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

时间:2023-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运用“视野”引领学子前行。因此,教师“视野”的深度、宽度、和高度,决定了教师教育的厚度、亮度和弧度,也决定了教学的精度、量度和质度。同样,学生对教师的感知度和愉悦度,在许多时候和许多方面,也与教师的“视野”有关。因此,教师的“视野”问题,不是个人喜好问题,而是关系个人素质乃至教育质量的全局。

第一节 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一、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承者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说》

韩愈在《师说》的开篇,就直截了当地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古时候求学的人,一定都有老师。在韩愈看来,人不是生来就懂得知识,懂得做人的道理的,一个有成就的人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承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古之学者必有师”,简单的几个字,将教师的职业价值提升到文化传承的社会高度,是对教师作用的最好说明。

教师在人类社会承担着传承文化的任务,这应当是教师角色的基本定位。无论教学怎么改革,无论如何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都不应否定教师传承文化的使命。

文化不是与生俱来之物,人的生命又十分有限,只能靠一代一代传承。这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能够成为不可或缺的社会职业的原因。教师向学生传承文化是天经地义的,问题在于传承什么和怎样传承。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部历史积淀及其在当代的新发展。这是一个包罗万象、与时俱进的开放系统,人类就是在这种文化运动的演进中生存发展的。

教师传承的文化向来是已有已知的文化,重在对历史积淀的文化的继承。这就需要教师的教和讲。传承的传就是传播、传授的意思,而传承的承则要求实现代际之间的文化承接,把前代人认识的终点作为后一代认识的起点。传是手段,承是目的。没有传便无以承接和继承。可见教师的传承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虽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当代人的学习克服了许多时空的局限,但学生学习文化仍要靠间接获得,并不能事事直接体验。历史文化、外国文化的习得,都离不开传承。读书、听课、参与社会实践,都是学生接受文化传承的方式。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性来说,无非是主动读书、主动听课、主动参与社会实践,而教师的教书、讲课和指导参与社会实践正符合学生主动学习的需求,教师给予学生的应是助力而不是阻力。教师传承文化的内容和方法也难免有些失误,也许会产生负面影响,但不能因此就否定教师传承文化的积极作用,一定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现在有一个被赋予贬义的词——“灌输”,常常用来否定教师的“传承”。似乎教师讲课就是“灌输”,只主张学生学,不主张教师教,这显然是对教师传承文化职能的否定。其实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就是传承文化和接受文化的关系,双方都应是主动的。教师主动地教不会妨碍学生主动地学,学生主动地学也不会妨碍教师主动地教,二者相辅相成。从文化传承的意义上讲,教师教得好,学生才能学得好,教师传得多,学生才能学得多。认为教师的教会影响学生发挥主体性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教师有教的责任,学生有学的需求,教师讲学生听或学生问教师答都是顺理成章的。

当然,文化传承决不限于书本理论的传承,更要重视实践中的文化传承,这是文化育人观同知识育人观的根本区别。教师只有坚守文化传承的角色定位,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如果只是改改教材,依然局限于课堂内的书本教学,不能同社会实践有机互动,无论采用什么方法——“灌输”或不“灌输”,都是缺少改革创新价值的。

在21世纪的今天,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而来,对于传承文明、施行教化的教师而言,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社会和人民也由衷地对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希望教师视野更开阔一些,思想更活跃一些,知识更渊博一些。其实,这也是广大教师的心愿。

“视野”,犹如一个人判断事物的“显微镜”和“望远镜”,是从微观和宏观方面观察世界的“取景框”。教师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运用“视野”引领学子前行。因此,教师“视野”的深度、宽度、和高度,决定了教师教育的厚度、亮度和弧度,也决定了教学的精度、量度和质度。同样,学生对教师的感知度和愉悦度,在许多时候和许多方面,也与教师的“视野”有关。但是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况:教师教学态度极其认真负责,对学生也是有问必答,但课堂效果却很不理想,原因之一就是教师的知识面还不够广,视野还不够宽,只能问一答一,如果再深化一下,就显得很吃力了,其结果可能是授课“索然无味”,学生感觉不到趣味性,就很难将精力集中在课堂上。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班上学生共浏览62种报刊,而最好的教师也只浏览26种报刊。至于上网,年级越高,学生上网的比例越高,而教师的比例却在下降。这种在信息量、知识量上的师生视野不对等,发生在知识经济、网络社会时代,就很容易使一些教师视野不宽的缺陷显现出来。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承者,这是教师的使命,更是一项光荣的责任。意味着教师应当更加重视充实自我,扩充知识面,终身学习,永不停歇。现在教师承载的有形工作量和无形压力都比较大,真正有效的进修时间并不多,除了上课就是批改作业,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居多,客观上给教师自我充实带来了困难,长此以往,就难免会使教育工作的质量大打折扣。长期以来,我们一些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之所以缺少背景长度、思维深度、辐射广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知识经济时代,自我充实、开阔“视野”并非一定要“到此一游”不可。一个好的历史或地理老师,即便没到过埃及金字塔,倘若博览群书,视野开阔,且能调动多媒体技术手段,做到图文声情并茂,也是能够把一种强烈的历史感传递给学生的。“视野”不开阔,对事物的判断和联想的参照系就会少,就可能因“证据”不足或“素材”不充分而造成“失真”,使教学工作经常被动地处于落后状态。一个拿着“老脚本”,企求一辈子“地球自转我不转”的教师,不会是越老越有价值。更何况,孤陋寡闻还有可能把先进的东西当做“怪异”的现象,把陈旧的尘埃视为“经典”的法宝,以致无法领略当今世界的变化,无法看清律动背后的时代趋势,也就难以在教学工作中与时俱进。

为什么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在我们一些学校和教师那里,还未能真正成为教育行动和现实?其根本原因也在于此。因此,教师的“视野”问题,不是个人喜好问题,而是关系个人素质乃至教育质量的全局。突破了这个“瓶颈”,对教育是一种“引渠开河”,对学生是一种“开窗透亮”,对自身更是一种“登高望远”。教师迫切需要自我充实、开阔“视野”,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学习,既学自己感兴趣的,也要逼着自己学兴趣之外的,更应当花点力气啃些经典之作。向书本学习,向学生学习,向社会学习,向一切能有助于自己拓宽视野的人与事学习,利用文字、画面和网络等一切载体学习,以“世界就是我的书本、我的课堂”这样宽广的心胸,博采众长,丰富阅历。跳出框框的羁绊,需要“视野”的开阔;摆脱习惯的束缚,需要“视野”的辅佐;消除认知的盲点,需要“视野”的昌明。

总之,教育是一项创新的事业,教育创新,传承着历史与文明。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承者——教师,当登高望远,以开阔“视野”。唯其如此,我们的教育方法与教学内容,方能受到学生的喜爱,得到社会的认同。

二、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师说》

中华文明的构建者孔子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

这句话的意思是,那些生下来就知道道理的人是上等的人;经过主动学习然后知道道理的人是次一等的人;在实践中遇到困难后才去学习道理的人是再次一等的人;而遇到困难后还不知道学习的人是最末等的人。这是孔子在学习态度上将人划分为四个等级,而不是对人学习天分的划分。但是,后世许多人却对此断章取义,他们只看到了第一句,而忽视了其他几句,所以,就把孔子看做是“生而知之”的圣人。同时,这种说法,也成为后世那些不学无术之辈投机取巧的借口。他们标榜自己就是孔夫子口中所说的“生而知之”的人,而权贵弟子也竞相标榜“生而知之”来提高自己的身价。其实,稍微有点是非判断力的人,都会明白,“生而知之”的情况是不存在的,这只不过是唯心主义的一个说法,是麻痹和标榜自己的一个借口而已。

其实,孔子自身并没有认为自己是“生而知之”的圣人,对于这个问题,他曾有过明确的表述:“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这句话表明,孔子认为自己并不是天生就有学问的,而只是个喜欢读书、勤奋敏捷地追求知识的平凡人而已。但就是这种对“生而知之”误解,却成为后世人不去从师、不屑从师的借口。所以韩愈才提出“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这个观点,使时人明白,真正“生而知之”的天才是不存在的,任何人都会有疑惑难解的问题,这时就要主动从师问教,虚心向老师学习,困惑才会解开。

《师说》由“人非生而知之者”出发,肯定“学者必有师”。“人非生而知之者”的论点,直接否定了“人生而知之”的论点,成为“学者必有师”这一论点的可靠理论依据。这一思想的提出很具现实意义,是从一个侧面对教师的作用做出的高度评价——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让每一个学子从“有惑”到“无惑”,从“不知”到“知”,从懵懂不通事理到成为成熟的、发展的社会“人”。

正因为此,我们说,传授知识是教师的一项神圣职责,也是学校教育的一项基本功能。然而当前对教师作用的认识却有一些本末倒置的观点。

有人提出在知识迅猛增长的今天,掌握知识相比学会学习来说是“次要”的;还有人引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论据来证明不必强调传授知识,只要教学生会学习就可以了。应当承认,掌握某一具体知识确实比会学习更容易,而后者则比前者更重要。但是必须清楚学习能力正是而且只有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如果掌握知识成为次要的,那么即便再强调学会学习是首要的,也不可能真正学会学习。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教学生学会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他们所承担的各种功能(职责)中,最基本的还是传授知识,正是在实现传授知识这个基本功能(职责)的基础上,包括教会学习在内的其他功能(职责)才能实现。而且,学习方法本身就是一种活动的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会学习其实也是包括在掌握知识中的。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响亮地提出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口号。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发展,是有着明确的方向和目标的,绝不是学生自发的盲目的发展。要实现培养目标中的德育目标,除了专门的思想品德、政治教育活动、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和开展自我教育,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隐性课程外,最基本的就是通过传授知识,具备道德认识需要掌握的相应知识,而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也都蕴涵于人类知识体系之中。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仅应该使学生认知有关的道理,而且应该也完全可能使学生产生相应的健康的情感体验,树立正确的态度,形成科学的观点、信念。至于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最基本的前提是对自然和社会、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有足够的知识,进而对世界最一般的规律有所认识,才能形成对世界的基本观点和信念。实现培养目标中的智育目标、体育目标、美育目标也主要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的。作为我国21世纪教育的培养重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不例外,创新精神离开了知识基础便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创新,首先必须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也就是以已有的知识为起点。如果不掌握前人积累的书本知识,仅凭人们自然的智慧火花,没有相关知识的支撑,是难以有什么真正的创新,创新的灵感总是产生于对有关知识、经验融会贯通的基础之上的。还有我们要培养的实践能力,绝不是自发形成的那种简单的动动手的能力,也绝不是只要参加实践就可以培养出来的,它必须在一定的理论知识指导下,将学习书本知识和参加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形成。

此外,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的发展是学生自主的发展,而不是被动的。教学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认识的主体只能是学生自己,但是学生的认识不像一般学习者的认识那样是“学习者主体——认识对象客体”这一“二体结构”,而是有教师参与并对学生认识实行引导的“三体结构”。教师要对学生的认识活动进行引导,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教师要体现国家的意志和社会的要求,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水平,选择有发展性的基本的知识内容,创设情境,安排步骤,运用方法,对知识进行加工,使学生得以通过发挥主体性而习得和掌握,完成这一特殊的认识过程。当然,作为教师的一项基本职责,并不是说教师的职责只是传授知识,更不只是在认知层面上传授知识。指导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发展,培养学生成为“四有”新人,是教师恪尽职守的终极目标,但是这一终极目标是必须通过传授知识来实现的。否则学生的自主性只能沦为自发性,学生的发展就可能背离国家、社会的要求,或者将走不少弯路。

由此可见,学校、教师传授知识是学生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学校教育正确而充分地发挥传授知识的功能,教师认真而有效地履行传授知识的职责,才能实现每一个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的发展。如果否定了教师传授知识的作用,削弱了教师主导作用下的知识教育,学生在“活动”中、“探究”中、“合作”中尽管也能得到某些方面的发展,但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完全达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不可能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最终是无法落实的。

总之,在当前全新的教育背景和条件下,教师必须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力争成为新型的知识传授者。这就要求教师将教学方向由单独重视知识传授向既重知识的传授更重视学生技能及能力的发展转变,特别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教学标准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教师要寻求在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实施分层教育的途径,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特别重视尖子生的培养;将教学主体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教师应牢固树立“学生第一,以学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摆正教师“为学而教”的课堂教学地位,教师首先应调查学生的学情,针对学情研究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各种知识、技能;将教学效果由只重结果向既重结果,更重过程转变,教师应留心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矫正;将教学交流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课堂上教师必须随时关注学生的反应,把握学生学习的进程和状态,相机进行调控;将教学态度由高高在上向平等融洽转变。教师应该用赏识的目光看待学生,给他们更多的呵护、关注、期望……

我们应该知道,学生既不是一个待灌的瓶,也不是一个无血无肉的物,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既可学习掌握知识,又可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同时又可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当代教育工作者应致力于学生包括智力在内的个性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教师是智慧的启蒙者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

人的智慧从哪里来?唯心主义天才论认为人的智慧、才能是天生就有的,是“生而知之”的天才创造了历史,创造了社会。这无疑是荒谬的、消极的。对这种错误的观点,韩愈坚决地进行了批判。他用一个疑问句来引发人们的思考,人之所以为“圣”,之所以为“愚”,不在于先天,而在于后天是否从师学习,这自然就是对儒家历来所标榜的天命观、天才论的否定了。

韩愈认为,智慧的本质是“从师学习”。原始的智慧,只是像一根钢坯,经过教师充满爱心与耐心的打磨,它才会成为一把锋利的宝剑。从师学习的过程就像思维的体操,它锻炼、磨砺出有序、科学、逻辑、周密的思维方法。所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一般具有更强的学习能力。

启迪智慧正是教师这项伟大职业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人的智慧正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受到锻炼和研磨,而从钢坯变成宝剑。教育,应该是一个启迪心智、开发潜力的探索过程,对于教与学的双方,都充满着迎接挑战与创造的乐趣。真正的良师,好比火种,他的作用就在于通过自己照亮别人。被他点亮的年轻智慧之灯在某个不可预料的时候可能会大放异彩。启发、开发人的智慧,是最高的艺术,因而教师才被尊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关于从师学习的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古往今来不胜枚举。《韩非子》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这段文字讲的是春秋时期,有一次,管仲和隰朋跟随齐桓公出征孤竹国,春天去的,到了冬天才回来,在回来的路上君臣都迷失了方向。这时,管仲说:“我们可以让老马带路。”于是他们就让几匹老马在前面走,队伍跟在后面,最后果然找到了回去的路。走在山里的时候,队伍又找不到水源。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南,夏天住在山北,只要顺着蚂蚁窝再向下挖就会找到水源。”按照他的方法,果然挖到了水。

这段文字讲述的虽然是管仲和隰朋利用其他动物的本能解决了眼前的困境,显示了人类“取彼之长,补己之短”的聪明智慧,但同时也说明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当然,这个“从师学习”,不单单是要向动物学习,更重要的是向人学习。从师学习让一个人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敏锐、知识更加丰富;相反,不从师学习的人,却可能让本来拥有的小小天分早早荒废。这方面的反面教材,最著名的就要数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了。

《伤仲永》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金溪有个平民叫方仲永,祖上世代都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还从来都没见过书写工具。有一天,他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他的父亲对此感到非常的惊异,所以就从邻居家借来给他。更令他父亲惊讶的是,他当即就写出了四句诗,并且还自己题上了名字。这首诗主要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于是,人们纷纷称奇,全乡的秀才都竞相观赏。从此,如果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就能立刻完成,而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便争先邀请他的父亲去做客,甚至还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而他的父亲也认为那样做有利可图,所以就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却从来没有想过让他从师学习。

后来,王安石听说了这件事,在方仲永已经十二三岁的时候见到了他。王安石叫他写诗,他作的诗却很令人失望。又过了几年,王安石非常遗憾地得知这位当年的神童已经彻底地失去了自己的才华。

方仲永的遭遇令人叹息。他确实有超出一般人的禀赋,但遗憾的是,却没有经过后天系统的学习,没有经过教师悉心的指导,最终变得和平常人一样,没有任何分别。王安石也曾这样说道:方仲永从小就通达聪慧,这种超出常人的会作诗的能力,是先天得到的。他先天得到的禀赋,比起有才能的人要高多了。但最后成为普通人,是因为他后天的学习没有达到要求。像他那样先天得到的,禀赋如此之好,却由于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成为普通人,现在那些没有如此卓越的先天禀赋的普通人,如果再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普通人恐怕都不可能吧?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是古代启蒙教材《三字经》中的话,也是我们的老祖宗世代留下来的箴言,直到今天依然能够引起我们的深深思索。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从师学习的必要性,认识到教师的重要作用和功能。受教育不仅使每一个人都能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们成为追求知识的智者和思想者。教育的崇高目的在于促成人性的觉醒,使人彻悟人生,使混沌的人生变得清澈,使沉睡的智慧得到觉醒,从而逐步走向追求有价值的人生的理想境界。

如果说传统教育的内核是知识,那么未来教育的视野应该是智慧。所以今天我们的教育观必须实现由知识文化观向智慧文化观的转变。

知识文化观以人的知识、学历和科研成果的拥有量作为评价人的文化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而智慧文化观则以人对文化的创造性的含金量作为评价文化水平高低的标准。后者认为只有在知识、学历和科研成果有助于提高而不是压抑人的创造性的前提下,才能真正提高人的文化水平。

随着“知识”内涵的日益丰富,“知识”已远远不只是指书本知识了。从发展的速度讲,今天网络知识的更新已经令人目不暇接,所以仅从书本上去学习是很难面向未来的。再从知识形态上讲,知识也是多种形态的,它既有学科中结构化、原理化的知识,更有大量非结构化、非原理化的知识,还有一些知识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所以教师一定不要囿于书本知识,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又要善于放下书本,从生活中去汲取信息、学习知识。这里所说的“生活”一词应理解为从家庭、学校走向社会,面向世界探索新的知识。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还要改变过去把学习仅仅看成接受确定知识的观念,要提倡善于寻找未思、未闻、未见的东西,重在获得自己去探究的方法,学会自学。教师要引导受教育者去开新道、创新业,使他们经常具有自感无知的困惑,从而不断激发他们渴求新知的激情和愿望。

在当前新的教育背景之下,教师更应当肩负起新的责任,那就是以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以高尚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

正因为拥有智慧,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启迪学生的智慧(智慧属个性范畴,只能启迪,而不能直接传授)。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会经常地、时不时地冒出智慧的火花,学生会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并有所感悟,从而逐步地提高悟性,增长智慧,变得越来越聪明。而教育智慧火花的闪现主要表现在吃透教学内容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方面。

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要深刻、独到。表现在教师能够独立钻研、分析教材,从而挖掘出教材的内涵。只有深入,才能浅出。把教材钻得深,道理就透彻,讲起课来就简单明了,能讲到点子上,正所谓一语破的、一语解惑、一语启智、一语激情。这是一种智慧、一种功夫、一种水平、一种境界,它不是把教学简单化了,而是艺术化、精良化、高效化了。教书匠常常就不是把课上简单,而是上复杂了,把学生弄得无所适从。

在运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更要善于启发,指点有方,循循善诱,从而使课堂教学散发出“磁”性与魅力。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启发。启发的最高境界是灵性启迪悟性。富有灵性的教师善于激疑布惑,诱导学生向着未知领域探幽发微,把学生带进“山穷水复疑无路”的困境,然后或抛砖引玉,或画龙点睛,或点拨指津,或目示点头,或取喻明理,使学生对问题心领神会,如入幽微之境,豁然开朗。

总之,在教育这块沃土上,教育者要向传授真知的方向努力奋进,把传授知识和启迪智慧统一起来;把教书与育人在高层次上有机和谐地统一起来。只有这样,素质教育才不是一句空话;只有这样,教育的沃土上才会开出最香、最美的鲜花。

四、尊师重教是时代的要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说》

《师说》首段即开宗明义,点出“师”的作用以说明其重要,为全文彰显“师道”、弘扬师风的主题奠定了基调。韩愈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对于孔子等儒家大师的启发式教学法,他心领神会,而这种教学法的主要手段即“解惑”,这就是他特别重视“解惑”的原因。再加之释“惑”确实是学“业”致道的必由之门,欲使弟子有“大成”,就必须充分利用这一手段,使之通过此门径,达到“悟道”的最终目的,即使之登上“业”之大堂,进而步入“道”之内室,以完成“师”的使命。有鉴于此,韩愈才在阐明“师”的三大作用之后,又专门拈出“解惑”一端加以申述。

既然人人有惑,当然“师道”可兴不可废。然而在韩愈所处的时代,人们并未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他们有的自以为地位尊崇,不屑于从师求教;有的则自恃年长,以向晚辈学习为耻;有的自视过高,目空一切,根本没有向他人学习的念头,甚至看到有人从师学习,他们还会“群聚而笑之”。正因世风如此,平时以道自任、以师自处的韩愈,才不得不发出“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的感叹。

尊师重教是社会的一条不容逾越的基本规则。人类尊师重教,是人类的明智。社会尊师重教,是社会的进步。时代尊师重教,是时代的幸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是人类聪慧的火种,教师是社会进步的阶梯,教师是时代前进的车轮。无论是韩愈所处的时代,还是现今知识经济发展的时代,尊师重教都是不可忽视的主题。

有着数千年悠久灿烂文明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一直有着尊师重教的优秀传统。在我们中国人之中,一直就传承着一句脍炙人口的古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出自姜子牙《太公家教》)。其意思就是说:哪怕只当了你一天的老师,也要终身将他作为父亲那样敬重。古代哲人荀子也曾将君师并称,他提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就是说:国家想要振兴,必须尊敬教师,重视传授专长技术的师傅。恩格斯也曾说过:“尊师重教是一个民族强大的表现。”

在我们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历来伟人贤哲都是尊师重教的典范。他们对自己的老师们执弟子之礼;他们博学多才,仍虚心好学,以长为师;他们不仅重视学业的进步,更重视自己品德和意志的修养。1959年,毛泽东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请韶山的老人们吃饭。毛泽东亲自把老师让在首席,向他敬酒,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敬意。而当这位受宠若惊的老师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时,毛主席则笑着亲切回答:“尊师重教,应该应该!”在场的所有人无不为主席对恩师的尊敬所深深感动。

2007年的一天,在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和地质教育家杨遵仪百岁华诞庆祝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自己的恩师发来了贺信,对杨遵仪院士为中国地质科研和教育事业所作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信中有这样一句感人肺腑的话语:“47年前您是我的老师,今天您仍是我的老师。”这句话让我们看到了温总理一贯尊师重教的胸怀,即使身处高位的温总理,依然对恩师尊重有加、念念不忘。

伟人、贤哲们的言传身教,无非都是在向我们昭示着一个哲理:尊重教师既是尊重教育的未来,更是尊重民族的未来。而这尊师重教的理念,本来也正是我中华古已有之的优良传统。在时代、社会都快速发展的今天,作为一个尊师重教代代相传的国家,我们更需要秉持尊师重教的这一传统,更需要通过坚持尊师重教的传统来重视教育、培养人才,进而真正实现“科教立国”“科教强国”的目标。

尊师重教是时代的要求。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政治的多极化、文化的多元化、科技的蓬勃发展,教育与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社会进步、国家安全、个人发展和幸福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教育的外延大大扩展了,教育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教育的目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育的功能也日益增强。世界各国的有识之士都认识到,21世纪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因此,各国都越来越重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民族振兴,教育越来越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教育是有其客观规律的,青少年成长也有其客观规律,只有遵循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才能办好教育,快出、多出人才。影响教育的因素越来越多,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懂教育的人来办教育,教育家来办教育。因此,造就一大批杰出的教育工作者是时代的热切呼唤,是发展、改革、创新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学生家长的强烈要求。

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和最庞大的教师队伍,已经实现了教育的历史性跨越,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伟大的教育实践必然为教师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广阔的舞台和发展空间,必然造就伟大的教育家。

尊师重教是一个社会兴旺发达的表现之一。谁都知道,尊师重教就是尊重知识,就是尊重人才,就是尊重未来。尊师重教其实是两个不同的又互为关联的概念,重教是尊师的前提,尊师是重教的基础。是否真正重教,通过是不是尊师就可以检验。如果做不到尊师,重教就无从谈起。因而,重教必须尊师,尊师才能重教。

重视教育的内容很多很多,如全社会都应树立教育优先原则,加强立法保障,提供足够的财政支持,扶持教育改革等等。但在诸多要素中,尊重师长应是第一要素。因为,所有的教育优先原则都是通过教师辛勤工作得到物化,才能转化为知识优势和人才优势。

总之,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选择。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针对新时期教育工作的新要求新情况,广大教师应当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为建设新的师风学风努力奋进。

五、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说》

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也就是说,教师的职责在于“传道”“授业”和“解惑”。这样,韩愈就将教师的基本任务用最精练的词语概括出来,而且突出地体现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所谓“传道”,就是继承和发扬道统。这里的“道”有两层含义:一是社会的基本伦理道德;二是维护这些基本伦理道德的形上观念。在古代,是指维护封建统治的伦理纲常及其基本观念;而在当今,是指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具体地说,“传道”就是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以学生成长与发展为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其目的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所谓“授业”,就是传授给学生各种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其特点是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依托教材,对教材中各知识点作循序渐进、有条不紊的分析讲解,力求讲深讲透,不留一点疑问。

所谓“解惑”,就是以解决学生疑惑为教学出发点,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思考、感受、研讨的时间,教师着重解决学生自己尚未解决的问题。其目的在于发展学生个性与特长。

在这里,“传道”是教师的根本职责,关系着教育的根本问题,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而“授业”和“解惑”也是教师的重要职责,关系着“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这三者是合而为一,不能割裂的。但是,纵观当前教师们采用的教学方法,能同时兼顾“传道”“授业”“解惑”这三个要素的并不多,更多的是择其一或二而从之。如何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我们应当经常思考、研究的课题。

今天,信息以“爆炸”的形式涌现,科技带给人类生活以前所未有的改变,教师不再是“无所不知”的“能人”,“传道”“授业”“解惑”的内涵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当前实施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教师职责的这种转变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平台。

对学生来说,“传道”是影响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要素。知识也许是可教的,但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不可教的。教师的“传道”只能显示为感染、熏陶和引导,只能显示为激励、唤醒和鼓舞。好的教师总是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气质感染、感化他的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永远是重要的。但是,无论知识和技能多么重要,它从来就不是学生学习的全部内容。教师除了传授知识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使命:让学生成为有独立人格的人。

苏格拉底说:“知识就是回忆。”我们现在无法简单地相信,人“先天地具有知识”,以至于光靠回忆就能够获得知识,但我们至少可以断言,人“先天地具有自由精神”,人一旦发展了这种自由精神,就能够主动地获得相关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的命题“知识(学习)就是回忆”可以转换为“知识(学习)就是自由”。教师的基本使命,就是让学生因自由精神和独立人格而主动求知、自由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

在我们的头脑中,“道”只有借助于传授、灌输,才能为学生获得。仔细观察当下的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分析学生价值规范和思想观念,甄别学生的文化特征和行为方式,不难发现,我们通过大量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传之于学生的“道”,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学生离我们的思想观念没有越来越近,反而越来越远。这种现象的存在,让我们意识到,“道”的传授仅仅是学生得“道”的途径与方式之一,“道”除了传授之外,还需要教师的身正为范,需要教师将各种不同的“道”巧妙地渗透进不同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自觉不自觉地获取“道”。在价值多元化、文化多样化的今天,后者的作用愈益明显。“传道”重在平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具有延续性的过程,像雨水之于庄稼,时时浇灌、时时润泽、不旱也不溺,才能培育出茁壮的苗子。对于教师来说,应当以真情来打通走进学生心灵的隧道,为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营造平等和谐的氛围,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的交流,定格为生命的“涌动”。唯有这样,教师才能成为茫茫大海中为学生导航的明灯。

对于“授业”则有不同的理解,在重视“笔纸”考试的现实社会中,“授业”可能是中小学教师和家长最关心的主题。

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讲解知识,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有效学习。一般的观念总是认为,一个人年龄越大,掌握的知识与经验就越丰富,就越有资格调教年轻人。年龄与知识成正比,与权威成正比。教师的“术业有专攻”、“问道在先”保证了“授业”的合理性。但在今天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林林总总,知识汗牛充栋,学生开始占有了大量的信息,而这些信息不少是教师所不具备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施教资格受到了挑战,作为知识化身、权威象征的角色几乎不复存在,改变“授业”,引导学生探究知识,将自己收集、分析、整理、判断信息的本领经由教学为学生所掌握,成为必要的抉择。由“授业”向“授渔”转化,是教师的职责所在。“授业”重在课堂,扎实打好“双基”基础。为了给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教师就不能将学生置于文山题海中,这就要求教师选择“精讲精练”策略。首先,它体现在教师与学生要共同清楚每一堂课的学习目标(特别是双基目标);其次,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呈现生机;其三,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尽自己所能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抓住组织管理的缰绳,让学生的学习既有意义,又能落到实处。

就解惑而言,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倾其所能作出回答,解答学生的各种困惑,似乎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在今天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要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使学生成为创新人才,那么学生既要提出问题,也要能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究解决问题,否则就难有创新可言。处此背景,教师就不应一味地回答问题,而是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善于诱发学生在貌似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善于启发学生在稍纵即逝的现象中捕捉问题,一句话,变“解惑”为“引惑”。在无惑时引惑,在有惑时一道探惑、释惑,促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是当今教师应有的角色定位。“解惑”重在课外。课堂中解决了学生普遍应当掌握的“双基”基础后,课外,教师应当给学生留出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培养各方面的兴趣,树立人生理想,为学生加油、喝彩,最重要的还要帮助学生解决自我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由此可见,教师在“传道”的同时,应在各式各样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整合“道”;在“授业”的同时,应突出方法的引导,习惯的培养,本领的增强,重在“授渔”;在“解惑”的同时,应引领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辨析问题,关注“引惑”。这正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教育背景下,对“传道”“授业”“解惑”的全新阐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