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代愚公姚天恩

当代愚公姚天恩

时间:2023-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98年12月19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亲自将“为人民筑路,为祖国架桥”的牌匾颁发给焦作市公路局局长姚天恩。公路工程濒临瘫痪,在建项目何去何从,危难之时,43岁的姚天恩出任了焦作市公路局局长,挑起了沉重如山的12项路桥工程。女儿出嫁,他没有通知本单位一个人,为了修公路,姚天恩大义在胸,舍亲抛帮,移孝作忠,廉洁奉公的人格为公路局的廉政建设作出了表率。

1.当代愚公姚天恩

焦作,中国版图上这个面积只有4071平方公里,人口313万的中小城市,正在将宏伟的“三路一桥”高速公路框架付诸实现。而承办如此巨大工程的法人,竟是自筹资金33亿元的焦作市公路局。这在河南是首例,在全国也少见。

1998年12月18日,在首都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交通发展新闻座谈会上,焦作市公路局局长姚天恩,向首都人民和新闻界介绍了焦作市公路事业投资33亿,高起点、大跨度、超常规、快发展的情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鲁志强高度评价了这种气魄和胆略。

1998年12月19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亲自将“为人民筑路,为祖国架桥”的牌匾颁发给焦作市公路局局长姚天恩。姚天恩激动异常,浮想联翩,他清楚地知道在这巨大的荣誉里面,凝聚了焦作公路建设者们多少心血和汗水,他禁不住想起了焦作公路建设者们艰苦创业的日日夜夜……

1994年6月,曾先后担任济源市一山区乡的副乡长、济源市交通局局长、招商局局长的姚天恩,带着焦作市委对他的嘱托和厚望,走进了焦作市公路局,挑起了局长这副重担。5年来,他团结一班人,勇于开拓创新,率领全局干部职工创造了焦作公路建设历史性的大跨越:完成了投资6.9亿元的18项公路建设项目,全市列养干线公路达到742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10.4公里,高于河南全省平均32.9公里和全国平均12.4公里水平。连续获得全省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好路杯竞赛“金杯奖”。重创和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园林式单位称号。1998年又跻身于全国最大服务行业500强之列。姚天恩同志连年被评为省、市先进工作者,1998年被评为全国公路系统创新局长、河南省劳动模范、省“五一”奖章获得者以及1998年焦作市十大新闻人物称号。

人们在惊奇、羡慕焦作公路人的辉煌业绩的同时,更多的是想了解姚天恩其人。

受命于危难之时

地处豫北的工业重镇焦作市,是晋煤外运的咽喉要道,1993年以前,焦作的公路状况可以说是“三超一低”:超流量、超负荷、超期服役、低等级,公路成了制约焦作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一度流传的“山阳城,山阳城,山阳城路难行”,“大坑卧下牛,小坑遍路有”等民谚,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公路状况。1993年初,焦作市紧紧抓住国家政策向能源、交通倾斜的机遇,确立了“超常规、大跨度、高起点、快节奏”发展思路,焦作公路“八路四桥”12项商品路桥大工程全面铺开。到1994年6月由于资金缺口太大,导致工程进展缓慢,个别工程甚至到停工状态,所谓“路通桥不通、桥通路不通、半通半不通”,极为贴切地描述了当时的状况。公路工程濒临瘫痪,在建项目何去何从,危难之时,43岁的姚天恩出任了焦作市公路局局长,挑起了沉重如山的12项路桥工程。

姚天恩生长于济源王屋山下,这个愚公的后代,今生今世与山有缘,与路有缘,在任副乡期间,组织了万人修路大会战,一个月修通18公里山区公路。在任交通局局长时,又一头扎进了大山深处的水洪池村,组织村民劈山修路,4年修出条著名的“通天路”,而今人们拭目以待这位风云人物如何尽快完成共需资金3.6亿元人民币的12项工程!

引人才 筹资金

时间容不得姚天恩有片刻的喘息,上任伊始,他就一头扎进了工地,每天披星而出,荷月而归,带领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深入调查研究,走遍了全市7县4区,当他把12项大工程的进展、资金需求摸透时,感到了肩上担子的沉重。姚天恩思考着、运筹着,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使他感受到焦作的公路大建设必需有新思路,采取大动作,才能迈开大步子,否则,公路设施滞后的局面难以扭转。姚天恩食不甘味,彻夜难眠,不知熬过了多少个夜晚,做过多少次论证,也不知和班子成员进行过多少次研究,姚天恩才下了决心,明确提出焦作公路建设事业要实现四个突破,即:“全国改革开放要有新突破;公路开放力度、招商引资工作要有大的突破;文明样板路建设要有新突破;优质工程要实现零的突破”。而要实现四个突破,关键在于资金和人才。为此姚天恩首先从改善班子结构、加强领导力量入手,率先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公路局行政副职,有5名同志分别被聘为副局长和总工,使班子的年龄、文化和专业结构得到改善,大大提高了班子的整体水平和领导效能。同时又从西安公路学院聘请了70多名高级工程师担任监理。充分发挥自己曾任招商局长的优势,上北京、下广州,跑省跑部,托亲找友,四面出击,虽说碰了不少壁,吃了不少闭门羹,可很快就捧回了一亿多元的拨款和贷款。国内银根紧缩,贷款困难,姚天恩又将眼光瞄向了国外,他首先筹办了北京、深圳两个办事处,接着又一次次南下港澳、东渡扶桑,甚至远渡重洋到美国与加拿大,与外商频频接触,为焦作市领回一个个远方之客。香港定嘉公司老板慧眼识珠,一次投资3030万元。接着,澳门大明公司、香港长江实业公司、香港联合中华公司也接踵而来……一份份意向书、合同书落笔签字,一家家中港、中澳合资公司成立,数10亿资金已在掌中。有了钱,焦作历史上空前的公路建设之仗便打响了。

廉洁奉公 率先垂范

公生明、廉和威,姚天恩在生活上严格要求,勤俭朴素,他远离家乡,远离妻女,吃在本局的食堂,住在本局招待所一间七八平方米的房间。外出引资、开会,坚持住低档房间,泡方便面,吃“地摊”。在姚天恩筹资阶段,几个月不回家一趟,母亲生病住院,他没到床前照顾老人一天,八旬老母思念儿子,好不容易接到他一次电话,便声泪俱下,他手握话筒,泣不成声。女儿出嫁,他没有通知本单位一个人,为了修公路,姚天恩大义在胸,舍亲抛帮,移孝作忠,廉洁奉公的人格为公路局的廉政建设作出了表率。

公路局要想被社会承认,被社会各界尊重,必须多修路、修好路。“八路四桥”12项工程能否保质按期建成,是社会各界对公路部门的一个严峻考验。姚天恩心里明白:在12项大工程全面铺开的同时,如果没有一套严格质量管理措施,出现了质量问题,将会成历史的罪人。为此他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严格按照国家法规要求,公开招标,优选施工队伍,把好工程质量第一关:健全和完善工程监理制度,设立专职监理部门,委托第三方进行旁站并在施工中推行国际上通行的“菲迪克”管理模式,实行质量、进度、投资三大控制;加大设备投入,提高科技含量,投资4000万购置了日本加腾挖掘机、德国宝马振动压路机、沥青摊铺机等大型设备,给中心实验室投入1000万元购买了先进试验设备。这此先进设备的投入,大大提高施工水平和工程质量。在重视质量管理的同时,姚天恩还十分重视管理工作的自动化建设,率先在全省进行了公路办公信息管理系统(MIS)的开发应用,先后对机关中层干部、技术骨干进行微机培训,多次组织工程质量技术研讨、广泛开展质量意识教育。除了用制度、机制保证工程质量外,现场办公,检查质量,是姚天恩的一贯做法,一日姚天恩到正在施工的小尚石河桥检查,已是傍晚,他发现施工用的料板有质量问题,便让施工人员作试验,谁知恰逢停电,自备发电机又锁在仓库,拿钥匙的人不在。他们把门锁橇开,立即试验,决不能拖延到明天,当试验完毕,拿出处理办法,已是子夜时分了。在焦温路上,他发现施工用的水泥不合格,便当场决定退掉这批水泥。为了弄清一个数字,他能用电话催促远在数百里外的计划科长连夜赶回,由于对工程质量常抓不懈,并建立了严格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使12项工程质量合格率均达100%。有三项被评为省厅优质工程,填补了焦作公路建设史上优质工程的空白。

姚天恩视质量如生命,爱职工同手足。他常说修桥铺路是积德行善,可社会上很少人看重养路工,他发誓要提高养路工人的社会地位。为了叫职工人人有房住,尽管资金仍很紧张,他还是筹建了5栋功能齐全的家属楼,装修了多功能歌舞厅,修建了五彩喷泉式的小花园,为每个道班配置了电视机、录音机、卡拉OK机、乒乓球、篮球,职工们工作、生活环境大大改善,同时还与河南电影制片厂合拍了反映公路职工艰苦创业的7集电视连续剧《日出日落》,与河南大学黄河艺术团联合编排了全国第一部反映公路人的大型现代豫剧《走出一线天》,先后赴郑州、北京汇报演出。焦作公路局的地位和名声大大提高,要求分配到公路局的退伍军人、大学生络绎不绝,托亲找权要求调进公路局的人也一个接一个……

1995年底,12项公路建设工程全部竣工。在成绩面前,姚天恩没有止步,人不卸甲,马不下鞍,率领全市公路职工又用一年时间一鼓作气拿下了2.5亿元的6项建设工程,焦作的公路密度在全省遥遥领先,焦作的公路名声大振。

永远追求卓越

机遇对于每个人都是宝贵的,抓住了机遇,也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而要紧紧抓住机遇,不仅需要机敏,还需要一种历史的责任感。姚天恩是一个善于抓住机遇的人。虽然焦作先后完成了18项新建和改建工程,但焦作仍没有一条高速公路,这与区域经济日益发展不相适应,加上焦作又不在国家规划的高速公路十字架的辐射范围,得不到国家政策的倾斜,但焦作又地处晋煤外运的咽喉要道,因此发展高速公路不容置疑。“干!即使得不到国家支持,也要自己干”。姚天恩暗下决心,他相信灵感的机遇永远是留给那些勤于开拓和追求的人。于是姚天恩果断决策,按照“全面规划、远近结合”的原则,对后备项目进行排队,并按轻、重、缓、急顺序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做好项目储备工作。姚天恩和助手们以超常的眼光,过人的胆略绘制新的宏伟蓝图:“九五”期间,投资33亿元修建焦作至新庄、焦作至晋城高速公路和焦作至巩义黄河公路大桥。通过它们与107国道、310国道接轨,从而为焦作提供快速通道。天道酬勤,当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的大好机遇刚刚到来。焦作公路人就立即拿出储备好的项目,捷足先登,通过贷款、融资、合作等方式,已筹措到足够的公路建设资金,为跨世纪的宏伟工程赢得了资金保证。

投资33亿元,让“三路一桥”高速公路框架成为现实,让焦作经济驶上快车道,充分显示出焦作人的魄力与胆略。要知道,高速公路是用钱堆出来的,一般来说,平原铺设一公里高速公路大约需要2000万元,而山区铺设一公里高速公路则需要3000万元。不靠国家投资,完全靠自己筹资修建高速公路在我省还是第一家,而一个地市级跨地区修建高速公路(焦作高速公路从新乡市原阳县通过;焦作至巩义黄河公路大桥的另一端在巩义市境内)在全国更属首家。

1998年8月18日是焦作市人民难以忘记的日子。这一天,投资12.4亿元的焦郑高速公路正式破土动工。它开创了我省地市筹建高速公路的先河,在全国也不多见。1998年12月11日,投资4.8亿元的焦作巩义黄河公路大桥也鸣放了开工的礼炮。目前,15家承包商正日以继夜,你追我赶,加紧施工,建设工地上那隆隆的机鸣声已奏响了迈向新世纪、实现焦作公路第二次历史性大跨越的进行曲。

姚天恩和助手们紧锣密鼓地筹建晋焦高速公路的招标及开工建设等工作。路是躺着的碑,人是竖着的碑。姚天恩——这位愚公的后代,在经历人生道路的艰苦跋涉,写就了一部辉煌的篇章。当问及今后的打算时,姚天恩激情满怀,雄心勃勃地说:“当高速公路、黄河大桥全部竣工后,要全部运作上市,以发挥更大的投资效益。”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可以预见,实现焦作公路建设第二次大跨越己指日可待。焦作正走向光辉灿烂的未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