快成熟的蕾铃,这样,收获才多呢。”
商人出身的徐思诚,自己对种棉花没有经验,听了儿子的这段话,觉得可信。本想批评几句,维护长辈的尊严,可又一想,自己明明错了,为什么还要坚持自己的错误呢?在孩子面前坚持自己的错误,不但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还会使他将来也坚持自己的错误,甚至学会狡辩。认错,也是一种教育。于是,徐思诚当着儿子的面,检讨了自己的不对,并学着儿子的方法,摘起“冲天心”来。
父亲看到儿子对农业有了兴趣,就经常让他到田里帮助种庄稼,使他学会了不少农业技术,为他以后成为农业科学家奠定了基础。
教育中的平等原则,不只适用于家庭,更要应用于学校教育中,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平等的原则。坚持平等原则,是真正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的立足点。学生的信任与尊重是教师达到其预想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信任程度愈高,教育效果愈好。事实上,古今中外一切成功的教育家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都自觉地遵循了平等的原则。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成功地把一些犯罪的青少年培养成为忠于社会主义祖国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体现了他特殊的教育才能。他对待那些犯罪的青少年没有丝毫的歧视,更不是以上帝的使者自居来拯救他们,而是发自肺腑地尊重他们,平等地对待他们,赢得了每个工团学员的衷心爱戴和信赖。马卡连柯教育实践成功的奥秘,就是他所主张的“要尽可能地要求一个人,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有一定的权威性,但是在探索、研究、创造等方面任何人都是平等的。过分的非难和挑剔只会磨灭学生独特的思想,久而久之,就会扼杀学生的创造能力,不利于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创造型人才。教师的平等态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开发学生自身创造力,变被动地接受为能动地知识追求。所以,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也应遵循平等原则。
四、因材施教原则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先进》
孔子擅长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分别进行激励教育。“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
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候,子路匆匆地走进来,大声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吗?”
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
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地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就应该立刻去实行吗?”
孔子却用鼓励的口吻,马上回答道:“对,应该立刻实行。”
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
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恭,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是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三思而行。”
从以上的故事可以看出,孔子的教学原则是非常灵活的,讲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量体裁衣”、有的放矢。朱熹概括孔子的教育教学经验时说,“夫子教人,各尽其才”,而有了“因材施教”的名言。在现代教育中,这就是量力性原则,这也是成功教育的多规格人才培养观。
孔子因材施教是建立在对学生的充分了解之上的,他对学生的才能、性格了如指掌,能够用精练的语言相当准确地概括出学生的特征。如“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孔子简评六弟子的才性)。正因为如此,他的教育教学才能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这也正是成功教育观的基本要求、成功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
在了解学生之后,孔子便会根据他们的个人特点,对他们进行分别激励。他要求学生正视自己的缺点,激励他们自我反思,端正态度,从而改进学习方法。如,冉有说:我不是不喜欢夫子您的学说,而是我的能力不够,达不到那个高度和要求啊。孔子答道:能力不够的人是半途而废,而你是现在还没有开始走路(原文,冉有问:“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激励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成功教育离不开激励。激励是促使学生尝试成功的源泉,激励充满着争取成功的力量。
无论什么学生,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尊重、理解。成功教育之所以能够成功,重要理念之一,是它能够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实施针对性很强的鼓励性评价,使所有的学生都能产生成功欲望,进而人人争取成功。
在现实操作中,实行激励教育应当重视几条原则:
首先,激励教育“贵”在及时,即选择最佳的激励时机。军事家打仗,因抓住了战机而大获全胜;商家做买卖,因捕捉了商机而一举成功。我们对学生实施激励教育时,也要把握好激励的时机,才能事半功倍,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激励的最佳时机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及时”,即该表扬激励的时候就应给予。例如在每次考试之后及时进行总结,对成绩有明显进步的同学加以表扬,鼓励他们再接再厉,激发他们的荣誉心和上进心。
其次,激励教育的形式不能拘泥。激励教育是一种鼓舞人的教育。虽然学生非常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褒奖,但永远只是干巴巴的几句赞赏的话语,时间久了学生会觉得习以为常,很难达到开始时的效果,无法引起他们的重视和感动。其实,激励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个亲切的问候,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关注的目光,一句肯定的话语,都是极好的激励;一朵小红花,一张鲜艳的奖状,一点小小的奖品,这些在成年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奖励却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颤,激发他们强烈的荣誉感。此外,“奖”是激励,“惩”也是一种激励形式,对学生的缺点、错误不能姑息,适当的批评能够促使他们自我反省。只是无论奖惩都要注意适度,过多过滥的表扬可能会让学生骄傲自满,太过严厉的批评又可能伤害他们幼小的心灵,削弱他们的自信心,因此,教师在施行激励教育时,切莫忽略了对度的把握。
再次,教师应当注意激励教育的基础是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成功的教育者首先要从学生的真实需要出发,处理好教与被教的关系,使激励教育产生巨大动力。为此,教师要更多地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做到多观察、多谈心、多联系,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举止了如指掌,对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表现和思想情绪一清二楚,并与学生及时交谈沟通,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
总之,激励作为一种成功的教育方法,有它独特的艺术技巧,了解之,把握之,便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