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本性趋善,德教为先

本性趋善,德教为先

时间:2023-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的本性不一样,提升人的境界的方式也就不一样呀?孟子主张性善说。他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有善良的天性。因此,孟子认为,提升人的境界就是让凡是知道自身具备这样四种情愫的人就尽力地、不断地充实、完善这种高贵的情感,并不断地向外推广。大儒家告子则认为,人的天性既非善也不恶,就像水的流向不会天生是由西向东流的一样。还有的儒家则认为人天生就有善也有恶。

6.本性趋善,德教为先——儒家提升人生的方式

人成为仁人、圣人,也并不意味着人就能完全摆脱如生存等动物性本能的一方面,但人可以以更加文明、和谐的方式来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这才是人之所以高贵于动物之处或人性崇高、光辉的表征。

但人比动物高贵、善良,这是不是说人一生下来就带有善良的本性呢?还是要靠后天社会的教化培养而成的呢?为什么同样的社会环境乃至家庭环境、受教育条件下又有人为善、有人作恶呢?这是不是各人的本性善恶不一样?人的本性不一样,提升人的境界的方式也就不一样呀?

关于人的本性是善还是恶或是无善无恶的问题,儒家的各大思想家们看法并不一样。

孟子主张性善说。他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有善良的天性。如有人突然看到一个小孩要跌到井里,就本能地赶快跑过去拉住。这个人也并不是与这个小孩的父母有很深的交情,也并非要以此见义勇为之举以博得别人的美誉,更不是因为怕听小孩的呼救的惨叫声而这样做的,而是因为人天生就有善良的恻隐之心,看到别人的不幸就生同情、怜悯之意而慷慨相助!可见,人的本性没有不善的,就像水没有不往低处流的一样。

孟子还说,人有怜悯别人伤痛的心,这是仁的开端;有羞耻厌恶的情感,这是讲义的萌芽;有遇事遇人知道辞谢退让,这是懂礼节、讲礼貌的表现;有是非判断的能力,这是人生下来就有智慧的说明。人有仁、义、礼、智这四种心情,就像人有四肢一样。这“四端”,并不是如以火融化金似的从外面强加进人的内心的结果,是人生来就有的呀,这才是人性,也是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所在。只不过有的人没有好好地想一想罢了。人只要求善便可得,不求便失去了。各人的善恶品德不同,到后来竟有一倍、五倍甚至无可比性,都是由于人自身不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质的缘故啊!人明明有这样善良的天性,却还说自己不能成为仁人,那就是甘心戕害自己了。

因此,孟子认为,提升人的境界就是让凡是知道自身具备这样四种情愫的人就尽力地、不断地充实、完善这种高贵的情感,并不断地向外推广。就像火开始燃烧,泉水开始涌出,如能不断地添加柴火或泉水保持充足,则火就会愈燃愈旺乃至成燎原之势,泉水就会源源不断,它们就足够保证天下之用了。同样,如果人不能扩充善的情感,则他就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能侍奉好了!

不同于孟子,荀子则主张性恶说。他认为,人生下来就有好利之心和各种情绪欲望的追求。如果顺其自然,社会上就会到处争乱抢夺,礼仪辞让之德就消失了,也没什么忠信之士了,到处充满邪恶。人这种本性之恶是不可变的,但人可以通过学习、实践努力而达到善的境界。所以人的善良,一定要有师法的教化、礼仪的诱导,它是后天人为的教育之结果。

大儒家告子则认为,人的天性既非善也不恶,就像水的流向不会天生是由西向东流的一样(只有西高东低的条件存在,水才如此流向)。人有善有恶是由于人向善、为善的努力不同而已。

还有的儒家则认为人天生就有善也有恶。只不过有的后天持之以恒地努力向善、行善,抑制住了自己本性恶的方面而成了善人,如君子;而有的则相反,就成了道德败坏的小人。但无论怎样,人天性的善与恶的本性却是不会完全消失的。

汉朝的董仲舒就提出“性三品”说。他认为有的人生来就有善的质地,但还要经过后天教育、学习才能成为圣人,这是圣人之性;有的人生就无善也无恶,但经过循序渐进地培养,也能成为好人,这是中民之性;还有斗筲(shāo)之性,这是小人之性,这样的人性就不是有善之质或质朴之质了,而是堕落了的恶德。

儒家对人性善恶的说法虽不一致,但总体上却都是有一个共同的认识的,即人最终都是要向善的,而且都可以有行善的能力的,也就是人整体上是趋善的。

那么,人怎样才能趋善呢?“德教为先”,首当其冲的或根本的办法就是要进行道德教育。

思想家们提出的道德教育的方法也不一定完全相同,但一般也都是从两个方面去做。一是强调社会的教育,一是加强人的自我教育、自我修养。

自我修养(也称修身)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外在求知学习——“格物致知”;另一方面是从内在自我要求——“正心诚意”。

格物,就是要广泛地探求世界万物的道理,如读书、论学、应接事物、反省内心等,要去观察、区分、解析、度量、比较万物每一个内容的本末、先后、终始、轻重、缓急。这是积累知识的过程。知识完备了,才能理解、把握世界,实践中也才会做。如什么也不知道的活,就会胡乱地去做。

如何格物呢?儒家认为要做到五点: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博学,就是要广博地学习。孔子能达到自由之境,就是因为他“六艺”都精通,广泛学习的结果。对于学习,要有一种紧张感;如不紧张,就恐怕会失去什么似的。对于社会的各种现象要勤于观察(而不是熟视无睹),对于各种好的书籍要尽量地多读,对于日常所接触之人物事理不要轻易放过,而且要多注意认识领会(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能那样做)。对于已学过的知识要时常温习,从旧知识中领会到新的心得。这样学,就会越学越博,越博越精。

审问,就是要仔细地去思考所学的知识,并向其他人求教,力求学得完备。孔子虽学识渊博,但他一生都是不耻下问(不以问知识不如自己的人为耻)。不知道的要问;虽然知道但仍有疑问的要问;知道一些但要知道得详细的也要问。问也不是乱问、空问、妄问,而是要有选择地问,看事情的轻重、缓急、繁简是否适宜而问。否则,问的结果不免空虚而无用。

慎思,就是对所学的知识材料要多推敲、思考,力求学得精确、细致。只是学,却不用心思考,人就不能真正理解,更不会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怎么慎思?孔子说,看的时候要思看分明;听的时候要思听得清楚;想发怒的时候,要想到人由于愤怒而会做出很多莽闯失误的事;对容貌,要想到恭敬;说话,要想到忠实;做事,要想到用全副精力专心致志地去做;有疑惑,要想到去问人;见到有利可得的事,要想到它是否合仁义道理。

明辨,是指社会的现象很复杂,所学的知识内容也很多,它们有同和异之分,有善和恶之分,有正和反之分,有真与假、是与非之分等等。因此,学习就要注意用心去判别其中的利害与是非,要明其实质,知其用途,分析条理清楚。否则,判断有误,事也会做错。

笃行,是指对所学的知识要具体落实在实践中,一是验证所学,二是在行中加深知,确信知。学的目的是为了知,知而不行,知就失去了意义,而且这样的知也不算真知。儒家对“行”很重视,孔子讲:“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意思是:君子在说话方面要讷讷地说不出口,在实行方面要勤谨敏捷;君子单怕自己的说话超过了他自己的行为。宁可多做,不可以为自己多有知识而言过其实。而行,也不是盲目地行,一要有决心,二要有计划,三要有恒心,不到成功不罢休。

致知,是格物的继续,是对格物所学的各种知识进行综合思考、整理加工,也是进一步体会社会规律、人伦道德的思想过程。致知也是学习,学知天、知命、知性、明道、明教、知人、知物等等(即要知道人的本质何在、社会发展的规律与人的真善美何在、个人生存与社会共生之道、人与人相处之道、如何克己尽性讲求仁、义、礼、智等等)。人生过程中会遇到这些方面的许多细节问题,若能知其来龙去脉、实质所在,则无论社会环境怎样复杂,我们也不会犯多大的错误。

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具体实践过程中,都要正心诚意。

正心,是致知的再发展。儒家认为,社会是很复杂的,事物也总是在发展变化的,而且人也各有好乐、忧患、怨恨、惊惧等情绪不同,这些都会影响人的正常思考,在情绪支配人时,人不能辨别清楚事物。因此学习或待人做事时要排除外来种种之诱惑或压力,排除情绪的干扰、聚精会神,这个锻炼专心的过程就是正心。譬如,人对自己所亲近的人就容易一味地偏爱,对自己所厌恶的人就易厌恶,对自己所畏敬的人就易畏敬,对自己所骄傲的人就易怠慢。所以,对好人也要知道他的缺点所在;对恶人也要知道他的美德所在。孟子还讲:“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这样,在处理一些事情时就不至于主观武断、有失公正而把握适度,这就是正心。

诚意,是指人在自我修养时,要做到既不欺人也不自己欺骗自己,无论是有他人在还是自己独自一个人时都要真心诚意,儒家称这样的心境为“慎独”。

古代一清官巡查政事到某县,县官想表达自己对大官的敬意,深更半夜送去黄金。清官大怒。县官说:“这事谁都不知道,但收无妨。”清官道:“这事你知、我知,天知、地知,怎么能说谁都不知道呢?”说得县官羞得无地自容。清官修养仁义之德有人在和没人在一个样,内外一致,没有丝毫虚伪。这样的人才叫达到慎独境界。如此切实真挚、诚恳的努力,才能无私无畏,才能得真“道”,能治理天下的大经、确立天下之大本,知道天地的变化,并应变自如,也才能真正达到自由的境界。

为此,人要常自省并勇于自责、自勉。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我每天必拿三件事情自身反省——代人家做事是否忠实地尽了自己的能力呢?和朋友相交是否有不诚信的地方呢?师长传授我的学业,可曾用心研习呢?见到有德性的贤人,就想学到和他相等;见到不贤的人,便从内心上省察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不贤之处,引以为戒,防止有类似的过失。自省方能自知、自知方能约束自己,减少过失。要严于律己,谦虚好学,每天都有新的进步。

一个人要立己、达到自由之境,就要如此“正心诚意”地“格物致知”。一生立志、好学、笃行,自信,自强。孔子讲:社会上有许多没学到的,能学习到时,就一定要学会才能罢休;有许多没有问到的地方,能问到的,不问清楚不能罢休;有许多没有想到的问题,既已想到,就一定想通为止;没有辩明的地方,辩到它时,不辩明不罢休;没有做过的,做到时,一定要落实到底才能罢休。人用一分气力就可以做的,我要用一百分气力去做;人要用十分气力去做的,我要用千分的气力去做。如果真能这样,就是最笨的人也能学好;即使最软弱的人也能变得坚强起来。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