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删减诗书,以述为作

删减诗书,以述为作

时间:2023-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记载,他的六世祖名为孔父嘉,也称公孙嘉,在一次宫廷政变中与宋殇公一起被人杀害了。孔父嘉的儿子遂就逃到鲁国,以孔为姓氏。孔子17岁时母亲也去世了。但不幸没有使孔子消沉下去,反而使他更坚强了。他35岁时为避鲁国内乱到了齐国,做了齐国贵族昭子的家臣,并希望能为齐景公所用。孔子多次遭围困、驱逐、迫害之苦,栖栖惶惶。

2.删减诗书,以述为作——孔子对儒学的奠基

前面我们讲了儒家的来源,而儒学是孔子所创立的。那么,孔子是如何创立了儒学的呢?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孔子是一个什么人。

孔子,名丘,字仲尼。出生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据记载,他的六世祖名为孔父嘉,也称公孙嘉,在一次宫廷政变中与宋殇公一起被人杀害了。孔父嘉的儿子遂就逃到鲁国,以孔为姓氏。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鲁国著名的勇士,在两次战役中荣立功勋;他的前妻生了9个女儿,为要个儿子以传宗接代,就娶了一个年轻的颜姓女子为妻。依照习俗,他们在尼丘祷神求子。后来生下孔子。故取名为丘,字仲尼。

孔子的出生地就是今天的山东省曲阜市的南边(当时是鲁国的昌平乡陬邑,音zōu yì)。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母亲就带他到了当时鲁国的都城曲阜,住在人家墓道外所立的石牌坊边,生活得很艰苦。孔子17岁时母亲也去世了。孤苦伶仃的孔子听人说有个姓季的贵族常给一些社会术士饭吃,就以士的身份去求口饭吃,却遭姓季的无礼嘲讽。这使他倍感世态炎凉。

但不幸没有使孔子消沉下去,反而使他更坚强了。他为求生而去帮贵族养牛羊、保管仓库。每干一事都很认真,他养的牛羊都很肥壮,他管的仓库账目也很清楚。这些劳动在当时看起来很低贱,但它锻炼了孔子的意志,也使他了解了社会现实。

孔子生逢春秋时期,战乱频频,道德沦丧,礼乐制度混乱不堪,如当时鲁国权臣季氏在家偷用天子才能享用的八佾(yì)歌舞排场;还有些贵族也用天子才能安排的祭祀仪式祭祖。残酷的社会现实和悲惨的个人经历激发了孔子满腔的救世热忱。他向往和平安宁的社会生活,向往天下有道的清明世界,希望重振礼乐以恢复先王时代的盛德大业。

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他立下大志,刻苦自学古人遗留下的各种学问,以寻求救世的真理。大家知道的“废寝忘食”这个成语,最初就是从孔子这儿来的。“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因学识渊博而赢得了大家的敬佩。当时齐景公(齐国的国君)带着大臣特地慕名来拜访他;不少贵族也把孩子送到他这儿来学礼。

为了实现自己匡正天下的理想,满腹经纶的孔子投身到当时的政治生活之中。他35岁时为避鲁国内乱到了齐国,做了齐国贵族昭子的家臣,并希望能为齐景公所用。由于齐大臣晏婴所阻,一些大夫为自己操纵政权方便,甚至要加害于他,他只好又回了鲁国。当时鲁国政治一片混乱,贵族当权且嫉妒贤能,国君也只是他们的傀儡,他们决不想让出身低层的贤能之士执掌鲁国大政,而且孔子的政治见解与他们水火不容,这使孔子在鲁国也无用武之地。孔子后来又到过楚国、郑国、宋国、蔡国、陈国等等。可是这些国君多为平庸之辈,不能真正认识孔子的才干,而且一些大臣也为自己权欲私心所驱,也反对他的“仁政”主张。孔子多次遭围困、驱逐、迫害之苦,栖栖惶惶。有一次他和学生们被困于陈蔡之国的野郊,竟断粮7天,一些人也病倒了,但孔子救世之情矢志不移,依然坚持给学生讲谈做人治国的道理。

孔子虽历尽艰险,但仍没能通过行政方式来实现他的远大抱负。于是,他晚年便办起了学校,从事教育和学术研究工作。通过言传身教,弘扬社会良知,伸张正义。他的弟子有3000多人,其中著名的有72人,他们都成了社会的栋梁,发扬着他的仁义思想。

孔子艰苦搜集、仔细整理当时的文献,并结合自己的社会实践体会,编辑、核定了六本教材,即所谓的“六艺”——《诗》、《书》、《易》、《礼》、《乐》、《春秋》。它区别于当时官方的学校教材《礼)、《乐》、《射》、《御》、《书》、《数》。孔子以“仁”为核心,研究出一套修身、齐家、治国的完善自我与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思想,从而也形成了影响乃至决定了我国文化特色的儒家思想学说,对中国文化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后来,历代王朝把它们奉为经典,故又称之为“六经”。孔子整理的“六艺”成为儒家思想文化的主要载体。

《诗》是一部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庙堂和民间诗歌作品的合集,其中有贵族的创作,也有平民的歌谣。诗歌的作者采用了直陈其事、因物起兴或借物作比等不同的写作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意和讽喻时弊。它反映了从五畿(jī)到各国中贵族和平民的时俗风尚,并成为春秋时代有文化修养的贵族们在不同类别的政治场合下讲究外交辞令所取用的源泉。孔子搜集、整理,编选了300余篇,作为能培养人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熏陶人高尚情操的语言课教材。

《书》,是夏、商、周各代臣的言论文告及其大事的记录汇编。其中有许多统治阶级的经验教训,是学习政事的教材,其中贯穿着按礼行仁政的思想。

《礼》、《乐》,是先人传下来的人们各种言行之礼及音乐方面的记录。孔子身处乱世,当时的社会礼乐制度都已被破坏,他就一方面耗尽精力去搜集、整理《礼》、《乐》的遗文,以恢复礼仪、礼节、礼器等道德规范要求,另一方面又集中思考去追索礼、乐原来的精神实质,找出其中善的和美的准则,加以弘扬和推广。他对礼、乐潜在精神的体会往往超越了前代人的水平,而在推广方面所做的工作就是把“礼”也推广到普通平民,这对后世下层人民的精神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易》,是在西周时代就有的占筮(shì)之书。它的占筮方式和用卦爻(yáo)辞解说。到春秋时在鲁、齐、晋、秦等国都很流行。《易》的内容很丰富,孔子只选取了其中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尚辞”、“尚变”,主要探讨了其中万物之变、世界之变的原理,并应用这一原理说明个人在自我完善成为圣人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如何观“变”又“应变”,从而建立了一个辩证的世界观、人生观,也建立了一个伦理化的思维模式。

《春秋》,这部教材的编写和其他五本有所不同,这其中有很多有关孔子自己的文字记载。因为孔子所处的时代世衰道微,礼崩乐坏,臣弑(shì)君的有之,子弑父的有之,孔子为推行“仁政”“王道”,就写下这部《春秋》,把自己多年奔波未实现的政治理想、治国方略表达于其中,作为后世君王经世的大法。他在叙述历史史实中阐述了如何按“名分”来统治管理国家的政治思想。他说:“名正则治,名不正则乱。”这时的名分,即“礼”的原则,而礼的本质即人的仁义精神;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

孔子所创的儒家思想体系除在这六本书中可见,也集中地体现在《论语》中。《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相互答问与言论的记录。他认为,“仁”就是克己爱人。孔子的“仁”学思想系统,主要体现在《论语》之中。在他看来,人都有七情六欲,但在社会中与人交际时不能任性,要克制自己,按社会的“礼”——道德规范行事。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别人也会不想要的,不要强加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想要的,要首先考虑别人是否也想要,要考虑先满足他人的需要,再满足自己的需要;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别人也会想达到,那就先帮别人达到再努力自己达到(“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人与人之间不论贵贱远近,都要宽厚仁爱相待,对父母要孝敬、对兄长姐姐要恭敬、对弟妹要友爱、对朋友要守信、对国君要忠诚。无论是穷困时,还是富裕时,无论是顺利时还是逆境中,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时时事事都要行“仁”遵“礼”。只要是“仁”事,哪怕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去做。一个人要一生都有学习精神,修养自己,才能成为“君子”、“贤人”。

孔子希望国家的国君、大夫们得首先有一个好的德性,才能管理好国家;不但待人接物是亲爱表示,而且要切实给老百姓带来好处。国家的管理制度也必须是体现“仁政”的理想。这样,社会才能安定,老百姓才跑安居乐业,天下由此才太平。孔子的研究为国君、士大夫在政治上的行动提供了帮助。

孔子的“仁”学思想注重践履。知“仁”并且为仁,由“立己”到立人,从而惠施大众,使广大人民安居乐业。所以人们也称它为教做人的学问。

孔子死后,孔子的学生们散居四方,各立门户,传述孔子的学说。各人传达有异,孔门因而分有多种学派,其中孟子与荀子创立的学说最为有名。孟子之学后来结合了阴阳五行之学,荀子之学则接受了一些名家、法家思想。秦朝时“焚书坑儒”,孟子之学遭毁,汉朝以后董仲舒对儒学作了新的创造,使孟子之学又被尊崇,荀子之学渐渐失势乃至湮没。唐宋之后,孔孟并称,成为封建王朝的官方正统的理论思想,逐渐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精神支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