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习的内容和方法

学习的内容和方法

时间:2023-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荀子以六经为学习的主要内容,认为各经都有其教育作用,天地间的大道至理都包含在这六经里。综观整个古代社会,在主流话语引导下的学习内容不能不说是狭隘的。洋务派认识到原有学习内容和科举制的严重弊端,所以在选拔人才过程中增加了对于科学知识和技能的考核。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科的逐步完善,要学习的内容会更加宽泛和广博。目前,在我们的学习当中,存在着重实用学科、轻基础学科和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

第三节 学习的内容和方法

一、全面学习,德才兼备

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群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学也者,固学一之也。

——《荀子·劝学》

在学习内容方面,荀子仍然推崇儒家经典:“《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荀子以六经为学习的主要内容,认为各经都有其教育作用,天地间的大道至理都包含在这六经里。因而熟读六经,吸取其中的精义,并将之表现在举止行为上,就能获得广博的知识,通晓世事,养成崇高的品德,而这即是荀子所认为的成就贤才——能“谏、争、辅、拂之人”的途径。荀子认为这种人能除“国之大患”,是“社稷之臣,国君之宝”,是教育所要培养的理想人才。这样的人无疑是德才兼备的人。

自古以来中国就将“德才兼备”作为选贤标准。我国古老的典籍《尚书·商书》中曾记载伊尹的一段话:“任官唯贤才,左右唯其人。臣为上为德,为下为民。其难其慎,唯和唯一。”意思是说,人君选人任官,只能是贤而有德的,才而有能的。周初,姜尚提出选拔人才必须符合六条标准,即“一曰仁,二曰义,三曰忠,四曰信,五曰勇,六曰谋”。挑选将才,姜尚又提出“五才”标准。所谓五才,即“勇、智、仁、信、忠”。孙武总结用兵之道,提出为将者,必须具备“智、信、仁、勇、严”的基本素质。他指出:“智者,先见而不惑,能谋略,通权变也;信者,号令一也;仁者,惠抚恻隐,得人心也;勇者,恂义不惧,能果毅也;严者,以威严肃众心也。五者相须,缺一不可。”司马光进一步提出了“道德足以尊主,智能足以庇民”的人才标准。其中“道德”即今天讲的“德”,“智能”即今天讲的“才”。明朝刘斌在《复仇疏》中提出选才的标准有三:“一曰德,二曰量,三曰才。”只有三者皆备,才能当大任。明朝高拱也提出:“才德兼者上也。”“若夫钧衡宰制之任,必德才兼备之人,而厥其一者,断不可为也。”

那么,按照古人的标准,什么是德,什么是才?“德”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但无专门的系统的论述,如将古人的各种说法分类归纳,大体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是忠君爱国,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最高的德的标准。其次是“以天下为己任”。如孟子所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范仲淹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充分地表达了这种见解。再次要公而忘私,忠于职守。具有这样品质的人敢于为国家和民众的利益向最高领导者直言进谏。这是贤才应有的品质。这三方面,可说是“德”的最基本的内容。此外,还有不少个人修身、养性、礼仪、操守方面的内容,也都属于“德”的范畴。而“才”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其中,古人特别强调“智”,并赋予“智”丰富的内涵。《孙子》一书多次论述到“智”,把“智”作为将帅的基本要求,“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还提出“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吴子》认为,将是“总文武者”,即能文能武,文武双全。《孙膑兵法·八阵》要求将帅“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对高层决策者的才,则有更进一步的要求。如在诸葛亮眼里,将才、帅才的能力,不只是表现在军事知识和经验上,且要“见贤若不及,从谏如顺流,宽而能刚,勇而多计”,对高级谋士的要求是:“词若悬流,奇谋不测。博闻广见,多艺多才。”从这些标准可以看出,诸葛亮认为决策者应该是全才:他能统筹全局,运筹帷幄;有广博的知识和宽阔胸怀;尊重人才,从谏如流;善于分析判断。

综观整个古代社会,在主流话语引导下的学习内容不能不说是狭隘的。荀子所推崇的儒家经典无一例外是社会科学方面的内容。自孔子到荀子直至其后的许多政治思想家、教育家都忽视社会发展过程中科学知识的有效性。在教育的实用主义目的支配下,自然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学习与训练被视为是无用的、可笑的,甚至是可恶的。及至1840年的鸦片战争和后来一系列的失败,促使中国士大夫阶层不得不面对现实,尤其是面对“外夷”的威胁,迫使他们在思想与行动上作出了某些调整。洋务派认识到原有学习内容和科举制的严重弊端,所以在选拔人才过程中增加了对于科学知识和技能的考核。到了当代,我们提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培养目标,也就是要培养个人的综合素质。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科的逐步完善,要学习的内容会更加宽泛和广博。

“德”和“才”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德”是指品德,是指一个人对社会、对他人责任心的一种表现,包括政治立场、思想觉悟、个人品质等方面内容;“才”是指才能,是指一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和手段,包括专业知识、文化水平、管理水平等。对一个人而言,德是灵魂,是向导;才是能力,是工具。德才兼备仍然是人才选拔的根本标准。环顾国内外那些在市场上叱咤风云的公司,我们发现他们的用人之道中德才兼备仍是永远的“金科玉律”。微软亚洲研究院人力资源部的王女士说,微软研究院用人的标准除了重视扎实的基础和专业知识、足够的创造力、工作热情、团队精神外,尤其看重人才的职业道德,应聘者要经过严格的面试,以考核其是否正直、诚信。联想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曾直言:“人才要先学会做人,人才与企业发展最关键的结合点在于,企业要有良好的用人战略,而人才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我们选拔人才的标准是能够吃苦耐劳、有韧性、上进心强,能够自我激励、迎难而上。”德才兼备的人才标准也要求我们在学习中,既要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又要注重道德修养的提升。

目前,在我们的学习当中,存在着重实用学科、轻基础学科和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提起“学习”这个词,我们想到的可能都是文化知识,而学习的好和坏则是可以量化为分数的。有人做过这样一个问卷调查:“您最想对孩子说的一句话和您最希望孩子对自己说的一句话是什么?”90%以上的家长回答“孩子要努力学习和我会好好学习”,可见“学习好”是一般家长对孩子最具意义、最具价值的期望和要求。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其他都无所谓。许多家长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认为“智育”是硬指标,“德育”是软任务,把“德育”放在可有可无的地位,忽视对孩子的正确思想品德的培养和良好文明的习惯的养成。另外一方面,在目前的大中专院校学科设置方面也存在着轻文重理、轻视基础学科而重视实用型学科的现象。不能否认,凡此种种,与现阶段我们的经济建设需要和教育体制中存在的弊端有着密切的关系,值得我们深思。

主张全面学习,并不是要培养什么都懂的通才,而是强调要重视基础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我国古代人学习,都是先背诵一些基本书籍,作为进一步学习的基础。研究一门科学,掌握基础知识是前提。没有打好基础,就好像树木没有根,是长不成参天大树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华人杨振宁曾经这样介绍他的读书情况:“我父亲是教数学的,他发现我在数学方面有一些才气。……父亲决定请一个人来给我补习,但他不是来补习我的数学,而是给我讲《孟子》;第二年,又念了半个夏天,我可以把《孟子》从头到尾地背诵下来了。现在想起来,这是父亲做的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同样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也谈过他的读书经验:“看书不要限于科技书,还可以看文艺小说、科学幻想小说,等等。这样有好处,我从小就喜欢看书,杂得很,什么书都看。”博览群书为他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培养了敏锐的思维能力。一个人只有全面学习,广采众家之长,从各方面去吸取营养来丰富自己,形成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和体系,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鲁迅也主张全面学习,他说:“应做的功课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样书,即使和本专业毫不相干,也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科的,偏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鲁迅还指出,读书既不要限于一门,更不要仅限于一家。在重视基础学科、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广泛学习,这才是全面学习的本意。

大量事实证明,有德才有得,有诚才有成。许多人之所以成功,得益于细微而不起眼的美德。正如伏尔泰所说:“造就政治家的,绝不是超凡出众的洞察力,而是他们的人格。”人格是最重要的,能力则总是相对而言的。人格的力量,是最可靠的事业资本。林肯说:“坚守人格,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力量。”林肯之所以享誉世界,重要之点在于他能公正自持、廉洁自守。林肯去世后,陆军部长史丹顿说:“这里躺着的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完美的统治者。”人格比名更崇高,比利更伟大。最有效的资本是人的德行,它24小时不停地为我们工作。有了这张绿卡,成功将为我们一路放行。作为个人来讲,一定要具备良好的品行和操守,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你可以一时欺骗所有人,也可以永远欺骗某些人,但不能永远欺骗所有人。”人格低下的人即使再有才华也是一个不健全的、最终遭唾弃的人。

博览广学。一个人的知识面越宽,考虑的问题就越全面,对事物的反应就越敏捷,越容易在工作中体现出艺术性和灵活性。德才须兼备,有德无才要误事,有才无德要坏事。德才兼备之人,其事业才能取得成功,人生才能得以升华。

二、不只知书,更要达礼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

——《荀子·劝学》

学习从诵读《诗》《书》等经典开始,到读懂《礼》为止。“礼”是荀子整个教育理论的核心。荀子所尊崇的“礼”有两个最基本的含义。一是指封建人伦等级秩序。他说:“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就是说,使人与人之间的贵贱、长幼、贫富等差别有序,各守规矩,这就是礼。二是指人们应当遵守的最高行为准则和社会道德规范。如上所述。他认为,礼是“道德之极”“人道之极”。他认为,礼是最高的行为准则,统率其他的道德规范。他说:“礼也者,贵者敬焉,老者孝焉,长者弟焉,幼者慈焉,贱者惠焉。”就是说,以礼统率忠、孝、悌、慈、惠等具体道德规范。

荀子认为,礼的起源与作用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群居和一”。这是荀子从人类群居生活的需要来分析“礼”的起源和作用。他认为,人与禽兽最大的不同是“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并且能过群居生活。他说:“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以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财不能胜物;故宫室不可得而居也,不可少顷舍礼义之谓也。”(《荀子·王制》)意思是说,人类的群居之所以可能,在于各人有自己的本分和职守。人有了礼义,分辨各人的职分,才能和睦团结,有力量战胜自然。没有礼义,人类争乱离弱,无法与自然界抗衡。礼义产生于人类群居生活的客观需要,有利于与自然界作斗争。二是“礼以养情”。这是荀子从人的物质情欲的无限性与客观社会物质条件的有限性的矛盾来分析礼义的起源与意义。他说:“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量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以起也。故礼者养也。”(《荀子·礼论》)就是说,人都有无限的“好利”之欲,但是,人们所求的物质财富却是有限度的。这种人的欲望的无限性和物质财富有限性的矛盾,必然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和财富的匮乏。于是就有圣人出来“制礼义以分之”,即确定人们的社会等级关系和行为规范,按照礼义的要求分配社会的财富。他说的“礼以养情”“礼义文理之所以养情也”(同上),是指运用礼义这样的基本道德规范,使人的情欲既能得到合理满足,又要对自己的情欲进行节制,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很显然,荀子把“礼”看做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礼”不是人的内心固有的东西,而是在客观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不以个人的好恶为转移,因而要遵守它。他倡导“隆礼”,就是要人们重视道德作为人们内在行为准则的价值。荀子认为“礼”应该作为一切事物的绳墨和一切行为的规范,是用来矫正一个人的思想行为的,一个人能通过学习培养高尚的道德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先秦的教育内容中,包含两大部分,即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而以前者为重心。《论语·述而》云:“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后三项都是道德教育的要求,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首先要求做一个品行符合道德标准的社会成员,其次才是文化知识的学习。荀子继承了儒家这一观点,强调学习从读经典诗书开始,最终的目的是达礼,也即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在德与才的关系上,我们应该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重德又重才,不片面强调;又坚持以德为先,而非等量齐观。“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为导向,才是基础;德靠才来发挥,才靠德来统帅。相对于才而言,德更为重要,“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有才是废品,无德无才是毒品。”可见,品德是衡量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前提。孔子很早就看到了“德”的重要作用,认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从德和才两方面出发,司马光把人分为四种:德才兼备为圣人,德才兼亡为愚人,德胜才为君子,才胜德为小人。他主张用人应以德为重,这样才能用君子而不用小人。司马光分析人们选拔人才时往往重才轻德的原因,是由于有德的人被人所敬畏,而有才的人一般被人所喜爱;对所喜爱的人容易亲近,对所敬畏的人则容易疏远。因而考察和选拔人才时往往只看到了才能方面,而忽略了品德方面。他提醒后人说,这样的历史教训太多了:“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资治通鉴》卷一)。有才无德之人不能重用,有德无才之人应予以培养,等其展示才华之后,再予以使用。德才兼备论首先倾向于德,只要品德高尚,才干尚可之人,就可以重用。持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还有清朝的曾国藩。曾国藩用人讲究品行,其次才考虑才干。他采用这种用人方式,也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明初在选举官吏方面,荐举、学校和科举三途并用。不论哪种方法,都把德行作为选任官员的首要条件。洪武六年(1373年),朱元璋下诏求天下贤才,强调有司察举贤才必须“以德行为本,文艺次之”。由此,以德为先的用人思想通过诏书的形式转化为具有法律效力的用人准则。康熙在《治国圣训》中,根据切身体会,深刻阐述了德的重要性。他对吏部官员说:“国家用人凡才优者固足任事,然秉资诚厚者亦于佐理有裨。”“朕听政有年,见人或自恃有才辄专恣行事者,思之可畏。朕意必才德兼优为佳,若止才优于德,终无补于治理耳。”曾国藩曾讲:“有才无德,近于小人;有德无才,近于愚人;与其有才无德近于小人,不如有德无才近于愚人。”这段话也反映了曾国藩既强调德才兼备,又注重以德为先。洪应明在《菜根谭》里指出:“德者事业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栋宇坚久矣。”当然,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家主张道德与权力相结合,也就难免使政治人才沿着政治道德化的要求而走上“工具主义”的道路。因为古代用人标准不仅仅在于为某一个重要职位选拔一个合适的人,更在于引导人才的道德走向,进而引导社会风气,故肩负治国安邦和道德表率的双重责任的贤才就不能只是知书,更要达礼。我们近年来提出的“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正是对这一传统教育观予以扬弃的结果。

现阶段,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过分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而轻视道德修养的熏陶和提高,它的具体表现就是将德育从智育培养过程中逐渐剥离。德育的培养目标由思想政治课完成显然是不合理的,德育的成果只以书面考试的形式来检验显然也是空洞和乏力的。可喜的是,实践渐渐使我们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意义和德育教育与考核的多种可能性和改革空间。那么,应如何重视德育,响应和贯彻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呢?

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加强师德建设,强化教师在育人中的主导作用。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基石,是学校全员育人的关键。应从思想、理念、制度、环境等方面采取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在育人中的主导作用,强化教书育人职责。

首先,加强敬业爱生和学术道德教育,强化教师教书育人职责。以人为本,尊重人的需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要进一步加强教育,树立育人为本、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明确育人职责。一方面,教师要充分认识教书育人的职责,增强使命感和责任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教师又要全方位关心、爱护学生,充分尊重学生,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要引导教师正确看待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主动将思想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服务的各个方面,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其次,要重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坚持课堂教育的主渠道。将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变为课堂教学与道德实践相结合,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和社会现实开展德育教育,精心组织德育教学,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其他学科教学中去,渗透到学生课堂学习的全过程中。以开放式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学习讨论、分析比较中自主地得出正确或合理的结论,深化对道德规范的认识。把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作为德育教学的基本手段,通过选取贴近社会现实、生活现实的课题,激发学生参与道德教学的热情和主动性,使学生在道德实践活动中深化认识,使道德规范更加深入到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中,培养同情心,学会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同时,以尊重为前提,体验为途径,培养学生的道德自觉。尊重学生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采用民主教学、体验教育的方式,改变传统的说教式教育方式,把德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日常行为中去,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独立学习、独立人格”,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做主,变学生让教师管为学生自我管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引导学生结合本班的实际,自己设计班风、班级口号等,从而调动学生参与德育教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不断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意识。变向学生灌输道德准则为让学生感悟体验道德规范,促使受教育者道德的自我内化。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校训、校规,引导学生从日常行为做起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将日常行为规范分解为日常生活的各个细节,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同时,设立易操作的道德评价标准,让学生自己完成整个评价过程,在评价中提高对道德行为的“是”与“非”的辨析能力。

再次,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应形成合力,共创良好德育环境。

长期以来,我们的社会道德宣传存在着一些弊端,如多口号少实例,一些大而空的口号引不起学生的注意,起不到预期的德育效果,还可能会引发负面的结果,使学生产生“讲道德就是喊口号”的误解。正确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我们采取多样的方式,加强道德宣传和引导。而社会每一个公民的道德自觉也是关键。对家庭来说,家长首先要身体力行,做好孩子的表率。同时,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家庭生活体验,把为家庭生活服务作为一个小“岗位”,让学生换位思考,体验家庭生活。从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逐步上升到爱人民;从爱家庭、爱街道、爱国旗国歌上升到爱祖国;从爱护文具、爱护桌椅上升到爱护环境、爱护公共财物;从自己事情自己做上升到爱劳动;从爱学习上升到爱科学。总之,社会和家庭应尽可能创造德育的良好环境,避免出现“5+2=0”(学校五天的教育被家庭和社会双休日两天的教育所抵消)的结果。

三、君子非异,善假于物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学莫便乎近其人。

——《荀子·劝学》

荀子充分强调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就是说,君子之所以会有超过一般人的才德,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外物来好好学习。

好的学习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法国数学家笛卡尔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学习的知识。”

法国生物学家贝尔纳说:“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纳依曼也曾说过:“今天教育的内容80%以上都应该是方法……方法比事实更为重要。方法可以使学习过程更简单、更有趣!”

英国诗人柯勒律治曾将读书人分为四类:第一类人好比计时的沙漏,他们读书就像注入沙子,注进去又漏出来,到头来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第二类人像海绵,他们什么都吸收,挤一挤,流出来的东西原封不动,甚至还污脏了些;第三类人像滤豆浆的布袋,豆浆都流走了,留下来的只是豆渣;第四类人像宝石矿床里的矿工,他们把矿渣丢在一旁,只要纯净的宝石。这四类读书人成败的原因就在于方法的不同。

好的学习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呢?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善假于物”。首先要善于借助于外物,包括我们所学的课本,古今中外所有优秀的作品(包括工具书)以及网络等媒体,所谓“开卷有益”,这些都可以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关键看我们在需要的时候知不知道利用它们,能不能用好它们。当然,“善假于物”包含的另一层意思是善于向其他人学习。比如我们的老师、同学等。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别人总会有比自己强的地方,应该虚心向其他人学习。不只应从他人那里获取知识,还要注意吸取别人好的学习方法。

我国古代许多著名人物都是学习上“善假于物”的典范:王羲之集众家之长,才能尽变古体,被世人尊为书圣;韩非子集合各种不同的文化思想,成了著名的思想家;孔子周游列国,学到的知识尽为其所用,成为世代传诵的圣人。他们都是自己所在领域的集大成者。我们也要学习所有的学习方法,尽为我们所用,才能够有所作为。

一个人的体验是有限的,重要的是应通过向多数人学习,接受多数人的影响,获得多方面的培养。也就是说,通过与人交往,从多数人的体验中学习。被称为日本“银座犹太人”的藤田冈,为了让下级学会观察和思索别人行为的成败处,规定每月由公司出钱,选一部最新而又对训练经商头脑有帮助的电影,要求全体员工都必须去看,如果无特别的原因而缺席者,便从薪水中扣除一张电影票的钱,他本人也不例外。这种方法既使人学到了东西,作用也不小。学习别人的长处是一种优秀品德。只有去发现别人的长处,才能找出自己的不足。有的学生好胜心较强,常常自以为是,看不到别人的优点,老爱拿别人的缺点与自己的优点作比较,总认为别人不如自己,不愿意与比自己“弱”的同学交朋友。再加上有的家长教育孩子太片面,总认为孩子如果与学习差的孩子在一起会吃亏,对孩子的朋友老是拿成绩的好坏来衡量。所以学生发现别人的缺点比发现优点更容易。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虚心向别人学习,才能使自己在各方面都能获得进步。

四、学与思相结合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只知死记硬背,而不加以思考、消化,就会毫无收获。

一个人从接受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记与识、学与思的过程。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这正如摄取食物一样,只学不思,就是不加咀嚼,囫囵吞枣,食而不化,难以吸收,所学知识无法化为“己有”。只有将思考活动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吸收。

在课堂上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

老师对学生们说:“同学们,昨天已经预习了,现在看看有无问题,提出来大家讨论。”然而,整个教室一片沉默,无一人回答。

老师无奈地说:“那好,老师提出问题,你们思考回答。”时间过去了很久,学生的反应却并不积极。

于是,教师只好省略这个问答环节,开始“自说自话”地宣讲教材,也不管学生有没有理解掌握,灌输一气了事。如此日复一日,恶性循环。

部分学生为什么越来越不会提问题呢?关键的原因在于他们不会思考,思维僵化;他们习惯了等待,习惯了依赖,习惯了灌输,却不习惯有疑而思,有疑而问,思而生疑,思而发问。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亲自去感知,无论思想品德教育,还是文化知识教育,都要强调体验,强调经历,强调让学生亲身参与;只有学生亲身参与,亲身体验了,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收到良好效果。参与体验的过程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这就是学生思考的过程。

那么,教师怎样来引导学生学会主动思考呢?

这首先需要使用教师的智慧。教师本身应该是个思想者,用思想去点燃思想,用智慧去碰撞智慧,力求转变一味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应采用更多激励的方式,和学生一起,互相影响、讨论、激励、鼓舞。

其次,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解放思想,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部分学生已经习惯了等待和依赖,教师就要有足够的耐心,给学生充裕的思考准备时间。如果学生不愿意提问是因为缺乏勇气,教师就应当加以引导,消除他们的思想障碍。不要给学生太多的束缚,而是让他们畅所欲言,轻松自如地各抒己见。即使他们的思考中存在纰漏和错误,也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因为只要能思考,敢思考,哪怕是错误的都是一大进步。

学与思相结合,是掌握知识过程中的必由之路。当今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内,不知扩大了多少倍。“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面对如此浩瀚的知识海洋,只靠死记硬背是不可能达到光明的彼岸的。只有培养学生在学习中有思考,在思考中提出独立的见解,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五、积少成多,循序渐进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荀子·劝学》

荀子认为通过教育可以改变自己的恶性,从而成为君子乃至圣人。但事实上并非所有的人都能成为君子,因为人性是随着环境和教育的不同而向多种途径发展变化的,其关键在于人本身的主观努力,这就是所说的“积”。在荀子哲学思想中,“积”是一个重要观点。在他看来,无论是知识还是道德,都是经过积累而成的。他说:“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在势注错习俗之所积耳。”一个人长期耕田(“积耨耕”),就会成为农夫;长期砍砍削削(“积斲削”),就会成为工匠;长期贩卖货物(“积反货”),就会成为商贾;长期学习礼义(“积礼义”),就会成为君子;圣人也只不过是“人之所积”。这就好像“越人安越”,“夏(中原)人安夏”那样,习惯成自然而已。“注错习俗”即指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他还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说明知识和道德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提高的过程。对一个人来说,“积善”要达到“成德”的境界,才能改变气质,具备圣人的思想感情。荀子认为,要学有所成,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积累。“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和“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是比喻,“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才是正意。“积善成德”意即一个人只要能够注重善的积累,就一定能够“长迁而不反其初”(《荀子·不苟》)。这其中蕴涵着养成教育的德育方法。所谓养成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教育,通过深入细致、持之以恒的工作,使教育对象逐步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儒效》篇说:“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并一而不二,所以成积也。习俗移志,安久移质。”这就是说,长期的积累可养成习惯,习惯可改变人的本性、思想和素质。因此,德育工作必须使教育对象加强道德积累,同时又要注意防微杜渐,防止恶性积累,也即“毋以善小而不为,毋以恶小而为之”。

在学习中,我们要重视积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积累在学习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当人夸他是“天才”时,他却说:“哪里有天才,我只不过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用在工作上了。”这说明他重视日常的积累,他认为只有多积累、多吃苦、肯用功,才会取得成绩。即使绝顶聪明的人,如果他朝朝暮暮总是躺在草地上,两眼望着蓝天,成功便永远不会从天上掉到他的身上。马克思写《资本论》,花了整整40年时间,他为了搜集资料,光日记记了就有1300多篇。由于经常思考,竟把地板踱出一条深深的印痕。伟大的医学家李时珍,为了研究药的性能,发展祖国医学,踏遍了祖国山山水水,访问了成千上万的农民、樵夫、渔夫,终于写出了举世闻名的《本草纲目》。东汉时,有一个叫乐羊子的人,他的妻子非常聪明贤惠,远近闻名。乐羊子到外地拜师求学,一年后回到家,妻子问他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他说想家了,妻子听完,拿起一把剪刀,来到织布机前,说:“这些绢帛是我一根丝一根丝织成的,如果我割断它,就会前功尽弃。”接着,妻子又说:“读书也是如此,知识是靠一点一滴积累的,如果学到半途就放弃了,这跟织布有什么区别呢?”乐羊子被妻子说的话所打动,于是继续求学,七年后终于学有所成。这些故事也是在告诉我们学习要重视积累。

如罗柯斯所说:“他们收割的,正是他们种下的。”我们要使自己的知识或道德品行达到较高层次,需要从日常小事逐步做起。齐白石的成功在于始终坚守着一个对自己的承诺:每天做一幅画,从不间断。85岁那年,有一天连画了4张条幅,已经很累了,又画了一张后,写了这样的话:“昨日大风雨,心绪不宁,不曾作画,今朝制上一张补充之,不教一日闲过也。”正是雷打不动的行为准则,造就了他炉火纯青的画艺。在现实的学习过程中,有些同学自认有些小聪明,平时不用功,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这当然是不可取的。但像有的学生在学习中贪多求快、囫囵吞枣也是错误的。重视“积”在学习中的作用并不是说不加辨别、毫无目的地堆积,“积”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须遵循一定的计划与步骤,循序渐进。学习应根据人的认识规律和知识本身的难易程度、逻辑顺序,同时结合个人的情况逐步深入。我国宋代大学者朱熹在《读书之要》中指出:“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华罗庚说:“要循序渐进!我走过的道路,就是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所谓循序渐进就是按照一定的知识系统、科学体系,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基础到专业逐步学习的过程。学习需要日积月累、细水长流,违背学习规律,必然欲速则不达。

循序渐进首要的就是要重视积累,打好基础。学习好比盖房子,基础知识就是地基,地基越扎实,可盖的楼房就越高,反之,则楼房易倾塌。而积少成多的过程中,要学会结知识之网,使知识具有系统性、条理性。华罗庚就指出,读书要经历将书由薄读到厚再由厚读到薄两个过程。这也就是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华罗庚认为,读一本书,“首先应该不止看到是书面上,而且还应该看到书背后的东西。这就是说,对书本的某些原理、定律、公式,不仅应该记住它的结论,懂得它的道理,而且还应该设想一下人家怎样想出来的,经过多少曲折,攻破多少关键,才得出这个结论的。而且不妨进一步设想一下,如果书本上还没有做出结论,我自己设身处地,应该怎样去得出这个结论?”经历这样一个对书本知识探究性的思考、评论、补充和总结的过程,得到的就远远多于书本原有的知识了。在此过程中,对于一本书的精神实质和重点理解了,领会了,就能够融会贯通,“从而弄清楚什么是书中的主要问题,以及各个问题之间的关联。这样我们就能抓住统率全书的基本线索,贯穿全书的精神实质。……当我们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以后,就会感到书本变薄了”。只有这样,才能如汉朝学者郑玄所说那样:“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