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教师的素质
一、诲人不倦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述而》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意思是说:做人要不断学习,不要感到厌烦;教育学生要有耐心,不要感到疲倦。
在孔子看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作为教师应该具备的两种重要品质。“学而不厌”代表教师自强不息和不断进取的精神,而“诲人不倦”体现着教师的爱心、耐心和敬业精神。换一个角度来看,学而不厌又是诲人不倦的前提、基础和条件。作为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保持内心的开放和鲜活,才会有不断增长的与人分享的内在需要。否则,诲人不倦就只能是无休止的唠叨和空洞的说教,就只可能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就只可能是“教”得低效、无效甚至负效。
教师学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当下,对于教师成长有一个很好的概括:专家引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作为教师,如果没有向学之心,即使再高明的专家,恐怕也不能对其起到引领的作用。自我反思不是胡思瞎想,而是有理论支撑的,高度自觉地对自己的实践的回顾与反思——这本身就是很好的学习过程,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作为基础,自我反思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至于同伴互助,是一种相互切磋、相互勉励和真诚分享,这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而且是团队建设的基础,《学记》中就有“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说法。
“学而不厌”与“诲人不倦”体现着学与教之间的互动关系,学与教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因为“教”而日进,而日深;“教”因为“学”而益精,而益新。
在孔子身上生动体现了为人师表者应有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对待知识和学问,孔子有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事物、学问总是做到不随意地主观猜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他好学善问,孜孜不倦,以不断吸收知识、充实自我为乐。一次,孔子到太庙参加祭祀活动,因许多礼器是第一次见到,不知道其用途和寓意,于是就虚心地向旁人请教。还有一次,孔子跟随鲁国的乐师师襄学琴,学了十多天,还是老学同一个曲子。师襄对他说:这支曲子你已经学会了,可以再学一首新曲子了。孔子回答说:还不行,我只是会弹曲子,但是,志趣神韵我还没有把握,还是再练几天吧。又过了许多天,师襄对他说:你已经领会了志趣神韵,可以学曲了。但孔子仍不肯罢手,还要继续苦练。终于有一天,孔子高兴地对师襄说:我已经学会这首曲子了,我已体会到曲作者是一位性格乐观、思想深邃而又有远大抱负的人,我可以推断出词作者是周文王。师襄听后连忙惊呼不得了、不得了。我的老师传授这支曲子的时候说过,此曲名为《文王操》。你居然可以在弹奏中体味出作者立意和作者本人。我教不了你,我应拜你为师才对啊!
孔子凭着学而不厌的精神,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当时的社会局势令他没有机会施展才能,于是他投身教育事业,诲人不倦,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接受老师的理想、抱负,完成老师未竟的心愿。他大胆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口号,不论贵贱、贫富、智愚、长幼、国别,只要带上十条肉干,作为束修,没有一个不给予教育的。针对学生资质、秉性的差异,孔子采取分门设科、因材施教的办法,发掘学生身上所有的闪光点。在孔子眼里,所有的学生都是他的弟子,他爱学生就像爱自己的儿子一样,没有亲疏厚薄之分。有一次,孔子的学生陈亢问孔子的儿子孔鲤:“子有异闻乎?”也就是说有没有老师专门讲给你听的知识。孔鲤说没有,只有两次单独与父亲在一起,父亲问我有没有学诗、学礼,他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要我去学好诗、学好礼。陈亢听了以后非常高兴说,我今天问一知三,收获很大,既懂得了君子应学诗、学礼,并且从这件事上还知道了老师对所有的学生都一视同仁,不偏爱自己的儿子。孔门之中,确实达到了师生如父子,同学如兄弟,师生、同学平等相处,一视同仁的境界。
孔子和学生的关系可以说是历代师生关系的典范,他们之间的关系既像是父子,又像是兄弟,更多的是像朋友。孔子在鲁国与季桓子政见不合,被迫离开父母之邦,周游列国14年。这14年足迹遍及卫、陈、蔡、曹、宋、郑、楚等国,受困于陈蔡,曾被乱兵围困,绝粮七日。所到之处,不受欢迎,到处碰壁,被人骂作“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累累如丧家之犬”。尽管如此,孔子的弟子仍始终跟随左右,患难与共,不曾有半点异心。孔子还曾感慨地劝说他的弟子,由于生逢乱世,天下无道,他的学说不被世人采纳,请他们另投明主,各奔前程。但弟子们信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诺言,不肯离去。同样,孔子对学生也是情深意长。孔子最得意的学生颜回,是孔子学生中最贫穷的一个。当颜回不幸早逝时,孔子悲痛欲绝,大呼“老天爷,真要我的命”。弟子们知道老师喜爱颜回,就自作主张,悄悄把孔子家中唯一值钱的马车卖掉,厚葬颜回。孔子知道后,并不责怪。虽然孔子晚年失子,但颜回的死给他带来的打击超出了失子的痛苦。孔子去世后,他的学生在他的墓旁,结庐而居,守丧三年。其中,子贡认为三年还不能表达对老师的感激、思念之情,又独自守丧三年才离去。可见,孔子师徒之间的感情是十分深厚的,而这一切首先要归功于孔子的诲人不倦精神。
孔子的治学与育人态度值得今天的教育工作者继承和发扬。邓小平曾经说过:“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而教师又是素质教育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因此,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师德素养。在教师榜样的作用中,师德是无形的。可是,当前许多学校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把学校工作重点放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这固然是正确的,但却忽视了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要抓好师德教育。无数事实证明,没有良好的师德素质,就谈不上对学生良好素质的培养,素质教育也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什么是师德呢?那就是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热爱学生、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等,也就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蕴涵的深刻含义所在。
“学而不厌”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勤奋刻苦、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一名教师首先要以教书育人为自己的职责。要履行自己的职责,就要以丰富的知识、广阔的胸怀、良好的道德、文明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时刻注意自身的学习。教学中的智慧来自教学中的积累。积累知识、积累思想、积累经验、积累情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教学的成功是厚积薄发的结果,一个不注重学习、积累的教师无法担当起教书育人的重任。这就要求教师应从最根本的教学工作的实际出发,将自身的学习放在突出的位置,坚持立足自己,四方求教,年复一年,长期坚持,用自身的学习带动工作,让自己获得成功。
教师要做到“诲人不倦”,就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树立起坚定的信念。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这是一名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质之一。树立起学生是我友,学生是我师的观念是很重要的。学生是教师教学、服务的对象,在平等的氛围之下才能创造出最佳的学习效果。而一名优秀的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爱,才能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的人格,在爱的土壤里培育出优秀的种子,让它生根开花。
总而言之,要做到“学而不厌”,就应该不满足于自己的一技之长,一孔之见,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成绩面前不松劲,在失败面前不气馁。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具有“诲人不倦”的道德素养,才能把自己的知识无私地传授给学生,才能真正担当起“教书育人”的重任,否则,实施素质教育将是一句空话,这一点,应当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深刻思考。
二、敏而好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不耻下问是一种好的学风。我们每个人都应当虚心好学,肯向一切人,包括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学习。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和长处。只有不耻下问,虚心学习,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不断成长进步。而绝不能骄傲自大、目中无人,也不能不懂装懂、自欺欺人。
不耻下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非生而知之也”,谁能一切都知道?孔子周游列国,问两小儿,于是产生了太阳何时离自己最近的问题;问捕蛇者的家人,在泰山下终于明白“苛政猛于虎”的道理;孔子从两个弟子向老农要马中,明白了说话要看对象,直奔主题,不必拐弯抹角的道理;访九夷,问夷人,明白陋室只要有君子居住就不感到简陋的道理……正是在不耻下问中孔子成为万世景仰的圣人。
孔子治学的经验告诉我们,不耻下问才能发现问题,从而主动求索,进而获得新知。不求甚解,满足一知半解的人,在知识的海洋里只能拾到浅滩上的贝壳,永远也得不到海洋深处的珍珠。李白“铁杵磨成针”的故事不正说明了这个道理吗?历史上的“一字师”“半字师”不都是大有学问的人向农夫和僧侣请教才使学问更完善、人格更完美吗?
不耻下问的人能够赢得人们的敬重和爱戴。身为国家领导人的毛泽东曾向艾思奇请教哲学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有疑点,请考虑后当面告诉我。”他这种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的态度不仅让艾思奇感动,也让我们认识到:学高为师,能者为师。记得有一则材料这样说,一位地理老师不知道大小黄鱼的区别,明确告诉学生“我不知道”,在课下请教同行、渔家、水产工作者后,终于弄明白了问题的答案。“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没学到。”怎么办?向农民请教,“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向工人请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向小孩请教,“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向盲人请教,“心中有灯,灯中有明”……上海有位青年职工,只上过小学,靠自学考上了大学。当记者问他成功的秘诀时,他说:“遇到疑难问题随时向人请教,在路上、公园里、书店里都可以找到我的老师,这样的老师数以千计。”学习无捷径,这位青年的成功之路告诉我们:虚心求教、不耻下问是获得知识的最有效途径。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无论教师和学生,都需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增长自己的见识,只要产生了求知的欲望,就得放下架子,走下位子,低下头去,多学习,多请教,大胆发问。
学与问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人智慧有限,知识无涯,学习中总会碰到许多疑难问题。我们提倡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就是碰到问题,实事求是,不懂不要装懂,不懂就要多向人请教,而且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这样才能获得知识。
向别人请教,特别是向地位、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时,无疑需要有点勇气。为人师者也许还会感到难为情,怕别人说自己无知。其实大可不必,能够做到“不耻下问”才能成长为态度严谨、为人谦逊的学者型师长,让我们抱着“人皆我师”的态度,在不断提问与学习中获得真知吧!
三、择善而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这句话的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与不善,都可以为师。这样的精神和态度,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日本丰田汽车董事长丰田先生曾经派遣他的儿子小丰田前往美国观摩学习,并且在汽车厂实习,希望小丰田能从美国汽车厂的生产流程中,学习到新的生产方法。
小丰田在每天的实习过程中,细心观摩,努力投入,却并没有学到什么特别的经验,顶多做到模仿而已。有一天,小丰田在工作之余,前往当地的超级市场购物,没想到却因此大受启发。当他推着购物车浏览货架时,惊奇地发现在蔬菜区,眼见顾客来来往往,取走了货架上新鲜的蔬菜,超市的服务人员立即补充,维持蔬菜区的货源不断,而且永保新鲜。
这本来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没有多少人会去留心思考,但是,细心的小丰田却想到了一件事:汽车装配线上,常常发现零件供应商的供货短缺,因而造成停工待料的窘境。眼下看到的不正是绝佳的解决方案吗?
小丰田回到日本后,立刻在本公司推出了及时供应(just-in-time)的制度,不但解决了生产线的问题,也解决了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创新了生产的新技术,成为生产制造业的典范。
小丰田的成功就源于他虚心好学的精神,生活中处处都能找到自己的老师,得到有价值的经验。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应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的缺点为戒。不过,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人们常犯的一个通病,就是看自己的优点和他人的缺点多,看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优点少;或者只看自己的优点和他人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优点;爱拿自己的长处与他人的短处比。在与人相处中,就表现为对优于己、强于己者不服气;对有缺点错误者鄙视、嫌弃;严于责人而宽于责己;拿正确的道理当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这样,既堵塞了向他人学习提高自己的道路,也难免造成人际间的不和谐,以至冲突。
所以,重温“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认真领会它的深刻内涵,并且努力去做,还是很有意义的。
孟子说过,“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喜欢做他人的老师,喜欢“教育”他人,这是人容易犯的毛病,也就可能给人带来祸患。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永远习惯于担任“教育员”“指导员”的角色,习惯让别人依从你,服膺你,是永远不可能进步、成长的。一个教师只有不断地通过学习提高自己,才能使自己的事业之路走得更充实、更宽阔!
《论语》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在一起,就从来不会摆出老师的架子,而是和学生打成一片,互相批评,互相检讨,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学生们也敢于向孔子提意见,甚至对孔子的某些行为,比如“子见南子”等,表示不满。这样一种民主的、快乐的、和谐的教育氛围,是值得推崇的,孔子虚心求教、善于反省的治学态度也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四、实事求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孔子认为,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承认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本身就是认识上的一种进步。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懂装懂,自以为是,因碍于脸面而不敢说“我不知道”的人却不在少数,而这种心理和思想大大抑制了个人的发展,明明“不知”却要死撑,结果成了最可怕的无知。
事实上,真正有学问的人,因为懂得学无止境,所以总能看到自己无知的一面。孔子曾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孔子并不否认“生而知之”,但他认为自己不是这样的人。他多次谈到,他的成绩得益于虚心好学。正因为如此,孔子对于不懂装懂、夸夸其谈的行为是深恶痛绝的。他认为,知识越是增加,“无知感”就越是强烈,这也是有成就的伟人、学者们的共同体会。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籍华人丁肇中在接受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采访时,曾对很多问题都表示“不知道”。他在为南航师生作学术报告时,面对同学提问又是“三问三不知”:“您觉得人类在太空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不知道。”“您觉得您从事的科学实验有什么经济价值吗?”“不知道。”“您能不能谈谈物理学未来20年的发展方向?”“不知道。”三问三不知!这让在场的所有同学颇感意外,但不久就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没有人因为丁先生承认“不知道”而觉得他无知、肤浅,反倒因为他的正直、诚恳而肃然起敬。
丁先生的“不知道”体现出一种做人的谦逊和科学家治学的严谨态度。“不知道”不仅是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它虽表示不知,但却不是愚蠢;它虽表示不懂,但却不是无知。它是虚心,它是坦诚,它是在别人面前敢于暴露自己的缺点的一种勇敢的表现。它可以让你自己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及时认识事物。它是一个给你探究未知事物的好机会。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体现出的是一种务实求真的治学态度,但是,对于教师而言,由于自己特殊的身份角色,“我不知道”这几个字往往并不容易出口。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很少敢于当堂与老师争论,老师在回答不了学生的问题时,也很少敢说“不知道”,仿佛说“不知道”是一件丢人的事。
这是因为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惯性作用下,似乎有一条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实实在在地影响着几乎所有教师的行为标准,即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形象。其结果就是当遇到自己确实不知道的问题时,一些教师只得搪塞学生。
教师讳言“我不知道”,影响甚大。一是影响学生获取正确合理的知识和求真务实精神的养成,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人格和性格。“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能否实事求是地承认“我不知道”是对教师诚信的考验,教师是否具有诚信意识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诚信意识。二是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影响教师作用的发挥。一方面坚信自己应该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使者,另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经常遇到自己不知道的问题,这样很多教师就经常处于矛盾两难的煎熬之中——承认吧,有损教师的“高大”形象;不承认吧,又有违实际。有些教师甚至为此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由此可见,不敢说“我不知道”,不仅不利于学生,而且不利于教师。
事实上,教师担负着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应当有广博的知识,但教师毕竟不是万能的。在人类知识量飞速增长、各学科知识相互渗透的现代社会,教师不知道的内容会越来越多;随着大众化的知识媒体日益普及,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活跃,他们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向教师提出各种各样的,甚至是稀奇古怪的问题,教师难以回答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因此,教师要这样告诫自己:我们不可能通晓一切,即便是专家也不可能通晓一切;我们不一定方方面面强于学生,今天的学生确实在许多方面都要强于我们;“我不知道”并不意味着教师教学水平和学识水平的低下。说句实在话“我不知道”,这是“智者”的表现,也是“智者”应有的品质。
说“我不知道”,并不是没面子的事情,也不是教师下不了台的表现。它不仅不会招致学生的讥笑和不信任,而且会赢得学生的尊敬、信任和喜欢。实践证明,一个教师若能以真诚的自我对待学生,坦率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真诚地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学生就会敞开心扉,向教师说出自己真实的思想和感受。敢于说“我不知道”,实际上是教师的一种自我超越,是教师富有时代魅力的精神境界。
当然,教师不仅要敢于承认“我不知道”,而且要善于将“我不知道”的问题创设为师生共同学习和探究的问题。对于“我不知道”的问题,教师要与学生一起查找资料,走访专家,开展讨论,共同探究,达到“你知、我知、大家都知”,从而师生“共识、共进、共长”。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探究已经超过了直接给予学生确切答案的意义。此外,教师要争取以后少说或不说“我不知道”。为此,要加强学习,增加自身知识储备,做一个终身学习者。
五、与人为善
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主张要像子路那样“闻过则喜”,像大禹那样“闻善言则拜”。他多方面阐发孔子“过则无惮改”的思想,又进一步提出“与人为善”的要求。“与人为善”首先要做到有过改过,无过也乐于学习别人长处;进而要“善与人同”,积极为善,并偕同别人一道为善。这种虚心向别人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思想,对于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仍不失其借鉴意义。
一般而言,为师者应该有高深学识和能力,并且拥有较高的学历和得到社会的尊敬。但这也容易使一些老师骄傲自满起来,仅把学生看做是“授众”,而不是平等的、教学相长的伙伴。更有甚者,一些人还沾染了文人相轻的习气,不把同行放在眼里。孔子曾感叹说:“物满则覆。”毛泽东同志也曾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自古以来,取得成功的人都是虚心好学的。江海不拒细流,方能成其深;泰山不择土壤,方能成其大。只有虚心地学,虚心地做,才能有进步,有成就。相反,永远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好为人师”的人,很快就会被实践证实自己的错误。
以下这个案例发生在某中学的语文课堂上。
在讲评课外练习题时,教师碰到了这样一道题目:“父亲看了一眼儿子,眼光里是欣赏和赞许。”要求给出“赞许”的同义词。有的同学说是称赞、表扬、夸奖,这样的答案让人无可争议,可有个别的同学却说出“称扬”这个词语。
教师一怔,“称扬”?自己教了十几年语文课,仿佛从没听过这个词语。于是,教师非常坚定地一口否决了这样的答案,并自信地纠正道:“同学们,这里用‘赞扬’或是‘称赞’都是可以的,但是注意不要用‘称扬’,因为没有这个词。”
教师还没说完,讲台下就响起了学生的抗议声,“老师说错了!有这个词……”
教师觉得很没面子,摇摇手,示意大家保持安静,但话音却更加刺耳了:“老师,你就是错了!”
教师感到有些恼火,为了维护自己身为老师的尊严,严厉地说道:“起哄的同学安静一下。为什么总和老师对着干呢?现在是在课堂,不是在菜市场!”
终于,课堂恢复了宁静,教师拿起课本准备开讲,却看见台下高举起的一只小手,教师无奈地示意学生起立,“老师,请看字典!”……
在第10版的《新华字典》的第559页中对“赞”的解释:“②夸奖,称扬(连,赞许,赞扬,称赞)。”
一瞬间,教师的脸涨得通红……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是教书育人的人,也难免存在偏颇和不足,也难免会出现错误和纰漏。但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清楚地知道:衡量教师水平的绝对因素不是错误的多少,而是教育工作者对待错误和不足的态度。如上文的案例,教师对“称扬”这个词并不熟悉,无法给出肯定的结论,但教师却害怕承认自己的不足,反而想当然地告诉学生错误的概念,更加严重的是遭到学生的否定后,不但不承认错误,还变本加厉地固执己见,试图用强硬的手段维持课堂秩序。其结果,不但影响教学效果,更会让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不断恶化。这种教育方法既不明智也不理智,是教育工作者应当坚决摒弃的。
事实上,教师如果能够转变观念,放下教师的架子,问题就能很好地解决了。在出现错误和纰漏时,作为教师,自己首先要冷静,不要意气用事,否则就会出现师生间的不愉快;教师切忌把自己的地位抬得高于学生,而是要用一种平等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这样即使发生什么意外学生也能谅解老师;错误既然是难以避免的,出现了错误就要有勇于承认,积极改正的态度,作为老师向学生认个错,不但不会“丢面子”,反而会增加学生对你的好感,这无疑是良好教育的开端;做一个虚心好学的老师,不光要充实自己的知识素养,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榜样的力量,如此这般,师生互勉,共同进步,这样师生间的关系会更加融洽,教学气氛会更加融洽。
教书育人,名义上是教别人怎样读书学习、如何做人做事的过程,其实更是教师自己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修养水平的漫长历程。作为一个好的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虚心地向学生学习,虚心地向同行学习,要学习、学习、再学习。教师是教育学生的第一责任人。教师水平的高低决定学生一生的命运,教师有责任也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水平。只有高水平的老师,才会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做一个好老师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一方面知识的更新比较快,另一方面学生思想多元化的趋势,都要求教师必须要不断地充实和提高自己。
怎样向学生学习呢?今天的青少年是一个充满朝气、思想活跃的群体,在他们身上散发着浓郁的时代气息。所以,我们在课堂上下,都要把同学们视为自己学习的对象,通过课堂提问、讨论,课后与同学面谈、通信(包括手机短信、E-mail、QQ)等方式,细心观察和分析同学们的一言一行,及时发现其长处和亮点,认真倾听其诉求,采纳其合理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自己。作为一个教师,一定要很谦虚地和同学们交流,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和同学们讨论或探讨一个自己并不了解或知之甚少的问题;要学会与学生分享知识、表达知识,应该把自己好的学习方法拿出来与学生分享,不仅要“授之与鱼”,更应该“授之与渔”。这样,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学就一定能得到长足进步。
怎样向同行学习呢?学校是群英荟萃的家园,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教育经历,也有不同的学术见解和教学风格及经验。因此老师之间一定要相互学习,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通过经常性的相互听课、观摩教学、谈心、请教等方式,虚心向同行们学习。要学会尝试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课堂教学。要学会选择学习的对象、合作的对象及处事的方法。教师这个岗位是需要经验累积的,因此,作为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就必须虚心谨慎地向其他教师学习,同时要做一个有心人。一个好老师应该有着广阔的胸怀,勇于接受各种批评,开展自我批评,善于与其他教师合作,维护团队的团结和荣誉,相互扶持而不是相互拆台。
总之,教育工作者应当时刻牢记:虚心学习是教育的法宝。从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开放意识,从书斋、教室、学校走出来,结束那种自我封闭、自我满足、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状态;立足岗位,立足国情和当地实际,通过各种信息传递方式,把视野多角度地扩展到外部世界;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观察、分析、认识问题,把握国内外教育改革的动态。要从头脑想着应试题,心里盼着高升学率的禁锢中挣脱出来。与旧的和保守的教育观念、人才观念、素质观念、教学方法等划清界限。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面对莘莘学子对新知识的强烈渴望,教师不能故步自封、停滞不前,必须投身于学习和创新中,不断带给学生新的知识、新的体验,并以自身这种不懈的追求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履行好教师肩负的使命。
六、爱岗敬业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尽心上》
孟子的“三乐”中,父母兄弟身体无恙,一家人和睦相处,应该说是亲情之乐;做人处世,一切都问心无愧,应该算是自身之乐。以上二乐,很多人都能做到,也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亲情和个人之乐。而第三乐就不同了,并不是人人都能“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因而,第三乐乃极乐,是亲情与自身之乐所无法相比的,这种快乐比什么财富、名誉、地位都更有价值,尤其是学子之学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那心中的快感是无以言表的。
孟子的快乐反映出一位为人师者广阔的襟怀和对学生无限的热爱。为师者,不仅有解疑答惑之乐,更有为天下培育英才的极乐。试想,一个发明家,对社会的贡献可能是一种产品;一个建筑师,对社会的贡献可能是一栋大厦乃至一个城市的设计;一个将军,对社会的贡献可能是一次战役的胜利;一个农民,对社会的贡献可能是一片庄稼的丰收;一个艺术家,对社会的贡献可能是一部作品的问世;一个探险家,对社会的贡献可能是一个景观的发现;一个外交家,对社会的贡献,可能是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的握手;一个政治家,对社会的贡献,可能是一个民族的兴旺发达;一个历史学家,对社会的贡献,可能是对一个时代乃至人类历史进程的把握和预言……而无论什么样的“家”,无论多大的贡献,都是由“天下英才”来完成的。而任何“家”,都不可能是“生而知之”者,都必须由老师长期精心“教育之”才能成才。所以,为师者的责任其实就是天下的责任,为师者的使命其实就是天下的使命,为师者的快乐其实也是天下的快乐,不是极乐又是什么呢?
热爱学生,乐于为师是教育者的天职,更是一种高贵的美德。现代素质教育不仅要求教师能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以高尚的道德塑造人,以美好的情操陶冶人,以优美的语言感染人,更重要的是教师还要善于用科学的方法来引导人。在教育过程中,要变“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为“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那么,什么才是适合学生的教育呢?其实很简单,就是以热爱学生为出发点的教育。
刘波是一位普通的中学教师,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执教二十多年,将无数的优秀学生送出学校的大门,可谓“桃李满天下”。而她的学生,都非常热爱她,尊敬她,即使离开她很多年,也无法忘记她。
刘波老师的秘诀很简单,就是对学生全心全意的爱与关怀。
她总是站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对他们给予充分的尊重和信任。每接任一个班,她总是先了解学生的思想表现、家庭环境、社会状况,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势利导。从道德上、从学习上处处关心体贴他们,言传身教,成为学生的表率。她曾教过的一个学生,身体好,个子高,力气大,生性好动,爱好体育运动,是学校篮球队队员。在家里父母视其为“小皇帝”,很是疼爱,可是在学校学习成绩差,常欺负班里弱小的同学,又爱出风头。有一次,一位老师批评了他,他竟然冲着老师破口大骂。事后刘波老师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利用一次阅读课的机会,让大家品读古今中外名人歌颂恩师的一些散文、诗歌、那些饱含深情的语言打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心,全班同学都静静地听着,刘波注意到那个“坏学生”也被触动了,他红着脸,低着头。下课后,刘波这才把他叫到办公室,语重心长地指出他的错误,这个学生很快便主动向老师道了歉,紧张的师生关系就这样和谐地解决了。
刘波总是满腔热情地辛勤忙碌着,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感到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是出自内心的真诚。因此,他们都能自觉学习,把老师看成是他们的贴心人。班里的一个学生成绩不错,表现也很好,但由于家庭遭遇不幸,父亲暴病身亡,母亲得了不治之症,突然的打击对她影响很大,成绩大幅下降,终日郁郁寡欢。刘波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征求学校领导的同意之后,刘波在班内发起“一人有难,众人相帮”的捐款活动,得到全体同学的响应。刘波带头捐钱捐物,学生也踊跃解囊。学生家长十分感动,称赞老师教育有方,并表示一定要鼓励孩子好好学习,不能辜负老师的期望。之后,刘波找这位同学谈心,帮助她树立起信心。解决了思想问题,还帮助她把前段时间落下的功课补上来。这位同学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一所著名的高校,她时常给刘波写信、寄贺年卡,感谢刘老师对她的关心和体贴,信中的话语让刘波自己也觉得十分欣慰。
刘波老师的亲身实践,让我们看到教师的爱能够在学生心中产生多么惊人的神奇力量。教师的爱与关怀,让桀骜不驯的学生逐渐软化,让失去希望的学生重拾信心。教师的爱,甚至可以改变一个年轻生命将来的命运。
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没有对学生真诚的热爱,就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业中去;没有对学生的爱,教师的工作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和目的。教师的爱是博大精深的,它既包含着父母那样的亲爱、慈爱,也包含着朋友之间的友爱、关爱。学生渴求尊重,渴求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好人生的路,采撷知识的花朵,酿造才能的蜜。教师应该有一颗慈母之心,敞开宽广的胸怀把孩子揽在怀中,把温暖和教诲传给每一个学生。
教师要热爱全班的每一个学生,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努力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教师才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尊重。而学生对自己的信任和尊重,调动了自己的工作热情,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自觉性,努力上进,形成良性循环,一个优秀的班级才能逐步形成。相反,教师体会不到工作的乐趣,工作消极,对学生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这只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师生间可能会形成对抗心理,教育工作也会陷入僵局,以至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其独特的属性,尤其是人。作为受教育的每一个学生,也都有其独特的闪光点,通常所说的“优等生”和“差等生”并没严格的界限,真正的教育也绝不会出现绝对的“优等生”和“差等生”。作为教师来说,我们眼里的学生,应是完全平等的,学生的天赋、智能有差别,个性特征有异同,但无论什么学生都应该受到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都是自己的施教对象。对于学生,教师不能有选择,不能有好恶,不能厚此薄彼。教师对学生都应该多一些尊重、理解、关爱,帮助和教育他们,使其心中升起希望的太阳,扬起自信的风帆,划动奋斗的双桨,朝着理想的彼岸不断前进。
当然,“热爱学生”不代表放任自流,不严格要求。事实上,热爱学生与严格要求是相对的、矛盾的,但又是统一的。“热爱学生有两个相互联系的基本方面:尊重爱护和严格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最大的尊重爱护,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一代新人。这就包含着向他们提出严格要求,否则,尊重将成为放任自流,爱护将成为娇宠护短。教师向学生提出严格要求,是尊重爱护学生的具体表现。”《教育学》的这段论述,从教育学理论的角度阐明了热爱学生与严格要求的一致性。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同严格要求相结合,严格要求学生是对学生更真诚的爱。中国有句古话,“严师出高徒”。任何时候对学生严格要求都是正确的、必要的。“严是爱,松是害。”教师只有严格要求学生,才能使其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打好坚实的知识基础,也才是对学生尽责,对家长、社会负责。
教师热爱学生,就要在平时教学管理中,坚持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小事抓起,严格要求,一视同仁,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决不姑息迁就,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但教育其本人,也要使他人同样受到深刻的教育,让每个学生明白:严格要求学生,一视同仁。
不过严格要求也应把握尺度。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必须以爱为出发点。教师严格要求学生,必须把握好尺度,务必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务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进步和成长。对经常犯错误的学生的教育,不能操之过急,要坚持依法教育;尤其对身体有缺陷、心理有障碍、单亲家庭等学生的教育要充满爱心。冰心曾经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爱”。它是一种发自内心地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期待的美好感情。
总之,热爱学生不仅是教师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同时也是归宿。一个具有良好教育素养和心理素质,从心底热爱学生,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方法的教师很容易获得学生的尊敬。黑格尔曾有一句名言:教师是孩子们心中的偶像。学生敬佩老师渊博的学识,敬佩老师深入浅出的教育教学风格,敬佩老师诲人不倦的精神和宽容的情怀,敬佩老师热情开朗、光明磊落的性格。学生对教师怀有敬佩之心,便产生了对教师的尊敬之情、亲近之感,师生之间就有了相互尊重和信赖的感情,教育就有了基础。这时教师对学生提出意见或要求,学生心里就会想“老师是为了我好”,从而愉快地接受教育。此时,纵然老师的言辞尖锐些,学生也会认为老师是出自真诚的关怀而乐意接受。时间一长,良性循环,学生既十分依恋教师,又对教师有一定的畏惧心理。“敬畏”佳境形成,教师就“不言而威”了。
热爱学生是教育的全部秘密所在。作为一名教师,要以热爱学生,乐于为师为天职,要严格要求学生,要做到严出于爱、爱寓于严、严而不凶、爱而不纵、严爱相济,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在无私奉献的岁月中品味那份人生的至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