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语》和《孟子》中的教育智慧
《论语》和《孟子》中关于教育、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一直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今天,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本着“取其精华”“古为今用”的指导思想,我们重新审视《论语》和《孟子》中所体现的先进的教育思想,从中汲取古代教育家、思想家的智慧。
(一)教育的培养目标问题
在孔子看来,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义净化人们的灵魂,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之外,其重要的还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君子”,为社会服务,这就是他著名的“学而优则仕”思想(《子张》)。正因如此,当季康子问他的弟子仲由、子贡、冉求能否“从政”的时候,孔子满口答应可以“从政”(《雍也》)。事实上,在孔子七十有二的得意门生中,从政者为数不少,孔子自身也不反对从政。这说明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培养目标与当时的社会需要是相统一的,体现了教育的社会价值。当然,孔子的教育思想不可避免地体现着阶级属性,但作为社会的人,孔子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所倡导的许多思想,本身具有符合人类共性的成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应予以辩证地分析和扬弃。
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也就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所忧虑的。由此可见,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在于“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关于这一思想,在孔子的学生子夏的思想中也表现出来。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路》)也就是说当官时有余力就应该学习,学习后有余力就可以做官。这一思想实质上也体现了学与用的关系,要想当好官必须学习,学习的目的应是更好地当官,体现了学习与应用的关系,也体现了孔子办私学的目的,即通过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让他们直接登上政治舞台或作教师培养政治人才。当然,在孔子看来,学习的目的也在于对道义、真理的追求,“士志于道”“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为了达到教育培养目标,孔子要求学生应当端正态度,明确为谁而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孔子赞扬的颜渊就有这种发愤好学的乐观精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第三,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孔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读书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同时,他还认为追求学问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敢于知难而进:“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针对冉求在学习问题上认为自己能力不够的思想,孔子认为所谓能力不够的人,是走在中途就停止下来,你现在以能力不够划地自限,实际上是没有坚持到底。在这里孔子勉励冉求要知难而进,只有这样,才能得道。事实上孔子自己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述而》)。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二)教育的基本内容问题
就教育内容来看,孔子主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教育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述而》),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孔子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但他所用的教材多是沿用周代贵族学校所用的六艺,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子所雅言,《诗》《书》执礼。”(《述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季氏》)由此可见,孔子是以《诗》《书》《礼》《乐》为普通教材教育学生的。至于“《易》《春秋》”只是在孔子的晚年才进行研究并付诸教学的内容,所以孔子说:“五十以学《易》”(《述而》)。也可能因为《易》《春秋》是比较高深的学科,只有少数高材生才能学习,所以说“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孔子世家》)。那么,在这些教学内容中孔子最为重视的是什么呢?从《论语》的许多思想中可以看出,《诗》《礼》是孔子教学的主要课程。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季氏》)“诵《诗》三百,授之以政。”(《子路》)“《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又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八佾》)“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为政》)这些思想说明,孔子不仅重视《诗》《礼》的教育,而且重视这些内容的总结、挖掘与研究,它对中国古代教育内容的丰富和完善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孔子在重视博学的同时,也强调学习要抓根本的东西。孔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这里孔子在回答子贡的问题时,说明自己的“多学”是相对的,在多学的基础上,我是用一个道理来贯穿自己的学说的,这个道理就是学习的根本,学习重在抓住根本。这里孔子间接地说明了博与精的关系,值得借鉴。
(三)教育的基本原则问题
在教育指导思想问题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卫灵公》),即受教育者不应分贵贱、贤愚,应该机会均等。这一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级界限,扩大了教育对象,使教育扩及于广大平民,这在当时无疑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孔子以前,学在官府,一般平民百姓的子弟是上不起学的,文化的传播范围是很有限的。孔子恐怕是创办私立学校的第一人,而且,他的学生大多出身贫贱。为什么穷人的孩子能上得起学?因为孔子收费十分低廉。《述而》篇中记载:“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脩,即干肉,十条为束,“束”即十条干肉。这是古人用来作为初次拜见的礼物,但这礼物是微不足道的。孔子提倡“有教无类”,能面向所有学生,不分贫贱、地域,一视同仁。孔子设立私学而不以赢利为目的,又能平等地对待他的学生,有利于文化在下层人民中间的传播。这一办学指导思想是值得今天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民办私立学校的办学者们学习的。
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也就是说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以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为贯彻这一思想,孔子很注意对自己学生的观察了解,诸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雍也》),在此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比如冉求办事畏怯,所以要鼓励他;子路胆大过人,自以为是,所以要故意抑制他。即:“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孔子还重视诱导式的启发教育,不要求学生死读书,而贵在触类旁通,即所谓“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子夏谈诗“巧笑倩分,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从而体会到“礼”应该以忠信仁义为本的道理,因此孔子称赞他道:“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八佾》)能启发我的人是子夏啊!现在我可以与你谈论《诗经》了。颜渊听老师讲学后“亦足以发”(《为政》),子贡也说他“闻一以知十”(《公冶长》),所以孔子特别称赞颜渊的聪明好学。这正是启发诱导式教育的必然结果。孔子特别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即:不到他苦苦思索而想不通时,我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讲而讲不明白时,我不去开导他;列举一个道理而他不能类推出三个道理,我就不再教诲他了。孔子还强调在实行启发诱导的基础上,必须注意循序渐进:“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子罕》)这种使学生竭力钻研,“欲罢不能”的情状,正是对循循善诱启发教育的写照,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习方法的问题上,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四)教育者自身素质问题
孔子认为教育者首先必须正身正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样才能成为学生仿效的合格榜样。其次,要有一颗宽宏博大的爱心,包容学生,诲人不倦,本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思想,关心、帮助每一个学生。最后,教育者不能缺少“终身学习”的观念。许多人认为,“终身学习”的观念是舶来品,是开放后才传入我国的一种学习理念上的革命。其实,《论语》中的很多地方都体现了这一思想。《里仁》中的“朝闻道,夕死可矣”,《述而》中的“学而不厌”等都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有一次,孔子站立于黄河岸边,看着滚滚东流、一去不返的河水,由衷地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的感叹。而且,即使他经常处于清贫,甚至饥饿之中,也毫不悲观,仍把学习当做一件乐事而坚持不懈。从“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等记述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超然脱俗、求知若渴的圣贤就站在我们面前。对于好学的弟子颜回,他更是大加赞赏:“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现在,时代变了,知识的更新速度更快。据研究,一个人工作一生所运用的知识,只有20%左右是在工作前的学校里获得的。如果不能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一个教育工作者绝不可能搞好他的工作,更不可能培养出具有“终身学习”观念的开拓创新型人才。
(五)教育的理论基础问题
孟子以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和捍卫者自居。在政治上,孟子主张“仁政”,其中心是“民本”思想。他认为仁政的根本在“得民心”,而教育是最有效的手段。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仁政必须辅以善教,善教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在哲学上,他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是至纯至善的,是先天固有的,不过在这“性善论”中,人性不是具有纯粹的完美的道德,只是说人性中具有“善端”,又可以说是善的因素或萌芽。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然而要做一个完美的人,有这四个善端还远远不够。人之贤愚,还取决于对这种先天的善端能否存而养之,扩而充之。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找回散失的善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他认为,任何人只要肯接受教育,肯学习,就可以把先天的善端充分发挥,从而达到极致。
从这点来说,似乎与孔子讲的“有教无类”是一致的,但实际上,二者是有所不同的。孟子教人是要看对象的。据说滕国国君的弟弟滕更曾到孟子门下求教,孟子总是不回答他。公都子问孟子这是为什么,孟子回答说:“倚仗自己的权势地位来发问,倚仗自己的贤能声名来发问,倚仗自己年纪大来发问,倚仗自己的功劳勋绩来发问,倚仗自己是老交情来发问,这些都是我所不回答的。滕更已经占了其中的两条了,我自然不回答他。”事实上,生活中确实有些人可教,有些人不可教,也正如孟子所举出的那五种人。这些人不可教,关键在于这些人求学问道的态度有问题。教与学中,求学问道者只有虚心向道、诚心求学,才能听教,才能得道,教也才能有实效。
此外,孟子还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的认识论,认为人的心性来自天赋,与天相通,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尽量扩充自身善端,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孟子性善论是唯心主义的,目的是证明宗法道德的合理性与自觉修养道德的必要性。孟子与告子等人就人性问题展开的辩论,深化了对人自身本质的探讨,为以后中国思想界提出一个重要课题。性善论是孟子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其论证教育基本问题及阐述教育教学原则、方法的理论基础。
(六)教育的作用和地位问题
孟子说:“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不先教导民众而去役使他们,这叫做加害于他们。不教而用是为殃,这话很有道理。如果让一个人去做很危险的事而不先告诉他规避危险的方法,那其实与谋杀在实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再扩而论之,其实孟子在这里强调的正是教导、教育、教化的重要性。
首先,从国家和社会方面看,教育是“行仁政”“得民心”的重要手段。
孟子在性善论基础上,提出仁政思想。“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于掌上。”“不忍人之政”即是仁政。仁政必须重视教育,“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因为只有教育才能培养“仁者”,造就“俊杰”;任用这样的人做官,才能施行仁政,治天下如运诸股掌。
孟子十分重视民心向背,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著名论断,在历史上有很大影响。他认为教育是得民的重要手段。即:“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总之,教育对于施行仁政,巩固政权,实现社会的统一和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忽视教育,则“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
其次,从人的发展方面看,教育是保存和扩充人的善端,形成高尚人格的决定力量。
孟子性善论认为“仁义礼智根于心”,“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但是,天赋予人的只是善端,而非完全的道德;况且,人受环境影响,善端遭陷溺就会为不善。所以说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教育的作用即在于促进人对自身固有善端的体认,获得道德修养的主体意识,保存、扩充和发展善端,成为道德上的完人。
此外,孟子提出学校要“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申以孝悌之义”。办学目的在于“明人伦”,使学生懂得并遵守维护尊卑、贵贱、男女、长幼、朋友关系的封建道德规范,培养自觉服从封建统治秩序的“君子”“圣贤”。“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明人伦”的教育也就是自觉体认和扩充四端为四德的实际内容。孟子要求学校的智育、美育都要为“明人伦”的目的服务,围绕孝悌仁义来进行。“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这样,封建伦理道德教育就成了学校教育的主体和中心。
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都把孟子提出的“明人伦”当做教育目的。这对于统一办学思想,统一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把学校教育目的局限于明人伦上,有重德轻智倾向,忽视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对中国古代教育也是有消极作用的。
(七)教学方法问题
建立在性善论基础上的孟子教学思想,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理性思维的重要性。虽然孟子教学论主旨在阐发孔子已经提出的各项原则,但是仍具有自己的特色。
孔子最先提出启发教学原则。孟子发展孔子思想,更加强调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要自求自得,教师不应代替学生思考做结论,也不应降低对学生的要求。他说:“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又说:“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孟子“尽心、知性、知天”思想,认为“万物皆备于我矣”。认为只要自己自觉体认,积极思考,便会获得知识德性,即所谓“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孟子认为,也只有这种自觉探求思考得来的知识,才能掌握得牢固,运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从性善论出发,强调知识德性的内在内求,重视独立思考的作用,发挥教为诱导、学为主体思想,发展了孔子启发教学原则,但是也使之蒙上了神秘色彩,而且有忽视闻见之知的倾向。
孟子认为学生的素质、才能和学习态度、条件等是有差异的,教师应当针对不同类型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又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总之,应当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孟子继承发扬孔子因材施教思想;同时提出教学必须坚持一定标准,对因材施教思想作了必要补充。《孟子》举例说,羿教人射箭一定把弓张满,学者也必须学着张满弓,张满弓是射箭所要求达到的标准。能干的工匠教人学艺,一定要用规矩,学者也必须学会用规矩,因为无规矩方圆便失去了标准。“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教学既要做到因材施教,又要坚持统一要求与标准,“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孟子以流水为喻,生动地阐发了孔予循序渐进的学习思想。“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必须反对急躁躐等,因为“其进锐者,其退速”。同时,孟子讲循序渐进,还有不舍昼夜、持之以恒的意思。他说:“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因此,坚持循序渐进原则,还必须反对“一曝十寒”、半途而废。学习要有成效,还必须做到专心致志。孟子以二人从弈秋学艺,学习结果大不相同的故事,说明“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的道理。
在《论语》中,我们还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孔子“学思结合”和“诲人不倦”的精神,以及他的特别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德育的教化作用、对美育的精辟论述、身教重于言教的思想。重新品味这些智慧的箴言,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发挥好“主导”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孟子继承并发挥孔子的教育思想,许多问题比孔子讲得更为明确、生动;又在新提出的“性善论”的基础上,发展出“心性之学”。孟子认为人生有“三乐”,其中,父母兄弟身体无恙,一家人和睦相处,应该说是亲情之乐;做人处世,一切都问心无愧,应该算是自身之乐。以上二乐,很多人都能做到,也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亲情和个人之乐。而“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孟子把它当做人生的极乐,比什么财富、名誉、地位都更有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