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求生命的智慧

探求生命的智慧

时间:2023-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道”是老子讨论的中心课题,人们把他的思想称为“道家思想”,把他创立时学派称为“道家”。因此“道”是天地的开端,万物的根源。在老子的理论中,有不少饱含智慧的生活哲理。庄子是先秦道家的集大成者,在中国文化史上影响很大,人们常常把他和老子并称为“老庄”,并以老庄来代指道家。

1.开篇:探求生命的智慧——道家渊源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

一般认为,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长期以来,老子被人捧上了神坛,是至高无上的道德天尊,他的学说也被许多人说得玄之又玄。一般人对老子有一种宗教式的崇敬,但是对于老子的思想却往往取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其实老子的名言人们并不陌生,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自知之明”、“天长地久”、“天网恢恢”等都是耳焉能详。抛开神化,老子是一位对中华民族的思想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思想者,他创立的道家学说几乎影响着每个中国人的思维习惯、行为方式。

为老子画一幅巡真的肖像,是一件困难的书。他的生平我们知道的很少,司马迁在《史记》中很简略地写了一篇《老子传》。大体是讲老子春秋时期出生在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姓李,名耳,字聃。那时楚国的苦县就是今天河南的鹿邑县。李耳之所以被称为老子,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李耳是他母亲怀孕72年后才出生的,一生下来就已经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头了,他的妈妈于是就给他取名叫“老子”。这种说法是后人制造的一种神话,当然是不可信的。比较可信的说法是李耳被称为老子是因为古人把老师称为“子”,意思相当于我们今天的“老师”或“先生”,老子也就是老先生的意思。老子在当时是非常有学问的,他曾经担任过周朝国家藏书室的史官,这个职务相当于今天国家图书馆馆长,一般都是由学术界的领袖担任。

老子具有非常渊博的知识,相传孔子曾经专门到周的都城,向老子请教礼的问题。临别时,老子对孔子说:“富贵人用钱财送人,有学问的人用言词送人。我当然算不上是富贵人,只是窃取了有学问的虚名,所以我还是用言词为你送行吧。孔丘啊,你所要恢复的周礼,当年倡导它的人的骨头都已烂了,周礼也失去了生命力。况且,君子时运来了就驾着车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藏起来,好像什么货物也没有;具有高尚道德的君子,容貌谦虚得像个愚笨的人。抛弃你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吧,这些东西对你没好处。”回到鲁国后,孔子对他的弟子们说:“我知道鸟会飞,我知道兽会跑,我知道鱼会游。会跑的可以挖陷阱去捕捉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杀它,会游的可以用丝线去钓它。至于龙,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它是驾着风飞上天的。我见到的老子大概就是这样的龙吧。”意思是说,鸟、兽、鱼都有自己的弱点,而老子却因为学识渊博,使别人看不出他的弱点。

老子很有学问,但他并不追求功名利禄。他在周的都城呆的时间一长,对统治者的腐败愚蠢、骄奢淫逸越来越厌恶,于是他辞掉藏书史官的职务,骑着一头青牛走向西域大沙漠,决心远离世俗。西行途中路过函谷关,关令尹喜热情接待了他,向老子请教学问,临别时,尹喜对他说:“您就要隐居了,可是您那么多的学问要是不得流传,岂不是太可惜了吗?请您把它写下来吧。”老子推辞不过,写了一本书,只有5000字,篇幅仅仅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一篇小论文,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老子》。这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称为道经,下篇称为德经,《老子》又被称为《道德经》。虽然这本书很短,但是它却和孔子的《论语》一样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堪称是塑造中华民族灵魂的“圣经”。

相传,老子出关之后,来到流沙,在天竺传授他的学说,教育当地的人民。佛教的创始人释伽牟尼据说还是老子的弟子。这些传说不过是后代道家信徒为抬高老子的地位而杜撰出来的,不足为信。

老子创立了以道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奠定了道家学派的理论基础。“道”是老子讨论的中心课题,人们把他的思想称为“道家思想”,把他创立时学派称为“道家”。老子的一切思想都是由“道”演化而来的,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概念,是我们理解老子思想的一把钥匙。“道”无法用语言说清楚,只能理解。老子认为:“天下一切生命都有自己的源头,这个源头就是生命的根基。一旦掌握了万事万物的根基——母,就能认识世间的万事万物——子。认识万事万物,把握生命,必须坚守生命的根基——‘道’。”“道”是什么呢?按老子的思想,这种提问的方式本身就是不对的,“道”不是东西,所以不能用语言来说明。

有这样一个故事:

某日,泰清问无穷说:“你知道‘道’是什么东西吗?”

无穷说:“不知道。”

泰清又去问无为:“你知道‘道’是什么东西吗?”

无为说:“知道。所谓‘道’,贵可以为帝王将相,贱可以为仆役奴隶,可以聚合为生,也可以分散为死。”

泰清听了非常高兴,回去后他把这些告诉无始:“无穷说他对道一无所知,无为却把道说得活灵活现,究竟谁对谁错呢?”

无始说:“说自己不知道‘道’的人是深邃之士,说自己知道‘道’的人是肤浅之徒,前者属内行,后者属冒充内行。”

泰清问:“这是为什么呢?”

无始说:“道不可听,听得到的就不是道;道不可见,见得到的就不是道;道不可言,能用语言说出的就不是道。本来不可问的却强要去问,这是空洞无聊的问,本来不可问却强要去答,这种答也必定空洞无聊。以空洞的答去应对空洞的问,对外便不能观察宇宙,对内便不能体验自身的本源。”

“道”不可寻问、不能言说,那怎么把握它呢?其实,老子的“道”虽然听起来高深莫测,实际上就是指宇宙及人类社会的总规律。在现实生活中,体现为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处世方法,提供给人们一种生活中的实用智慧。

“道”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意思是,宇宙原先是一个没有分裂的混沌一体的状态,由这个统一体分裂为两个对立面,再由这两个对立面分裂产生出第三者,最后产生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因此“道”是天地的开端,万物的根源。“道”还是宇宙间的总的规律,体现在万事万物中。这种规律的最高体现就是“自然”。“自然”就是自然而然,是指一种没有人为的天然状态。比如说,牛马生下来就有四只脚,它们在露天吃野草、喝溪水,在森林原野上奔跑,这就是自然;而人类用笼头套在马头上,用缰绳穿过牛鼻子,还在马蹄上钉上铁掌,用马厩或牛栏把它们关起来,这就是人为,就是违反自然。对人而言,“自然”就是人的天然本性,就是人的真性情真思想,与虚伪相对立,自然的即是真的。老子追求的就是这种自然无为的人生。

在老子的理论中,有不少饱含智慧的生活哲理。如“以柔克刚”、“自知之明”、“大巧若拙”等,这些都是老子思想中有价值的部分。

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对以后的人们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道家的集大成者——庄子

庄子是先秦道家的集大成者,在中国文化史上影响很大,人们常常把他和老子并称为“老庄”,并以老庄来代指道家。庄子姓庄名周,曾经做过管理漆园的小官。庄子家境贫寒,生活艰苦。相传他住在一条破败狭窄的小巷子里,以编织草鞋为生,由于营养不良,颈项干瘪,面黄饥瘦,去拜见魏王,也只能穿着带补丁的粗布衣服。

庄子非常博学,但却鄙视功名利禄。当时楚威王听说庄周很有才能,便派人带着重礼去拜见他,想请他担当楚国的相位。但是,庄周笑着对来人说:“你见过祭祀用的牛吗?整天被人养着,不用担心缺少食物。但当它要被宰杀时,它想做一只小猪也办不到了。我宁愿做一只在污泥中游戏的龟,也不愿做任人宰杀的牺牛。”庄子把名利看得很透,认为这些不过是诱饵罢了。他谢绝了楚威王的邀请而宁愿过一种清贫的生活。

庄子淡薄名利,对那些迫名逐利的人,很瞧不起。有一个叫曹商的人,由于受到秦王的喜爱,得到了赏赐。便洋洋自得,在庄子面前显示夸耀,庄子说:“我听说秦王生病的时候,便把医生请来医治,为秦王治疗身上的病的人,可以得到一辆车的赏赐,而替秦王舔痔疮的人可以得到五辆车。治的病越是卑下,得到的赏赐越多,你怎么得到这么多的赏赐?你太有本事了。”把曹商说得满面通红。

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建立了自己庞大的理论体系。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庄子》一书中,《庄子》一书思想博大精深,文字优美生动。庄子善于以寓言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讽刺时政。他笔下人物,有国君、丞相、官吏,还有农民、商人、医生、屠夫,整部《庄子》如同是一部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各种人物在其中都有一副画像。

《庄子》寓深刻于表面的荒诞中,当时人人追求富贵,但庄子却说富贵没有什么值得荣耀的,它只是过眼烟云;人人都害怕死亡,而他却认为死是一种解脱,是值得庆贺的;人人都在讲仁义道德,但他却认为仁义道德是束缚人的东西,是违反人性的。庄子智慧的大闪光正是在这看似荒谬的语言中。

庄子最著名的观点是相对论,他认为一切都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有一次,他和好朋友惠子一齐走在桥上,庄子说:“你看那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来回游动,它们是多么快乐呀!”

惠子却说:“你又不是鱼,怎么就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说:“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惠子说:“我不是你,所以不知道你的想法;而你也不是鱼,所以你一定也不知道鱼的快乐。”

庄子反驳说:“我们还是从开始争论时来看一下。你问我‘你怎么知道鱼儿的快乐呢’,这说明你已经承认我知道鱼儿的快乐,只是想问我是怎么知道的而已。”

在这一段对话中,庄子对争论的结果是不是正确是持一种绝对的怀疑态度的,他认为对与错永远只能是相对的。

对于生活境界的追求,庄子是追求一种自由和逍遥。世间有些人追求名利富贵,有些人追求长生不老。但庄子认为,人生的欲望如果太多,而又不能得到的话,便往往会沉浸在一种患得患失的恐惧之中,使得身心得不到安宁。只有摆脱功名利禄的诱惑,清静无为才是真正的快乐。庄子的思想对后来的人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老庄之后道家思想的发展

在老庄之后,道家思想的发展主要有两个重要时期:汉代的黄老之学和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潮。

西汉初年,诸子百家又复兴起来,儒、道、法、纵横家和阴阳家等代表人物名噪一时,道家和儒家最为兴盛。西汉前期的统治者都重视制礼作乐,利用儒家来装饰门面,但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居于优势的却是道家。此时的道家被称为“黄老学派”,他们的思想称为“黄老之学”。这里的“黄”指黄帝,“老”指老子。在人们心目中,老子是位隐者,而黄帝则是华夏族的先祖和最伟大的帝王,比老子更有号召力,所以抬出来与老子并称。黄老之学即是假借黄帝的名义,在老庄学说的基础上,吸取其他各家学说的长处而建立起来的思想体系。其主要思想观点体现在当时的两部重要著作中,即《黄老帛书》和《淮南子》。

汉初的统治者从秦末农民大起义和秦王朝灭亡的事实中吸取教训,主张稳定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秩序,缓和阶级矛盾,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想以此来巩固刚刚建立的汉政权。黄老之学的许多思想主张正迎合了统治者的这种需要。另外,当时的功臣、外戚和郡国王等为了要皇帝不干预自己的事务,也都赞成黄老之学,所以,黄老之学成为当时封建统治思想中的主流。到汉武帝的时候,西汉的中央专制集权已经完成,汉王朝已经巩固,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就必然由黄老之学转为独尊儒术,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开始占据统治地位。当然,在汉初流行的黄老之学,仍然继续存在,得到地方政权的宣扬,成为和中央政权对立的一面旗帜。淮南王刘安主持编写的《淮南子》,集中阐述了汉初黄老之学的思想,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黄老之学是我国西汉初年一个影响很大的学派,但是两千多年以来,除了司马迁的《史记》中所记载的一些零散材料以外,人们很少发现其他的史料,直到1973年底,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其中的《经法》、《十六经》、《称》、《道原》等四篇古书,为我们研究黄老之学提供了新的宝贵资料。这四篇古书,只有篇名和字数,没有统一的书名,我们称之为《黄老帛书》。《黄老帛书》是西汉时贵族用来教育子弟的课本,书中思想具有代表性,是当时黄老之学的重要著作。书中虽然也崇尚清静无为,但是已经不像老子和庄子一样消极厌世,而是提倡以清静无为作为手段,减免农民的赋税和劳役,从而使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最终使中央政权得到巩固。这时的黄老之学以道家哲学思想为主干,同时积极吸收儒墨法等各家的思想成果,使得它与先秦老子和庄子的思想有了显著不同。

在政治生活中,他们提倡无为而治。所谓的“无为”,并不是要皇帝无所作为,什么也不干,而是要求封建统治者不要过多地干扰老百姓的生活,使人民能够安居乐业,老年人得到休息,青年人勤于劳作,做官的忠于国君,年轻人孝敬父母老人,这样来达到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

有一个故事很能说明无为而治的道理。春秋时晋国的贵族赵襄子向王良学习驾驶马车。王良是当时有名的御手,他认认真真地教赵襄子,很快就把自己的驾车技术全部教给了他。赵襄子自己驾车到野外去跑了几圈,觉得自己已经完全掌握了驾车的技术,于是提出要和王良比赛。

比赛一开始,赵襄子就落后了一大截,他以为王良用的马比自己的好,要求与王良换马后再比。两个人换马之后,比赛重新开始。但这一次,赵襄子落得更远,王良驾着马车像风一样在前面跑,而赵襄子的马却时快时慢,时走时停,好像存心和他闹别扭,把他气得直喘粗气。

赵襄子在比赛中丢了面子,自然十分恼火,他料定是王良还留着几手绝活没有教给他,于是愤怒地责问王良:“你教我驾驭马车时,一定还有一些技巧没有教给我吧?”王良连忙解释说:“我怎么敢这样呢?我的技术的确是全部传授给你了,只是你自己在运用技术时有些不恰当。驾车中最重要的事情是要使马的身子稳往车子,驾车的人必须时刻注意马的动作,使车子与马的动作相协调,这样马才能跑得快。驾车的人千万不要总是干扰马的动作,一会儿让它这样,一会儿又要它那样,马便不能跑快。您的问题正是出在这里,比赛时,您跑在后面时总想追上我,跑在前面时又总是担心被我追上,您的注意力时时刻刻集中在我的身上,怎么可能去配合马的动作呢?拉着马车跑的是马而不是人,要让马去唱主角,人只能引导它而不能干扰它,您却没有做到这一点,这怎么会不落后呢?”

无为而治有其积极的一面,它主张人不能任凭自己的主观意志行事,做任何事情都像驯马一样,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要顺其自然。黄老道家还认为统治一个国家,仅仅依靠严厉的刑罚,残酷的手段是不行的,他们要求帝王首先要严于律己,亲身示范,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感化万民的作用,达到无为而治的效果。

到东汉末年,政治腐败,统治黑暗,整个社会重新陷入动荡之中。封建割据使得许多豪门世家独霸一方,同时人们也厌倦了仁义道德的说教,社会上兴起一股背叛封建礼教、及时行乐的风气。在这种情形下,道家的思想被重新提起,并迅速成为一种影响极大的社会思潮——玄学。

魏晋之际,由于统治阶层的激烈纷争,许多有学问的人为了躲避灾祸,往往终日饮酒,不言政治。因此他们谈论的内容也转向一些抽象思辨的哲学命题。他们常常以《老子》、《庄子》、《易经》为谈话的主题,并借谈论这些的时机来发表自己的哲学见解。因为《老子》、《庄子》、《易经》常常被人们称为“三玄”,所以这种哲学思潮便被称为“玄学”。

这些玄学家们不仅对老庄的思想做了许多的注释,而且同时也提出了不少自己的思想。他们的一个最主要的观点是:人应该发扬自己的自然本性,摆脱虚伪的礼教的束缚。他们也往往是自己理论的亲身践行者。其中最著名的是晋代的阮籍。

阮籍看到人们创造的许多礼仪制度和行为规范,本来是为人自身服务的,但后来却成了束缚人的工具。例如为了提倡尊重父母,人们提出孝道。孝子不仅在社会上受到别人的尊重,到汉朝时还可以因此而被举荐做官,叫做“孝廉”。于是有些人为了得到这些便假装孝顺。有的人在父母生前忤逆不孝,而父母死后,他却表现出很孝顺的样子,假意把自己的床搬到父母的坟前,说是怕父母死后寂寞;有的人在守孝期间在人前酒肉不沾,暗中却酒肉不断,如此等等。阮籍对这些人特别厌恶。他认为做人应当诚实自然,因此他常常对社会上流行的那些虚伪的道德礼教嗤之以鼻。

在他的母亲去世后不久,有一次,在晋文王的宴会上,阮籍若无其事地吃肉喝酒,当时在座的有一个叫何曾的人,就是靠讲孝道提拔上去的。他看到阮籍这样,便对晋文王说:“您以孝治理天下,这个阮籍正在为母亲守孝,却公然在这里饮酒吃肉,应该把他流放到荒凉的地区,以整顿世风。”但当时了解阮籍为人的皇上却说:“阮籍自从母亲去世之后,面容憔悴,你不同情也罢了,怎么还忍心这样落井下石呢?你自己的母亲有病而你也在这里饮酒吃肉,岂不是也不合礼仪吗?”说得何曾满面通红,无言以对。其实,阮籍才是个真正的孝子,母亲去世后,他有几次悲痛得昏过去,只是他不愿像何曾之类的人一样虚伪,借死去的父母向上爬而已。

这些玄学家对社会上那些虚伪的礼节深恶痛绝。他们希望真实地表现自我,高兴时就放声大笑,痛苦时就嚎啕大哭,为了表示对礼法的嘲弄,他们有时故意做出一些惊世骇俗的行为。

与阮籍同时的另一个玄学家刘伶,经常喝得酩酊大醉。有一天,家中酒喝光了,他便要妻子去酒店买酒。妻子生气地说:“你喝得太多了,这不是糟蹋自己的身体吗?从今天起,你必须戒酒!”刘伶说:“太好了!我自己没有毅力戒酒,只有求神仙保佑我能够把酒戒掉。现在你快去买酒肉,我们好祈求神仙帮忙。”妻子听了,非常高兴,连忙去买酒肉供在神像前。刘伶跪在神像前,口里说道:“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斗,五斗清醒,妇人之言,千万别听。”说完,把供在神像前的酒肉吃光喝净。他还经常脱光自己的衣服,赤条条地在厅堂里自斟自饮。人们看到后嘲笑他,他却说:“我以天为房屋,以房屋为衣裤,你们为什么跑到我的裤子里面来了?”

魏晋时期的玄学家们就是以这样一些怪诞的行为表达他们对世俗的反叛,同时也对当时社会上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们以无情的嘲讽。

魏晋之后,道家思想便更多地与道教融和在一起,虽然对人们的影响仍然比较大,但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派来说已经是大大衰落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