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政与教化

德政与教化

时间:2023-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儒家认为道德是国家之根本所在或基础所在,从而主张“为政以德”,按道德的要求和以道德的方式来治理国家。这是儒家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上为他们的长治久安出的主意。儒家称此为“王道”,以区别于法家所倡导的“霸道”。这其实是儒家的五伦纲常的实施。九是对各国诸侯恩慰。儒家所提的“九经”无一不是仁义道德之方式。中国古人把对民众进行道德教育称为“教化”。儒家认为具体施教的途径可有十二种。

10.德政与教化——儒家治国的艺术

在治国问题上,先秦时期有依靠刑罚和德教两种争论。儒家认为道德是国家之根本所在或基础所在,从而主张“为政以德”,按道德的要求和以道德的方式来治理国家。儒生贾谊劝皇帝:可以用武力征战得到江山,但不可以也用武力的方式来治理国家。秦王暴政而失天下的教训不可不吸取。这是儒家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上为他们的长治久安出的主意。儒家称此为“王道”,以区别于法家所倡导的“霸道”。

儒家认为,国家能长治久安,就在于能得民心,而非土地。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以道德处理政事,就好比北极星一般,高居在星座上,那一切大小的众星都在四面围绕着它,拱卫着它)。“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仅以行政命令来教导百姓,以刑律惩罚方式强硬地实行统治,老百姓虽可暂时不敢犯罪,却没有羞耻心;以道德的方式治理国家,以礼貌的方式使大家守规矩,则人们不仅有道德感、羞耻心,而且都自愿地走正道)。以武力征服人,而不是使大家心服,是力量不够;以德性去使人归服,则大家是从心底喜悦,真诚信服的。而且“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失道者,亲戚也会背叛他;得道的人,天下的人都顺从他。若得道者攻打那些亲戚都反对的人,则百战百胜。这里的“道”、“民心”就是行仁义之德。

如从前商汤住在亳邑(bóyì),与葛国相邻。葛伯放肆无道,也不举行祭礼。商汤就派人去问他:“为何不行祭礼?”葛伯说:“因为没有牲畜可以供给祭祀。”商汤就派人送去牛羊等祭品。葛伯却把它吃了,又说没有谷米祭祀。商汤就叫亳邑的人帮他种,还让老的小的送饭给耕地的人。葛伯带了自己的人在半路上抢了酒饭,还杀了送饭的小孩。为此,商汤起兵去征伐他。商汤并不是为要富有天下,而是为天下的平民报仇。商汤从征战葛伯开始,共征伐了十一次,天下没有人能抵御。他向东面征伐时,西边人的夷人就抱怨;向南面征伐,北边的人就抱怨,他们说:“为什么不先到我们这儿来呢?”人民都仰望他来(以行仁政、德治),就像大旱时仰望天下雨一样。他们看到征兵过来,在市场上做买卖的人仍一样做生意,在田里除草的人也不停止劳作。商场杀了他们有罪的国君,慰问受痛苦的人民,真像他们的应时雨一样,他们是大大地欢悦。

那么,怎样进行德治呢?

儒家《中庸》里为统治者们提供了“九经”,简略介绍如下:

一是修身。国君自己要品德修养好,这样的道德表率作用非常重要。因为君王喜好什么,下面的百姓就会风行其所好。如,古代一君王喜欢穿紫色的衣服,于是全国都流行紫色的衣服。可是当时紫色的布料很贵,这样国人就开销很大。君王意识到后,立即改穿其他颜色的衣服,渐渐地社会上就少见紫衣了。所以孔子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君王品行正,不必下政令,百姓大臣就也跟着品行正派;反之,就是有政令,人们也不会按着做。)

二是尊贤。国家要尊重贤人,任用贤人,知人善任。那样君王就不会有什么困惑、忧虑了。如齐恒公因为有了管仲这样的圣贤之人,才能成为春秋霸主、国家兴旺的。反之如南宋时奸臣当道,导致了国家衰败。

三是亲亲。对亲人亲爱,这样伯叔兄弟间就不会怨恨。这其实是儒家的五伦纲常的实施。倡导仁、义、礼、智、信,社会五伦关系和谐,国家也就稳定或平安了。

四是敬大臣。要尊敬大臣,信任他们,这样他们就能敬业,为国家尽心尽力。

五是体恤群臣。同家正是因为那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官员才使得君王的政令得以推行的。群臣所负的社会责任很大,对老百姓的影响也很大。所以国家要对他们一视同仁,给予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鼓励和奖赏。

六是要认识到君王乃百姓之父母,要薄税敛,好人民之所好,恶人民之所恶,使天下百姓得以安乐。孔子有一次在路上遇到一位痛哭的妇人。问其缘由,妇人说,这里地处荒野,常有老虎出没。他的公公、丈夫、儿子都先后被老虎吃了。孔子问她为何不离开这儿。她说:因为赋税太重,难以求生。这里地处两国边界,倒可以逃避一些税收。孔子感叹:“苛政猛于虎也!”不强行搜括民脂民膏,节俭爱民,国家、百姓才能安泰。

七是招顾各种工人(工匠)。社会除了农民外,还有生产制作各种日用品的各种工匠,社会生活离不了他们。国家也要时时鼓励他们,使他们生活安定,也能使万物各尽其材,各尽其用。

八是安抚远方的人。对于四方来的他国宾客,都要送往迎来,礼仪周全。对他们好的地方要称赞,并向他们学习;而他们不如我们国家的,要怜恤他们,帮助他们,使他们满意而归。这样大家和平共处,共同发展。

九是对各国诸侯恩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附近的邻国也多。所以国家对他们要一视同仁。对有些快灭绝的少数民族,帮他们传承下来;对近衰亡的小国帮他们兴盛起来;对有动乱的地方帮他们平乱;对有危难的(如天灾水涝等),帮他们渡过难关。对来往客人厚礼相待,以显示大国风度。这样天下诸侯都敬畏君王,平天下之功就能实现了。

儒家所提的“九经”无一不是仁义道德之方式。历朝历代的国家中能兴盛的,如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唐太宗的“贞观之治”等,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君王贤明,实行“德治”。

可是怎样才能实现国家的德治呢?

儒家认为就是进行道德教育。中国古人把对民众进行道德教育称为“教化”。通过道德教育,使社会的道德规范成为每个人内在的德性,变道德“他律”为道德“自律”。

在儒家看来,道德教育并不是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是要寓教于乐,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日常的婚配仪式、饮酒吃饭、学习技能、庆典、娱乐等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熏陶、修养。

儒家认为具体施教的途径可有十二种。一是用祭祀的礼节来教育民众,这样百姓就不会苟且随便;二是用乡射饮酒的礼节来教育民众学会谦让,这样百姓就不会争长争短;三是教育民众学会男女婚配的礼节,这样百姓通过这一礼节仪式学会相亲相爱,人人得到幸福而不至于有孤男寡女的怨恨;四是教民众学音乐舞蹈,在愉悦之中学会和谐相处而不怪僻横戾;五是教给民众上下尊卑的礼节,使老百姓明辨身份,百姓就不会没有礼节礼貌;六是倡导良好的风俗习惯,使百姓安分守己而不会浅薄、无羞耻之心;七是普法教育,使大家知法、懂法,并且能遵守法规而不至于凶残暴乱;八是制定乡规民约,使大家能互帮互助,危难时互相支援;九是教育民众懂得宫室车服的等级规定,使大家在各自所在的等级范围内消费,节俭而不奢侈;十是职业技能教育,使大家有谋生的本领,好安定生活而不游手好闲、无事生非;十一是教育百姓知道是按道德水平的高低和能力大小来定官位的高低,这样就促使百姓、官员都能加强自律地道德修养;十二是根据各人功绩的高低给予相应高低的俸禄,这样大家就都尽心尽力、高效率地做事。

在这些具体方法中贯穿着各种道德思想和道德规范的教育。这种道德思想就是仁、义、礼、智、信,具体的规范就是尽忠报国、性情和顺、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与亲人和睦、姻亲间友善、待友诚信、体恤贫困等善行要求。

除了这些具体的做法以外,儒家还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如:“正人先正己”,一国之君自己首先要重视道德修养;社会要树立一些道德榜样,使大家学有样板;重视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是古代社会最基本的单位,稳定家庭结构及其人伦关系,是治国安邦的基础);国家要大兴教育事业(办官学和鼓励私学,用各种方式鼓励、刺激大家学习),倡导尊师的风尚(荀子讲,一个国家如果不尊重老师或师傅,不尊重知识人才,这个国家就必然会衰亡。以上的各种实施途径都离不开老师的教诲)。

儒家认为,通过德治教化。就可以使天下太平,达到理想的“大同世界”。即《礼记》中所描述的:大道施行(社会人人都是道德的,社会的治理也真正按道德方式)的时候,选举贤能来治理政事,人人都能守信相处。人们就不只亲爱自己的长辈,不只是爱护自己的子女,而是能推己及人,使年老的人都能安享天年,使年幼的人都能得到养育直至成人;使所有的男人都能安心本职,女子都能有幸福的归宿。天下的财货都不再浪费或扔在地上,但并不是人要自己私藏(财物公有),人人都厌恶那些有能力却又不肯出力的,但又并非要人为自己效劳(为社会公益服务)。这样,社会就不再有阴谋诡计,也不会有乱臣贼子、盗匪偷窃,家家的大门也可以不关。这种理想的社会类似于我们的共产主义社会。当然,儒家由于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这种美好的社会理想最终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人民真正当家作主人,才有可能实现科学的共产主义。

儒家所推行的“德治”和“教化”是为使封建君主的统治能长治久安,因而有其历史局限性。虽然荀子等大儒家也提出德治与法治结合,互相补充,但整体看,儒家也夸大了道德的作用。

但是,任何国家的长治久安都离不开道德,因而也必须重视道德对于社会国家的作用,而且道德的作用更为根本。儒家的“德治”思想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尤其是“为政之德”、顺民心为人民利益造福等原则。道德教育对于社会道德风尚和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人类精神文明赖以发展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儒家对此提出的很多重要思想和建议,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在我们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些内容乃至形式都甚至可以直接借用儒家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