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的方法

教育的方法

时间:2023-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从而可有效地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教师在安排每堂课的教学内容时,应考虑两个“必须”:一是在一定程度上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据此,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善于安排处理前后联系的教材,赋予抽象的教学内容以生动的故事情节。孔子用这句话来告诫人们:学习必须有强烈的求知欲,方能全力以赴。

第三节 教育的方法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孔子的这句话揭示了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他们才会主动积极地思考和钻研,而不是被动地等待接受知识的灌输。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几乎到了“迷恋”的地步,他经常一动不动地躺在野外,任凭蚊虫叮咬,为的是观察昆虫的习性。有一次,法布尔在路上发现许多蚂蚁正在协力搬运几只死苍蝇,他就伏在地上,用放大镜全神贯注地观察起来。汗水浸透了衣服,手脚麻木了,也不觉得累,连续观察了4个小时才离去。还有一次,法布尔爬到一棵树上,聚精会神地观看蜣螂的活动,专心致志得把周围的一切都忘了,结果被人误认为是小偷,要抓住他,这才把他从观察活动中惊醒过来。

法布尔用尽一生时光写下了巨著《昆虫记》,共20卷,每卷大约20篇,共200多万字,他揭开了昆虫世界种种有趣的秘密,达尔文因此赞扬他是“举世无双的观察家”。

法布尔的例子是对学习兴趣重要性的最好说明。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总是和一定的情感相联系。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能主动克服各种困难,全力以赴地实现自己的学习愿望。反之,如果他们对学习不感兴趣,仅仅由于强制而求知,则味同嚼蜡,苦不堪言。由此可见,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何等的重要。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实践证明,当学生的学习兴趣油然产生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就愿学、爱学、乐学。而且学得活、学得好。从而可有效地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首先,教师应当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教师在安排每堂课的教学内容时,应考虑两个“必须”:一是在一定程度上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因为完全不为学生所了解的课题,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必须能给予学生以某种新的知识。因为学生早已理解透彻的内容,已很难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据此,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善于安排处理前后联系的教材,赋予抽象的教学内容以生动的故事情节。注意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去讲授某些新知识,并把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

其次,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间接兴趣,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学习的间接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掌握本学科知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明确了学习目的性,意识到学习任务的重大,就会对学习的结果发生兴趣。因此,为了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间接兴趣,教师首先要经常通过向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和革命理想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现实意义,把学习与远大理想联系起来。其次,教师还可结合实例,帮助学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从亲身体验中看到身边处处有科学,认识到学习确实有很大的用处。另外,教师还要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增强信心。要耐心给予辅导补课,善于发现、捕捉“闪光点”,鼓励他们微小的进步。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由有趣、乐趣发展到志趣,让兴趣之花深深扎根在学习与理想结合的土壤之中,稳定持久地完成学习任务。

此外,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发挥电化教学特有的“鲜明色彩”“生动形象”“声像同步”等优势,尽量设计一些学生觉得新鲜、有趣的电教手段,把静止的东西变成活动的东西,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从而刺激学生的视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新奇的快感,唤起求知欲,引起对所学问题的兴趣,激发学生战胜疲劳的力量;通过游戏性活动增强兴趣。在教学中,把游戏性活动引进课堂,寓知识于游戏之中,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开展饶有兴味的游戏,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之中,进一步学习掌握知识。这样,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得主动,玩得开心,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

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泰伯》

求知欲对于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有着强烈求知欲的人会表现出“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特点。

“学如不及”是说学习好像追逐自己所渴求的东西那样,生怕追逐不上,拿不到手。“犹恐失之”是说即使追上了,握在手中了,还怕再失掉,要时时刻刻地记住它,领悟它,运用它。孔子用这句话来告诫人们:学习必须有强烈的求知欲,方能全力以赴。

许多名人的成功与幸运无关,而是源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数十年如一日的勤奋学习,吸收知识。

鲁迅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因考试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没有沾沾自喜,把奖章作为炫耀的凭证,而是用它换回几本心爱的书和一串红辣椒。在寒冷的冬夜,每当读书读到疲倦的时候,他就摘下一只辣椒,分成几片,放在嘴里咀嚼,直嚼得额头冒汗,眼里流泪,嘴里发出“唏唏”的声音,顿时,周身发暖,困意消除,于是又捧起书攻读。

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资本论》最早的中文翻译者王亚男,曾经乘船去欧洲。客轮行至红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摇晃得使人无法站稳。这时,戴着眼镜的王亚男,手上拿着一本书,走进餐厅,恳求服务员说:“请你把我绑在这根柱子上吧!”服务员以为他怕自己被浪头甩到海里去,就照他的话,将王亚男牢牢地绑在柱子上。绑好后,王亚男翻开书,聚精会神地读起来。船上的外国人看见了,无不向他投来惊异的目光,连声赞叹说:“啊!中国人,真了不起!”

鲁迅和王亚男对于知识的热爱几乎到了一种狂热的地步,也正是这股强烈的求知欲,才能让他们表现出高于普通人的卓越之处。

求知欲,实际就是掌握知识的能力,只有渴望获得知识,才能不断接受新的信息,才会主动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才能不断攀向学习的顶峰。

然而,我们经常看到的情况却是很多学生被学习的重担压得失去了眼中的光彩,同时也失去了对一切知识的兴趣。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情况严重的甚至会表现为厌学,对学习产生非常强烈的抗拒心理;轻者也会在繁重的学习中不知所措,成绩越来越差。

失去求知欲,会带来很多可怕的后遗症,譬如:一问三不知。这种情况是因为对知识不感兴趣,左耳进去右耳出来,知识根本无法储存进大脑,即使勉强装进去了,在需要用到的时候,也无法正常提取出来。或屡做屡错。做错题后,听老师讲解的时候,当时似乎能明白过来,但因为缺乏求知欲,老师讲的内容并没有在心里留下来。所以,下次面对同样的问题,还会犯同样的错误。或注意力不集中。既然没有求知欲,无论听讲还是做作业,精神都很难集中,非常容易受外界的打扰。这样的孩子,学习效率更差,成绩也很难提高。或贪玩。对知识失去兴趣以后,就只剩下对玩的兴趣了,当然会贪玩。他们会在课本里夹漫画,会上课听歌、打游戏;回家复习的时候,也会把武侠小说藏在抽屉里,拉开抽屉偷看。如果心思不在学习上,教师再怎么严格管理,都不会有实际作用。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独一无二的天赋。当孩子失去了求知欲,同时也就等于是放弃了自己的天赋。他的天赋没有机会得到挖掘,被白白地浪费了,这是非常可惜的事。

孩子只有“爱学”,对获得丰富的知识和好的成绩具有一种内在的持续的追求愿望,才可能“学好”,并持续地保持好成绩。作为教育者,需要特别重视诱发孩子的求知欲。

孩子的求知欲是通过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形成的,《论语·述而》里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指求知欲的内外因互相作用,最终转变为孩子的自主的求知愿望状态。

那么,究竟是外因为先,还是内因为先呢?针对不爱学的孩子,由教育者对孩子施加影响,从而导致内因的形成并发生作用,应当是可能的。

由外因所导致的求知欲叫做外在求知欲。外在求知欲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呈不稳定的状态,孩子在形成内在求知欲之前,随着知识的增加,社会接触面的扩大,外在求知欲的鞭策作用将由强变弱,如果在此过程中过分强调外在求知欲的作用,反而加速孩子厌学,外在和内在的求知欲相互作用,才能起到作用。因此外在求知欲不是最终的目的,而应该是通过外在求知欲的诱发,最终引导孩子形成稳定的内在求知欲。

所谓内在求知欲,就是孩子有意识或者潜意识地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推理、接受新知识,有意识或者潜意识运用知识进行学习,在此过程中找到动脑的感觉和自己智慧的存在,从而强化能力的培养。这种意识形成后,心理感受到付出和回报之间的平衡,感受到知识的作用,领悟到学习的真谛,从而发自内心地有了拥有更多知识的欲望。

诱发,就是说要让孩子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产生求知的需求和内在动力,主动去求知。孩子的天性和需求为诱发求知欲提供了可能,所以诱发孩子的求知欲的主要内容是,从天性出发,把知识的学习放在知识体系中去理解,让孩子不但知道该知识点,而且知道与该知识点相关的知识,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这样就会使新知识很容易被原有知识兼容,在兼容过程中,培养更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更强烈的求知意识。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创造教学情景,在活跃课堂气氛这一环节上下工夫。“活跃”的表现形式最突出的特征即学生在教师指导启发下思维和语言表达变得活跃。为此,教师在备课时就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设计一些难易程度不一、详略要求有别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分别要求。在课堂上,则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学习能力,把握机会,及时进行激发和启示,创造条件,为学生的“思”和“言”提供机会,使他们产生“言”的欲望,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效果。实际上从学生产生厌学的原因分析,其中有教师方面的因素,如讲授语言枯燥无味,讲授方法千篇一律,只注重自己讲,而忽视学生听,长此以往,不但使本来就视学习为“苦”的学生产生不了兴趣,而且也会引起“乐之者”的厌学情绪,这是一个值得教育者引起注意的问题。高水平的教师能够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学生成为积极参与者的学习过程,不但给学生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也会大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此外,作业的布置也要讲究艺术。读、背、写、画、看、说、议、找,形式活泼多样,安排作业数量应适中,融知识趣味于一体,这样师生关系融洽,学生也更乐于参与到学习中,何愁学生不去做作业?结合学生爱读课外书的兴趣,布置相关的作业。多读多背多积累,扩大学生知识面,积累知识素养,使学生主动学习。

教育者应当明确一点,求知欲是人内在的动机和愿望,孩子不爱学,通常不是我们的影响不足或者要求不够严格,而是人为地阻塞了孩子的求知欲输出的线路和接口,比如梦想、好奇心、成就感、感恩、发奋等就是需要我们经常疏通和维护的重要接口。所以,一定不能阻塞了孩子内心深处向外延伸的线路,内在线路阻塞,就不可能与外在的影响对接,那样无论你怎样教育,怎样苦口婆心,怎样恨铁不成钢,也是无济于事的,孩子都会把你的话当做耳边风。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求知欲对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对一个人的生活和活动有巨大的作用。作为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循循善诱,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设计多种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愉快而高效地学好每一门功课。

三、启发学生的思维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孔子在这里谈的是启发式的教育方法。“愤”,指激愤的心情,当人胸中憋着一股激动与愤怒之气,对于不知道的事反而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这种激愤心情有时也是逆反心理的一种表现,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才能充分发掘其内在潜力。

启发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说:告诉你一个道理,要能灵活地推想到其他的道理;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再怎么教也没用。按宋代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可见,“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通达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结论尚未成熟,思路尚未明晰,处于意欲陈述而又难以准确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理清思路,选择恰当而准确的语言予以表达,这就是“发”。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它不仅生动地表现出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地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会出现的两种矛盾心理状态,或者说两种不同的思维矛盾,以及这两种矛盾的正确处理方法。由此可见,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自主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的作用只是指导和促进。启发式教学有着深刻的认知心理学基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认知活动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尊重和凸显,因而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提及“举一反三”,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有一间寺院,客堂里挂着一副对联:“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第一句“须弥藏芥子”,是说须弥山很大,处处可以藏一粒芥菜子;第二句“芥子纳须弥”,就不好理解了,一粒小小的芥菜子怎么能把须弥山放到里面去呢?当时一个有名的读书人李渤看到这副对联,就对在场的禅师说:“唉!你们出家人学问太差了,这样不通的句子,也敢把它挂在墙上!”禅师却并不恼怒,微笑着摇头说:“怎么不通呢?第一句可以从‘事’上去解释,第二句要从‘理’上去推想。”李渤仍然不能理解,禅师就说:“儒家也有两句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你知道吗?”“当然知道啊!”“那么,请你告诉我,你‘读书破万卷’,万卷书读到哪里去了?”李渤拍拍肚子,自负地说:“万卷书都到这里来了!”禅师便拿出一本佛经说:“既然万卷的书都可以读到肚子里去,我这一本书,也请你放到肚子里去吧!”李渤一怔:“这是什么话!?我是把万卷书的道理装进了肚子里,怎么能把这书真的放到肚子里呢?”禅师一听,笑了:“万卷的书可以装到肚子里,那是‘理’,芥子纳须弥那也是‘理’啊!”

这正是启发式教学的一个绝佳案例。有人说:“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的就是“启发”。天才往往来自于启发和点拨,一味的填鸭式教学只会培养出“死脑筋”的蠢材,他们只会鹦鹉学舌,永远不会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育贵在启发与激励,只有不断刺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我们品读《论语》,观察孔子教学的实例:学生们各述其志,畅所欲言,甚至提出刁钻古怪的问题;老师则循循善诱,举一反三,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兴味盎然,的确是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

现代教学方法推陈出新,电脑开始进入教室,与孔子的时代已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和精神却并没有因此而过时,依然值得教师谨记并运用于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去。

教师在教学中,应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启发的材料应该是学生所熟悉的、感知过的而又能在记忆中得以再现的,否则将会启而不发。例如,在导入新课时,要组织学生对有关知识进行复习,这样可以启发学生运用旧知识对新知识进行比较分析,使学生感到这些学习项目似曾相识,有一种熟悉感,从而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学习的意识也就会大大提高。

启发式教学要想真正取得实效,还必须了解学生情况,做到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启而有发,问而有答。只有了解学生的情况,教师的启发才会有方向性和针对性,才能恰到好处地启发诱导,促进思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以一系列的启发过程,把学生引入“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注意力高度集中,思路紧张而又活泼的境界,当这个境界形成以后,教师抓住本质,在要害处稍加点拨,启发的效果也就最好,可以使学生茅塞顿开,思维顺畅。教学中应尽量避免超前启发和推迟启发。

孔子认为,教学的成功或失败在于是否启发学生的思维,如果“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启发的目的在于启动思维,思维来自问题,更来自对矛盾的分析。因此,启发式教学十分重视对矛盾的揭示和矛盾的分析转化过程的教学,这里特别要揭示教材内容中展示的矛盾。矛盾的展示、分析、转化本身就带有强烈的启发因素,这个过程本身也是一种思维过程。

在具体操作上,首先,教师可以采用直观启发的方式。直观启发就是广泛利用实物、图片、动作等直观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运用直观启发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还可以使学生的印象比单独听或教师单独讲更加深刻一些,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可以采用提问启发的方式。所谓提问启发,就是在课堂上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积极问答。这一方法要求真正揭示事物的客观矛盾,形成问题的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主动地思考学习,达到“举一反三”的成效。提问启发要注意难易适度,问题提浅了不易引起学生的重视,提深了又启发不了学生思维。知识要讲得“有所知,有所不知”,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作出正确的估计,并在此基础上把握提问的难度要求,恰到好处地提出问题。此外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提问,知识从“哪”提,向谁提,防止出现提而不动、启而不发的局面。提问的意义要明确。意义是否明确,主要是指提问的内容是否符合学生认知结构的特点。应从学生的认知结构、技能结构以及认知能力出发,有的放矢地提问,让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有所思考,通过思考提高各方面的能力。疑而不问,思维没有起点和目标;问而无疑,难以形成思维的驱动力。教师必须明确,提问不等于启发式提问,好的提问才是启发式提问,启发式提问重在所提问题的价值和意义,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发展其思维能力。

此外,还可以采用对比启发的方式。教学中对相互联系密切且容易混淆的事物或知识,要引导学生进行正反比较和新旧对比,启迪学生在比较和分析中加深理解,通过积极思考去获取知识。通过对比,提出和解决问题,既可以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促进积极思维,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与鉴别能力。

总之,启发式教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启发既可以单独使用,又可以综合使用,但不管采用哪种形式,都必须从实际出发,调动学生思维,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追求、探索,最终获取知识。

四、注重生活实例教育

王大司马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彭城时,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

——《颜氏家训·教子》

在《颜氏家训》中,颜之推为自己的每一个论点提供了许多典型的例子。这是颜之推在讲到教子要严的情况时所提到的典型例子,说的是王大司马的母亲魏夫人,家教非常严厉。王大司马年过四十,已经是三千多人的将领,当他犯了错,他的母亲还要使劲的捶打他。正因为他母亲如此严厉的教育,他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颜氏家训》在论述教子要严的时候,除讲了一个魏夫人教子严的正面典型故事外,还讲了一个反面典型的故事:梁元帝的时候,有一个学士非常聪明,但却过于宠爱孩子,以致耽误了孩子的教育。每当孩子说出一句比较机灵的话,他就自负地向邻居炫耀。每当孩子做错事时,他却说:“孩子现在还小,有一天他会变得懂事的。”结果,这个孩子长大后,十分傲慢,由于触怒了一个叫周逖的无赖而被杀死了。这就是父亲教子不严的后果。颜之推运用正反两个例子,使我们明白了教子要严的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主动地与孩子沟通、谈心,善于运用一些事例来教育和鼓励他们。有时,孩子也有学习松懈的时候。这时,你可以讲一些通俗易懂的小故事来激发他的斗志。比如,你可以用“狮子和羚羊”的故事来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每天,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们就开始奔跑了。狮子妈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你要是跑不过最慢的羚羊,你就会活活饿死。”在另一个场地上羚羊妈妈也在教导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如果你不能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还要快,那你就肯定会被他们吃掉。”

再如,你可以用“小蜗牛的故事”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能力。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但又爬不快,所以需要这个壳的保护!”小蜗牛:“毛虫姐姐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因为毛虫姐姐能变成蝴蝶,天会保护她啊!”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蜗牛妈妈安慰他:“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我们要经常讲此类的小故事来教育孩子。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喜欢这种教育方式。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愉快地接受教育。

在我们平时的教育中,如果我们在枯燥说教的同时,为孩子们列举几个典型的例子,这样更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他们对那些理论的说教有着一定的抵触情绪,从他们的心理发展上来说,他们也更容易接受比较感性的东西。这样他们就很容易理解施教者想让他达到的目标,从而减少抵触情绪,在比较愉悦的情绪下接受教育。

五、宽严相济不溺爱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惧而孝生矣。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

父子之严,不可以押,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严,押则怠慢生焉。

——《颜氏家训·教子》

在颜之推看来,对于孩子的教育一定不能溺爱,父母只有既威严又慈爱,子女才能敬畏谨慎而有孝行,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严”,绝不是无情的教育,更不能使孩子循规蹈矩,成为胆小怕事之人。“慈”,应对子女的成长多关心和爱护,父母与孩子之间情感的交流是极为重要的,只是不能与子女过分的亲昵,过分的亲昵,不利于对子女道德情操的培养。

当代有些家长的教育方法令人担忧。他们对待子女只有慈爱没有威严,让孩子骑到父母头上作威作福,失去了做父母的尊严,这样的结果只能使孩子形成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性格。颜之推当年也见过那种对孩子不讲教育而只有慈爱的家长,他们对孩子犯的错误常常不以为然。任意放纵孩子,不加管制,该训诫时反而夸奖,该训斥责骂时反而欢笑,到孩子懂事时,就认为这些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到骄傲怠慢已经成为习惯的时候,才开始去加以制止,那就纵使鞭打得再狠毒也树立不起威严,愤怒得再厉害也只会增加怨恨,直到孩子长大成人,最终成为品德败坏的人。

严爱相济,这是教育子女的基本方法。他还提出,在宽严之度不好把握的情况下,要更倾向于严。当然,也不能太过严厉,使孩子敬而远之,毕竟,从感情上,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但是,有一些父母对孩子宠爱有加,孩子做错事也不忍心责罚,只表扬不批评,长期这样,孩子就只能听表扬,听不得批评。一旦进入社会,很难融入进去,导致他终生痛苦。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慎重,绝不能娇惯、溺爱孩子,这样不是对他们好,而是在间接地害了他们。父母在子女面前,既要有威严,还要有慈爱,更要有教诲。只有这样,孩子才可能敬畏父母,才能听父母的话。如果从小一直溺爱,养成孩子自私自利的性格,到最后,只能害了自己的孩子。

颜之推举了关于琅琊王的故事,就证明了这一点:父母绝不能溺爱孩子。北朝时,齐武成帝之子琅琊王慕容俨,与皇太子是同胞兄弟。天生聪慧,皇帝和皇后都非常喜欢他,因此,他的衣食住行都与太子完全一样。皇帝还经常在太子面前夸奖他,说:“这个孩子真聪明,日后肯定能有一番作为。”太子即位后,慕容俨就搬到其他的宫殿去住,但依然享受特别的待遇,是其他的兄弟都不能比的。尽管如此,太后还嫌对琅琊王照顾得不够好。有时,他犯下错误,太后也一律承担,不加说教。致使慕容俨长到十岁时,已养成骄傲放肆、不知礼节的习惯,无论是做什么都要与皇帝一样。

有一次在南殿朝拜,他看见司膳官给皇帝送上新鲜的水果。等他回到自己宫里后,立刻要求同样的东西。但是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是不许可这样的。于是,他就在宫中大哭大闹,说:“皇帝有的东西,我为什么不能有?”琅琊王就是这样不守本分和不知满足。有的人为此叹息道:“总有一天会发生像古时候公叔和州吁那种骨肉相残的局面。”后来,琅琊王嫌宰相不顺意,就假传皇帝的诏令去杀他。还怕有人来救,就下令士兵严守宫门。他最终因为这件事,被悄悄地处死在隐秘的小巷子里。琅琊王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与周围人对他不加管制,一再纵容,导致他从小养成骄傲放肆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颜之推还认为:父子之间既要严肃,又不可过分亲昵,骨肉亲情之爱,不能不讲究礼节。如果不拘礼节,那么慈爱孝敬都谈不上;如果过分亲昵,那么无理放肆就会产生。因此,严与爱都要适度。

有些父母一味宠爱孩子,对孩子日益膨胀的物质欲望想尽一切办法去满足。本来孩子的一些思想行为应受到惩戒,而那些为人父人母者,不但不给以惩戒,反而给以奖励。本来孩子的一些做法和想法应受到批评和斥责,反而认为是好玩,一笑了事。等到孩子有了判断能力,也就认为自己的一切行为,都是理所当然的。孩子的骄慢行为一经形成,父母才意识到他的不对,加以制止,但为时已晚。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对夫妻,人到中年才有了一个儿子,全家视为掌中宝。小时候,骑着爷爷满地爬,爷爷还很高兴。孩子还经常在幼儿园动手打小朋友,对此家长也是百般辩护。他不喜欢上幼儿园,只要一去就要讲条件,不是要求买零食,便是要求买玩具。就这样从幼儿园到中学,只要他开口,家长就满足他,使他养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有一次,父亲问他:“将来我们老了怎么办?”他竟然说:“那还不好办,安乐死呀!”这位父亲听了无话可说!

现在的家庭,尤其是在城市,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子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已成了父母们的普遍心理。因此,在教育方法上,有时会显得不理智。父母教育孩子,不能溺爱,但是也不能过于苛刻严厉,我们要提倡的是:严格按照社会行为的普遍要求来教育培养子女,不能放任自流,要使其日后能与他人和睦相处,自立于社会。

总之,“严”也好,“慈”也罢,其着眼点均在于子女今后一生的前途命运,这正是家长的责任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